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优秀教案:串联分压、并联分流.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3085852 上传时间:2024-06-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秀教案:串联分压、并联分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优秀教案:串联分压、并联分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题 《电路结构:串联分压和并联分流》 课时安排 2课时 (90分钟) 课型 新授课 授课班级 111 授课时间 第2周 授课人 张凯闽 授课地点 教室 教学目标 知识 1、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连接方式,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性质。 2、会用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电流、电压、功率的分配关系,解决一些简单的混联电路问题。 3、了解电流表(表头)的原理,知道什么是满偏电流和满偏电压。 4、能用分压和分流原理将电流计改装成电压表和电流表。 能力 1、知道常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改装而成的。通过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阻值的计算,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习等效思维方法,体会等效方法在解决电路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情感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引导学生关心实际问题,有志于把所学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激发学生探索自然与了解自然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电阻的串并联的计算,串并联电路中分压、分流原理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表头G改装成大量程电压表V和电流表A的原理,并会计算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 教具 多媒体、小灯泡3个、导线若干、电池一副、变阻器一个、开关一个 教法与学法 自学引导、讲授法、类比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活动设计 师生活动 导入 (2分钟) 1、复习上节课知识:串并联基本性质。 2、教师:在上节课我们已经学过有关串联和并联的知识,这节课我们要深入研究串并联电路中各部分的电流、电压及电阻的关系。 学生举出一些大家熟悉的例子 新课 教学 一、串联电路的分压作用和电压表 教师:(投影)教材图3.25 1.串联电路的两个基本特点: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活动设计 师生活动 (1)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等。 在恒定电流的电路中各出电荷的分布是稳定的,因此,在相等时间内,通过串联电路各部分的电荷量必须相等,故有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等。即 (2)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即 ++= 2.串联电路的3个重要性质: (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即+Rn (2)串联电路的电压分配关系是:各电阻两端的电压跟它们的阻值成正比。即 (3)串联电路的功率分配关系是:各个电阻消耗的功率跟它们的阻值成正比。即 3.分压作用与电压表 学生:请问:利用表头能够测量的最大电流和最大电压分别是多大? 教师:常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G(表头)改装而成的。 (投影)利用多媒体介绍表头的满偏电流Ig、内阻Rg和满偏电压Ug。 (1)满偏电流Ig 表头的线圈准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很小,一般不超过几十微安到几毫安,这个电流值叫表头的满偏电流,用Ig表示。 满偏电流Ig:表头指针偏转到最大刻度时的电流。 [说明]如果通过表头的电流超过满偏电流Ig,不但指针指不出示数,表头还可能被烧坏。 (2)表头的内阻Rg 表头的线圈电阻一般为几欧到几百欧,这个电阻值叫做表头的内阻,用Rg表示。 内阻Rg:表头线圈的电阻叫做表头的内阻。 [说明]每个表头都有它的满偏电流Ig和内阻Rg,Rg和Ig是表头的两个重要参数。 教师:同学们能不能根据Ig、Rg概括出什么叫做满偏电压? 学生:表头通过满偏电流时,加在它两端的电压,这个电压值叫满偏电压,用Ug表示。 