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解读新诗《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之“力”.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075694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5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读新诗《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之“力”.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解读新诗《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之“力”.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解读新诗《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之“力”.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材研讨2024/03解读新诗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之“力”O江苏/倪春燕摘要: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新收录的课文,在收集论证这篇作品进入教材积极意义相关观点的基础上,去寻找诗作的“诗眼”是文本解读的重要着力点。“力”是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诗眼,教学时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去体验诗中的各种“力”。站在学生的角度,只有从诗眼处解读这首诗,才能真正感受诗歌的宏伟力量。关键词:高中语文;教材分析;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部编版高中语文新收录的一篇文章,收入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这首诗歌收人高中语文教材,曾经引起热烈的讨论,出现了多种看法。对于一线教师而言,需要做的是基于对文

2、本的解读,发现其促进学生获得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笔者在注意收集这首诗进入教材积极意义相关观点的基础上,去寻找作为诗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诗眼”。“诗眼”对于诗歌的解读至关重要,找到“诗眼”对全诗的解读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当然,寻找“诗眼”的过程必然需要多重要素,笔者结合本诗进入教材的逻辑判断,针对学生视角之下的诗歌解读进行思考,并将自己的认识总结出来与大家分享。一、新诗入教材的逻辑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是在历经2 0 多年的课程改革之后,教材编写从“一标多本”向“二标一本”回归的背景下出现的。据报道,在编写的过程中,编写者倾听了多位教育专家的意见,达成了最终的共识。郭沫若先生的立在地

3、球边上放号能够入选其中,自然有多重因素。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一诗是新诗。新诗是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诗歌、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分析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可以发现,教材编写的思路就是以新诗为起始内容的。选择诗人郭沫若的作品进入教材,符合宏观层面的逻辑。与此同时,这首诗自身的内容也符合本单元主题。通过分析教材可以发现,在这一单元的开篇,教材当中明确写出了“青春是花样年华”这样的引语。结合学生刚刚走入高中这一实际,尝试通过诗歌来帮助学生打开高中语文学习的空间。如果说第一篇沁园春长沙为学生描述了一个宏观世界的话,那么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就能够更加顺利地切人学生的内心世界。正如教材所言,

4、诗人设想站在地球“边上”,而这样就可以全方位俯瞰地球,放声呼唤。当学生能够进入这样境界的时候,就意味着学生可以借助诗歌打开想象空间,奠定语文学习的基础。在这样的思路之下,再去探究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这首诗的诗眼,就可以发现该诗眼其实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力”。诗中明确写出了“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在诗的最后一句,作者借助连续五个“力”来直抒胸臆,显然不是随意之举,这说明“力”在诗人的心中拥有很高的地位。这种“力”在诗人看来就是“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的动力,就是“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要把地球推倒”的推力。在作者眼中,看到了这些力量有可能“不断的毁坏”,同

5、时也看到了这些力量会“不断的创造”。这是一种高度辩证的眼光,反映了作者内在的洞察力,而且正是这种洞察力使得作者做出了另一种呼唤,那就是我们要“不断的努力哟”。既然“力”是诗眼,那么教学时教师就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去体验文中的各种“力”。学生谨文教学友-33-2024/03借助诗眼进行体验,才能在理解诗意之后去进一步感受诗歌的力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想象力是有其时代背景的,即在“五四”力量的驱动之下,借助诗歌来批判旧世界,并在此基础上呼唤创造新生活,这同样是需要力量的。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帮助教师引导学生形成认同感,进而为诗歌的深入解读奠定基础。二、生本视角下的解读解读立在地球

6、边上放号这首诗有一个重要的视角,即“生本视角”。站在学生的角度解读这首诗,感受诗中那种宏伟、奔放的力量,只有感受到这种力量。才能从“诗眼”走人诗中,理解诗歌的主旨内涵。在解读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这首诗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对诗歌的来龙去脉形成完整的理解,有必要对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进行分析,让学生在解读时有一个更为立体的架构。这首诗是作者在1 9 1 9 年创作的。郭沫若受“五四运动”的影响,从日本回国,大海、巨浪和着时代的洪流撞击着他的胸怀,所以其描绘出的场景会雄奇壮伟、流动奔突,突出了对“力”的赞美。在解读时,教师可通过介绍相关背景,引导学生认识“五四运动”带来的历史变革,尤其是在“五四”时期萦绕在知

7、识分子身上和学生身上的那种强烈的高歌猛进甚至是狂飙突进的力量,解读时要突出诗歌当中所具有的明显时代气息。把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编入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用意至深。要知道刚刚升人高中的学生,正值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拔节孕穗”期,这个单元的主题是“青春”,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怀着美好梦想、纯真的情感,带着对自我的认识、对社会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在人生的新阶段努力学习,树立远大理想。带着这样的认识来看这首诗歌,至少可以明确一点,即这首诗的解读重在意境的建构与情境的进人。教师在教学中发现,最初阅读这首诗时,-34-教材研讨大多数学生感觉比较难理解,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难以进人诗中

