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非遗元素与文创首饰结合的可行性探索:以广西壮族绣球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08282 上传时间:2023-07-3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遗元素与文创首饰结合的可行性探索:以广西壮族绣球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非遗元素与文创首饰结合的可行性探索:以广西壮族绣球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非遗元素与文创首饰结合的可行性探索:以广西壮族绣球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5卷第2期2023年 3月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Jo u r nal o f Ge ms&Ge mmo l o gyVo l.25 No.2Mar.2023非遗元素与文创首饰结合的可行性探索:以广西壮族绣球为例马君怡3,孙仲鸣1,2(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湖北武汉430074;2.湖北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珠宝首饰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4)摘要:近年来,关于非遗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矛盾逐渐显现,笔者将其总结为传统技法与新技术、传 统表现形式与现代表达、传统民俗与现代生活方式。随着国民民族自信的觉醒,笔者希望就非遗的传承与发 展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在可

2、持续旅游化保护的基础上,以传统文化和设计为核心,从文化创意产品出发,因地制宜的以文创产品实现跨界融合发展。笔者以广西壮族绣球为例,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与文创首 饰结合的可行性。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绣球;非遗文创;文创首饰中图分类号:J592;TS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9120(2023)02-0066-10DOI:10.15964/j.c nk i.027jgg.2023.02.009The Feasibility Exploration of Combin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Elements with Cultura

3、l and Creative Jewelry:Taking Guangxi Zhuang Minority Silk Ball as an ExampleMA Ju nyi1,2,SUN Zho ngming1,2(1.Gemmological Institute,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 430074,China;2.Hubei Key Research Bas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enter for Jexvelry Heritage and Innovation,Wuhan 430074

4、,China)Abstract:In r e c e nt ye ar s,many c o nt r adic t io ns have e me r ge d in t he pr o c e ss o f inhe r it anc e and de ve l o pme nt o f int angibl e c u l t u r al inhe r it anc e,w hic h ar e su mmar ize d by au t ho r s as:t r adit io nal t e c hniqu e s and ne w t e c hno l o gie s,t r

5、 adit io nal fo r ms o f e x pr e ssio n and mo de r n e x pr e ssio n,and t r adit io nal fo l k c u st o ms and mo de r n l ife st yl e s.Wit h t he aw ak e ning o f pe o pl e s nat io nal se l f-c o nfide nc e,t he au t ho r s ho pe t o pu t fo r w ar d ne w so l u t io ns t o t he inhe r it anc

6、e and de ve l o pmaant o f t he int angibl e c u l t u r al he r it age:o n t he basis o f su st ainabl e t o u r ism pr o t e ct io n,w it h t he t r adit io nal c u l t u r e and de sign as t he c o r e,c u l t u r al and c r e at ive pr o du c t s sho u l d adapt e d t o l o c al c o ndit io ns t

7、 o ac hie ve c r o ss-bo ar de r int e gr at io n and de ve l o pme nt.收稿日期:2022-04-12作者简介:马君怡(1999-),女,硕士在读,主要从事珠宝设计与传统文化结合的研究。E-mail:yu izx c l 25126.c o m通讯作者:孙仲鸣(1967-),男,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珠宝艺术及手工艺的研究教学工作。E-mail:437120204qq.c o m第2期马君怡等:非遗元素与文创首饰结合的可行性探索:以广西壮族绣球为例67Tak ing Gu angx i Zhu ang mino r it y

8、 sil k bal l as an e x ampl e,t he au t ho r s e x pl o r e t he fe asib il it y o f c o mbining int angibl e c u l t u r al he r it age e l e me nt s w it h c u l t u r al and c r e at ive je w e l r y.Keywords:int angibl e c u l t u r al he r it age;sil k bal l o f Zhu ang mino r it y;c u l t u r

9、al and c r e at ive pr o du c t o f int angibl e c u l t u r al he r it age;c u l t u r al and c r e at ive je w e l r y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 遗产公约E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 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 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达、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 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本文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我国2011年6 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法図将我国非遗分成了 6个类别:(1)传统口头 文

