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一轮复习人教版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测试汇编.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3060093 上传时间:2024-06-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轮复习人教版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测试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轮复习人教版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测试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轮复习人教版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测试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一轮复习人教版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测试汇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一轮复习人教版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测试汇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中世纪后期意大利商人继续在地中海东部诸国的各个港口与阿拉伯商人相会,收取欧洲公众所需要的种种商品。这种情况对牟获中间人厚利的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来说,颇称心如意;但是,其他欧洲人则大为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材料表明新航路开辟的动力是()A克服商业危机B扩大海外市场C对外倾销商品D追逐商业利益解析:“意大利商人继续在地中海东部诸国的各个港口与阿拉伯商人相会,收取欧洲公众所需要的种种商品”,未体现商业危机,故A项错误;“收取欧洲公众所需要的种种商品”,不是扩大海外市场,故B项错误;“收取欧洲公众所需要的种种商品”,不是对外倾

2、销商品,故C项错误;新航路开辟的动力是“以分享这笔厚利”,故D项正确。答案:D2(2016南京师大月考)有学者认为,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绝非历史的偶然,它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社会根源、思想根源和宗教根源。下列能够印证该学者观点的是()A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发达B宗教改革是其精神动力C对货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D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解析: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故A项错误;新航路开辟的宗教根源是传播天主教,故B项错误;14、15世纪,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地中海沿岸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需要更大的海外市场和更多的货币,故C项正确;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故D项错误。答案:C3新航路

3、的开辟引发了一场“商业革命”,下列现象不属于欧洲“商业革命”范畴的是()A新兴资产阶级因物价上涨而谋利B欧洲与其他地区间商品交流加强C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D出现一批特权贸易公司解析: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价格革命”,贵金属贬值,物价上涨,新兴资产阶级因物价上涨而谋利,属于欧洲“价格革命”的范畴,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欧洲与其他地区间商品交流加强,属于欧洲“商业革命”范畴,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属于欧洲“商业革命”范畴,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为控制国内贸易,建立一批特权贸易公司,属于欧洲“商业革命”范畴,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A4下图是17世纪欧洲

4、一本书中所记载的凤梨、马铃薯、木薯的插图,它反映出世界地理大发现()A促使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转移B促进了洲际间农业物种的交流C为欧洲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D使美洲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解析:促使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转移是商业革命,与插图无关,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17世纪欧洲一本书中所记载的凤梨、马铃薯、木薯的插图”信息可知,材料反映出世界地理大发现促进了洲际间农业物种的交流,故B项正确;插图只是提及地理大发现带来一些物种,并没有说提供资本的原始积累,故C项错误;一些物种的插图并不能体现美洲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故D项错误。答案:B515591609年的欧洲商业网络在西班牙半岛遇到了一个货币高压脊,

5、正如冯廷南的模式中分析:按白银计算的商品价格,随着商品距离西班牙愈远而递降。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西班牙地势高于欧洲其他地区B西班牙成为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中心C西班牙商品经济非常发达D西班牙对殖民地的疯狂掠夺解析:依据材料“15591609年的欧洲商业网络在西班牙半岛遇到了一个货币高压脊”,可知是在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现象,并不是因为西班牙地势高于欧洲其他地区;故A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成为贸易中心,而非世界货币体系中心,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按白银计算的商品价格,随着商品距离西班牙愈远而递降。”可知西班牙出现了价格革命而非是商业革命,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按白银计算的商品价格,随

6、着商品距离西班牙愈远而递降。”可知西班牙出现了商品价格上涨,而究其原因就是新航路开辟以后,西班牙通过对外的殖民扩张,白银迅速增加,故D项正确。答案:D6(2016天津市南开区模拟)某学者在一本书中写道:“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的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拿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A贸易通道的改变B殖民争霸的失败C世界市场的形成D黄金白银的流失解析: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与材料意思相符,故A项正确;意大利未参与殖民争霸

7、,故B项错误;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着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意大利丧失经济强国地位与黄金白银的流失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A7(2016昆明市检测)欧洲历史上的某个时期,金银贬值,物价上涨,西班牙的物价平均上涨45倍,英法德为225倍,物价上涨使城乡的雇佣劳动者进一步受到剥夺,因为工资增长幅度低于物价上涨。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A新航路开辟引起价格革命B工业革命导致生产过剩C世界大战导致物资稀缺D经济危机引发物价波动解析:新航路开辟后,较短时间内,大量的黄金、白银进入市场,物价上涨,依靠固定地租为生的封建地主实力下降,经营工商业的资产阶级实力上升,故A项正确;工业革命此时还

