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EMS审核通用检查表.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3067069 上传时间:2024-06-14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0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EMS审核通用检查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EMS审核通用检查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EMS审核通用检查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EMS审核通用检查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EMS审核通用检查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环境管理体系审核通用检查表审核准则:ISO 14001:1996、相关法规审核日期:受审核部门:陪同人:要求事项检查项目提问文件查阅实施检查记录4.1总要求l 组织是否建立并保持了环境管理体系l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中是否有针对环境问题的组织简介、厂区或社区简图、生产工艺简介、文件受控标识、发放清单、修改记录页l 最高管理者是否签署了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发布令?l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是否覆盖了ISO 14001的所有条款?4.2环境方针l 最高管理者是否制定了本组织的环境方针l 最高管理者是否批准、签署了环境方针?l 环境方针是否与本组织的活动、产品、服务的性质、规模及环境影响相适应?l 环境方针中是否

2、包含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l 环境方针中是否包含遵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承诺?l 环境方针中是否包括环境目标、指标的框架?l 是否传达到全体员工并付诸实施?l 是否同上级组织的环境方针相协调?l 是否可为公众所获得?l 最高管理者是否定期评审、修订环境方针?l 由谁主持制定的?l 何时、何地制定的?l 如何制定的?l 由谁批准的?l 何时批准的?l 组织活动的性质和环境影响是什么?l 组织的产品的性质、规模及其环境影响是什么?l 组织的服务的性质、规模及其环境影响是什么?l 如何向全体员工传达的?l 采取了哪些方式?l 取得了怎样的效果?l 上级组织有否环境方针?l 本组织的环境方针是

3、否征得上级组织的同意?l 是否以上级组织的环境方针为基础?l 为公众获得环境方针提供了何种方便?l 何时、何地可以获得?l 是否有定期评审规定?l 是否进行过评审?l 评审、修订的依据是什么?实际查看环境方针看环境方针加以确认看环境方针加以确认查阅环境方针予以确认询问职工方针对照实地查看实地查看4.3.1环境因素l 是否建立了识别环境因素评价环境影响程序l 是否对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的环境因素做了识别l 用什么方法和怎样识别的l 识别环境因素应把握哪些要点l 如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l 环境因素的信息能否及时更新l 在制定环境目标时是否考虑了重大环境因素l 是否评价了危险源的优先等级l 受控

4、文件发放情况l 有无程序l 程序内容是否全面、适宜l 识别时是否应用该程序?l 识别的范围和对象l 是否有环境因素清单?l 识别的过程l 采用的方法l 收集的原始资料l 是否考虑三种状态?l 是否考虑三种时态?l 应考虑到的主要方面是否有遗漏?l 是否考虑到可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l 是否全面考虑了环境因素的类型和以往事故事件?l 评价是怎样进行的?l 有无评价准则?l 有无重大环境因素清单?l 评价结果是否合理?l 对新项目和变化是否进行了评价和事前评价?l 在文件中是否规定了各类、各级环境因素的管控方式?l 有无更新信息的规定?l 是否按规定实施更新?l 哪些重大环境因素列入目标?l 其

5、他因素如何控制?l 评价是否有准则?l 评价是否合理?l 重大危险源是否有权责人员的批准后受控下发?抽取环境因素评价情况到现场环境因素的点进行核对。抽看新增法规变更后,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情况4.3.2法律和其他要求l 是否建立了识别和获得相关法律法规的程序?l 实施上述程序的结果l 程序中是否包括法规信息及时变更的规定?l 组织如何使职工了解有关的法规信息l 本组织的守法情况l 该程序是否明确了获得法规的途径?l 该程序是否规定了对法规变更信息的跟踪及负责人?l 该程序是否规定了法规信息的内部传达要求及职责?l 是否将收集的法律法规和环境因素进行鉴别(识别),建立受控的法规清单?l 相关法规清