10、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2)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3)传统技艺、医药 和历法;(4)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5)传统体育 和游艺;(6)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我国加大对非遗的保护力度,如专项 资金支持、制定和颁布相关政策,在中国非物质文 化遗产网仅国家级的法规文件已有16件间。随 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日趋成熟,非遗 保护同样面临着问题,如旅游化保护对文化生态 造成了负面影响;非遗继承人的平均年龄较大;部 分非遗难以同现代日常生活融合而逐渐丧失了实 用性等。已有非遗项目在政府的支持下实现了跨 界融合产业化发展,不再局限于非遗本身,而是搭 载在各种形式上重

11、新回归现代社会。如景德镇秉 承“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整体性保护理念,设立“景 德镇陶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将原有厂房打 造成为各类文化创意园区旳。非遗不能脱离了生活的土壤,非遗文创产品 的设计需尊重原有文化内涵、遵从现代生存方式,并使其能够通过自己的方式生存、发展下去,在涉 及非遗技艺与手工艺品文创产品的设计时,往往 会出现过度强调手工技艺,而带来的产品风格固 化、产品种类难以突破等问题。笔者认为,应区分 手工艺品与文创产品,并注重设计形式上的突破,积极引进现代当代设计思维,而非遗元素的文创 首饰可兼顾非遗推广、文化内涵与设计形式,因此 将非遗元素运用在文创首饰设计中是一条可行 之路。1我国非

12、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和 问题11非遗发展中存在的矛盾从本质上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在一 定的“文化生态”环境下形成的原生态文化,这 意味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能仅仅保护单 一的民俗活动、技法或者手工艺品等,而应当同时 关注到非遗背后的“生态原状”,这包括了特点的 历史和地域条件、地区人们的特殊的生产生活方 式、特殊的审美倾向与艺术表现形式等等。学者 们口认为,非遗的保护应当注重“整体性原则”,同 时这种保护不应是封闭的保护,而应是开放的、与 时俱进的保护,但是中国的飞速发展带来的社会 和文化的剧烈变化,已经对非遗的保护形成了巨 大的冲击,这也使得矛盾出现在现当代社会非遗 的发展过程中。

13、非遗发展过程中最显而易见的矛盾是传统技 法与新技术的矛盾。以云南鹤庆的银器锻制技术 为例,当地对于传统手工艺的态度分为了两个派 系:第一派是坚持手工艺,第二派认为应该适当地 使用机器辅助制造。然而随着机器化复制生产方 式的出现,旅游产品的季度商业化,短期的经济 效益驱动了当地的年轻人更愿意选择开店或者通 过机器大批量复制生产。对于云南鹤庆而言,可 以先使用机器压制成型,再手工鑒刻细节,机器的 使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以扬州漆器 为例,扬州漆器厂目前仍采用传统的手工制造模 式,机器无法达到漆器生产的要求,仅在部分的大 件家具打磨时采用机器打磨,而纯手工也成为了 漆器价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漆

14、器匠人会尽可能的 减少新材料化学漆的使用,虽然化学漆具有颜色 艳丽、干燥快等优点,但使用天然漆已成为漆器匠 人工匠精神的一部分。对于扬州漆器而言,传统 技艺与新技术的矛盾体现在机器无法满足手工技 68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2023 年艺的要求、消费者心理对于手工与机器产品的消 费矛盾。笔者认为,全部的否定或者支持机器化复制 都是不可取的,我们应当重新思考在生产过程中 的传统手工艺与机器批量化生产的复杂矛盾,一 方面是非遗中潜藏着原生态文化是我们无法抛弃 的,另一方面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促使着生 产者进一步提高生产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 护需要因地制宜,不可一概而论。其次是传统的表现形式

