1、2023 年第 22 期 总第 110 期疾病防控73鸡病毒性关节炎的流行病学与防治措施王彩霞(广西靖西市龙临镇乡村建设综合服务中心,广西百色 533816)摘 要:病毒性关节炎是现代家禽养殖业中发生流行率相对较高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该类疾病传播速度相对较快,一旦发生将会使养殖场的死亡率显著升高,降低饲料的消化利用率,不利于提高养殖效益和养殖质量。为更好地提高家禽养殖效益和养殖水平,就需要养殖管理人员将关注重点放在病毒性关节炎等传染性疾病的针对性防范方面,要加强对防治工作经验的有效总结,认真探讨导致该种疾病发生的原因,并注重做好疾病的科学诊断和预防,确保早发现、早处理,在短时间内控制病情。本文探
2、讨了病毒性关节炎的流行病学,并提出了相应的诊断与防治措施,希望对更好地降低该病的发生率有一定借鉴和帮助。关键词:鸡病毒性关节炎;流行特点;诊断;防治措施 作者简介:王彩霞(1983),女,壮族,广西那坡人,本科,兽医师,研究方向:动物医学。鸡病毒性关节炎是由禽呼肠孤病毒感染引发的一种接触性传染性疾病,该类病毒主要会侵害肌的足部关节,导致关节出现肿胀,腱鞘出现炎症病变,临床上患病鸡表现为行动异常,采食困难生长发育迟缓。尽管该类疾病造成的整体死亡率相对较低,但是发生流行之后会严重影响到鸡群的正常采食和正常生长,甚至会导致鸡群停止生长发育,使得养殖场的淘汰率显著升高,养殖户会面临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
3、在鸡养殖业现代化发展背景下,需要提高病毒性关节炎防治的重视程度,明确导致该种疾病发生的常见原因,并提升疾病的诊断效率,做到早发现紧急处理,在短时间内控制病情,避免造成更为严重的危害。1 流行病学1.1 病原学 鸡病毒性关节炎由呼肠孤病毒引起,该种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的成员,是一种 RNA 病毒。呼肠孤病毒通常呈球形或椭圆形,具有双层外壳,内核含有双链 RNA,病毒粒子大小约为 70 150 nm。呼肠孤病毒对外界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能在多种环境中存活较长时间,对氯仿、乙醚、DNA 代谢抑制剂、耐酸(pH值 3.0)和胰蛋白酶等理化因子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在室温条件下,过氧化氢作用 1 h 不能使
4、其失活。呼肠孤病毒对紫外线、高温和一些消毒剂敏感,但在环境中能存活较长时间,具有一定的抗逆性。1.2 流行特点 临床上感染了呼肠孤病毒的鸡是主要的传染源,患病鸡携带的病毒可以通过粪便、呼吸道分泌物以及眼分泌物等排出,养殖场中的很多昆虫如蚊子和苍蝇也可能成为传播病毒的媒介。健康鸡与染病鸡直接接触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另外健康鸡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如饲料、水源、设备、粪便等)也可以传播病毒。病毒还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在空气中传播,尤其是在鸡舍密集或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传播速度较快。从易感群体来看各种年龄和品种的鸡都可能感染呼肠孤病毒,尤其是雏鸡更为易感。1.3 发病原因 呼肠孤病毒可以在鸡的盲肠扁桃体
5、、跗跖关节和粪便中存活和检测到,病毒能够在鸡群中广泛传播,传播途径主要包括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病毒首先在鸡的呼吸道和消化道中复制,然后进入血液循环,在体内潜伏 1 2 d 后引发病毒血症1。随后病毒在鸡的各个组织中扩散,尤其在关节和腱鞘以及消化道中的病毒含量较高。养殖场卫生环境不良,养殖密度较大,大量昆虫繁殖,地面粪便堆积,湿度较高,通风不良导致鸡群的身体抵抗能力下降,都会给病毒的传播流行提供条件。2 临床症状 鸡病毒性关节炎的潜伏期一般为 11 21 d,平均为 15 d。根据临床严重程度,可以将其划分成急性型和慢性型。在急性感染期,病鸡可能出现生长发育不良、跛行、关节肿胀、不愿行走或走路僵