教师:满偏电流Ig、内阻Rg、满偏电压Ug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举例让学生讨论后选出2-3名学生上台做题,加深对电功的理解 这里应强调说明:推导过程中没用到任何特殊电路或用电器的性质,电功和电功率的表达式对任何电压、电流不随时间变化的电路都适用。 学生一般认为W=UIT,又由欧姆定律, U=IR,所以得出 ,电流做这么多功,放出热量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活动设计 师生活动 学生:据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可知:Ug=IgRg 小结:表头G的满偏电压Ug和满偏电流Ig一般都比较小,测量较大的电压和较大的电流时,需要把小量程的表头G加以改装。 (投影)例1 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 二、并联电路的分流作用和电流表 教师:(投影)教材图3.30 1.并联电路的两个基本特点: (1)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压相等。 即 (2)并联电路两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 即 2.并联电路的3个重要性质: (1)并联电路的等效总电阻R与各支路的电阻关系是: 即 思考与讨论:(A)n个相同的电阻R0并联,总电阻等于多少? (B)若干不同的电阻并联,总电阻与其中最小的电阻的大小关系如何? (2)并联电路的电流分配关系是:通过各个支路电阻的电流跟它们的阻值成反比。即 (3)并联电路的功率分配关系是:各个电阻消耗的功率跟它们的阻值成反比。即 。这里有一个错误,可让学生思考并找出来。错在 。 何以见得电流做功全部转化为内能增量?有无可能同时转化为其他形式能? 纯电阻电路和非纯电阻电路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活动设计 师生活动 3.分流作用与电流表 (投影)例2 电流表改装成大量程电流表 个多大的电阻? 三、混联电路 (三)实例探究 【例1】如图所示,有一个表头G,满偏电流Ig=500 mA,内阻Rg=200 Ω,用它改装为有1 A和10 A两种量程的电流表,求R1、R2的阻值各为多大? 解析:当公共端与1 A端接入电路时,量程为I1=1 A,当公共端与10 A端接入电路时,量程为I2=10 A。 当公共端与1 A端接入被测电路时,电阻R1和R2串联,再与表头内阻Rg并联。由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分配关系可得:R1+R2=Rg 代入Ig、I、Rg的数值得R1+R2=200 Ω ① 当公共端与10 A端接入被测电路时,电阻R1与表头支路的电阻Rg+R2并联。由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Ig(Rg+R2)=(I2-Ig)R1 代入Ig、I2、Rg的数值,可得R2+200 Ω=19 R1 ② 由①②解得 R1=20 Ω, R2=180 Ω 学生还是不能很好地理解,可以从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教师在黑板上演示改装图示,阐明改装原理在于分压电阻的计算。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活动设计 师生活动 [说明]对于I1=1 A的量程,G是它的表头,对于I2=10 A的量程,G与R2串联后相当于它的表头. 【例2】如图所示,有一个表头G,满偏电流为Ig=1 mA,内阻Rg= 100 Ω,用它改装为有5 V和50 V两种量程的电压表,求R1、R2的阻值各为多大? 答案:R1=4.9 kΩ,R2=49.9 kΩ 解析:当公共端与5 V端接入被测电路时,量程为U1=5 V,当公共端与50 V端接入被测电路时,量程为U2=50 V. 由串联电路的电压分配关系可知: R1=Ω=4900 Ω=4.9 kΩ R2==49900 Ω=49.9 kΩ 课堂 小结 (3分钟) 教师提问: 本节学到了哪些知识? 技能和能力方面有哪些收获? (学生回答思考) (调板学生上台为班级其他同学简单小结,教师补充。) 请学生上台,针对整个黑板板书内容做一个小结,并指出重点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板书 设计 电路结构:串联分压和并联分流 1.量程、满偏值概念 2.串联作用——分压U=IR1+IR2(分压电阻)(电压表改装) 3. 并联作用——分流I=I1+I2(分流电阻)(电流表改装) 4. 串并联的生活实际应用 5. 混联电路及例题 作业 布置 练习册P52 计算题1、2 预习本节课在下周的实验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活动设计 师生活动 小组活动设计 【组内学习活动】 第一小组:复习串并联相关知识笔记,上台为大家回顾讲解。 第二小组:解释电源“内阻”概念,上台汇报串联分压原理。 第三小组:学习并汇报并联分流原理。 第四小组:尝试讲解电表改装原理,并讲解书上例题。 【组间学习交流】 将教材上P101例题1和例题2题目中的数据更改,让第一二小组合作、第三四小组合作,分别竞争解决问题,看谁更快得出答案。 【学以致用】 引导学生将“串联分压、并联分流思想”引入生活,各小组分别举出一个实例。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