8、没有发生,故B项错误;题目描述的是金银贬值,与物资稀缺无关,故C项错误;第一次经济危机发生于1825年,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A8(2016石家庄市模拟)欧洲近代民族国家为维护本国利益,在经济上采取了一项重要政策,该政策实质是经济民族主义。其主要特征是,国家的统治者同新兴的商业资本家结盟,从政治上加强对经济的全面控制。该经济政策()A有利于为工业革命积累资本B为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提供支持C在工业革命过程中逐步确立D有助于缓和欧洲国家之间的关系解析:通过材料中的“新兴的商业资本家”可以推测题干中的“经济政策”时间应为1516世纪,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商业资本发展迅速,国家统治者需要商业资本家

9、的发展来增加税收,同时商业资产阶级也希望获得国家的强有力的支持来获得更大的利益,进行资本积累,故A项正确;垄断资本主义出现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故B项错误;商业资产阶级出现早于工业资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的发展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结果,而此时商业资产阶级还处于“新兴”阶段可知,此时工业革命并未进行,故C项错误;“经济民族主义”顾名思义是保护本国贸易,打击进口贸易、高筑贸易壁垒,这种做法并不利于缓和国家之间的关系,故D项错误。答案:A9“亚洲的贸易须在公司自己的武器的保护和威力之下,始得以驱动和维持,而购置武器的费用又须以贸易利润支付;故贸易不可无作战,作战亦不可无贸易。”上述荷属东印度公司的言论反

10、映了()A垄断性的贸易公司参与殖民争夺B荷兰与中国贸易冲突加剧C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出现D荷兰失去了海上霸主地位解析:依据材料内容可知,贸易和战争是紧密相连的,要维持贸易必须有战争,而要战争也必须有贸易为其提供购置武器的费用,此处所指的贸易即荷属东印度公司,其属于垄断性贸易公司,故A项正确;材料中亚洲的贸易不是指荷兰和中国的贸易,故B项错误;材料里面没有涉及到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出现,故C项错误;荷兰失去海上霸主地位是因为三次英荷战争,故D项错误。答案:A10(2016重庆模拟)马克思说:“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

11、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在马克思笔下的这一时代()欧洲与亚非之间开启商贸联系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殖民活动具有暴力血腥的特点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ABCD解析:题干所描述的时间属于世界近代史阶段。欧洲与亚非之间开启商贸联系在古代,故错误;殖民扩张是在新航路开辟之后而进行的,而新航路开辟促成了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故正确;由“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等可知殖民活动具有暴力血腥的特点,故正确;由“曙光”可知此时资本主义时代刚刚来临,英国工业革命还没有进行,故错误,选择B项符合题意。答案:B11(2016济宁市模拟)“它是18世纪盈利最多的商业活动之一。其经济代价

12、在于,从欧洲进口的廉价工业制成品破坏了当地的原始产业,令无数家庭沦为赤贫。它还导致一些地区出现人口荒芜的情况”上述评价主要是针对()A世界市场的扩大对欧洲的影响B殖民掠夺对印第安人的影响C殖民扩张对东南亚地区的影响 D奴隶贸易对非洲的影响解析:从材料“从欧洲进口的廉价工业制成品破坏了当地的原始产业,令无数家庭沦为赤贫。它还导致一些地区出现人口荒芜的情况”中可以看出并不是对于欧洲的影响,故A项错误;殖民掠夺对印第安人的影响不包括“从欧洲进口的廉价工业制成品破坏了当地的原始产业,令无数家庭沦为赤贫”,故B项错误;殖民扩张对东南亚地区的影响不包括“它还导致一些地区出现人口荒芜的情况”,故C项错误;奴

13、隶贸易中从欧洲购买廉价的商品到非洲换取奴隶,然后将奴隶贩卖到美洲,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答案:D12(2016赣州市统考)殷海光文集记载:“欧洲商人、工业家、拓殖者、工程师、教育家、行政者往往包含传教士的精力、技巧和耐心克服着亚非静态社会对进步缺乏兴趣,并且把亚非社会导向一个技术与理智为基础的世界社群。”对此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欧洲人的殖民扩张给亚非社会带来了积极影响B亚非社会的民族文化受到欧洲人强有力的冲击C欧洲人的成就推动了亚非社会的近现代化进程D亚非社会被动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体系解析:欧洲人的殖民扩张给亚非社会带来了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题中并未突出哪一个影响,故A项错误;题

