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中整本书关联性阅读教学策略尝试--以《乡土中国》《红楼梦》的关联性阅读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079148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7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整本书关联性阅读教学策略尝试--以《乡土中国》《红楼梦》的关联性阅读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整本书关联性阅读教学策略尝试--以《乡土中国》《红楼梦》的关联性阅读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整本书关联性阅读教学策略尝试--以《乡土中国》《红楼梦》的关联性阅读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课堂1本版主持/安秀海案例品评高中整本书关联性阅读教学策略尝试以乡士中国红楼梦的关联性阅读为例0曹明(北京市八一学校,北京1 0 0 0 8 0)摘要:费孝通引红楼梦论证了乡土中国“差序格局”的伸缩性特点,我们也可将二书进行关联性阅读。如受差序格局篇启发,将探春与王熙风进行比较研究;受家族男女有别篇启发,探讨酿成宝黛钗悲剧的深层原因;受名实的分离篇启发,探究红楼梦现实世界名与实的分离情况。从社会学的角度,用乡土中国去解读红楼梦的人物、结构与主旨,同时将红楼梦作为理解乡土中国理论的例证,可引导学生对二书有更新更深的领悟,并培养学生的关联性思维。关键词:乡土中国;红楼梦;关联性阅读;关联性思维社

2、会学家研究乡土中国,很少想到红楼梦。文学家研究红楼梦,又很少想到乡土中国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同时选入这两本书,给我们提供了新的研究契机,红楼梦是作者基于社会人生而创作的文学作品,乡土中国是研究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著作。费孝通也曾引红楼梦去论证“差序格局”的伸缩性,如“像贾家的大观园里,可以住着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宝钗,后来更多了,什么宝琴、岫烟,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可是势力一变,树倒瑚猕散,缩成一小团”。因此,我们可从社会学角度,用乡土中国去解读红楼梦的人物、结构与主旨,同时也可将红楼梦作为理解乡土中国理论的例证,以引导学生对二书有更新更深的领悟。一、公私对立:贾府的理事者探春与王熙凤乡土中

3、国的差序格局篇由探究中国人自私现象的原因引发出对社会结构一“差序格局”的探讨,并提出“公与私的相对性”。我们可借此理论将探春与王熙凤作比较。王熙凤与探春在理家方面均有卓越才华。学生却有疑问:二人的理家之才有何不同?针对此疑问,可设计以下活动:学习活动一:阅读关于王熙凤理家的情节(第十三、十四、十五、二十四、三十九回等),探春理家的情节(第五十五、五十六回)及“抄检大观园”的情节(第七十四回)并思考:王熙凤与探春的理家之才有何不同?学生经过对比阅读发现,王熙凤虽有理家之才,私心却重。具体表现为:第一,理家多为满足虚荣心,卖弄才干。如王熙凤应允贾珍协理宁国府,非为全族利益,而是为展示个人才干:“那

4、凤姐素日最喜揽事办,好卖弄才干,虽然当家妥当,|32|语文教学通讯高中|2 0 2 4.4也因未办过婚丧大事,恐人还不伏,巴不得遇见这事。”(见第十三回。)第二,滥用职权,假公济私,满足逐利之心。王熙凤当家期间做了很多违法之事,如挪用贾府月钱,在外放高利贷赚利息。秦可卿丧礼中,王熙凤为了三千两银子,借贾府名义滥用职权拆散一对小儿女并致人丧命。第三,缺乏远见卓识与忠肝义胆。秦可卿临死托梦凤姐,警示贾府“月满则亏,水满则溢”,本文作者瞩托她今日趁富贵,早准备祭祀、家塾等事,以常保永全,然她始终未办。究其原因就在于,这事于家族有利,却于已无利,凤姐缺乏远见卓识,也缺乏对贾氏宗族的忠心。反观探春,于短

