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言与文化研究语言研究5对对“老师老师”称谓语泛化的语用解读称谓语泛化的语用解读周慧芸(伊犁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伊宁,835000)【摘要】近年来,“老师”一词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被使用,“老师”称谓泛化的现象愈加显著。该文以称谓词“老师”为研究对象,对“老师”称谓泛化现象进行研究。从古代汉语出发,梳理“老师”本身词义的发展,究其语义发展脉络,并结合现代汉语中“师”相关职业探究,得出历史和现实依据。又从语境、言语行为理论和礼貌原则几方面分析,将语用与“老师”相结合,为其泛化提供语用层面的理论依据。该文旨在探讨其泛化的合理性。【关键词】老师;称谓语泛化;语用;言语行为理论一、一、“老师老师”
2、称谓的发展称谓的发展“老师”一词在产生之初,并不表示如今的意义,而是由“老”和“师”两个词组合构成,“老”义为老者,“师”义为教授技艺或学术的人。同时,春秋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老师费财,亦无益也。”是“老师”首次完整出现的地方,可翻译成军队出征许久,早就已经感到疲劳,白白耗费钱财,也没有什么好处,即“老师”义的始端为“军队”,而非教书育人的一种职业,且并不是用作一种称谓。“老师”的称谓作用是从唐朝开始的,用于尊称僧侣。直至金代,“老师”才开始具备现代教师的含义。究其词义发展,其实可以明显看出在现代之前的“老师”已呈现出泛化的趋势,在“老师”开始表达现代老师相似的意义之后,它便开始逐渐拓展。唐朝
3、时期,“老师”增加了对僧侣的尊称的意义,例如临济语录:“道流,莫取次,被诸方老师印破面门。”五代时,“老师”一词有了一定的发展,泛指教授手艺的人,“老师”大致如今日的“师傅”一词,如新五代史杂传十七崔棁:“其乐工舞郎,多教坊伶人、百工商贾、州县避役之人,又无老师良工教习。”在宋代,泛指文化、技术的传授者,范围从传授技艺扩大到文化。在金朝,“老师”一词的意义是“教授知识、育人的人”。如示侄孙伯安“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儿,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王娥、扬清,2005:9396)。到了明清,“老师”这个词的使用范围更广,甚至可以用来指代监考科举的官员,如 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这学里老师是朝廷制下的
4、,专管秀才,你就中了状元,这老师也要认的。”由此可知,“老师”一词经过历史的洗礼,词义在不断地发展,从不是称谓词到作为一种对僧侣的尊称,有了称谓义和尊敬义。再引申为对传授手工技艺者的尊称,对象转变为传授技艺之人,有了传授义。随后又扩大到泛指传授文化、技艺的人,有了传授文化义。且对象进一步扩大,与教学相关的监考人员也可称作老师。最后演变成与现代义类似的传授文化、教育学生的人。从“老师”的历史发展来看,其无论是在范围、词义还是对象方面,都是在不断泛化的。因此,“老师”称谓的泛化具有历史依据。二、二、“师师”相关职业的探究相关职业的探究现代语言使用中,除了“老师”呈泛化趋势外,还有一类与“师”相关的
5、职业称谓也在不断发展。仔细窥探这类“师”字职业称谓也可为研究“老师”称谓泛化提供线索。摄影师、工程师、建造师、理发师、厨师、律师、设计师、纹身师、入殓师、心理咨询师、收纳师、魔术师、调香师、营养师、化妆师、催眠师、金融分析师、园艺师、美甲师,以上词汇,是各种职业的名称,“师”在词中作为类词缀使用,主要构式是“X 师”,X 多由相关职业的主要业务或者性质构成,例如“摄影师”是善于摄影拍照的人,“收纳师”是善于归纳物品、整理物件的人。类词缀是汉语中由词根经过不断地定位和类化而形成的一类特殊的语素。这些词语在汉语中的语义尚未彻底虚化,其位置较为固定,在汉语词缀语法化中具有“中间状态”的特征,反映了词