8、。这首新诗的特点是运用比较平白的语言表情达意,看起来通俗易懂,但若深人理解,会发现很难触摸到诗的本质,很难把握诗歌的精神内涵。要改变这种状况,笔者认为应站在生本视角,通过情境的创设与意境的建构,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这首诗。如果从诗歌具象的角度来解读,那么眼里所看到的就是白云、北冰洋、太平洋。这些具象对于当下的高中学生而言,并不难理解,其核心在于如何将这些具象嵌人到意象当中,理解这些具象融入诗人情感后所具有的象征意义,从而理解诗歌内涵,感悟诗歌的意境,感受诗歌的魅力,理解诗眼。诗眼是“力”,那么力在具象的基础上是如何得到体现的?带着这个问题,引导学生细细品读。诗中说白云在怒涌,一个“怒”字突出了“涌

9、”的壮观,描绘了北冰洋的壮丽情景,促使学生形成更好的感悟。诗中“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当学生认识了“力”的价值之后,这首诗的价值也就充分体现出来,即诗人对“力”的赞美,正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三、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对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解读不能忽视一个重要的培养目标,那就是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如果说教材的编写是在新课标的指引之下进行的,那么对这首诗的解读自然就要思考一个根本的问题:学生在学习这首诗歌时,可以获得怎样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内涵要素的角度去解析:诗歌作为最精炼的语言作品,一旦学生真正读懂

10、读透,那自然能够感受语言建构与运用的魅力;读懂诗歌需要理解诗歌的特点,了解诗歌被选入教材的原因,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在诸多体裁当中,诗歌是最能够彰显文学之美的载体之一。虽然这首诗是新诗,句式、节奏显出一种内在的韵律美,其节奏与旋律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雄浑的设文教学友教材研讨2024/03解析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的“雨”河北/邓琳娜范建敏摘要: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苏轼的经典词作之一,苏轼以出行途中遇雨这一生活小事为素材,以“雨”为意象,在词中三次写雨,通过自然之雨、人生之雨和超然之雨把自己所经历的宦海浮沉和人生思考融入其中,展现出苏轼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和坚韧的生命张力。关键词:苏轼;定

11、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雨北京师范大学著名学者康震说过,中国古人写诗或写词,都有一个标签式的“专属”意象:李白喜欢用“云”和“月”,王维喜欢用“泉”,李清照喜欢用“舟”,而苏轼的诗词多与“雨”这一意象有关。苏轼青年时期的作品“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人船”呈现了激情澎湃的倾盆暴雨;中年时期的作品“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描写了早春蒙蒙的细雨;晚年时期的作品“林下对床听夜雨,静无灯火照凄?”描写了感伤凄?但淡定从容的夜雨。苏轼关于“雨”的作品,并没有停留在意象表面,而是把自已一生所经历的宦海浮沉、人生思考和超然旷达的情怀融人了“雨”这一自然现象之中,进而抒发了诸多情景各异且充满哲理的人生感

12、怀,从中可以看到一位具有坚韧生命张力的东坡居士。人选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就是苏轼有关“雨”的经典词作之一。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 0 8 2 年)。当时,不惑之年的苏轼被贬黄州已进入第三个年头。词前小序把时间、背景、意境和浪漫色彩。再来看文化传承与理解,可以发现郭沫若先生的这首新诗,从形式上既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又是对新文化的创新,其中的文化价值不言而喻。因此,这首诗描绘着“力的绘画”,表演着“力的舞蹈”,演奏着“力的音乐”,抒写着“力的诗歌”,激荡着“力的律吕”。对这首诗歌的解读抓住诗眼“力”,就会感受到“五四”时期扑地点、事件缘由都浓

13、缩在“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大意是三月七日那天,苏轼与朋友去黄州城东南三十里外的沙湖,半路遭雨,从人拿着雨具已经提前走了,众人没了雨具,被淋得十分狼,只有苏轼一人享受雨中漫步徐行。不久天气放晴,作者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雨中记行的词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词中三处写雨,把“雨”这一常见的自然现象融进了对人生的感悟并予以升华,使“雨”有了特殊的内涵。一、享受自然之雨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现象。作者心中的雨什么样,眼中就会见到什么样的雨。“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穿林打叶声”描写的是雨点打在林中的树叶之上,发出的声响,可见这场雨来得突然,也是一场倾盆大雨。作者面而来的狂突进的时代精神。参考文献:1左高超.例谈新诗教学的三个维度一一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为例 J.语文月刊,2 0 2 2(7).2杜银慧.以诗意之光引导青春一一关于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几点思考 .语文天地,2 0 2 2(5).作者简介:倪春燕(1 9 8 3 一),女,江苏省江阴市青阳中学高级教师,主研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谨文教学友-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