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纳雍河小学综合实践教案
六年级 第1课时 执行时间:2015年 月 日
课题名称
1.食品安全 一.食品卫生问题
教学目的
让学生知道食品卫生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 学习食品卫生。
2. 知道食品卫生的重要性,并运用于日常生活中。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板书课题。
二.学习关于食品卫生问题。
1.出示资料。.
2.分析。
2.齐读资料链接。
完成案例1和案例2。
3.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三. 小结。
四.作业。
纳雍河小学综合实践教案
六年级 第2课时 执行时间2015年 月 日
课题名称
一.食品卫生问题
教学目的
1、 学习有关食品安全问题。
2、 通过学习,更进一步掌握食品安全知识。
教学重难点
掌握食品安全知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新授。
1.共同讨论调查部分。
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讨论、交流。
3.观察记录。
4.讨论。
四. 小结。
五. 作业。
纳雍河小学综合实践教案
六年级 第3课时 执行时间2015年 月 日
课题名称
二、食品放心工程
教学目的
1.了解食品卫生的管理。
2.食品安全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食品卫生的管理机构及部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板书课题。
二.新授。
1.食品卫生的管理机构及部门。
2.收集放心食品名单。
3.探究。
A.食品伪劣的鉴别方法。
B.国家标准的卫生安全控制体系。
二.小结。
三.作业。
纳雍河小学综合实践教案
六年级 第4课时 执行时间2015年 月 日
课题名称
二、食品放心工程
教学目的
1. 知道食品卫生监督部门的举报电话。
2. 食品安全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食品安全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二. 新授。
1.讨论。
2.实践。
A.小小食品监督员。
B.当地食品卫生监督部门的举报电话
C.检查自己和自己家中食用食品情况。
D.设计一份防止食品安全问题的方案。
三. 小结。
四. 作业。
纳雍河小学综合实践教案
六年级 第5课时 执行时间2015年 月 日
课题名称
三.展示与交流
教学目的
1.食品卫生活动。
2.宣传食品安全知识。
教学重难点
掌握食品安全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掲示课题。
二.新授。
展示:
1.食品安全的研究成果。
2.宣传食品安全知识。
三.小结。
四.作业。
纳雍河小学综合实践教案
六年级 第6课时 执行时间2015年 月 日
课题名称
2.人情消费 一.认识人情消费
教学目的
1.掌握人情消费的含义。
2.了解人情消费的方式。
教学重难点
掌握人情消费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板书课题。
二讨论。
1、 人情消费的含义。
2.人与人的交往。
三.调查。
1.当地人情消费的方式有哪些?
2.当地人情消费的活动有哪些?
引导学生完成以上的问题。
四. 小结。
五. 作业。
纳雍河小学综合实践教案
六年级 第7课时 执行时间2015年 月 日
课题名称
一.认识人情消费
教学目的
1、 掌握人情消费的含义。
2.了解人情消费的方式。
教学重难点
通过调查,培养动手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二. 新授。
1.调查对象。
2.齐读资料链接。
3.收集。
4.齐读资料链接。
5.收集当地人情消费的正·反两个方面的个案。
三.小结。
四.作业。
纳雍河小学综合实践教案
六年级 第8课时 执行时间2015年 月 日
课题名称
一.认识人情消费
教学目的
1. 掌握人情消费的含义。
2. 了解人情消费的方式。
教学重难点
通过调查,培养动手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二、 新授。
讨论:
1.正常的人情消费。
2.如何走出人情消费怪圈?
3.不健康的人情消费行为?