6、缀语法化的进程。经过对比和分析,可以得出“X 师”的构式基本上表达的是一种职业,且可以直接从字面就能判断出该职业的主要工作。与此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以上几种不同的职业,涉及的范围广泛,不只局限于某个类别,更是随着新事物地产生而产生,随着时代地发展而发展。这类词所要表达的是善于某行业的人,并不是教育工作者所特有的。但是这些词同时又具备“学习”“反复练习”“传授”等与“老师”相关的内容,如“厨师”便是通过多次地练习和不断地学习,才使得厨艺日益进步,得以成为一名真正的厨师,随后又可将此种技艺传授给他人。从这个角度来看,虽然“X 师”构式表示的是各种与“老师”貌似无关的职业,但是究其本质,其仍具有“
7、老师”的义项。“师”的本义为军队编制单位,引申出“军队的长官”,军队编制单位将领在官僚体系中承担一定的职务,所以意义范围又扩大到各种官职代称。进而引申出“掌握一定技能和知识的人”,从官职名称扩大到学术领域和技术领域中杰出 代表人物(林红艳,2017)。上述词中就蕴涵了“由某些拥有特殊技能的人胜任”这一隐喻条件。故而,“老师”称谓其实早已悄悄渗入其他职业,现实中虽一开始并不是直接用“老师”一词来称呼其他职业中拥有特殊技能的人,但在我们规范的书面语言使用的过程中,这种现象已经在不断发展了,用“X 师”来表示此类职业不是偶然,而是由“师”所具有的义项决定的。因此,“老师”称谓的泛化语言与文化研究语言
8、研究6具有现实依据。三、从语用学角度思考三、从语用学角度思考“老师老师”称谓泛化称谓泛化(一)语境(一)语境“语境”一词最早是由马林诺夫斯基在 1923 年首次提出的。接着,弗思对马林诺夫斯基的“语境”进行了拓展,认为语境不仅是语言自身的情境,也是语言所处环境中的人所进行的行为,还包括整个社会的环境、文化、参与者的身份与经验、参与者互相的关系等等(索振羽,2000:18)。其中,参与人的身份是指参与人在社会上、家族中的地位、人际交往等,是影响语言表达是否得体、是否准确的关键因素。所以,当人们使用语言的时候,并不是肆意而为的,还需要考虑具体语境,要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言语,才能使交际达到最大效果。
9、说话者作为交际主体总是依据听话人的地位、身份、年龄职业、对方与自己的关系亲疏程度、情感交往深度以及交流环境等诸多语境因素来选用恰当的称呼语。称呼的不同,传递的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和关系的内容也就不同还能传递不同的思想感情和交际一方对另一方的态度(李春华、李勇忠,2002:127130)。如以下对话:余华:“请问你是?”X:“余华老师,您好,我是 X,新人请多多指教。”某作家是在文学作家界初出茅庐的人,对于写作经验丰富且出版多部优秀作品的前辈余华,自然心生敬佩,使用“老师”一词作为交际中的称呼语,可突出两者在身份上的差异,此时的“老师”泛化为“某行业前辈”之义。语言在交际时,词语的选择不是任意的
10、,根据语境,要考虑到参与者的身份。“X”的身份是新人作家,与他对话的对象是前辈作家,正因为如此,“X”为表尊重,把“老师”作为敬语使用,以此来显示二者身份。这种现象同样适用于其他行业,而逐渐泛化“老师”,将“老师”作为各行各业都可以使用的敬词。因此,从语用学的语境方面来看,“老师”的泛指是因为在特定的环境下,交流双方都需要考虑到彼此的地位,加上泛化的“老师”,可突出两者身份,使被称呼者感受到尊重与和缓,从而使交际顺利进行,是具体语境操作下的结果。(二)言语行为理论(二)言语行为理论奥斯汀于 1955 年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认为我们所要解释的唯一真实的现象,就是在一个完备的话语语境下的完备的话语
11、活动,并把言行分为叙述行为、施事行为和完事行为,其中“以言行事”是奥斯汀言行理论的核心内容。语言本身就是一种行动,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就是行动,行动需要语言。言语行为理论从新的视域对语言进行研究,它不会与结构主义语言学一样,将注意力集中在语言自身的语法结构上,也不会与系统功能语言学一样,将注意力集中于语言的潜在系统上,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人们以言行事、如何以言行事以及话语表达所产生的实际交际效果上。在发话人和听话人在进行语言交际时,会根据说话者所要表达的不同交际需求来选择不同的称谓语,因为称谓语具有不同的“语力”效果,能实现如打招呼、命令、请求、夸赞等言外行为,从而达到理想交际效果。根据实施方式
