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时代美育视域下“北大荒精神”助力高校文化育人创新——述评音乐与舞蹈史诗《大荒魂》艺术创作与实践.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079721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4.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代美育视域下“北大荒精神”助力高校文化育人创新——述评音乐与舞蹈史诗《大荒魂》艺术创作与实践.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时代美育视域下“北大荒精神”助力高校文化育人创新——述评音乐与舞蹈史诗《大荒魂》艺术创作与实践.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时代美育视域下“北大荒精神”助力高校文化育人创新——述评音乐与舞蹈史诗《大荒魂》艺术创作与实践.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艺术研究特稿新时代美育视域下“北大荒精神”助力高校文化育人创新述评音乐与舞蹈史诗大荒魂艺术创作与实践哈尔滨石油学院/张建明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刘嘉宁摘要:高校立足新时代,力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伟大使命。在新时代文明校园建设中如何做到把“育新人”与“兴文化”有效融合,值得探讨与研究。构建全体系“大美育观”,强化顶层设计,创新工作机制,探索以美育人路径,切实做好高校美育工作。大型原创音乐舞蹈史诗大荒魂,以北大荒人为背景,通过音乐、舞蹈、朗诵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现了他们在艰苦环境下,积极开拓、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对土地的耕耘,也体现在他们对生活的执着追求和无私奉献,这种态度

2、对于培养大学生的进取心和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培根铸魂,也引导我们感受这种精神的内涵和育人力量。关键词:大荒魂 北大荒 高校美育 音乐教育一、正确认识新时代高校美育育人新格局哈尔滨师范大学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开展党史学习,以校企合作方式成功联合打造大型原创音乐舞蹈史诗大荒魂舞台艺术精品,传递了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社会价值观,对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主人公意识具有积极作用,传播积极向上、勇于开拓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对于培养大学生的进取心和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20世纪初,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等开明文人、国学大师和教育家们将西方美育概念引入中国并大力倡导美育教育。正如袁济喜传统美

3、学与当代人格提出立足中国传统美育与当代人格研究,强调中国传统美育的内在价值在于“造就高尚人格,对人性的完善”。王一川中华美育精神的内涵和特质文中同样认为中华审美与艺术传统的内涵要点和目标终点就是完整的人格培育与养成。杜卫美育三义指出美育的基本内涵是以德润心,深度内化整体人格的教育,强调美育对生命的活力激发和研发创新力,呼应了新时代要求的启智与创造问题。中国文艺发展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而新时代中国美育同样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树立了“立德树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理念。美育的主要载体是艺术教育,高校作为厚植文化根基,培育文化育人的重要功能平台,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

4、,以学术文化为核心,以创新地域文化为特色的发展思路为目标。艺术是美的集中体现,也是人类审美活动的主要形式。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艺术教育路线图对于艺术与文化间的关系阐述所说:“艺术既是文化显现,又是文化认知的交流手段”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和文化实践。文化的多样性及其创造性艺术品代表了人类创造力的当代和传统形式,这些都对人类文明的崇高传承、美和完整性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二、先进社会主义北大荒文化引领高校美育教育行动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生生不息、延绵不绝的磅礴力量之源。而文艺发展传承起到承载人类文明精神血脉延续,展现人类文明发展历程,担负为民族培根铸魂的重要作用。北大荒精神是对井冈山精

5、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东北抗联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北大荒人共同的0042023.6ART RESEARCH信仰和行为规范,血乳交融汇聚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北大荒文化主要表现在固态展示的北大荒版画,声音与影像流转的北大荒影音视觉,以及上世纪那10万复员转业官兵奔赴北大荒的壮举中。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民族与红色题材音乐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构成,凝结着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独立与民族复兴的价值理念和道德情感。北大荒形成的“艰苦奋斗”精神是北大荒创业的基石,是北大荒人的政治本色,也是北大荒事业不断发展和壮大的立足之本。北大荒主题音乐创作源于北大荒人的历史与

6、生活,承载着当地民歌和新创作的革命音乐底蕴,蕴含着北大荒人革命浪漫主义、乐观主义、英雄主义情怀,传承发展北大荒文化艺术,有助于帮助学生正确了解北大荒历史、了解黑龙江地域文化,以及认识美、欣赏美、热爱美,对人的生命成长与发展具有深刻影响。以先进社会主义北大荒文化引领高校美育教育行动,传承北大荒文化,提升红色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北大荒革命种子”更好地播撒龙江沃土,扎根在龙江人心中,用“音舞”媒介使红色基因融入血液至沁入心扉,是实现育人育才的重要路径。三、大荒魂艺术创作与实践的思考与评述大荒魂从艺术创作之初便确立以“大文化、大情感、大情怀、大舞台”为构思主线,确立了铸剑为犁 激情岁月 大地春潮