引导学生对以上问题加以讨论。
三. 调查。
1.自己家中的人情消费金额:
2.引导学生完成p13的表格
四.小结。
五.作业。
课程
定向越野
课程性质
选项
上课时间
第一次
任课教师
教学内容
1.定向越野运动简介
2. 身体素质练习
课的任务
1.了解定向越野课目的任务,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初步了解定向越野的基本知识。
2.恢复体力,提高学生练习的兴奋性和注意力。
课的结构
课 的 内 容
组织、教法、要求
次数
时间
准
备
部
分
一 课堂常规
1集合整队,清点人数。
2自我介绍,点名。
3介绍本学期的教学任务、组织纪律、要求等。
组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Δ
Δ—— 教师
* —— 学生
要求:快、静、齐
30
基
本
部
分
基
本
部
分
结
束
部
分
一、定向越野运动简介(介绍定向越野项目的起源、发展及其项目特点等)
1. 定向越野概念
定向越野(Cross-Country Orienteering)是定向运动(Orienteering)的主要比赛项目之一。参赛者要依靠标有若干检查点和方向线的地图并借助指北针,自己选择行进路线,依次寻找各个检查点,用最短时间完成比赛者为优胜。
2.定向运动的起源、发展
定向运动起源于瑞典。最初只是一项军事体育活动。真正的定向比赛于1895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和挪威奥斯陆的军营区举行,标志着定向运动作为一种体育比赛项目的诞生。距今已有百年历史。而在1918年由瑞典斯得歌尔摩的童子军领袖梅吉兰特(MaijOr Ernst Killander)所组织的寻宝活动则成为现在全球通行的定向运动的基本模式。而这项运动从那时起在北欧蓬勃发展,不少国家也陆续引进。
3定向越野运动的特点
参加人员的广泛性。由于定向越野比赛可根据不同性别、年龄编组,赛程可远可近,场地可难可易,比赛因体力与智力结合决胜,因此不论男女老幼均可参加,这是一项男女都适、老幼皆宜的群众性体育运动。
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娱乐性。参赛时,运动员要根据图上标明的运动方向,进行地图与实地对照、选择运动路线、寻找各检查点,比单纯赛跑更能提高兴趣,野外比赛又使其富有旅游色彩,参加者可从中得到无限乐趣。
定向越野是各种定向运动比赛中组织方法比较简便,开展最为广泛的一种。由于其比赛的成败全在于个人的识图用图、野外定向和奔跑能力的强弱,因此适于各种年龄、性别的人参加。据国外有关资料记载,运动员最小的只有八岁,而最长者有八十岁,真可谓老少皆宜。为增加比赛的乐趣,也可以在判定比赛成绩的方法上有所区别,如:可以个人跑计个人成绩;个人跑计团体成绩或个人跑计个人与团体成绩等
二、身体素质练习
1慢跑800~1000米
2徒手操(体育委员领做)
3柔韧练习
4游戏 :“贴膏药”
1素质练习:沙坑单腿跳
2放松活动
3集合整队,小结本次课。
4 布置课外练习及下次课的任务。
5行礼、师生道别。
组织:
************
************
Δ
要求:学生认真听并认真练习
定向越野(ORIENTEERING)运动对国人而言或许有点儿陌生,但在欧美各国已风行多年,参与活动者需要利用地图及指南针判读地形、地势、方向等,穿越那不可知的地区,活动内容相当丰富及充满趣味性。在定向运动的世界里能让你充分的与大自然结合,体验与大自然合而为一的感受。
到底定向运动是从何而来的呢?“定向”这二个字在1886年首次在瑞典使用,意思是:在地图和指南针的帮助下,越过不被人所知的地带。若真要追溯它的起源,那就不得不提到在欧洲北部的斯勘地那维雅半岛了。那是一片散布着无数湖泊的森林,住在那些少数村庄的村民们,必须利用那些散布在林中湖畔的幽幽小径往来各地,在那种环境生活的人们当然要具备优于其他人的方向感。否则如何穿越过那片茫茫未知的林海?也因此才逐渐有了定向运动的雏形。
特点:
1、 参与的广泛性
2、 参与过程的趣味性
3、 参与过程的知识性
4、 定向运动是一项经济实用的运动项目
定向运动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影响
1、 定向运动对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
2、 提高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独立性以及野外生存能力
