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5学生发展心理健康中职学生品格力发展的心理育人路径与实践梁永安(四川省广元市职业高级中学校,四川广元628000)【摘要】青少年阶段是心理问题的高发期,也是积极心理品格形成的关键期。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自信、自省、自理、自立”的学校学生成长目标,中职学校积极贯彻“五育并举,德育为先”的育人方针,以积极品格力发展来实践探索现代心理健康教育育人路径,从课程、团辅、个辅、诊断等方面全面加强学生心理品格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关键词】中职学生;品格力;心理育人;路径;实践【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921
2、4(2024)06-0095-04【DOI】10.16550/ki.issn.2095-9214.2024.06.029传统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是心理困扰学生、特殊群体学生,日常的工作重点主要是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心理档案的建立、个体心理咨询与问题疏导。心理教师的成长训练更多集中在心理问题的诊断技术、心理咨询的辅导技术和心理危机的干预技术训练上。心理教师工作的职责就是运用专业心理知识帮助学生处理和化解心中的烦恼和矛盾。随着心理健康教育进入新时代(有人称为心理教育 2.0 时代),心理健康教育是在党的“五育并举”育人方针指引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开展的育心育人工作。心理教师不再仅仅片面地
3、以问题为中心,而是着眼于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心理品格建设,即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人才需求的特点,以一个积极心理成长引路人的视角去看待学生、教育学生。中职学生正处于青少年阶段,是一生中生理、心理急剧变化发展的阶段,也是内在心理品格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围绕学校德育育人模式中的“四自德育”目标(即自信、自省、自理、自立),建构积极品格力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育人路径并应用于实践之中,可以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特征,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和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从而实现学生自我调适、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一、中职学生品格力发展的内在结构要素品格力是指人的品德人格形成的力量源泉,是关系到培养一个什么样的人的核
4、心动力,也是人的心理能力中最稳定、影响最深远的一种力量。在品格力的作用下,人的品格一旦形成并定型,这些品格对应的一些品德、习惯、心理素质和能力将伴随人的终身,必将影响中职学生未来的职业选择和发展。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场伟大变革,它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美国积极心理学家彼得森和塞林格曼经过调查研究,在 2000 年7 月提出了如下组成人类积极心理品质的六大品格力。(1)智慧知识:包括好奇心、创造力、好学、洞察力、思维力。(2)勇气:包括正直、坚韧、勇敢、活力。(3)仁慈和爱:包括善良、爱、人际智力。(4)正义:包括公平、领导力、公民精神
5、。(5)节制:包括自我规范、审慎、谦逊、宽恕。(6)超越:包括希望、欣赏、灵096心理健康学生发展性、幽默、感恩。共 24 种积极心理品质。正是基于对品格力的理解,结合积极心理学核心发起人彼得森和塞林格曼的调查研究,以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需要,梳理了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的品格力结构要素(见图 1)。品格力自信自省自理自立勇敢坚持热情友善宽容感恩自律正义谨慎互助真诚合作谦虚图 1 品格力结构要素根据中职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特征,结合学校“四自德育”的育人目标,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方式,对中职 13 年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养成的目标进行分类细化,形成了中职 13 年级学生积极心理品格建设年
6、级目标细化体系(见表 1)。同时落实到各年级各班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去,以品格力建设为核心,以加强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和健全人格培养为目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表 1中职学生积极心理品格建设年级目标细化体系年级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特征积极心理品质阶段养成目标高一新鲜感与紧张感并存,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成熟性与幼稚性并存,人际敏感冲动、交往矛盾频发勇敢、友善、宽容、谦虚、真诚、好奇高二追求自由平等,遇事主动尝试,追求独立,思维能力大幅度提高,但向上性与盲目性并存坚持、热情、自律、正义、合作、探索高三理想热情大打折扣,迷茫困惑不知所措,探索和认知新自我,竞争意识增强感恩、谨慎、信仰、希望、实