5、短的理家之期,却一片公心为宗族,常思保家族长远之计,有远见卓识。具体表现为:第一,秉公办事,大义灭亲。探春理家时,恰逢母亲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死了,探春按照祖宗规矩秉公办理,也因此得罪了赵姨娘。又如探春为整改贾府,专找利害事与体面人开例作法子,不惧得罪凤姐、宝玉等。第二,想方设法,改善贾府入不敷出的局面。探春宁愿得罪人,也要执行省俭之法,减免各房不合理的开支,并根据大观园情况因地制宜,想出兴利之策,任人唯才。第三,为了贾家宗族利益,公然对抗贾府上层。王夫人听从奴才唆使抄检大观园,凤姐虽不满此举,却因怕得罪王夫人与邢夫人而附和。反观探春,不惧邢、王二夫人权势,打邢夫人陪房王善保家的耳光,公然反抗抄

6、检行为。虑及贾府“一败涂地”之未来而潜然泪下,此胆量、远见与胸怀又岂是凤姐所能比?那么,作者接连写两人理家才华的目的何在?学习活动二:作者为何刻画熙凤“理家之才”后,又展现探春“理家之才”?本版主持/安秀海课堂1缘由如下:第一,正如上文所论,将探春之公心与凤姐之私欲对比互衬,能让二人形象更加立体多面。第二,揭示贾府衰败的原因。不独王熙凤与探春,贾母、王夫人、李执等俱曾参与宗族管理,贾敬、贾珍、贾赦、贾政、贾等对治理宗族更是责无旁贷。可惜,类凤姐自私者多,类探春一片公心为家族者却少,贾府為有不败之理?费孝通将“差序格局”描述为一个波纹图,认为它最主要的特点是“以“已为中心”,并认为:“为自己可以

7、牺牲家,为家可以牺牲族这是一个事实上的公式。”王熙风等人为了自己而牺牲宗族的自私表现,不正是这“以“己”为中心”的“差序格局”在贾府中的投射吗?第三,揭示宗法社会必然灭亡的结局。儒家有言:“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而贾家众人连“修身”“齐家”尚做不到,又何谈“国治”“天下平”?将贾家推之千万家亦如此。难怪凤姐与探春的判词都强调“末世”一一“凡鸟偏从末世来”“生于末世运偏消”。在贾府众理家者中,有才华如凤姐者,因私心甚重,挽救不了贾府的颓势;有才华如探春者,纵有一片公心,也阻挡不了贾府的颓势。末世已来,大势所趋,宗法社会必然走向灭亡。二、男女有别一一宝黛钗爱情婚姻悲剧原因再

8、探宝黛钗之间的爱情婚姻故事是贯串红楼梦的一条主线,其爱情婚姻悲剧则是红楼梦的一大重要主题。贾母、王夫人等贾府高层在为宝玉择婚时选择了宝钗而放弃了黛玉是造成悲剧的重要原因。那么,贾母等人为何这样选择呢?可设计以下活动:学习活动一:贾府高层为何选择宝钗而非黛玉作为宝玉之妻?大家往往会这样分析:第一,从门第看,林不如薛。薛家为四大家族之一,林家虽也是世禄之家、书香之族,可惜黛玉父母双亡,且林家支庶不盛,人丁有限。第二,从人物看,宝钗言行举止俱符合封建道德标准,心胸豁达,安分随时;黛玉则孤高自傲,过于敏感,加之黛玉体弱多病,从宗族管理及子嗣延续方面考虑均不理想。第三,贾母等急需宝钗的“金锁”来招引宝玉

9、所“失”的玉。因此,纵然宝玉心中只有一个林妹妹,贾母、王夫人也只能基于家族利益,牺牲宝黛之间的深厚情感,选择宝钗。然而,阅读乡土中国的家族男女有别等篇,却另有答案。基于此,我们可继续以下活动:学习活动二:结合“家族”“男女有别”核心理论重新思考贾府高层选择宝钗而非黛玉作为宝玉之妻的原因。费孝通在男女有别家族篇中写道:“为了秩序的维持,一切足以引起破坏秩序的要素都被遏制着。男女之间的鸿沟从此筑下。”这就引发一种现象:“不但在大户人家,书香门第,男女有着阖内外的隔离,就是在乡村里,夫妇之间感情的淡漠也是日常可见的现象。”为何会如此呢?在男女有别篇中,费孝通把两性恋爱分成“浮士德式”与“阿波罗式”。