3、 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快速分析能力、适应能力及协作能力
4、 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组织:
* * * * * * *
* * * * * * *
Δ
教法:
1教师示范一次,学生模仿练习。
2分组练习。
要求:
1学生仔细观察动作,认真模仿练习。
2练习尽力而为,以防受伤。
组织:
× ×
×
Δ ×
×
× ×
要求:注意安全,文明游戏
组织:
************
************
Δ
要求:集合快、静、齐
40
20
10
课程
定向越野
课程性质
选项
上课时间
第二次
任课教师
教学内容
1.专项游戏
2.校园内寻找检查点(跑路)
课的任务
1.教学中将图示与实物对照,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2. 跑动过程中寻找检查点,培养学生的方向感和位置感。
器材
指北针30个,校园区域平面图9份,点标旗、打卡器各一套。
课的结构
课 的 内 容
组织、教法、要求
次数
时间
准
备
部
分
1集合整队,清点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次课的内容及任务。
4安排见习生。
5慢跑800---1000米。
6文体委员领做徒手操。
7游戏“迎面接力”。
组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Δ
Δ—— 教师
* —— 学生
要求:快、静、齐
组织:
* * * * * * * → ∣
* * * * * * → ∣
Δ
30
基
本
部
分
一专项游戏
1、跑台阶游戏。
2、跑的专门性练习
1)小步跑
2)高抬腿跑
3)交叉步跑
4)纵跳听口令变加速跑
3、400米找点游戏
二校园内寻找检查点(跑路)
在校园西田径场周围进行定向越野比赛。
设置8个点,约1500米的定向路程,每组完成需要时间10分钟左右,难度适中的比赛地图进行比赛。
组织:
* * * * * * * → ∣ ∣ ∣ →∣
←∣ ∣ ∣←
要求:
1上、下台阶速度要快。
2要连续跑。
3听老师指挥,注意安全。
组织:
* * * * * * * →
* * * * * * →
Δ
组织:
把学生分成3人一组,进行找点练习。最慢完成的20个俯卧撑。
要求:
学生认真完成,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练习。
组织:
把学生分成3人一组,每3分钟让一组学生出发进行比赛。
要求:
1、学生认真执行老师的训练意图。
2、3人一组进行比赛时自己完成自己的,不能互相帮忙。
3、 用最快的速度完成比赛。
4、 看清楚地图。
5、 爱护校园环境,不许进入草坪。
6
2
1
60
结
束
部
分
1素质练习:
5个俯卧撑——立定多级跳——纵跳20次——左、右单腿跳各15次——原地高抬腿30次。
2放松活动
3集合整队,小结本次课。
4 布置课外练习及下次课的任务。
5行礼、师生道别。
组织:
************
************
Δ
要求:集合快、静、齐
10
任课教师: 课次:第三次
教学
内容
1.专项游戏
2.专线训练3.素质练习
教学
目标
与
要求
1、通过专线训练,掌握跑动过程中的方向准确定位。
2、进一步提高识图能力,严格按照所示路线行进。
3、通过身体素质方法的练习,增强学生体质。
4、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重点
难点
重点:标图训练法
难点:快速标定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
课的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步骤及组织:
次数
时
间
备注
部分
时间
准备部分
25
1文体委员集合整队,清点及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次课的内容及任务。
4文体委员领做徒手操。
组织:
********
********
Δ
要求:快、静、齐
* * * * * * * *
* * * * * * * *
Δ
25
基本
部分
基本
部分
65
一、游戏“登山比快”
从塑胶天径场门口出发往南山行走。
二、专线训练(运动中站立点和目标点确定训练及现地对照训练)
确定站立点和目标点是定向运动的关键技能,确定站立点目标点与现地对照是结合在一起的,通常相互配合进行训练为使运动员尽快地掌握站立点、目标点的确定。