7、 梦想耕耘四个篇章内容,通过采取交响乐、朗诵、戏剧、合唱、独唱、舞蹈及多媒体舞台艺术形式,对父辈人物原型展开故事性的艺术追述演绎,激荡心灵、增添情感交融。全方位地展现北大荒精神不朽丰碑和七十余载沧桑巨变。(一)剧本的理念与主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是国家光辉历史记忆的不屈脊梁。大荒魂的艺术创作坚持客观正确宣传教育革命英雄主义并智慧地做出自我艺术选择。该剧导演刘臣教授:“北大荒的黑土地,是共和国开拓奋进的缩影。大荒魂剧本确立了点亮第一代北大荒人王震将军及转业官兵和第二代北大荒人支边知青女队长和知识青年的英雄形象。”在看待“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和集体主义”问题上,导演似乎有意选择淡化“个人英雄主义”

8、,这也极大符合大荒魂欲排演具有北大荒文化底蕴与传承,记录表现三代北大荒人民艰苦奋斗、浴血抗争的创作初衷。在大荒魂剧目中上演的爷爷那张犁真实体现出“每一位奉献北大荒事业的人都是英雄”的主客观想法。爷爷那张犁别具匠心地将北大荒博物馆展厅的“第一犁”作为音乐创作的具象主题,从第三代北大荒人情感追忆入手,传承讲述手中“开荒犁”的故事,将三代北大荒人跨时空链接,将垦荒事业铭刻在北大荒神奇土地。(二)舞台的构思与呈现抽象的精神很难用具象的艺术形式来展现,大荒魂舞台表现将白山黑水铸丰碑,龙江英才展豪情,用艺术灵感、创意、制作、展示、观演诸多关系处理的如此自然、和谐统一。1.音乐创作音乐创作是舞台艺术的灵魂。

9、音乐旋律是连接舞台空间中的个体记忆与特定地点、人物、故事的有效载体。大荒魂艺术创作开篇以交响混声合唱荒原之魂为音乐旋律主线,伴随依次上演了情景交响混声合唱表演、配乐诗朗诵等15首音乐或朗诵语言艺术作品,还原再现了几代垦荒人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把荒无人烟的“北大荒”建设成国家安全稳定可靠的“北大仓”的火热场景。大荒魂乐思深远,情真意切,配合以调性、和声、节奏、伴奏织体、歌词与舞台表演等方面的艺术处理,使得大荒魂主题及其旋律形态形成一种“旋律延绵性、情感歌唱性”的特点。以剧中冰凌花为例,作品由王欣昕作词,刘峤作曲,创作第二章第四幕,歌曲采用二部曲式结构,兼具写实性与抒情性、艺术

10、性特点。正如歌曲第一乐段“你像那冰菱花寒风中展枝芽”(谱例1)和第二乐段“你像那冰菱花傲骨中绽芳华”(谱例2)以“明亮抒情”的音色,传递在北大荒土地上那些“雪色与血色、人心与温情”故事,歌唱出北大荒冰雪无情人有情的人间美好。谱例1谱例2在大荒魂艺术创作中,无论是歌唱、朗诵或是合唱式,主题音乐都具有鲜明的旋律延绵性和情感歌唱性特点。2.舞蹈编排舞美设计是舞台艺术的血肉。大荒魂在舞美选择上吸取了传统舞台美术经验,并注重现代“艺术与科技”的融合,特别是新媒体高清影像“即时摄影、瞬时导播、实时投屏”在北大荒文艺演出中被广泛成功应用,最具代表性的有春息和走向世界的北大荒两个作品。此外,粮食工作发展是北大

11、荒事业的工作重心,在剧中春息的表演中,无论是舞台中央移动的人形稻草人,还是两位自然精灵的歌者,或是无数代表生命气息的伴舞者,亦或者剧中的阳光种子表演005艺术研究特稿都传递寓意北大荒农业事业坚持中国倡导的以实现经济发展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具有鲜明的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北大荒”文化标识和符号象征。3.唱腔设计声腔设计让舞台艺术更为生动感人。横向对比军魂依旧 冰凌花 春息 奉献 爷爷那张犁 中国饭碗 北大荒人的歌的角色声腔设计,大荒魂声腔设计体现着当代中国音乐剧歌唱表演体系的构建学理思维。即将“角色声腔”的演唱诠释与“融入体验”的舞台表演相结合,服务于音乐舞蹈剧作品中的文学叙事和情感