15、与现代表达方式之间 的矛盾、传统民俗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矛盾。现代 人的生活方式改变、审美改变、思维也有所改变,将传统表现形式与现代表达形式进行整合已是不 可避免的。非遗并非是一成不变的,非遗应当是 与时俱进的,然而部分非遗赖以生存的“文化生 态”环境已经变化,过度的将非遗转化进现代生活 方式反而导致了传统文化的变味,此时就应重视 非遗旅游化与可持续旅游。1.2国内非遗文创化的特点与问题国内文创产业发展时间不长,目前仍在上升 期,消费者对于文创产品的需求与要求也越来越 高。以非遗为资源进行设计开发的机构多为中小 型民营企业和工作室,设计较为灵活,但数量和力 量有限。而一些大型文化企业或机构在创意的

16、表 现和对非遗的理解上有所局限O我国非遗种类多、数量多,各地区之间的非 遗也难免会有重合的部分。我国幅员辽阔,各 地区的文化生态也有所不同,因此相近的非遗 之间也存在着反映着民风民俗的不同之处。仅 剪纸一项,就可查到包括蔚县剪纸、丰宁满族剪 纸、中阳剪纸等多达56个项目。然而,在进行 文创产品设计时,往往出现只看到技法而未重 视地区的问题,导致非遗文创设计出现了设计 趋同的问题。除此之外,应重视一个地区的政府与当地非遗 从业者集体的重要性,以景德镇为例,整合当地陶 瓷文化资源,使大批国内与国际陶瓷艺术家在此聚 集,传统与艺术的碰撞使得当地的陶瓷文化交流更 具活力、产品更具多样性。例如“躺寅”摆

17、件(图1)、陶瓷“绿马”(图2)这样的爆火的官方文创产品,可 以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大量青年独立艺术家在 文创园进行陶瓷艺术创作,具有设计感的陶瓷艺术 品成为了景德镇旅游的新名片(图3)。而例如九 段烧、艺林堂等老牌瓷器品牌,又以百年如一的品 质强化着消费者对于景德镇陶瓷的信赖。而在首饰设计领域,目前国内市面上的非遗 相关的产品仍较为保守,例如周大福传承系列,仍 是以传统的首饰制造技术进行传统的首饰设计。而一些工作室或学生作品虽尝试了跳脱出被列入 非遗的传统首饰制造技术,而去关注一些别的非 遗领域,但这种尝试就像是“自娱自乐”,社会影响 力较小也难以推动非遗本身的发展。13非遗文创发展过程中矛

18、盾的解决方法在设计问题上,笔者认为应积极吸引年轻设 计师,与设计院校合作,与不同领域的企业进行合 作,努力创造“出圈”的文创产品,以文创产品的强 大宣传力吸引消费者将目光投向非物质文化遗产 及其背后的文化生态。虎年好运躺满怀原创设计,采用景德镇制瓷工艺 哥哥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图1景德镇官方旗舰店“躺寅”摆件Fig.1 Jingde zhe n o ffic ial fl agship st o r e,Lying Tiger o r name nt图2黄鹤楼联合景德镇“绿马”摆件Fig.2 Co o pe r at io n o f Ye l l o wCr ane To w e r and

19、Jingde zhe nGreen horse o r name nt图3陶溪川文创园区售卖的 艺术花瓶Fig.3 Ar t vase s fo r sal e inTao x ic hu an Cu l t u r al andCr e at ive Par k第2期马君怡等:非遗元素与文创首饰结合的可行性探索:以广西壮族绣球为例69在生产方式问题上,应正视手工艺品与文创 产品的区别,手工艺品可以尽可能的保留传统手 工技法,而文创产品需要实现大规模生产,机械化 生产是不可避免的。同时,在针对例如大漆等机 器难以制作的工艺类非遗项目时,可以考虑以 DIY的形式制成体验套装,例如目前市面上就有

