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在华跨国公司撤资的原因分析及建议.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3063693 上传时间:2024-06-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华跨国公司撤资的原因分析及建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在华跨国公司撤资的原因分析及建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在华跨国公司撤资的原因分析及建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在华跨国公司撤资的原因分析及建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在华跨国公司撤资的原因分析及建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在华跨国公司撤资的原因分析及建议摘要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外资对中国GDP的增长、就业、税收以及科技进步等各个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加入WTO以后,外商投资企业开始迅速增加,与此同时,中国的投资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部分外资企业出现了撤离中国的情况,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本文从跨国公司在华撤资情况的具体数据和方式特点入手,指出导致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主要原因。本文认为跨国公司撤离中国市场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有生产经营成本上升、中国政策调整、市场竞争加剧等等。为减少跨国公司撤资情况的发生,降低撤资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提出了建立更加公平透明的投资环境、加强中西部及服务业的对外开放

2、、提高劳动力的素质等建议。关键词 在华跨国公司;撤资;原因;建议引 言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开始大规模地招商引资,这使得中国的外向型经济得以迅速发展。30多年来,外商直接投资对于中国经济的崛起、弥补中国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增加税收和就业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许多重大的贡献。但是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外商投资企业面临劳动力、土地、环保等各方面成本上升等诸多新的问题,于是撤资现象时有发生。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现象频繁,而且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笔者认为,在华跨国公司撤资的现象不仅反映了近年来中国投资环境的变化,更是反映了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整个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跨国公司

3、的撤资行为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在直接影响就业率及相关产业的同时,也引发着国际上对中国经济“恶化”的不利猜想。笔者作为一个关心中国经济发展的外国留学生,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中国国内对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研究很多,但研究相关撤资行为的理论并不多见,所以笔者选取了这样一个领域作为研究对象。另外,笔者也立志于今后进行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本文通过研究在华跨国公司的撤资行为,也是对跨国投资企业失败经验的总结,对企业进行再投资项目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中国政府如能顺利解决当前面临的外企撤资问题、避免撤资给经济带来的不利后果,将不仅改善吸收外资的质与量,也有助于中国的外向型经济的发

4、展和中国国际形象的提升。一、在华跨国公司撤资的现状分析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之后,中国招商引资规模不断扩大。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有利于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有利于带动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也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等,所以在中国的经济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环境的改变,在华跨国公司撤资的现象也频繁发生。(一)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数据分析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十四大提出中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市场环境和出台各项利用外资政策以大量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从此,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进入了复苏阶段,当年外商直接投资流量首次突破了100亿美元的大关,达到1

5、10.08亿美元,同比增长252.13%。从1995年到1999年期间,中国吸收了全球7.5%的外商直接投资流量,整个90年代中国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总额达2904.29亿美元。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逐渐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全球资本的流入再次加快。2003年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流入量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当年世界上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总额最大的国家。2009年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总额有所回落,下降到940亿美元,但中国很快摆脱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自2010年起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迅速回升,之后一直保持在1000亿美元以上的高位。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称,2

6、016年中国吸收外资总额达1390亿美元,同比增长2.3%,位居全球第三位 数据来源:联合国贸发会议 www.unctad.org 。据2016年12月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公布的中国外商投资报告显示:中国从改革开放至2015年年末累计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数超过83万家,实际使用外资16423亿美元,连续24年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数据来源:中国外商投资报告。可见,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就是世界上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仅次于美国。虽然这几年来中国招商引资的吸引力有所下降,但是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总额仍然名列前茅。 (二)在华跨国公司撤资的数据及特征分析 随着中国全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总

7、额的增加,由于不同的原因,撤资现象日益突出。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10 年2012年,跨国公司从中国境内撤资的企业数分别为 16410 家、26469 家和30712 家,占中国当年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数的59.9%、95.5%和123.2%;撤资的金额分别达到1469.148 亿元、2203.358 亿元、1963.136 亿元,占当年引进外资金额的82%、108% 和114%。另外的统计显示,2004年至2013年,在华新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数下降约47.84%,但撤资金额增长近10倍。(刘振林,李任,2016) 首先,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2003-2015年新注册外企数上下波动,但总