7、践创新二、中职学生品格力发展的心理育人路径(一)课程为主,育人育心课堂是育人的主阵地,课程是育人的主载体。2020 年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课程改革,将原来的必修课程“职业生涯规划”与选修课程“心理健康”整合为“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并成为中职学校的一门必修课程。中职的一年级各班每周安排了两节课时的“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课。新修订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立德树人”为育人导向,不仅基于社会发展对中职学生心理素质的要求和职业人才培养目标来阐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培育学生自立自强、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而且
8、注重课堂学习内容与现实社会生活、未来职业生活的联系,突出了实践取向,有机融入了工匠精神的培养,注重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职业观、就业观和成才观,奠定了学生求职择业和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品格力。通过国家新课程的实施来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发展学生的积极品格力,培育学生职业精神、健全人格和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新课程共六章内容对应八个积极品格力的发展目标:规划职业生涯(积极成长)、认识并利用自我特长(积极优势)、认识并战胜挫折(积极应对)、识别并驱散烦恼(积极调适)、帮助学生更快乐(积极情绪)、建立和谐的父母、同学和师生关系(积极关系)、提升职业素养(积极精神)、掌握科学的学习
9、方法并提高学习能力(积极学习)。聚焦中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积极品格力的发展目标,设计课程教学方案,组织课程教学活动,促进中职学生心理和谐、职业成才,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测评诊断,正向评价在开展全校性的心理健康普查时,告知学生这是提升自我认知的重要途径,提醒学生客观看待测验结果,不要随便给自己“扣帽子”“贴标签”。心理测评的结果不仅保密,而且只能作为最近两周心理健康状况的一个参考,不存在“好”与“不好”。心理健康测评就好比去医院体检,也好比照镜子看看097学生发展心理健康自己,是一个认识自己、促进自己健康成长的必要手段。正确的心理健康测评舆论导向,有助于消除学
10、生的戒备心理、敏感心理和抗拒心理,保证测验能够顺利有效地完成,提高了心理测评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也培养了学生自信、勇敢、真诚等积极的心理品质。另外,科学的心理测评工具对学生心理的评估、心理问题的筛查以及心理品格力的发展都特别重要。现在有的心理健康测评通常关注的是学生消极的一面,较少关注学生积极的一面。比如 SCL90 作为使用频率较高、从国外引入修订的量表,它的题目大多以身心症状为主,多数来自临床研究。然而,中职学生作为普通的群体,年龄小,一般为 1518 岁,而且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受暗示性强,因此容易导致测评结果为心理异常,给学生带来消极的甚至是错误的诊断,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不利于学生积
11、极心理品质的形成。经过反复对比和筛选,中职学校最终选用 中职生心理健康状况自测 和 青少年心理健康综合测验 这两个量表开展心理健康测评的普查工作。它们都是从积极心理学理论角度编制的测评量表,不仅关注心理教育 1.0 时代的抑郁、焦虑等“心理痛苦”指标,同时还关注新时代青少年的乐观、求知欲、创造性等“心理幸福”指标。这两个测评工具内容符合中职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实际需求,群体针对性强,能够帮助心理教师和班主任摸排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适应,为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提供了可靠依据。(三)团辅拓展,提质增能开展丰富多彩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和心理素质拓展活动,增强学生的
12、权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在心理育人实践中,坚持两个原则开展活动。一是活动的主题密切匹配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成长需要。按照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青少年时期人们的主要心理冲突是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因此,基于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积极品格力的塑造需要,从帮助中职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信念出发来设计团体心理活动,主题共分为四个板块:主题一为认识自我,如“兴趣岛上的幸福生活”活动;主题二为战胜挫折,如“处理生命中的那些黑点”活动;主题三为竞争与合作,如“无敌风火轮”活动;主题四为激发潜能,如“站报纸”活动等。二是精心设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各个环节。通过趣味性和参与性
