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论我国公务员培训制度的创新.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079031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我国公务员培训制度的创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论我国公务员培训制度的创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论我国公务员培训制度的创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论我国公务员培训制度的创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论我国公务员培训制度的创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论我国公务员培训制度的创新分校(站、点):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完稿日期: 论我国公务员培训制度的创新一、绪论培训是一种有组织的传递知识、技能、标准、信息、理念的管理训诫行为,公务员培训是一种特殊的培训活动,对象是具有公务员身份的公职人员,旨在提高公务员的行政素养和业务能力,使之具备必要的办公技能和科技知识,提升机关工作效能,符合政府行政职能和具体岗位的要求。目前,我国的公务员培训制度受到的重视不足,存在着培训机构少、培训效果低和监督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如何创新公务员培训制度最终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培训机制。二、本论(一)、目前我国公务员培训制度的不足1、培训方

2、式单一2、授课内容陈旧,难以满足时代需求3、培训力量不足(二)、美国的公务员培训经验1、注重公务员培训,从人力资源的角度考虑问题2、分类培训,适应需求3、运用现代企业的人员管理技术(三)、我国公务员培训制度创新的建议1、借助多元化的公务员培训机构和手段2、用有效的制度和手段刺激公务员培训的积极性3、对培训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创新三、结尾入世后,我国政府面临着行政管理职能和方式的深刻变化,科学发展的要求不断增强,政府的职能必须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态度,不断从学识、技能、视野和心态上进行提升和改进,实现全社会科学发展的宏伟目标。论我国公

3、务员培训制度的创新【内容摘要】培训是一种有组织的传递知识、技能、标准、信息、理念的管理训诫行为,公务员培训是一种特殊的培训活动,对象是具有公务员身份的公职人员,旨在提高公务员的行政素养和业务能力,使之具备必要的办公技能和科技知识,提升机关工作效能,符合政府行政职能和具体岗位的要求。目前,我国的公务员培训制度受到的重视不足,存在着培训机构少、培训效果低和监督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如何创新公务员培训制度最终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培训机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公务员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任务更加艰巨,国际竞争加剧、政府职能转变、社会结构调整、公务员素质提高,无一不在要

4、求加强公务员培训制度的建设,以推动新的行政管理机制得到有效运行,培养出一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具有强烈公仆意识和责任感的高素质、高技能、高效率的专业化公务员队伍,我国公务员培训制度的创新工作将在探索中不断前进。【关键词】公务员 培训 制度 创新培训是一种有组织的传递知识、技能、标准、信息、理念的管理训诫行为,公务员培训是一种特殊的培训活动,对象是具有公务员身份的公职人员,旨在提高公务员的行政素养和业务能力,使之具备必要的办公技能和科技知识,提升机关工作效能,符合政府行政职能和具体岗位的要求。目前,我国的公务员培训制度受到的重视不足,存在着培训机构少、培训效果低和监督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如何创

5、新公务员培训制度最终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培训机制。一、目前我国公务员培训制度的不足1、培训方式单一目前,我国公务员培训依然以当地组织或人事部门依托当地行政管理学院或下属培训机构进行短期培训为主,形式简单,方式缺乏多样性和灵活性,授课方式也是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部分地区有网络课堂的形式,缺少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研讨交流、演讲辩论、拓展训练等一些生动活泼、方式新颖的培训方式。培训中,师生间的双向互动以及学员之间的互相交流,不能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容易使学员将培训当成一项被动摊派的任务来完成,流于形式,疲于应付。2、授课内容陈旧,难以满足时代需求当前社会

6、已经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写作量、阅读量空前增长,全民学习的热潮从百家讲坛等节目的热播可见一斑,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更是引发社会经济结构的急剧变化,很多新问题、新现象需要理解和解决,新的知识需要及时的补充,但目前很多公务员培训课程依然以传统的政治思想理论为主线,诚然,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党的经典文献理论必不可少,但没有联系当前实际和热点的课程,难免使授课内容显得呆板,难以满足当前公务员的培训要求。3、培训力量不足目前,我国大部分公务员培训工作依然由国家行政管理学院承担为主,受限于这些员工的知识结构和数量,培训工作难以做出有效的改进和提升。同时,培训力量的不足也体现在部分地区