6、单l 相关法规内容和要求明细表l 法规要求特定设备登记表l 法规要求特种物资登记表l 由谁负责?l 做得怎样?l 法规信息如何进行内部沟通?谁负责?l 职工是否意识到不遵守法规的后果?l 过去、现在有无违法?l 各项排放指标是否清楚?有无超标排放?l 有无守法证明性文件,如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验收证明、环保守法证明、消防验收证明等4.3.3目标和指标l 组织是否设定了环境目标和指标l 设定目标指标时应考虑的一些方面l 目标、指标是否得到落实?l 环境目标、指标是否定期评审、修订?l 目标是如何确定的?l 指标是如何确定的?l 是否经领导批准?l 是否形成文件并受控下发?l 是否体现了环境方针?

7、l 是否考虑了重大环境因素?l 是否考虑了法规要求?l 是否考虑了相关方要求?l 是否体现了持续改进?l 有关职能和层次是否均有相应的目标、指标?l 目标是否具体、指标是否量化?l 是否设置了可测参数?l 是否明确了执行部门和负责人?l 是否已向有关人员传达?l 有关人员是否清楚?l 是否规定了目标指标的实施的期限和监测的频次?l 环境目标、指标是否定期评审、修订?l 依据什么评审、修订?l 如何体现持续改进?4.3.4环境管理方案l 组织是否制定了环境管理方案?l 环境管理方案的内容是否满足规范要求?l 方案是如何监督实施的?l 方案能否保证目标、指标的实现?l 方案是否及时修订?l 有无各

8、相关部门和岗位的实施计划l 方案是如何制定的?l 是否所有的目标、指标都有相应的方案?l 方案是否经过充分论证和批准?l 是否明确了责任人?l 是否明确了实现目标、指标的措施、方法?l 是否明确了时间要求?l 是否规定了资源保证?l 由谁负责方案实施的监督?l 如何验证方案实施的效果?l 如果方案在实施中发生偏差如何解决(由谁提出纠正和预防等)l 是否存在一个评审方案的过程?l 是否所有的目标、指标都有相应的方案?l 有关人员是否参与方案的制定?l 什么情况下修订方案?l 是否进行过修订?l 如果方案实施情况良好,在何情况下可以用其他方法替代?l 计划是否分年度?l 计划是否经批准?4.4.1

9、组织结构和职责l 为实施环境管理体系是否明确规定了组织的组织结构、职责、权限?l 最高管理者的职责、权限l 管理者代表的职责、权限l 有关职责、权限如何传达到位的l 是否有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的组织结构图?l 各有关部门的职责权限是否明确?是否文件化?l 各类人员的职责、权限是否文件化?l 最高管理者是否明确其各项职责?l 最高管理者是否任命了管理者代表,并规定其职责、权限?l 为确保EMS的有效运行,最高管理层如何识别和配置需要的资源要求?l 管理者代表是否对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负责?l 是否向最高管理者报告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l 各部门、各类人员的职责权限是如何传达的?l 各有关人员是

10、否明确各自的职责权限?l 各类人员是否明确完成职责任务与实现环境方针之间的关系?4.4.2培训、意识和能力l 是否建立了确定培训需求和实施培训的程序l 组织是否制定了实施培训的具体计划l 培训程序和培训计划是否得以有效实施?l 培训的记录和评价l 是否根据需要制定、评审和修订培训计划l 应接受培训的人员是否都经过了培训?l 供方和承包方是否需要培训?效果如何?l 对从事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工作人员是否进行了培训?效果如何?l 培训需求是如何确定的?需求情况如何?l 组织是否根据培训需求制定了培训计划?l 是否有与实现方针、目标指标相关的知识培训?l 是否有提高职工环境意识的培训?l 是否有针