12、,言语行为划分为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老师”这个称呼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1.1.“老师老师”称谓词有关的直接言语行为称谓词有关的直接言语行为“老师”泛化之后,常出现在各种行业,根据发话人的意图,“老师”的语力效果不同,例如,“欢乐和红蝗我认为是老师您的两部力作,那些骂您的人因为吃胎盘和婴儿太多,热力上冲,把脑子烧昏了,他们的话,老师何必在意。”这段话中,发话人目的在于引导和劝说,“老师”一词的使用频率愈来愈高,有着深层的心理作用。对于听话人,这样的称呼能够感受到身份被提高,获得轻松喜悦心情,随后的言语交际也能得以顺利进行。2.2.“老师老师”称谓词称谓词相相关的间接言语行为关的间接
13、言语行为所谓“间接”,就是以另外一种“施事”的形式,间接地完成一种“施事”。塞尔将表示说话者真实目的(意愿)的施事行为称为“首要的施事行为”,而将说话者为实现第一施事行为而采取的另外一种施事行为称为“次要的施事行为”。在进行语言交流时,人们总是会出于各种各样的、或明或暗的交际目的,间接言语行为所体现的是隐性交际目的。例如:“麻烦灯光老师在我出场的时候,打一束聚光灯。”“音响老师,可以开始了。”这里的“灯光”和“音响”加上“老师”这一词,是因为说话人想通过加上“老师”来舒缓请求、命令的语气,从而达到灯光师和音响师配合说话人,打出说话人想要的灯光效果,开始说话人预备的音乐的效果。在说话时,说话者以
14、“陈述”的形式,间接地表达了“请求”的形式,“陈述”只是说话者所使用的一种形式,而“请求”则是说话者所追求的真实目标。由此可知,语言不是单纯地发出某个语音,它的出现总是要表达某个意义。“老师”称谓泛化与人们在交际时所为表达的交际意图有关,它可以帮助发话人达到目的,提高交际效率。(三)礼貌原则(三)礼貌原则利奇的礼貌原则和 Brown 的面子理论在“礼貌原则”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利奇认为礼貌具有交际利他性,这种利他性体现在言者为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确保听者在交际中合作,主动运用言语行为将自身价值语言与文化研究语言研究7转移至听者(向明友、贾勉,2020:16)。礼貌原则主要有:策略准则、慷慨准则、
15、赞誉准则、谦虚准则、一致准则、同情准则。六条原则分别是多为别人着想,少与别人针锋相对,多夸奖别人,常贬低自己。礼貌原则补充了合作原则,合作原则与直截了当相对应,得体原则与拐弯抹角相对应。“礼貌原则”可以界定为:在语言交流过程中,交际者总是期望被另一方尊重,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交际策略,以表达自己的客气,达到最好的交流效果。交际过程包含的因子有:交际对象、交际方式、交际情境、交际的原则以及交际效果。交际的礼貌原则是为了恰当地、得体地与别人打交道,避免让对方感受到被冒犯,或者赢得善意的愉悦和微妙的体会。说话人在使用礼貌原则时,双方身份地位或许与现实一致,都是不相等的,或许为了具体情景的
16、需要,对话时的不相等不等于现实中也不相等,因此,礼貌原则服务于具体语境。“老师”一词在现代本身是作为敬词存在的,在普遍使用中,老师主要应用于学校,用于学生尊称教书育人和传道授业解惑的人,也就会有“看见老师不喊老师是不礼貌”的认知。而泛化的“老师”多采用其外延意义,如具有某方面的知识或技能、学识渊博、地位高等,这使得称谓词“老师”可以与称赞他人的成就以及提高他人在交际中的地位等相联系。因此,称呼教师之外的人为老师,可以保全对方的面子,达到暗示对方成就多、地位高的效果,同时也不会危及到说者的面子,反而会显得说者得体,又能帮助说者达到交际目的。加之,称谓在这方面存在空缺,为了表示礼貌和尊重,与“老师
17、”相比,目前没有适用对象更广泛、听者和说者接受度更高的词来替代了。但是,任何事物如果肆意泛滥,那么也会带来不利影响。“老师”的泛化,从礼貌原则角度思考,也会牵连出不礼貌原则。如果“老师”泛化没有尺度,将不符合“老师”外延意义的对象也称为老师,那对于真正的老师而言是不礼貌、不尊重的。例如,真正的教师在交谈现场时,说者对其中随便一人称作老师,可能会使真正的老师感到不悦,以及认为自己没有被尊重。国内有学者将不礼貌行为与身份建构相结合,从人际关系学分析,认为不礼貌言语“实质上是一种对别人地位的侵犯和挑衅”(张玮、谢朝群,2015:2328)。因而,在“老师”泛化之初,就有教师对此现象发出质疑,认为其冲