7、政府对公务员培训投入的经费不足,使得公务员培训的软硬件都难以得到提升,没有好的待遇,行政学院等培训机构也难以吸收到好的教员和培训管理人员,培训工作阻滞不前。二、美国的公务员培训经验值得借鉴的地方1、注重公务员培训,从人力资源的角度考虑问题美国政府始终秉承人力资源是政府的核心资源的理念,十分重视人员培训,牢牢把握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的目标,从“具体岗位具体针对”,手段多样,内容有效等三个方面规划公务员培训工作。近年来,美国提出了“人力资本”的理念。人力资本的管理目标在于实现投资价值最大化。我国在公务员管理上,缺乏“人力资本”的观念和意识,政府、事业单位等部门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人事管理”的

8、阶段,这种状况应该有所改变。2、分类培训,适应需求美国目前的公务员培训与我国有极大的不同,美国国家联邦公务员和地方公务员的培训工作由通用型的管理培训发展为根据工作特点和绩效要求进行分类培训。其培训原则是要与工作岗位需要有关,与提高公务员的潜在能力有关,特别注重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而且将高级公务员以外的专业培训交由非政府组织行业协会来负责,并将此作为公务员的一项福利待遇,我国的公务员培训应该积极借鉴这种专业化、多元化的培训方式。3、运用现代企业的人员管理技术美国政府运用现代企业的人员管理技术,充分采用职位分类、人事测评与甄选技术、人力资源规划、绩效评估与绩效管理、培训需求分析与培训评估、薪酬设

9、计等诸多管理专门技术,对公务员进行管理、开发和激励,进而推动公务员管理的职业化和科学化水平。三、我国公务员培训制度创新的建议1、借助多元化的公务员培训机构和手段现阶段我国很有必要借鉴国外培训网络的有益做法,支持并鼓励社会所有部门参与,形成以国家行政院校为主体,包括各级地方行政院校、各类培训机构、高等院校以及各级党校等在内的国家公务员培训网络,目前要充分发挥行政学院、各类公务员(干部)培训中心等基地和高等员下的作用,按照终身教育和全员培训的要求,根据具体的公务员培训需要,找相关专业的专门机构负责,实际上多元化培训的主体和手段。2、用有效的制度和手段刺激公务员培训的积极性根据不同公务员的科学文化知

10、识水平,实际工作经验和日常工作的特点,大胆探索并积极采用一些科学有效的培训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注重培训公务员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将业余自学、老师讲授、小组研讨、角色模拟、案例教学和实地考察结合起来,把理论学习、政策研究和经验交流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公务员在培训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培训福利化、培训个人有益化的观念,并且将严格的培训考核和考核结果的使用作为培训工作的监督核心。3、对培训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创新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开展以知识经济、公务员创造型思维方法等为主的培训,充分利用现代的科技手段,如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教学等,加快推进培训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使培训活动尽可能少受时间

11、和空间的限制。在学习内容上要注重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行政管理改革形势的变化,及时更新培训内容,适应政府管理的需要,把提高公务员的政治素质和政治鉴别能力放在首位,加强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外,还要注重业务能力的培训,把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和政府行政工作中的重点、热点问题作为公务员培训的内容。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公务员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任务更加艰巨,国际竞争加剧、政府职能转变、社会结构调整、公务员素质提高,无一不在要求加强公务员培训制度的建设,以推动新的行政管理机制得到有效运行,培养出一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具有强烈公仆意识和责任感的高素质、高技能、高效率的专业化公务员队伍,我国公务员培训制度的创新工作将在探索中不断前进。【参考文献】1、孙敬文行政领导学2、齐明山行政领导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3、周三多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4、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