11、对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岗位的操作人员的特殊培训?l 上述重点内容的培训是否得以实施?l 对内审员是否进行了培训?l 应急响应的训练是否进行了?l 培训是否有教材?l 对临时工是否培训?l 培训是否有记录?l 培训是否考核?l 接受培训的人数和比率l 经过培训的人员是否达到了规范要求的ad的效果l 培训的内容l 培训的效果l 哪些人员属于这类人员?是否明确?l 这类人员是否都接受了适当的培训?l 这类人员是否都能胜任所担负的工作?l 是否对应法规(包括新增的法规)定期评价特定岗位的有效4.4.3信息交流l 有关环境问题的信息的接收、传达、调整和作废的程序是否确立?l 程序中是否规定了有关记录l

12、通报组织环境方针和环境表现的过程l 将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和评审结果通报组织内所有有关人员的过程l 异常、紧急情况下的信息如何交流?l 同外部相关方的信息交流是否进行?l 是否有与环境因素及环境管理体系有关信息的内部交流程序?l 是否有对外部相关方信息的接收、答复的程序?是否文件化?l 外部人员获取环境方针的途径和方法?l 是否规定有关重要环境因素的外部交流记录?l 接收和答复职工意见建议的过程和记录l 是否同社区和周围居民进行过信息交流?l 是否通报了有关人员?l 采取何种方式?l 是否彻底?l 是否参加政府环保机构组织的活动?l 是否参加环保团体和地域的环保活动?l 职工是否积极参加保护环境的

13、志愿活动?l 是否同供方和承包方交流环境信息?4.4.4环境管理体系文件l 本组织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结构是否明确l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是书面形式还是电子形式?l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是否描述了核心要素及其相互关系l 相关文件是否齐全l 与环境管理体系相关的文件有多少?是否有摘要或目录?l 电子形式文件使用是否有效?l 环境管理手册的内容是否满足ISO 14001要求?l 环境管理体系要素间的逻辑关系、文件的接口是否清楚?l 表格、记录、报告、作业指导书、环境因素清单、法规要求清单、三同时报告、初评报告、排污许可证、组织结构图、地下管网图、现场平面图等。l 有否规定查询相关文件的途径?l 文件是否便于

14、查阅?4.4.5文件控制l 组织是否建立并保持文件控制程序?l 是否明确规定了制定、评审、修订文件的程序与职责l 文件编写的质量要求l 文件管理的具体工作是否到位l 文件是否有固定的保管场所和保管方法?l 是否规定及时和定期评审文件的时效性?l 是否规定重点岗位都应得到现行有效文件?l 是否规定了失效文件的处置办法?l 失效但需保留的文件是如何标识的?l 能否防止文件误用?l 程序是如何规定的?l 如何实施的?l 由谁负责实施?l 是否有记录?l 所有文件是否字迹清楚?l 所有文件标识是否明确?l 所有文件是否均注明制定或修订日期?l 文件的标识、分类、归档、保存、发放、回收、更新、处置等是否

15、有具体规定,执行情况如何?4.4.6运行控制l 组织是否根据方针、目标和指标确定了与所标识的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与活动l 对上述运行与活动是否进行了策划,是否有程序之类的规定l 运行控制程序是否被认真执行、是否有效l 噪音管制l 化学品管制l 危险化学品的管制l 大气/粉尘污染管制l 固体废弃物管制l 特种设备管理l 重要环境因素有哪些?l 与其相关的运行与活动确定了吗?l 确定了哪些运行与活动?l 如何确定的?l 何时确定的?l 对缺乏程序指导可能偏离方针、目标的运行是否制定和保持了管理程序?l 组织所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中可标识的重要环境因素是否规定了管理程序?l 与环境有关的设备,是否有日