8、体来看呈现出逐渐下降趋势。这反映了近年来中国投资环境的变化,更反映了中国经济的总体变化。2008年新注册外企数量为27514户,同比下跌约27.65%。其次,从整体趋势来看,2003-2015年跨国公司撤资项目数总体上是在上升。虽然在某些年份有所变动,但撤资的总体趋势没有改变。总之,跨国公司撤资数量逐年上升,而新注册外企数量总体上也不乐观,因此中国吸收外资方面的问题依然严峻。 表1 2003-2015年跨国公司在华撤资企业数量 本文采用的计算方法为:公式外商投资企业净增(减)数=当年年末外商企业个数-上年年末外商投资企业个数 公式当年外商撤资企业个数=当年新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个数-外商投资企业

9、净增(减)数年份外商投资企业年底注册登记情况 (户)外商投资企业净增(减)数(户)当年新注册外资企业(户)撤资企业数 (户)2003226373183174108122764200424228415911436642775320052600001771620062748631486341485266222007286232113693787126502200843493714870527514-1211912009434248-689234352412420104452441099627406164102011446687144327712262692012440609-60782492531

10、003201344596253532277317420201446069914737237789041201548117920480265756095 数据来源:由“中国统计年级”和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所得 注:2005年新注册外资企业数无法获知 目前跨国公司在华采取撤资的方式主要有三种:清算、转让和减资。从实践上看,因中国政府采取外汇管理制度的原因跨国公司在华采取最多撤资方式是转让。而通过清算方式撤资和通过减资方式撤资的案例在中国很少见,主要是由于申请清算方式的手续比较复杂,还非资不抵债的情况很少见,并选择这种方式的跨国公司的荣誉在一定的程度上受到社会影响。例如,2015年日

11、本的松下跨国公司终止山东松下电子信息有限公司的生产事业,并开始企业清算手续;减资这种方式主要适合中小型企业,选择这种方式的企业一般来说不太愿意公布公司内部的信息,因此笔者无法获知相当适合的例子。目前选择转让方式撤资的跨国公司案例有:美国的菲利普莫里斯有限公司2000年将其在北京卡夫国际食品有限公司的85%股权转让给三元公司;由于连续亏损,嘉士伯有限公司在2000年8月将其嘉酿上海啤酒有限公司的75%股份转让给青岛啤酒;2005 年东芝将其在南京普天王芝通信有限公司的33%股份转让给南京普天。二、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原因分析 一般来说,投资回报率降低是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直接原因,但如果探究更深层地

12、的原因的话,就可以发现导致在华跨国公司撤资的原因还有很多。因此,本文将深入研究在华跨国公司撤资的多方面原因。(一)成本因素一直以来,中国以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吸引着世界各国的投资,但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中国外向型的经济取得迅速发展,中国劳动力成本也不断上升。以廉价的劳动力吸收外资的模式不可能永远存在,这种模式对中国经济协调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对达到一定发展程度的中国来说劳动力价格上涨是不可避免的。随着中国失去劳动力这个比较优势后,许多跨国公司基于劳动力价格继续投资的意愿降低,而中国周边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价格仍然比较低,这是造成跨国公司向东南亚投资转移的重要原因之一。以中国的纺织品制

13、造行业为例,“中国员工的平均工资为1888-3000元/月,而孟加拉国约800元/月,越南约1100元/月,仅为中国员工工资水平的一半甚至更低”杜海涛. “中国制造” 直面成本考验.人民日版.2012(7)除了上述劳动力成本的原因之外,土地价格上涨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带来了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撤资行为。2006年修订完毕的城镇土地使用暂行条例规定之前跨国公司无需缴纳的土地使用税也应跟本土企业一样缴纳,这提高了在华跨国公司的土地使用成本。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2010-2015年中国105个主要监测城市的地价,总体来看呈现出不断上升趋势。首先2010年综合地价为2881元,到2015年末增加到了3633