1、利用标图训练法进行练习。
2、利用描绘地形训练法进行练习。
三、素质练习
1、山路上坡跑技术
上坡跑技术是在奔跑过程中上体前倾,大腿高抬,步长要长。
2、山路下坡跑技术
下坡跑技术在奔跑过程中上体后仰,腿要放低,步长要小。
要求:
过马路注意安全。
组织:
* * * * * * *Δ→
设置一个约3000米的定向路程。
每人发一张未标定方向的路线地形图,在老师的带领一起行进,至某一地点停下,让学生快速标定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反复多次,独立完成,而后由运动员讲述各自标绘的越野路线,其它人进行校正。
要求:
1、 学生仔细判别地图。
2、 学生认真执行老师的训练意图。
3、 学生必须独立完成标定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
4、 爱护环境。
组织:
* * * * * * * *
* * * * * * * *
Δ
让学生在行进过程中所遇见的地物地貌,描绘在标有定向路线的空图上,
要求:
在描绘所遇见的地物地貌要按定向地图的要求去画。
教法:
1、 让学生在行进过程中进行描绘。
2、 最后与标有定向的地形图相对照,由老师进行讲评。
组织:
* * * * * *→
* * * * * * →
Δ
两人一组进行练习。
要求:
1、 按所讲动作技术要领认真体会。
2、 在奔跑时全身放松。
8
10
45
10
结束部分
10
1、放松活动
2、小结本课
3、布置课外练习及下次课的任务。
4、师生道别。
5、归还器材
1、组织:
* * * * * * * *
* * * * * * * *
Δ
2.要求:快、静、齐
10
第一课时
我的成长
活动目标:
1、 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成长的知识 。
2、提高学生组织能力与表达能力,并在集体性的活动中,培养团队精神与协作能力
一、情景导入新课
1、齐读导言部分。
2、让学生了解用不同的词语描述人的性格。
3、引导学生观察图画。
4、学生说说画面内容。
5、引导学生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
二、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如何关心他人。
三、学生倾听互动
1、同桌互动。
2、师生互动。
3、谈谈自己的感受。
4、提出自己对成长有哪些想法?同学交流。
第二课时 活动制作成长档案袋
活动目标:
1、收集整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事件,用图片和文字进行记录。
2、回顾过去,感悟亲情、师恩和友情。
活动步骤:
1、共同讨论成长中的重要阶段,撰写个人成长关键事件。
班 级:
姓 名:
成长阶段
关键事件
1、幼儿园
2、学前
3、小学
2、引导观察图画,了解内容
(1)自由读画面内容。
(2)说说图中的意思
3、进一步整理个人成长记录,以感恩的心态对自己成长中的关键事件进行反思。
4、选材制作个人成长档案袋。
5、整理资料卡。
结构如下:封面——目录——内容——成长宣言
6、全班展示,共同交流,或在同学作品上留言。
第三课时 探究成长的烦恼(一)
活动目标:
1、了解同龄人成长的烦恼,提出化解的对策。
2、认识自己,调整心态,树立快乐人生的生活信念。
活动步骤:
1、采访准备。
2、阅读内容提示。
3、采访问题参考设计:你能适应目前的在校学习马?
你经常向你的父母讲述校园里的事?
你是怎样看待别人的长处的?你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吗?
你觉得老师关心你吗?
4、做好采访记录。表格如下:
时间
地点
被采访人
记录人
采访问题
采访记录
第四课时 探究成长的烦恼(二)
活动目标:
1、了解同龄人成长的烦恼,提出化解的对策。
2、认识自己,调整心态,树立快乐人生的生活信念。
活动步骤:
1、整理上节课采访的资料。注意要明确一个关键词,围绕关键词对资料进行重新组织。资料整理参考:
关键词(话题)
大家的看法
我的思考
2、撰写研究报告。可采用多种形式,如文字、图片、图表对活动的过程、结果进行记录。
3、学生活动对作品进行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形式可多样。教师和同学进行定性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