16、常管理规定?l 是否有原材料供应的环境影响评价程序?l 化学品和设备入厂前是否评价?有无程序?l 运行程序中是否有运行标准之类内容?l 对关键设备和工序是否明确了须监测的内容和控制限界值,有无支持的作业文件?l 程序、作业标准是否被认真执行?是否超越控制界限?l 是否向供方和承包方通报了与他们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中环境因素的信息?采用何种方式通报(控制)?l 有关的直接责任者是否按程序的规定实施其职责?l 是否按要求记录?l 厂界噪音排放标准是多少?主要噪声污染源有哪些?l 噪声防治设施和方法有哪些?l 有无相关方投诉?l 化学品的保管状况怎样?l 是否按要求使用化学品?l 使用中是否存在渗漏情

17、况?l 储存的最高限量是多少?是否有超过限量?l 人员对化学品的性质是否了解?是否有相关MSDS?l 是否有应急措施或计划?l 以往是否发生过泄漏?l 有哪些危险化学品?l 谁负责?是否有培训和资质?l 如何管理的?是否有文件?l 标准是多少?遵守情况如何?l 污染源有哪些,如何控制的?l 是否有监测计划?l 为防止或者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组织采取了哪些措施?l 组织采取了哪些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或者其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运输途中是如何处理的?l 对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固体废物的设施、设备和场所,组织采取了哪些管理和维护措施?l 危废是否有分类?如何分类?分类是否合理?是否按照危险

18、废物特性分类?l 有哪些危险废物?是否包括了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l 对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运输、处置的设施、场所是如何管理的?是否有识别标志?l 危险废物是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了申报?l 是否存在将危险废物提供或者委托给无经营许可证的单位从事收集、贮存、处置的现象?l 是否存在将危险废物混入非危险废物中贮存的现象?l 转移危险废物时,是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l 直接从事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人员,是否接受专业培训,经考核合格?l 是否制定了在发生意外事故时采取的应急措施和防范措施?措施是否有效?是否进行了试验?l 公司有哪些特种设备?分布情况如何?l

19、这些特种设备是否有安全认可证?是否有验收检验和定期检验?l 特种设备是否经过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注册登记?l 安全检验合格标志是否已固定在特种设备显著位置上?l 是否已建立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包括技术档案管理、安全操作、常规检查、维修保养、定期报检和应急措施等l 特种设备技术档案是否完整、准确?l 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是否有长期停用的设备?l 特种设备人员(安装、维修、保养等作业的人员)是否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是否有相应的合格证明?l 特种设备年检、月检、日检等常规检查制度是否已严格执行?l 检查中是否有发现过故障或隐患?这些故障或隐患是如何处理的?是否出现带病运行的情况?l 是否有保留详细的检查

20、记录?l 是否有按期进行定期检定?是否有超期运行的情况?是否有及时更新安全检验合格标志?l 特种设备是否带有安全装置?这些安全装置是否有定期检验或试验?结果如何?4.4.7应急准备和响应l 是否明确了哪些设备和作业可能发生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事故或紧急状态l 是否建立了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l 依据程序做出响应,能否防止或减少环境影响l 有否对程序进行定期演练的规定?l 是否有对程序进行修订的规定?l 设备是否明确了?l 作业(岗位)是否明确了?l 可能发生的事故或紧急状态是什么?l 以往是否发生过?l 一旦发生会产生怎样的环境影响?l 是否有程序?l 程序中是否规定了确定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的内容?

21、l 是否针对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规定了处置对策?l 是否明确了发生事件后,和政府等相关方进行沟通的方法和渠道?是否有效l 针对事故和紧急状态采取的对策能否起作用?l 对策是怎样确定的?是否经过论证?l 是否有明确的处置程序、方法、措施和组织领导?l 是否有明确的职责和资源保证?l 有无与相关部门联络的规定?l 如何规定的?l 是否演练过?l 演练的效果如何?l 是否根据演练结果对程序加以修改?l 有无上述记录?l 什么情况下修订?l 是否明确规定当事故或紧急状态发生后要对程序予以修订?l 修订过程是否进行评审?l 对纠正措施和程序更改是否记录?4.5.1监测和测量l 组织是否建立并保持监测和测量

