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特约主持/徐志伟一测评1试题评析2024年高考语文适应性测试古代诗文阅读题型分析及教学启示周康平(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浙江温州3 2 5 0 0 0)摘要:在历年高考试卷中,相较其他题型而言,古代诗文阅读题型相对“稳定”;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其紧贴高考要求而“变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理清其题型“稳定”表面下所隐含的“变化”,对于古代诗文阅读备考和教学均有重要的意义。文章试图通过分析古代诗文阅读的考查点和难点,来理解其背后的命题导向,从而提供有效的备考和教学借鉴。关键词:高考语文适应性测试;古代诗文阅读命题特点;教学启示2024年1 月进行的高考语文适应性测试,其试卷题型难度和导向与2 0 2
2、3 年的高考真题相比稳中有变。其中,古代诗文阅读是属于相对“稳”的部分,但在其“稳定”的背后,我们可以感受到其对新课程的“呼应”一、“核心考点”的鲜明命题特色一关键能力的考查取向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明确以“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为考查内容。必备知识,类似于2 0 世纪八九十年代提倡的“双基训练”。但只有“双基”肯定是不够的,故而在新课程中提出了“关键能力”的说法,要求课堂教学“从知识到能力培养的转变”。在古代诗文阅读中,考查核心就是“关键能力”中的“理解力”。从近三年高考试题和本次适应性测试的古代诗文阅读命题来看,这种“理解力”几乎涉及所有题目。第1 0 题“断句题”的理解力主要
3、表现在“语意断”的考点上。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很多老师在教授断句题时,大多停留在“利用标志词来断句”“利用对称来断句”等技巧的传授上。当然,断句中单凭技巧是可以排除个别选项的。如2 0 2 3 年高考新课标I卷“韩非书A云夫子B善之CD以张本E然E后难之G岂有H不似哉”中的句首发语词“岂”;新课标卷“夫为人A所B陷C而欲胜D敌E不亦难乎E臣故日无术爲G坚之类H是也”中的句尾发语词“乎”“焉”,人名“臣”“坚”。本次适应性测试卷“督兵A疾B进行D至阴山E遇其斥候E千余皆俘以随军”中的“皆”。但是这种技巧不能辩析所有选项。所举之例中最难的选项常在于“语意断”的地方,如“善之引”“胜D敌”“进行”,“
4、之”是句尾语气词还是结构助词?“敌”作宾语还是主语?“进行”是同义词复用还是两个词?这些难点都要求考生要先把握整个句子,方可作出判断。这种基于理解的判断力才是高质量完成题目的关键素养。本次适应性测试第1 2 题为内容概述题,主要是考查概述理解,以往错误点主要体现在某些词语的“误译”上,如“D.世人传言李靖以唐俭作为死间,一举打败了突厥,唐太宗就此向李靖求证,李靖表示像唐俭这样的忠臣是无法用来做间谍的,传言不实。”其实就是考查考生对文中李靖的回话“人谓以俭为死间,非臣之心。唐俭小义,陛下何疑?”的理解一一学生要根据上下文才能作出推断,它强调了文本中上下文的勾连理解。在翻译题中,难以翻译或者需要意
5、译的地方也是体现理解力的地方。如本次适应性测试中的“周公大义灭亲,况一使人乎?灼无疑矣”中的“灼”字,根据字面很难翻译,只能根据对上下文的理解,才能确定是“明白”的意思,与“无疑”构成同义词复用。至于主观题,也早已从简单的内容梳理发展到对内容的概述理解,这一点不再赘述。因此,建议老师们在“古代诗文阅读题型复习”“常规技巧复习”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进行一些能够真正加强理解力的题型训练。笔者对复习教学有以下建议:一是进行“意断式”训练。对文本要进行深度开发,在文本内多处设置意断训练,达到一文多用的效果。二是进行“勾连式”训练。在文本的上下文勾连理解处设置关键问题,提升理解关键处的能力。三是进行“理解
6、式”训练。基于文章的整体理解,用现代文设置问题的方式挖掘提问。这样综合的训练方式,提升了文本的使用效率,覆盖了考试的题型,同时能实现深度的阅读理解,是真正能提高学生理解力的做法。二、“落到实处”的文言基础知识一一“教学评一致”的导向在古代诗文阅读题型不断“变化”的趋势下,前文提到的“必备知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本次适应性测试文言文阅读第1 1 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2 0 2 2 年高考的全国卷中,该题重视考查文化常识;到了2 0 2 3 年高考中,变为对文化常识和教材文言知识的混合考查。在本次适应性测试中,则全2024.3|语文教学通讯高中8 1|1测评1特约主持/徐志伟部与教材文言知识紧
7、密相关,考查文本和教材中相同词语的不同含义。可以发现,“教学评一致”的理念在该题中得到了充分的贯彻,考试与教学显性关联。2 0 2 3 年高考刚结束时,王本华老师就发表了试题与教材的关联在试卷中随处可见的文章,确定了“教学评一致”的基调。毋庸置疑,古代诗文阅读题型无疑是体现这种一致性与关联性的重要阵地。新课程实施以来,很多老师一直有一个疑惑:课内文言文的实词、虚词、句式要不要教?本次适应性测试第1 1 题的四个选项的变化就在提醒我们:必须重视对高中甚至是初中的课内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句式的梳理和记忆,特别是注解中出现的重要实词和虚词。为什么还要关注虚词和句式?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翻译题中还是