14、元,增长率26.1%。其次,从商务地价和工业地价来看,2010-2015年总体上也在不断上升。2011年商务地价为5654元,同比增长9%,后来三年增长速度有所下降,2015年已到达6729元,这价格仍然很高。工业地价2015年为760元,与2010相比,增长21%上下。 2015中国国土资源报告 可见,在华土地成本的逐年上升不断的影响着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使得某些跨国公司不堪重负、纷纷撤出。 表2 2010-2015年全国105个主要监测城市地价表年份综合地价(元)商务地价(元)住宅地价(元)工业地价(元)20102881518142446292011304956544518652201231

15、2958434620670201333496306503370020143522655252777422015363367295484760数据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告 (二) 政策因素中国对外开放以来,在税收、注册资本、土地使用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近年来,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吸引外资政策也随着中国国情的变化也发生了调整。这种政策的调整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一些特别依靠优惠政策的跨国公司,使得他们出现撤资的情况。中国政策的改变主要体现在环保政策、所得税以及用工政策三个方面。首先,在环保方面,中国不断加强环保意识,不再盲目引进“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企业,同时中

16、国也加强了对于在华跨国公司的环保审核、监管和执法,这增加了企业排污的成本。从中国的环境污染处理费用占GDP的比重来看,就可以发现中国不再走“自杀发展模式”,并且在环保方面的投资在不断提升(见表3)。总的来说,环保成本的提高对于大量追求低成本的企业而言其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表3:中国GDP中环境处理费用比重年份环保投资额(亿元)GDP总额(亿元)环保投资占GDP的比重(%)200010621002801.0220011166.71108631.0620021456.51217171.2120031750.11374221.2920042057.51618401.2920052565.2187319

17、1.3920062779.52194391.2820073668.82702321.38200849373195161.5720095258.43490811.5420107612.24130301.9201171144893011.520128253.55403671.59201398415952441.66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环境统计年鉴其次,2006年3月14日中国的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了“十一五计划”,其中提出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内资企业所得税制度与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度两法合并列入了当年的立法计划。2008年“中国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正式实施以

18、后,对外资企业低至15%的优惠税率取消了,变成了跟内资企业一样的25%的所得税率,而且各个地方政府对于外资企业的土地使用进行了更加严格的审批。另外,2008年中国开始实施新的 劳动合同法,在雇佣和解雇员工方面加强了对中国劳动者的保护,但是这也增加了跨国公司的用工成本和用工难度。(三) 汇率因素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市场更加开放、投资环境更加完善,因而外商对华投资实现了跨越性增长。当时中国被成为世界加工厂,许多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跨国公司选择在中国生产产品然后再出口国外的经营模式。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贸易顺差不断累积,中国的外汇储备不断增加,美国等国家不断要求人民币升值

19、。从下表4可以看出,2001-2005年这段时间人民币的币值比较稳定并且较低,但2005年7月21日以后,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所以人民币对美元的价值不断上升。这种人民币升值的态势一直延续到2015年,所以在这十年间,使得在华生产并出口的跨国公司的产品出口竞争力有所下降,这是某些出口型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重要因素。虽然近两年人民币呈现贬值的趋势,但是之前对于在华跨国公司出口的不利影响仍在延续。表4:2001年至2016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历史汇总年份汇率(1美元/人民币)年份汇率(1美元/人民币)2001年8.27¥2009年6.82¥2002

20、年8.27¥2010年6.62¥2003年8.27¥2011年6.30¥2004年8.27¥2012年6.28¥2005年8.08¥2013年6.11¥2006年7.82¥2014年6.11¥2007年7.31¥2015年6.49¥2008年6.82¥2016年6.93¥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数据库(四) 市场因素 中国对外开放初期,诸多跨国公司在中国因具有竞争优势,而迅速开拓了中国市场,并且很快占据市场的巨大份额,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本土企业也开始猛烈地崛起,中国本土企业的发展壮大则主要影响其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力,因而这些外商直接投资企业逐渐丧失了市场竞争优势。从图表5看, 2015年