20、大漆打磨体验套装、掐丝坯琅画体验套装等。可持续旅游是指,在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 旅游环境的同时,改善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并在发 展过程中保持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增强社会和 经济的未来发展能力诃。可持续旅游与非遗保 护相辅相成。一方面,游客越来越感兴趣的是与 当地真是文化深度关联的独特体验,因此,非物质 文化遗产是旅游有可持续性论述的一部分口口。另一方面,可持续旅游带来的宣传与经济效益,可 对非遗保护与地方发展带来益处。非遗与旅游业相结合,可以参考日本的做法。在日本,非遗旅游主要有三种形式:典祭活动(展 示当地非遗文化重要载体),旅游线路开发(将非 物质文化遗产游览、体验活动镶嵌在旅游线路之 中)

21、,专属体验形式(专门体验某种非遗技艺)M。壮族除了最著名的“三月三”歌节,还有“牛魂节”、“中元节”等许多传统节日,有涉及10个类别70 个非遗项目,同时拥有着独具特色的自然与人文 景观,可以开发出一条结合当地传统节日与非遗 体验的旅游路线。2非遗相关首饰文创设计作品部分非遗传承首饰设计师作品中,我们可以 看到非遗相关的珠宝首饰以全新的、潮流的、不乏 民族特色的形象回归了现代生活,以非遗的文化 力量滋养了现代社会,表现形式包括制作工艺的 改良与设计形式的更新。在传统工艺改良上,珠宝设计师阿林立志于 重新定义点翠工艺,在点翠工艺的基础上设计制 作现代羽毛镶嵌首饰(图4),所使用的羽毛由传 统的白

22、胸翡翠羽毛拓展为鹦鹉羽毛、孔雀羽毛等,实现颜色与光泽的渐变。相较传统点翠首饰颜色 更加多样、造型更加立体、佩戴方式更加符合现代 生活。而在金银细工工艺传承和发展过程中,设计 师巧用工艺,在体量、重量、设计元素、设计形式等 多方面都应有所改变。部分早已失传工艺,借助 现代科技,进行当代设计已是新的课题。任开老 师不仅成功复原了失传的明代“金摺丝工艺”(图5),并运用这种工艺创作出了“事事如意”系 列(图6)o品牌与独立设计师也在尝试使用传统珠宝工 艺外的其他非遗工艺。巴西珠宝设计师Sil via Fu r mano vic h尝试将传统非遗工艺使用进高级珠 宝(图7),包括日本漆器(Lac qu

23、 e r)意大利水晶 玻璃(Mu r ano)、意大利微型马赛克(Mic r o mo sa-图4点翠蝴蝶耳饰,焕鸾珠宝设计工作室阿林作品Fig.4 Bu t t e r fl y e ar r ing made w it h Kingfishe r c r aft,Hu an Lu an Je w e l r y De sign St u dio,de signe d by Al in图5王宣明墓,金摺丝葫芦耳饰Fig.5 Go u r d e ar r ings made o f go l d-fo l de d w ir e sfr o m t he t o mb o f Wang Xu

24、 anming图6“事事如意系列作品,任开作品Fig.6 Everything Goes Well se r ie s w o r k s,made by Re n Kai 70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2023 年ic)、欧洲细木镶嵌(Mar qu e t r y)、乌兹别克斯坦传 统挂毯编织工艺等,在她的作品中传统工艺产品 为装饰主体,以金属与宝石进行点缀。与之相似 的是设计师黄一川的作品,在与祯彩堂合作的系 列首饰远山(图8)中,运用了绳丝工艺。将非 遗手工艺品看作一幅画运用入首饰作品,被广泛 运用在陶瓷、绳丝等工艺相关的首饰作品。图7丝绸之路金质耳坠,Sil via Fu r mano