6、硬、趾屈曲等症状。病鸡常蹲伏地上,发病鸡的食欲和活力74减退,不愿走动。慢性型的病鸡跛行症状更加明显,胫、跗关节发炎肿胀,腱鞘肿大、腓肠肌腱断裂,触诊时腓肠肌部表现疼痛2。发病期间因为得不到足够的水分和饲料患病鸡日渐消瘦,贫血,发育迟滞,少数逐渐衰竭而死。种鸡及蛋鸡感染后,产蛋率下降10%15%,种鸡受精率下降3。3 实验室诊断 在进行鸡病毒性关节炎诊治过程中,推荐采用荧光定量 RT-PCR 诊断方法。从病鸡关节滑液或组织样本中提取 RNA,将 RNA 进行反转录,合成 cDNA,配置体系后进行 qPCR 扩增反应。在 qPCR 仪中进行荧光监测,记录扩增曲线。根据 qPCR 扩增曲线和阈值(
7、Ct)值进行诊断:扩增曲线呈指数增长,Ct 值小于或等于设定阈值表明样品中存在病毒 RNA,诊断为病毒性关节炎阳性。没有出现指数增长的扩增曲线,或 Ct值大于阈值表明样品中未检出病毒 RNA,诊断为病毒性关节炎阴性。如果扩增曲线呈指数增长,但 Ct 值接近或略大于阈值需要进一步分析或检测其他样本进行确认。4 防治措施4.1 治疗 目前鸡病毒性关节炎没有针对性的治疗药物,在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首先将患病鸡单独隔离并使用0.5%的有机碘溶液和 2%5%的氢氧化钠溶液交替消毒,杀灭环境当中残余的病毒,对于没有治疗价值的鸡群,应该立即进行淘汰处理。发病初期患病鸡可以采用抗病毒和预防激发感染的原则,实施
8、对症治疗。预防细菌感染推荐使用恩诺沙星可溶性粉剂,每升饮用水添加 0.75 g,搭配使用板蓝根颗粒,每升水添加 3 g,每天饮水 2 次,连续使用 5 d。推荐使用麻杏石甘散(主要成分是麻黄、苦杏仁、石膏、甘草)搭配使用健鸡散,每只鸡使用 3 g 和 2 g,添加到饲料当中,每天 1 次,连续使用 7 d。按照上述防控方案,一般连续用药 1 2 周病程可以缓慢多大控制。4.2 预防措施 疫苗接种是预防鸡病毒性关节炎的关键措施,使用灭活疫苗对鸡进行免疫接种,以提高其对病毒的抵抗力。疫苗免疫接种期间推荐使用鸡新城疫、病毒性关节炎二联灭活疫苗,28日龄的雏鸡每只使用0.2 mL,免疫期 3 个月,2
9、8日龄以上的鸡每只使用0.5 mL,免疫期 6 个月,种鸡在开产前 1 个月左右进行免疫,每只使用 0.5 mL,免疫 4 个月后子代雏鸡在 2 周内可以获得抗体保护。加强鸡场的生物安全措施,对进入鸡场的人员、车辆和物品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防止病毒传入鸡群。注重改善饲养管理条件,保持鸡舍清洁、干燥、通风良好,避免过度拥挤。每周对鸡舍进行一次常规消毒,减少病毒在鸡群中的传播。对新引进的鸡只进行 30 d 以上的隔离观察,确保没有感染病毒,隔离观察期间对鸡群进行健康监测,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应立即进行隔离和治疗。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避免不同年龄和品种的鸡只在同一鸡舍内混合饲养,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10、。正确处理鸡舍中的废弃物,避免病毒通过粪便等传播。5 结语 鸡病毒性关节炎的发生流行对当前鸡养殖业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该病具有极强的传染能力,一旦出现将会导致大批量的鸡群发病。因此,在现代家禽养殖业发展过程中,应该提高对该病防控的重视程度,注重做好疾病的科学诊断和防治工作经验的有效总结,切实提升疾病诊断的精确性和合理性,不断对养殖管理方案作出有效的调整,有效提升病毒性关节炎的防治效率和防治质量。参考文献1 赵帅兵.鸡病治疗中的错误用药及危害探寻 J.吉林畜牧兽医,2024,45(3):61-63.2 郑卫军.鸡病毒性关节炎的防治 J.农村百事通,2010(14):49.3 彭建聪.生态放养土鸡的消毒与防疫 J.浙江畜牧兽医,2024,49(1):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