12、冲突,更鲜明地将“主题内容和精神信息”传递给现场观众。例如:春息选用两位女声声部“美声唱法”表演者进行剧情演绎,很好地将西方歌剧舞台艺术表现融合于中国音乐舞蹈剧中,给人以高雅艺术美的感受。而奉献和爷爷那张犁 中国饭碗均选以“流行演唱”技术不同音色声腔刻画不同的舞台画面。(三)北大荒人的歌演唱表演评述时过境迁,惊鸿百年征程,北疆白山黑水、莽莽冰雪见证着北大荒人那一颗永葆本色的炙热红心。冰凌花 北大荒人的歌均选以民族声乐女高音表演进行诠释,两首歌曲都描绘了北大荒人的心声与渴望。北大荒人的歌由刘锡津作曲,王德作词,由中国女高音歌唱家殷秀梅首唱,一经问世广受欢迎,几乎成为北大荒人的音乐名片。北大荒人的

13、歌(见谱例3)采用带有尾声的二部曲式结构,兼具叙事性、写实性与抒情性特点,旋律走向基本呈现出总体下行的特点,给人以“感叹、诉说”的感受,反映和追忆北大荒,歌词朗朗上口,便于传唱。与原版不同,大荒魂中北大荒人的歌(见谱例4)采用以女声与交响混声合唱的艺术表现形式,中间加入了“诗朗诵配乐”创作手法。以小提琴为主线单一的和声音程进入,将“第一眼看到了你”情感表现得更为纯粹和真切,平缓的速度、深情的基调给人娓娓道来的感受。在演唱北大荒人的歌时,要深刻地表达作曲家对北大荒歌曲创作意图和深厚情感,在选用歌唱的技术上时,要坚持“中国声乐”的咬字、发音、唱腔和颤音等,演唱者的面部表情、舞台肢体、服饰设计等都需

14、要与歌曲本身相适宜、相一致。谱例3北大荒人的歌作为该剧的结尾总结式歌舞表演,从题材立意和内容上都格外用心,歌曲演唱中更形成了某种情感的“首尾呼应”和“艺术再现”。曲冬梅老师(国家一级演员)真情实感演绎了歌中“你的果实里有我的生命,你的江河里有我的血液”,讲述北大荒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情与厚爱,传递着北大荒几代建设者的心声。谱例4陈望道先生说:“学术上关闭自守不求新知是行不通的,而盲目崇洋媚外照抄照搬也是行不通的。”人类追求的文化学术向着国际化与民族化的接合与融通、现代和传统的结合与融通已成为共识和大势。大荒魂是黑龙江省进入新世纪以来首部以北大荒精神为主线和灵魂的精品剧目,其艺术创作与实践表现出“国

15、际化”“本土化”“民族化”“地域化”相扶相持的特点,音符的走向也和大荒魂作品形象表达十分吻合。全剧坚持以“奋斗”为主线,以“黑土”为底色,通过舞台艺术表演生动形象描绘,展现北大荒人为“国家建设和中国粮食生产事业的历程进程”的努力奋斗。四、结语大荒魂艺术实践突出龙江文化特色,融入“北大荒精神”和“五色”教育,该特色品牌活动立足中国音乐话语体系的宏观叙述,勇于尝试通过多学科融合视角,总结基于龙江地域特色北大荒文化。系列作品作为艺术成果转化,助力推进高校美育文化的观念升华,科学构建高校美育文化的课程体系,切实提高校园美育文化,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探索找寻出一条具有哈师大办学特色的新时代高校“德育美育”

16、文化育人的新路径。以大荒之魂,铸时代丰碑。使“师生”在排演中成为地域文化传承者、实践者,融合红色歌曲、红色歌舞剧、红色乐曲、红色诗朗诵等优秀的美育资源,既真实还原历史,又充满时代气息;既有传统之美,又有现代之力。历史回响与时代强音共鸣,该剧无论是方向、题材、形式或内容都传递着艺术的欣赏性和体现美育时代价值性,符合“行知师范”教育的育人初心。参考文献:1王洁.发挥红色音乐“以美育人”功能C.中国教育报,2022(7).2李礼.歌曲北大荒人的歌的案头研究J.艺术研究,2015(2).3赵洪斌.新时代中国高等音乐教育发展的路径J.教育文化论坛,2023(1).4卢长彤.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内涵、问题及路径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3(1).5陈光磊.陈望道:古今中外法,学术中国化C.光明日报,2021(6):7.6黑龙江农场总局,历史的丰碑,永恒的财富关于弘扬北大荒精神的几个问题的汇报会议纪要,1994.7许慧霞.构建新时代高校美育育人新格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2):2347.注:本文系2021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一般项目龙江“四大精神”主题音乐创作与实践研究阶段成果,项目编号:21YSB128。0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