25、 vic h 作 品Fig.7 Silk Road go l d e ar r ings,de signe d by Fu r mano vic h图8胸针作品远山,黄一川作品Fig.8 Far Mountains br o o c h 9 de signe d by Hu ang Yic hu an3壮族绣球文创产品分析广西省壮族绣球相关非遗共有两项,都是自 治区级名录,分别为百色壮族抛绣球习俗与百色 靖西壮族绣球制作技艺,可以看出壮族绣球文创 的重点为当地民俗与制作技艺。3.1壮族绣球的特点及文化内涵壮族绣球(图9)的传统颜色大多以红色、橙 色、黄色为主,刺绣的题材多为花卉果木、祥禽瑞 兽

26、与吉祥文字,充分表现了壮族人民的淳朴自然、粗犷豪放的个性特点绣球的原型是由不同 深浅不同颜色布块组成,填充物是栗豆、棉籽、棉 花、碎纸、绿豆。绣球成为现代商品后被确定为十 二瓣,填充物有所变化,例如中药、樟脑,用得更多 的是樟木屑。在产业化过程中,绣球的款式、颜 色、图案往往按照订货商要求,如在南宁举办的中 国-东盟博览会上,绣球作为礼品被绣上了东盟十 国的国徽和国旗。壮族绣球具有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岭 外代答中记载:“上已日,男女聚会,各为行列,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之,谓之飞紀,男女目成,则 女受紇而男婚已定巩。这里提到的“飞紇”便是 绣球。绣球是壮族爱情的象征,是定情的信物,并 逐步被大

27、部分人熟知,在例如西游记、刘三姐 等影视作品中都出现过抛绣球这一民俗活动。图9壮族绣球Fig.9 Zhu ang mino r it y sil k bal l3.2绣球纹的发展及元素提取绣球纹是传统纹样之一,依据历史中曾出现 的绣球相关的纹样、文物等,可以提取出绣球的关 键性特征,以推动进一步设计。毬路纹在中国古代建筑、陶瓷、金银器、铜镜、玉器、木器、石雕等众多艺术载体上皆有运用,尤 以在纺织服饰品上的运用变化最多,式样最丰富,并先后经历了传入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期(隋唐时期)、流行期(宋辽元明时期)三个发展阶 段。宋代李诫所著的营造法式一书中记载了毬 路纹的变式(如图10),从毬路纹

28、管窥丝绸之路 中外纺织服饰文化交流补充了簇六毬纹的绘制 过程。可以看出毬路纹是将圆形以固定顺序重 叠,组成的连续纹样丿词第2期马君怡等:非遗元素与文创首饰结合的可行性探索:以广西壮族绣球为例71扬之水先生在奢华之色:宋元明金银器研究 中提到,把毬路纹中的一份子单独提取出来,再与 上下左右略加妆点,便成绣球。”切宋人将绣球 名作转官毬,在赵文的凤凰台上忆吹箫一词中,他就曾将转官毬误认作是蹴鞠球。这件江西德安 南宋墓出土的银鑒金帔坠(如图11)上也记录了“转官”二字。这时的转官毬被作为装饰物,泸州博 物馆馆藏的宋墓石刻(如图12)就能看出当时转官 毬被系于帐幔下方。从“转官”二字也可以看出此 时的

29、绣球寄托的是人们加官进爵的愿望。图10簇犬毬纹的绘制及营造法式所载变式Fig.10 The de sign o f t he Cu l iu pave me nt and t he var iat io ns c o nt aine din t he bo o k Ying Zao Fa Shi图11江西德安南宋墓出土银湮金帔坠Fig.11 Gil t sil ve r pe ndant u ne ar t he d fr o m t he So u t he r nSo ng Dynast y t o mb in De an,Jiangx i Pr o vinc e图12泸州博物馆馆藏宋墓石

30、刻Fig.12 So ng Dynast y To mb st o ne c ar vingsc o l l e c t e d by Lu zho u Mu se u m魔回毬跡纹才t祓燒採图13绣球纹、毬路纹与壮族绣球对比Fig.13 The c o nt r ast o f sil k bal l,pave me nt pat t e r n and Zhu ang sil k bal l72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2023 年绣球纹、毬路纹、连钱纹等纹样没有清晰的 界限。虽然绣球纹与壮族绣球存在相似之处(图13),但结构更类似于簇四毬路纹而非壮族 绣球,笔者猜测绣球纹实际上是由毬路纹