13、极强的方式呈现各个环节的活动任务,如可以通过集体讨论、心理游戏、角色扮演、小品表演等方式,模拟和呈现真实的社会情境。在完成活动任务时,心理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体验活动过程,及时强化每一个出彩的行为表现;在活动结束后,心理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活动过程,感悟和分享自己的内心体验和收获。按照美国教育家杜威的观点,青少年的成长就是个体的经验由坏变好的过程。这种经验的直接获得途径来自个人的自我真实体验。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和心理素质拓展活动,增加了多种乐趣无穷的角色互动环节,学生在亲身参与中不断自我体验感悟和自我修复完善,提质增能,获得个人成长有意义的东西,培养了好奇心、创造力、实践创新、合作、探索等积极的心
14、理品质。(四)个辅沙盘,因势利导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具有自我实现和正面成长的能力。因此,在个案和沙盘辅导中发展中职学生的积极心理品格力,主要是运用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的理论开展个案心理辅导工作。人本主义心理辅导,即心理教师设身处地地理解、无条件地积极接纳来访的学生,并与其坦诚地交流。在安全的、和谐的、可信赖的咨访关系氛围中,帮助来访学生找到自身的优势和潜能,关注学生积极向上的自我力量,并鼓励其增强自信、积极行动。存在主义强调个人生命的意义,强调个人内在的价值和能力,重点是帮助来访学生重新理解、梳理过去098心理健康学生发展的痛苦经历,找到其存在的积极意义。通过这样积极的正向心理
15、辅导,因势利导,学生的自我慢慢变得较为开放、身心较为协调,更加信任自己、接纳自己,更加适应环境,愿意主动交往和融入环境之中,同时学生也习得了以一个积极的、有意义的视角去看待生活、生命和各种存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也是学生积极心理品格力建构的过程,当学生的自我足够强大、稳定的时候,健全的人格、积极的心理品质也就形成了。积极个案心理辅导持续了 2 年多的时间,中职学校每年有 150 名左右的学生获得了积极的心理发展,他们借助这种积极向上的品格力量对抗心理困扰、消除问题行为、建立抵御挫折和心理创伤的预防机制。三、中职学生品格力发展的心理育人实践结果中职学生年龄在 1518 岁,正处于青春期的后半阶段,学
16、生的心理经过自我同一性调整后开始走向成熟稳重,在自我意识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他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开始逐渐形成。中职生在独立性和思维性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与外界的互动增多,社会模仿能力增强。在品格力发展的这个关键时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关注学生的个体性格优势和美德。通过丰富的心灵美德力量的输入和强化,中职学生就获得了更多的“心流体验”,从而产生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情感体验,慢慢也就形成了一种积极的、乐观的、正向的思维模式,并塑造起了健全的人格特征。当积极的品格力发展起来后,学生的抑郁、狂躁、自残、违纪逃学、打架斗殴等不良心理行为就慢慢被替代并消退了。从 2020 年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
17、育新课程改革至今,经过 2 年多时间的品格力发展教育,中职学校学生心理素质明显增强了。每年秋季学校心理辅导中心运用 中职生心理健康状况自测 量表进行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普查工作,采用 SPSS 26.0 统计软件和 WPS Office 办公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经过独立样本 t 检验发现(详见表 2),从去年到今年,高二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在提高,而且提高变化差异极显著(t=3.258,p 0.01)。现在我们也能够观察感受到学生较之以前,有明确的职业理想信念,以学业为中心有规有矩,校园环境干净舒适,人际氛围和谐融洽。学校育人环境不再是注重克服人的缺点,而是鼓励人人都精彩、人人都自信的
18、人文精神。表 2中职高二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变化差异独立样本 t 检验组统计量表总分年级个案数平均值标准偏差标准误差平均值高二(去年)72523.4515.9070.591高二(今年)40119.9517.9350.896注:检验结果为 t=3.258,p=0.001(p 0.01)差异极显著。【参考文献】1吴小艺.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育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26):50-52.2 刘红梅,崔敏,洪珊.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心力”课程建构与实践研究 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33):65-69.3余国良.中职“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课程标准的解析与建议J.教育科学研究,2020(01):73-79.4 高霞.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家长如何识别和预防青少年心理危机 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3(06):73-78.5 牛聪聪.团体心理辅导对初中生乐观倾向的干预研究 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1.【作者简介】梁永安(1983.04),男,汉族,陕西扶风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中职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