10、“浮士德式”表现为“男女求同”,男女之间为此发生激动的情感,而这会破坏社会关系,并使依赖于社会关系的事业如生育事业等不能顺利经营,最终影响家族稳定。“阿波罗式”则表现为“男女有别”,男女间不必求同,不用追求心理上的契洽,也不会发生激动的感情,“男女只在行为上按着一定的规则经营分工合作的经济和生育的事业”即可,其结果是可以维持稳定的社会关系,有利于家族事业。宝黛之间对知已式爱情的追求就属于“浮士德式”。他们之间发生的多次爱情冲突都属于“男女求同”的表现,势必会影响家族的稳定。如宝玉因黛玉两次“摔玉”,这在贾母、王夫人等人看来,恐已威胁到宝玉生命。黛玉作为宝玉的知已,理解并支持宝玉的诸多“叛逆”举

11、动,自然也就不可能成为督促宝玉读书上进,劝谏宝玉发展仕途经济的“贤内助”。宝玉与宝钗二人在人生志向、价值理念等方面均不一致,但是二人举案齐眉、相敬如宾、保持距离,却恰恰符合“阿波罗式”对“男女有别”的追求。可见,宝黛之间拥有的深厚情感,因不利于家族秩序的稳定,便成为贾母、王夫人等人否定黛玉作为宝玉妻子的重要原因。三、红楼梦现实世界名实的分离很多学生不理解宝玉的“叛逆”,如他喜亲近女子、不喜仕途经济,包括出家等带有逃避性质的行为等,这是因为他们还不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乡土中国中名实的分离一篇,恰可以概括贾府现实世界的特点。可进行以下活动:学习活动一请细读黛玉进贾府(第三回),刘姥姥一进、二进荣国

12、府(第六、四十、四十一回),宝琴观贾府祭祀(第五十三回)等,思考这三个“外人”眼中的贾府是怎样的。林黛玉眼中的贾府刘姥姥眼中的贾府薛宝琴眼中的贾府林黛玉初进贾府,她眼中的荣禧堂布局宏阔、陈设庄雅,贾母用餐时礼仪繁复,等级森严。黛玉亦出身于世禄之家、书2024.4|语文教学通讯高中3 31课堂1本版主持/安秀海香之族,然她初看贾府,仍觉庭院气势宏大,贾府中人吃穿用度豪奢,且礼节繁复,足见贾家之显赫非凡。刘姥姥初到荣国府只在贾琏处看到凤姐、平儿等的吃穿用度,已觉豪奢浪费。等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更是见识了荣国府奢华的日常生活,如一顿花二十多两银子的螃蟹宴、得十来只鸡来配的普通菜肴茄羞、被贾母用来糊窗子

13、的府纱软烟罗等。作者通过刘姥姥这样身处底层的村姬的眼睛写出了上层社会的生活靡费、富贵奢华。作者还借薛宝琴之眼描述了贾府祭宗祠的场面,贾氏众族人于除夕夜齐聚宁国府宗祠祭祀。贾氏宗祠陈设森然,以示贾家功勋显赫、功名奕世。祭祀场面庄严肃穆,祖孙济济,礼节井然,富丽豪华。通过这三人的眼睛,不难看出,贾府真乃诗礼簪缨之族、钟鸣鼎食之家。然而在小说的第二回,冷子兴即感叹荣、宁二府的萧索,那么,到底谁是谁非呢?真实的贾府是怎样的呢?学习活动二:子兴叹道:“如今的这宁荣两门,也都萧疏了,不比先时的光景。”尤氏笑道:“我们家下大小的人,只会讲外面假礼假体面,究竞作出来的事都够使的了。”请结合秦可卿葬礼(第十三至