31、发展 而来,古被称为转官毬,因与壮族绣球相似而被 渐渐称为绣球。同时,壮族绣球与绣球花、舞狮 绣球间是否存在联系,目前仍难以查到相关 研究。4 首饰作品绣球的设计思路与 过程在这一部分,笔者将从壮族绣球的民俗、工艺 特点与结构三个方向进行文创首饰的设计。随着现代婚姻习俗的改变,绣球正一步步淡 化出人们的生活,笔者希望将其重新与现代生活 结合、重新赋予绣球新的内涵。因此,笔者做出了 以下尝试(如图14):将绣球的造型与戒指盒结 合,绣球是传统的爱情的象征,而由女方抛与心意 的男子、双方互知心意而确定关系,这又与求婚这 一过程吻合。从绣球工艺特点出发,笔者发现绣球的纹样 非常具有壮族特色,颜色显眼

32、而奔放,绣法细腻而 流畅,非常适合作为装饰元素。因此,如图15在 这件绣球刺绣吊坠中,以壮族刺绣作为视觉中心,用镶嵌的方法将绣布绷于金属中央,周围点缀以 黑色玛瑙。又如刺绣耳环(图16),绣球的外观精 巧可爱,但珠宝首饰体积较小难以保留刺绣,因此 可选取活泼可爱的带有图案的布料,搭配例如淡 水珍珠、错石等材料,设计出富有青春活力的文创 珠宝。除此以外,笔者尝试引入更加当代的设计形 式。壮族绣球,是一项传统工艺、手工艺品与传统 民俗三者结合的非遗,但是传统制作工艺不是最 有代表性的。作为一个手工艺品,绣球和皮影影 人类似,具有着极高的辨识度。这也引发了笔者 在设计时的进一步思考,在创作这件现当代

33、风格 的作品时,如何在保证观者一眼就能认出是绣球 的前提下,又与传统的壮族绣球区分?在这个问 题下,笔者选择尽可能的抛弃传统壮族绣球的外 观,寻求其最核心的造型结构特征。壮族传统绣球的造型结构特征十分明显,每 个绣球由12瓣花瓣缝纫而成,在朝外的一面上绣 有吉祥纹样。同时,结合壮族抛绣球的民俗,笔者图15绣球刺绣吊坠Fig.15 Sil k bal l e mbr o ide r y pe ndant 图14绣球戒指盒Fig.14 The sil k bal l r ing bo x图16绣球耳环Fig.16 Sil k bal l e mbr o ide r e d e ar r ings第

34、2期马君怡等:非遗元素与文创首饰结合的可行性探索:以广西壮族绣球为例73认为“抛”这个动作囊括了很深的文化内涵,青年 男女们通过抛绣球来表达情愫并最终结为夫妻,小小的绣球连接了两个人、两个家庭,就像是壮族 儿女们以精湛的刺绣和缝纫技术将一片片花瓣组 合为一体,因此笔者希望在设计中保留“缝”这一 元素。无论是宋代转官毬还是壮族绣球,笔者将绣 球的核心特点总结为:运用弧形将球体分割并组 合成一个具有立体空间感的造型。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了自己对于婚姻关系的思考,创作出了 以下设计稿。如图17,以右上角的这枚绣球为例,半圆形图17设计作品绣球草稿Fig.17 De sign dr aft Silk