21、全国新登记企业443.9万户,比去年增长21.6%,到2016创造了历史新高,为552.8万户,同比增长24.5%,平均每天新登记1.51万户。2016年全国实有各类市场主体8705.4万户,全年新设市场主体1651.3万户,比上一年增长11.6%。 工商局:2013-2016年全国市场主体发展情况年度汇总分析可见,中资企业的数量和实力都在不断增加,而且由于技术溢出效应的存在,内资企业发挥后发优势其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例如近些年涌现出了小米、海尔、联想、美的等一批国际一流企业。随着中国企业的崛起,中国市场上的竞争日益剧烈,跨国公司的竞争的优势也在不断受到挑战。 另外,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因为许

22、多跨国公司直接拿来自己在海外用过的管理模式在中国市场上经营,而这种经营管理模式不能完全适应中国市场的要求,随之而来的这些公司提供的服务或者产品没有得到中国消费者的青睐。最典型的例子是英国马莎百货店撤资的情况,这家公司2008年进入中国市场,在上海开了首家实体点,到2014年在上海一共有15间门店,扩张速度很快,但管理上并没有跟上,英国管理者仍采用英国的管理模式,他们不了解中国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的偏好,当年面临严重的经营困难,在上海虹桥万达店在内的5家分店关闭,收益严重缩水。到今天,英国马莎百货店已经全部撤出中国市场。可见,跨国公司应该适应中国的文化、经济、政治环境,实施“本土化”战略以期符合中

23、国市场的需求。(五) 国际因素加入WTO以后,中国的外向型的经济取得迅速发展,而中国制造的产品出口也不断增加,因此这导致了中国与欧美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频繁发生并有加剧趋势。近几年来,欧美国家以贸易保护主义出台的“再工业化”政策,直接影响着在华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因而为了规避贸易摩擦的影响,这些跨国公司只有两个选择,即“转向没有受到贸易限制的第三国”或“回归母国”。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建成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壁垒降低了,因此许多受到国家之间贸易摩擦带来的不利影响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开始通过这个平台使自己的产品更顺利地进入欧美市场。 近几年,欧美国家越来越意识到制造业回归的重

24、要性,再加上与中国的贸易摩擦问题,欧美国家的政府开始积极提倡制造业回归的再工业化政策。这种政策在短期内也可能会引起欧美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新热潮。三、针对跨国公司在华撤资情况的政策建议跨国公司的撤资行为将对于东道国的国际贸易、就业率、相关产业的发展等多方面产生着一系列不利影响。若撤资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对国家可持续发展产生一定的障碍。同时对于外资企业和母国而言,投资撤出的初步阶段会造成企业利润的缩水、丧失市场上的优势、企业的声誉一落千丈等不利影响。另外,笔者作为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的国民,最近乌兹别克政府也开始采取中国1978年改革开放的道路,所以未来20-30年内有可能也会面临这些问题。为了防止撤

25、资行为,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对中国有所借鉴,同时也希望将来避免在乌兹别克发生相似的撤资行为。(一)在西部地区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许多国家制订引资政策,向国际外商直接投资提供激励机制。但这些优惠政策本身带动外资增长的能力比较弱,比如中国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一直以来提供很多优惠政策,但据工商局的统计2015年在西部企业新登记户数只等于77.9万户,而在东部地区256.5万户,这说明在西部地区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良好的基础设施的建议。本人认为政府为了在西部地区招商引资要更多注重管理型基础设施,也就是说提供投资的便利性,主要通过模仿国际投资环境、按国际惯例进行管理和运作。(二)通

26、过转变招商概念提高撤出障碍 防止跨国公司大规模撤出的重要措施之一是从政府招商引资模式入手,应该转变以往的“招商引资”概念,变为“招商选资”。政府招商引资机构需要尽量融资产业集群,跨国公司上下游齐全的一种优质资金,形成一个齐全产业配套体系。因而提高跨国公司撤资的障碍,机会成本及降低给东道国带来的不利影响。而对外资企业而言,技术溢出的可能性也会降低,因此跨国公司更会愿意投进优先技术,并且良好的外部环境使其不轻易撤出。(三)通过优质的劳动力再招商引资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到一定程度以后,以低廉劳动力与土地成本吸引外资企业在华已经成为过去了。随着中国员工工资的增长,中国已经丧失了劳动力方面的比较优势,