22、程序?l 该程序中是否包括对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完成情况的监测l 对具有重大影响的运行与活动的环境绩效是否测定l 程序中是否包括对环境管理体系日常运作的检查l 有否定期评价法律法规符合情况的程序l 测定值异常时应如何处置?l 是否对监测设备的校准和维护作了规定,是否按程序要求保存记录l 该程序是否包括了对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关键活动的关键特性进行例行监测和测量的规定?l 关键活动及其关键特性是否明确?l 这些特性是如何确定的?有哪些?l 由谁、何时确定的?l 通过对这些特性的例行监测和测量,能否保证相关活动处于受控状态?l 能否追踪目标和指标的执行情况?l 是否包含对环境管理方案执行情况的追踪?

23、l 能否获得环境绩效信息?有无测定记录?l 是否检查运行控制程序?结果如何?l 是否检查应急准备与响应程序的执行情况?l 是否检查作业文件的执行结果?l 对重点工序、设备的日常监测,是否有记录?l 程序是怎样规定的?l 是否按规定执行了?l 测定了哪些环境绩效信息?l 对比(评价)标准是如何确定的?l 评价工作何时、由谁进行的?l 评价结果是否有记录?l 评价信息是否向有关方面及时通报?l 是否有明确的报告程序?向谁报告?l 出现异常之后是否采取了处置措施?l 处置是否生效?l 是否有记录?l 监测设备有否校准规定或程序?l 哪些设备必须按规定校准?l 是否明确了设备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l

24、 监测设备是否贴有校准有效期的标志?l 监测设备的校准记录是否妥善保管?4.5.2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l 组织是否建立了采取纠正与预防措施程序l 纠正与预防措施程序是否得到实施l 伴随纠正、预防措施实施的文件更改和信息交流l 更改后的文件执行情况及记录l 是否包含对不符合的原因进行调查的内容?l 是否明确要求须针对不符合的原因采取防止再发生的纠正措施?l 是否明确规定调查和采取纠正措施的职责权限?l 在日常监督和内审时是否发现了不符合?l 对已经发现的和潜在的不符合是否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何?采取了怎样的措施?l 纠正措施的上述效果如何?能否防止不符合的再发生?l 对潜在的不符合是否进行了原因

25、调查?是否采取了预防措施?l 策划时是否优先考虑了重大环境因素项目的工艺或设备改进?l 措施是否与该问题的严重性和伴随的环境影响相适应?l 所有措施是否完成?是否生效?有无记录?l 对来自政府的监督和居民的投诉,所采取的纠正措施是否进行了报告和交流?l 程序中有无关于纠正预防措施涉及文件更改的规定?l 是否按规定对相关文件进行更改?l 更改后的文件是否得到实施?有否记录?4.5.3记录l 组织是否建立了对记录进行管理的程序l 程序的执行情况l 记录的作用(功能)环境记录系统中是否包含下列项目:a) 环境因素和环境影响评价记录b) 与适用的环境法规要求事项相关的信息c) 与环境方针、目标、指标的

26、实现程度有关的记录d) 环境管理方案e) 环境教育、培训f) 信息交流记录g) 与供方和承包方相关信息的记录h) 紧急事态的准备和应对记录i) 监测和测量记录j) 纠正和预防措施记录k)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记录l) 管理评审记录l 本组织与环境管理有关的记录有哪些?l 程序中是否对记录的标识、收集、编目、归档、保存、维护、查阅、处置等管理内容做了归档?l 程序中是否包含对记录的质量要求?l 是否有保存期限的规定?l 记录是否便于查阅?l 程序的有关规定是否被认真执行?l 对记录的管理是否符合程序规定?l 记录的质量如何?l 记录是否被妥善保管,能否防止损坏、变质和遗失?l 为实施有效的环境管理,