35、Ball的镂空罩采用透明树脂材料,底座使用铜镀18k 金材质,里面镶嵌有贝壳珠,在透明树脂的边缘与 连接处使用线材,创造出“缝”的感觉。成品如图18和图19o通过抛绣球的活动,一枚小小的绣球将一对男女、两个家庭、上下两代 人结合起来,然而婚姻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在夫妻 二人的相处过程注定有着小摩擦,是一个互相迁 就、互相习惯的过程,而缝纫也是将两块本不相关 的布料组合成一体。同时,这件作品使用红色的 线,这又对应着月老的红线,也是对应着壮族绣球 多使用喜庆的色彩。透明外罩的造型,不仅代表了绣球的造型,结 合珍珠可以使人联想到贝壳,人们常说家是温暖 的避风港,婚姻往往对女子来说代表了有所依靠,是夫

36、妻二人相互扶持、相互保护,日常生活中的苦 楚被爱包裹,最终化为圆润的珍珠,在执手相伴的 余生里熠熠闪光(图19)。在设计的过程中,通过重复分割、重组,这件 作品的设计实际上也可以被理解为是将一个绣球 或者一个球体不断地分割重组,笔者希望最终的 作品尽可能少的出现直线。图18绣球胸针Fig.18 Silk Ball br o o c h图19绣球胸针Fig.19 Silk Ball br o o c h74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2023 年5结语近年来,随着政府的扶持与国民文化自信的 觉醒,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迎来了新的 机遇,也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非遗旅游化已 是大势所趋,但过度的

37、商业化同样会给非遗及其 所在的文化生态带来难以逆转的伤害。笔者希望 提出一条新的路径,以传统文化和设计为核心,从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背后的文化衍生出的文化创 意产品出发,以文创产品宣传地方非遗与地方文 化生态。在这种构想下,非遗的保护与其相关产 品的销售将相对而言不再受地域约束,同时非遗 也将以一种全新的姿态与现代生活结合。设计师在进行非遗元素的创新时,除了尊重 并充分了解非遗所处的文化生态与其背后的文化 内涵,同时也需要考虑的是,要能够创造一种非物 质文化遗产的现代生存方式,使其能够通过自己 的方式生存、发展下去,而不是只依靠政府和社会 的救济、供养才能够存活,因此,所创造的产品必 须具备一

38、定的商业价值。对于珠宝首饰领域,一 方面受到西方影响,当代首饰更注重的是观念问 题,而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商业首饰的设计又多 偏浮躁与浅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 贵遗产,倘若能从中汲取设计灵感,也将会为珠宝 首饰设计领域乃至中国的艺术设计领域带来无限 的力量。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Z.2006.UNESCO.The c o nve nt io n fo r t he safe gu ar ding o f int angibl e c u l t u r al he r it age Z.2006.(in Chine se)2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

39、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 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Z.2011.The 11t h St anding Co mmit t e e o f t he Nat io nal Pe o pl e s Co ngr e ss o t he Pe o pl e s Re pu bl ic o f China.Int angibl e c u l t u r al he r it age l aw o f t he Pe o pl e s Re pu bl ic o f ChinaZ.2011.(in Chine se)3 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财政部向我省下达2022年国家非遗 保护专项资

40、金预算3605万元EB/OL,2022-10-06,htt p:/w hl yt.qinghai.go v.c n/qhw l/16129.ht ml.Qinghai Pr o vinc ial De par t me nt o f Cu l t u r e and To u r ism.The Minist r y o f Financ e issu e d a bu dge t o f 36.05 mil l io n yu an fo r t he nat io nal Int angibl e c u l t u r al he r it age pr o t e c t io n i

41、n 2022 EEB/OLj.2022-10-06.ht t p:/w hl yt.qinghai.go v.c n/qhw l/16129.ht ml.(in Chine se)4 张仲濒.创建东亚文化之都丨景德镇非遗概略EB/OL,2022-10-06.ht t ps:/mp.w e ix in.qq.c o m/s?_biz=Mz A3 MD Aw Mzgx M A=&mid=2651934410&idx=2&sn=36b007a624bfc 2ada25e 0974e 26bdc&c hk sm=852693c 7b2511adl 945b53c 955e 572e 2c fe e 6