14、十五回)、贾敬葬礼(第六十三至六十五回)及贾母葬礼(第一百一十至一百一十二回)等相关情节,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并填写下表。“假礼假体面”典型事件“萧疏”典型事件特点秦可卿葬礼贾敬葬礼贾母葬礼孔子曾言:“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俏)也就是说,礼节仪式与其奢侈,不如节俭;丧事与其仪式周备,不如内心真正哀伤。秦可卿葬礼既“奢”且“戚”,贾珍悲痛欲绝,大肆操办葬礼,恣意奢华,使用上等棺木,为把葬礼弄得更风光而花一千二百两银子为儿子捐了五品龙禁尉。可笑的是,悲戚的贾珍,不是秦可卿的丈夫,而是她的公公。“礼”下的“不伦关系”由此显现。贾敬葬礼虽“奢”却不“戚”。贾敬只顾炼丹修

15、道,吃丹中毒而亡,荒唐可笑。他死后,贾珍父子星夜驰回,稽颖泣血,恪守丧礼,在灵旁籍草枕块。请灵枢进城当日丧仪混耀,宾客如云。人前贾珍、贾蓉因为礼法所拘,恨苦居丧,人后贾蓉、贾琏与尤氏姐妹厮混胡闹,出殡后不久,贾琏偷娶尤二姐,葬礼两个月后,贾珍刚做完亲参佛事,便急不可耐地探望尤氏姐妹。然置办丧礼所用棚杠孝布并请杠人青衣尚欠银六百零十两,跟贾琏借了银两方才了结。宁国府败势已显,却仍不知节俭。贾母葬礼则既不“奢”,也不“戚”。因抄家之故,贾政不|34|语文教学通讯高中|2 0 2 4.4想葬礼太过招摇,邢夫人据此把守住银两,下人也因此不尽心办事。这表明,“礼”是靠金钱支撑的。贾母所留财物被盗贼劫走后

16、,贾府竟无钱支付葬礼开支。贾府大厦已倾,贾政却才感慨家运衰败,其昏庸无能由此可见。贾府由盛而衰的局面通过三次葬礼展现了出来,而一代不如一代的贾府子孙正是败因之一。乡土中国的名实的分离一篇中写道:“在中国旧式家庭中生长的人都明白家长的意志怎样在表面的无违下,事实上被歪曲的。”贾府亦是如此,表面上是诗礼簪缨之族、钟鸣鼎食之家,处处维系着豪门大户的礼仪规矩与体面,背地里却阳奉阴违,表里不一,名实不符。而贾府又是整个社会世家大族的代表,如二知道人曾言:太史公纪三十世家,曹雪芹只纪一世家。太史公之书高文典册,曹雪芹之书假语村言,不逮古人远矣。然雪芹纪一世家,能包括百千世家,假语村言不畜晨钟暮鼓,虽稗官者

17、流,宁无禅于名教乎?(红楼梦说梦)可见,不独贾府,甄、史、王、薛等百千世家俱是如此。费孝通认为:“名实之间的距离跟着社会变迁速率而增加。”那么,以贾府为代表的世家大族均表现出名与实之间极大的分离,这也说明其时的体制已不能跟上社会变动的速度。当整个社会都呈现出败势,名与实发生巨大的分离,说明一种社会制度就要走向衰亡了。宝玉的叛逆,正是对彼时制度的反抗,是对名实分离的社会的反抗。综上,我们将乡土中国红楼梦二书进行关联性阅读,不仅对红楼梦的人物、结构、主题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乡土中国的理论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更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参考文献:1.费孝通.乡土中国 M.北京:中华书局,2 0 2 0.2.钱穆.论语新解 M.北京:九州出版社,2 0 1 7.3.曹雪芹,无名氏.红楼梦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本文系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乡土中国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策略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HDGH20210452。】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