14、中并未谈到亚非社会的民族文化,故B项错误;“克服着亚非静态社会对进步缺乏兴趣,并且把亚非社会导向一个技术与理智为基础的世界社群。”体现了欧洲人的成就推动了亚非社会的近现代化进程,故C项正确;题中未提到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体系,故D项错误。 答案:C二、非选择题(第13题12分,第14题28分,共40分)13(2016新乡许昌平顶山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哥伦布交流:植物、动物、微生物和人1492年哥伦布到达新大陆,生物交流开始16世纪初马和牛被引进到新大陆1510年西班牙殖民地开始进口奴隶劳动力1555年中国出现最早的玉米种植记录16世纪70年代巴西成为主要的奴隶输入地16世纪80年代巴西

15、成为世界最重要的蔗糖产地约1700年欧洲人渗透地区的美洲土著人口下降60%80%18世纪初咖啡风靡欧洲和中东、巴西和印度尼西亚开始生产咖啡摘自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著世界一部历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着给“哥伦布交流”下一个完整的定义,并评价“哥伦布交流”。(12分)解析:根据材料,归纳哥伦布交流的内容,包括动植物、疾病、宗教、文化、人口的互相传播和交流。然后依据材料概括,动植物的交流对世界生态面貌、人们的经济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影响;人口流动对部分地区的人口结构的影响;新航路的开辟对文明区域分散、隔绝的状态,以及世界市场的影响。答案:定义:历史上的“哥伦布交流”是指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以

16、后,“新大陆”和“旧大陆”之间的各种植物、动物以及疾病、宗教、文化、人口的互相传播和交流。(3分)评价:促进了物种的相互交流,改变世界的生态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经济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促进了人口的交流,但也改变了部分地区的人口结构(印第安人锐减);使文明区域分散、隔绝的状态被打破,地域性历史逐渐演变为世界历史;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答出三点即可,9分)14(2016厦门市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世界各大洲和中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年份欧洲非洲美洲中国世界总人口1650年18318324229545亿1750年19213116309728亿1850年2278151351

17、1171亿1900年24974902491608亿依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和珀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编制材料二1763年以前的那一时期中,欧洲诸强国仅在亚洲和非洲拥有少数立足点,它们主要的占有地是南北美洲。1763年之后,它们从政治上控制了亚洲的大部分地区和几乎整个非洲。不过,在南北美洲和英国的自治领,它们所能做到的比这要多得多。趁着当地人口比较稀少,成百万的欧洲人移居这里,并填补了那些相对空旷的地区。虽然向美洲种植园提供的奴隶约在1 200万至2 000万人之间,但非洲损失的人口据估计却是这人数的4倍。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清朝政府奖励垦荒政策的持续贯彻,取得明显的成效,农业生产本身

18、的发展弥补了耕地面积的不足,这主要是乾、嘉、道三朝水稻的双季种植化,以及高产作物番薯、玉米的推广,为新增人口提供了新的粮食来源。樊树志国史概要(1)据材料一,分别指出欧、非、美三大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比率变化的基本趋势。结合材料二和有关史实,揭示三大洲之间人口变化的相互联系。(12分)(2)材料一中16501850年中国人口的变化有何显著特点?结合材料三分析其成因。 (10分)(3)综合以上材料,概括指出这一时期影响各大洲和中国人口变化的共同因素。(6分)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趋势,找出材料一表格中欧、非、美的数据,欧洲从183上升到249,因经济发展,移民涌入,人口逐渐增加;第二小问联系,从

19、表格中可知非洲从183下降到74,因黑奴贸易,人口流向美洲,美洲先从24下降到16,因为欧洲殖民者大量屠杀印第安人,后又从16上升到90,原因是殖民者和黑奴输入,移民增加。第(2)问的第一小问特点,找出材料一表格中16501850年中国人口的变化,从229上升到351,显著特点是人口增加,所占比例扩大;第二小问成因,根据材料三的关键信息:政府奖励垦荒,双季稻种植,高产作物番薯、玉米的推广,由此可归纳回答即可。第(3)问这一时期“16501900年”,归纳影响各大洲和中国人口变化的共同因素,要放在全球史观的大视野下进行分析比较,由此可归纳出联系加强、世界市场形成等共同原因。答案:(1)趋势:欧洲占比不断扩大;非洲占比不断下降;美洲1750年之前占比减少,之后则不断扩大。联系:欧洲国家对非洲和美洲的殖民掠夺,加速欧洲经济发展,促进欧洲人口增长。黑奴贸易导致非洲人口减少。欧洲强国的早期殖民扩张,造成美洲土著居民大量死亡,美洲人口下降;1750年后,非洲黑奴和欧洲移民的涌入,促进美洲人口增长。(任答一点)(12分)(2)特点:人口增长迅速,占比不断扩大。成因:奖励垦荒政策的实施;耕地面积扩大;农业生产发展;粮食产量提高;高产作物推广。(任答三点)(10分)(3)因素: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联系不断加强,世界市场逐步形成。 (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