27、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提高劳动力的素质,以比较高的人力资本含量,使得外资企业再投资中国,是非常必要的。因而可以促使劳动力水平的增长。肯定高等教育在提高劳动力水平上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但是工人所接受的职业技能培训一定会发挥自己的作用,并具有长远的贡献。因此政府需要出台相关政策来促使中国工人接受更多的职业教育,而且通过建立更多的培训机构提高中国工人的质量。目前,中国在这方面有所行动,即在保持学历教育的同时更多关注职业教育。(四)改善法律制度,优化直接外商投资的环境 跨国公司能否得到政策法规和法律的保护,直接关系其生存和发展,因此政府应该更加强外商投资法规的建设、政策透明度、政策服务等方面。随着外商直接

28、投资踏上中国土地以来,知识产权保护、贿赂行为等问题期待改善。为此中国政府必须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例如美国治理商业贿赂的四大机制:反垄断机制、公平竞争机制、舆论监督机制、法律机制,剧烈地打击商业贿赂行为。在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上也是如此,要更深入的了解研究国际规则及先进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为外商投资企业建立公平、安心的市场竞争环境。(五)加强服务业的对外开放 外商直接投资进入中国后,吸收了大量劳动力就业,但近几年来中国劳动力成本不断提升,投资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大量撤出中国市场,因而就业问题变得更严峻。因此中国政府必须加快服务业的对外开放,为吸纳从劳动密集型行业释放出来的劳动力创造更

29、多新的就业机会。推进一系列服务业利用外资的工作,在服务行业提供更好的投资环境,吸收更多外商直接投资,而对从劳动密集型行业释放出来的失业者而言,使他们更快的在服务领域重新就业。结 语 从中国改革开放设立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以来,来自外国的投资为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拉动作用。跨国公司为中国带来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增加了中国政府的税收,完善了中国的产业机构,同时也促进了中国本土企业的崛起。但是,近年来中国的经济环境出现了较大的变化,一个突出的表现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以及环保成本等都有了大幅的提升,这直接导致跨国公司的经营利润下降,甚至有些企业难以为继。另外中国的很多政策和某些外资企业的母国政

30、策都随着世界经济的变化而进行了修订,加之影响贸易和投资的人民币汇率近年来也波动较大,以上这些都是导致在华外商投资企业撤资的直接和间接原因。 笔者认为,在华外商投资企业撤资的行为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中国经济,因此政府应采取措施防止或减少撤资行为,给外商投资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改善法律制度、加强中西部地区和服务业的对外开放等等。 作为一个在中国学习汉语同时也学习经贸知识的留学生来说,笔者深知当今时代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孤立的发展,各国经济的交融和互相补充促进着世界经济的进步。基于此,笔者希望中国能够克服当前面临的困难,更好地发展外向型经济,同时,也希望中国的经济发展之路为我的

31、祖国乌兹别克共和国带来一定的借鉴。参考文献1渠纪莲 . 近年在华日企撤资现象及其对中日经贸合作的影响D. 哈尔滨: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4.2韩民春,张丽娜 . 中国制造业FDI撤资的就业效应和应对政策的效果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5(9).3傅钧文 . 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现象及成因分析:以日本为例J. 世界经济研究,2015(5).4刘振林,李任 . 跨国公司撤出中国的动因分析基于跨国公司经营的视角J. 经济经纬,2016(2).5张立莉 . 跨国公司在华撤资动因、影响及对策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2009(1).6李建 . 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动因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D. 长春:

32、吉林大学,2015.7 汪圣佑 . 外商从中国撤资现状研究J.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2):64-668李伟 . 外资撤资模式选择研究J. 现代金融,2015(7):37-399孙文娟 . 在华跨国公司撤资的原因、影响及对策研究D.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4.10徐海杰 . 外商对华撤资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 黑龙江对外贸易,2011(2):64-6811张丽娜 . 中国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撤离的就业效应研究D.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5.12毛蕴诗,蒋敦福,曾国军 .跨国公司在华撤资行为、过程、动因与案例M .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13李玉梅,刘雪娇,杨立卓 . 外商投资企业撤资:动因与影响机理J. 管理世界,2016(4)14万文静 . 跨国公司在华撤资原因和影响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2014 :175-17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