42、8f4ba88d75c 2293 38a6a70adfl 4ad5e d64b91c&sc e ne=27.Zhang Z H.Cr e at ing t he c u l t u r al c apit al o f e ast Asia:Int r odu c t io n t o t he int angibl e c u l t u r al he r it age o f Jingde zhe n.EB/OL.2022-10-06.ht t ps:/mp.w e ix in.qq.c o m/s?biz=Mz A3 MD Aw Mzgx M A=&mid=2651934410&idx

43、=2&sn=36b007fa624bffc 2ada25e 0974 e 26bdc&-c hk sm=852693c 7b2511adl 945b53c 955e 572e 2c fe e 68f4ba88d75c 22933 8a6a70adfl 4ad5e d64b91c&sc e ne=27.(in Chine se)5 郭建晖,梁勇,龚荣生.历史文化名城的复兴及其启示来 自景德镇的调研报告J.江西社会科学,2019,39(3):241-253.Gu o J H,Liang Y,Go ng R S.The r e vival o f hist o r ic al and c u l t

44、 u r al c it y and it s e nl ight e nme nt-A r e se ar c h r e po r tfr o m Jingde zhe nJ.Jiangx i So c ial Sc ie nc e s,2019,39(3):241-253.(in Chine se)6 黄永林.“文化生态”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文化 遗产,2013(5):1-12,157.Hu ang Y L.Int angibl e c u l t u r al he r it age pr o t e c t io n fr o m t he pe r spe c t ive

45、 o f wc u l t u r al e c o l o gyJ.Cu l t u r e He r it age,2013(5):1-12,157.(in Chine se)7 刘魁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整体性原则J.广西师 范学院学报,2004(4):1-8,19.Liu K L.The int e gr it y pr inc ipl e o f int angibl e c u l t u r al he r itage and it s pr o t e c t io n.Jo u r nal o f Gu angx i No r mal Unive r sit y,200

46、4(4):l-8,19.(in Chine se)E8陈燕琳.云南大理鹤庆新华村白族银铜手工技艺研究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Che n Y L.St u dy o n sil ve r and c o ppe r handic r aft sk il l s o f Bai nat io nal it y in Xinhu a Vil l age,He qing,Dal i,Yu nnanD.Be ijing:Chine se Ac ade my o f Ar t s,2013.(in Chine se)M杨慧子.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品设计D.北京:中 国艺术研究院,2017

47、.Yang H Z.Int angibl e c u l t u r al he r it age and c u l t u r al c r e at ive pr o du c t de signD.Be ijing:Chine se Ac ade my o f Ar t s,2017.(in Chine se)10牛亚菲.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及实施方案J.地理研究,1999(2):68-73.Niu Y F.Su st ainabl e t o u r ism,e c o t o u r ism and impl e me nt at io n pl anJ.Ge o gr aphic

48、 al Re se ar c h,1999(2):68-73.(in Chine se)第2期马君怡等:非遗元素与文创首饰结合的可行性探索:以广西壮族绣球为例7511 Serena L.Sustainable tourism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The Cimbrian language in Luserna/Lusern And Gi-azza,ItalyC/Sustainable Tourism,2020.口幻武博,郭立超.承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旅游业互动现 状和对策研究鉴于日本代表城市相关发展经验J1当 代旅游,2017(7):114,1

49、21.Wu B,Guo L C.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local tourism in Chengde City-Inview of the relevant development experience of representative cities in JapanJ,Tourism Today,2017(7):114,121.(in Chinese)口3刘赞.论靖西绣球在壮族

50、民艺中的文化传承和价值发展 口丄西部皮革,2019,4 1(14):127,130.Liu Z.On the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value development of Jingxi hydrangea in Zhuang people?s art J.Western Leather,2019,4 1(14):127,130.(in Chinese)口4 吕屏,彭家威.传统工艺与现代商品文化产业进程中壮 族绣球的传承与变迁口 1广西民族研究,2008(1):186-191.Lv P,Peng J W.Traditional craft and modern co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