8、会考到一两个重要的虚词或者句式,如本次适应性测试中就考查了反问句和感叹句;二是鉴于新高考无考纲的特点,在今后的试卷中出现虚词完全是有可能的,要做好以不变应万变的准备。因此,课内文言文的基础知识不仅要教,更要教得好:老师要对基础知识进行细致梳理,引导学生多识记固定句式,并加大检测力度。此外,在文言文主观题里,这种关联意识也非常强烈。比如2 0 2 2 年全国新高考I卷中的“孟尝君前往赵国、燕国借兵救魏,所采用的游说策略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学生只要熟悉烛之武退秦师的文本,在上课的时候参与讨论、归纳过烛之武的游说策略,完成这个题目就会轻而易举。这就是一道非常典型的教考关联题。三、“隐约显现”的
9、思辨逻辑能力一一高考难度提升的路径思辨能力的培养和考查,是新课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点。在新高考试卷中,考查考生逻辑与思辩能力的题型越来越多,但主要还是集中在现代文阅读I、语言运用表达和写作中,所以很多老师觉得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没有必要提升到这个层面,这种想法是有偏差的。我们先来看一下本次适应性测试中文言文的选材。本次测试的材料分别选自百战奇略和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与2 0 2 3 年新课标卷的选材出处完全一致。百战奇略以记叙为主,记载了李靖击败颉利的史事;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以对话的形式(实际上是以评论为主的论述),评论了此次战事中李靖的做法。两则材料围绕一个事件,有叙有评,非常完整,非常符合高考的选
10、材特点。这种具有针对性的论述阅读材料非常有思辨性,这种思辨性特性决定了命题的选择和走向。第1 4 题“李靖在与突厥的战争中不顾唐俭安全的原因是什么”就是对这种思辨性特性的呼应。当然,这道题目并没有完全展现真正的思辨性特性。笔者觉得,如果再往前走一步一一“你是否同意李靖为自己辩护的理由,你如何看待他这种做法”,这样思辨性就会得到凸显。这种带有思辨性的题目一定会成为趋势,因为贴合了当下新课程对“学生思维和逻辑”的要求。但今天还没有走到这一步,笔者认为是文言文主观题的【8 2|语文教学通讯高中|2 0 2 4.3这种题型刚刚出现不久,所以还要在内容的梳理和理解层面上再排一段时间。此外,第1 2 题也
11、可以由“内容的概述”转为“概述和赏析”,文言文的难度会随着赏析的加人进一步加大,会倒逼老师们在处理课内文言文的时候,进行更加深人的解读和思考批判,这也是新课程早已定好的方向。四、“回到原点”的诗歌命题特性一一以不变应万变的备考策略在本次适应性测试中,笔者认为最为保守的题型就是古代诗歌阅读。第1 6 题“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虽然新高考I卷已经两年都考思想感情,但是这样直接提问思想感情的设题方式还是值得商榷的,因为这道题目如果这样设题,直接粗暴,学生甚至可以在读不懂诗歌的情况下进行“套路答题”。这样的题目有违新高考的发展方向,思之为何?可能是本次适应性测试相对2 0 2
12、 3 年新课标I卷要简单些的缘故吧。新课程背景下的试题追求情境设置,力避答题套路化。2023年新课标I卷的第1 6 题:“诗的尾联提到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结合本诗主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 0 2 3 年新课标卷第16题:“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请简要分析。”2 0 2 3 年全国甲卷第1 5 题:“词的结尾两句被后代评论家称赞为“绝妙”,请简要分析其妙处。”2 0 2 3 年四套全国卷有三套都是以“评论”人手,要求考生注重第三方评价与诗歌的印证,这样的题型,考生很难用套路来解答,只有读懂诗歌方
13、可完成。笔者觉得这样的考查方式才是诗歌命题的正确打开方式,那就是“回到原点”一一读懂诗歌。在高三的古代诗歌复习中,大部分老师都在复习诗歌的答题技巧、答题规范,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作用,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学生读不懂诗歌。读不懂不仅做不出第1 6 题,就是第1 5题也是难以解答的,因为根据近几年的错误点设置,第1 5 题基本上属于无中生有,也是属于内容理解的范畴。所以,古代诗歌复习一定要回到原点。老师最根本的道就是带领学生提升读懂诗歌的能力一一以不变应万变。在古代诗文阅读试题中,我们注意到命题者开始聚焦教材内核,考评的重心下沉到了教材,必备知识来源于教材;命题者在题目中加强了对关键能力、思辨性思维的考查,逐步深化了对考生理解力的要求。凡此种种,老师们必须要重视高一、高二的课堂教学,毕竞很多能力是靠教学过程养成的,到高三时,临时抱佛脚式的技巧传授型课堂解决不了真正的问题。参考文献:1.张开.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语文课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 J.中国考试,2 0 1 9(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