27、本组织需要哪些方面的环境信息,现行记录能否提供足够信息?信息是否可靠、可见证?l 为实现环境目标,本组织如何跟踪环境行为参数及其他有关数据?l 记录能否做到对相关活动、产品或服务的可追溯性?l 职工在需要时能否从组织的记录/信息管理系统获取相应信息?l 环境因素调查表l 环境因素清单l 环境影响评价准则l 环境影响评价记录l 重要环境因素清单l 关键设备台帐l 适用法规清单及法规要求事项一览表l 政府及社区的要求l 本组织的规定l 能源消耗记录l 资源利用情况统计表l 废弃物排放量统计表l 其他环境因素记录l 对不同层次人员的培训记录l 对特殊岗位的培训计划、结果记录l 内审员培训计划、结果记

28、录l 其他培训(环境意识、环境方针、环境管理体系知识、法律、法规、环境管理体系文件、专业知识和技能)记录l 内部环境信息接收回答记录l 外部环境信息接收回答记录l 合同、契约书、许可书l 有关环境信息的交流记录l 紧急处置过程记录l 紧急处置报告书l 响应程序训练记录l 程序修改记录l 重要环境因素监测记录l 水、气、声、渣等测定记录l 监测设备检定、校正、修理记录l 不符合原因调查记录l 纠正和预防措施执行情况记录l 文件更改记录l 内部审核计划l 内部审核记录l 不符合报告表l 内部(含外部)审核报告l 管理评审计划l 评审记录4.5.4环境管理体系审核l 组织是否建立了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程

29、序l 是否根据程序的要求编制了审核计划(方案)l 是否定期进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l 是否指定(任命)了内部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员l 审核活动是否按程序和方案(计划)进行,审核结果能否判定环境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l 环境审核报告书l 程序中是否包含审核的范围、频次、计划、方法以及实施审核、报告结果的职责与要求?l 方案是否明确了审核目的、范围和审核准则?l 被审核的部门及有关责任人l 环境管理体系要素和优先事项l 明确参照文件l 现场审核的预定日期和场所l 审核组成员姓名l 日程表(含与管理者交流的会议)l 环境审核报告书的内容、发布时间及发放范围l 对文件保存的要求事项l 是否制定了年度环境内审

30、计划l 计划是否经管理层批准l 计划是否发给有关方面(被审核部门、审核组及管理者)l 是否按计划实施了审核?l 内审员是否经过培训?是否具备相应的能力?l 审核组能否独立地进行审核?能否保持公正?l 审核是否全面,是否覆盖了所有要素和所有部门?l 审核是否抓住了关键环节(部门、设备、活动)和重要环境要素?l 审核用检查表是否充分、符合要求?l 是否按程序进行,是否符合审核原则?l 是否由与被审核对象无直接责任人员执行审核?l 审核结果如何?不符合是如何纠正的?l 报告书的内容是否全面?能否说明问题?a) 判定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预定安排和标准要求;b) 环境管理体系是否得到了正确的实施和保持。

31、l 报告书的特定事项是否有遗漏(如日期、组长签字、发放范围、附件等)4.6管理评审l 是否有定期进行管理评审的规定?l 管理评审过程中作为评审依据的内容是否明确l 评审能否达到其预定的目的l 评审的时间间隔是怎样规定的?l 是否按规定的时间进行了评审?l 最高管理者是否主持了管理评审?l 评审前是否收集了必要信息并向评审人员提供?l 是否针对内审的结果?l 是否充分分析了客观环境(法规、市场等)的变化?l 对由此而引发的环境方针、目标以及环境管理体系其他要素修正的必要性l 环境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l 对重要环境因素的管理须添加的资源有无形成报告提出?l 是否根据初评报告中的问题来评估目前EMS在组织的环境绩效?l 持续改进的承诺l 能否确保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适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l 经过评审后是否提出了需要加以修正的方针、目标和环境管理体系的其他要素?l 有无不符合,如何纠正的?l 有无评审记录和形成的其他文件?l 评审的后续工作进展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