18、击到了教师的身份。从而,我们认为符合“老师”外延意义的泛化可以在礼貌原则中合理存在,既能满足交际过程中的礼貌需求,又符合交际双方的心理认知。但是其如果采用“无论是谁都可以称为老师”的理念,那就可能会在某些语境中违背礼貌原则。四、结语四、结语综上所述,“老师”这个称呼的泛化,是有其历史和现实基础的,并且,其还符合一定的语用原则,从语境、言语行为理论和礼貌原则上分析,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因此,“老师”称谓泛化是有理据的,与人们交际时的心理、目的等因素对应,但是不能任意泛化,要在符合“老师”外延意义的范围中进行。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王娥,扬清.“老师”称谓的历史演变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
19、5(03):9396.2林红艳.“师”及“师”参构词语的语义分析和文化阐释D.福建师范大学,2017.3索振羽.语用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8.4李春华,李勇忠.称呼语的语用功能分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04):127130.5向明友,贾勉.Leech 的语用语言礼貌观J.外语教学,2020,41(04):16.6张玮,谢朝群.网络语境下不礼貌语用与身份建构分析以微博研究为例J.当代外语研究,2015(05):2328.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周慧芸(1999),女,伊犁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代汉语。E-mail:。The Pragmatic
20、 Interpretation of the Generalizationof the“Teacher”AppellationZhou Huiyun(Yili Normal University,Yining,835000,China)Abstract In recent years,the word“teacher”has been used in more and more fields,and the generalization of“teacher”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obvious.This paper takes the appellation wo
21、rd“teacher”as the researchobject to study the generalization phenomenon of“teacher”appellation.Starting from ancient Chinese,thedevelopment of the meaning of“teacher”itself,the development of its meaning,and the exploration of“teacher”inmodern Chinese,the author derives the historical and realistic
22、basis.From the aspects of context,speech behaviortheory and politeness principle,the author combines the pragmatic use with the“teacher”to provide the pragmatictheoretical basis for its generalization.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rationality of its generalization.Key words Teacher;Appellate language generalization;Pragmatics;Speech behavior the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