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案.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3054276 上传时间:2024-06-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 仙阳中学 张建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体验声音的产生是由于振动引起的。(2)领会声音传播需要介质。(3)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2能力目标。(1)初步培养实验操作技能,能初步学会有目的地观察。(2)能利用常见的器材进行实验探究。会描述实验现象,收集有效的信息并根据信息归纳科学规律。(3)在学习过程中领悟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3情感目标。(1)感受自然界声音的美妙与有趣,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2)培养团结合作、主动与他人交流、敢于提出自己见解的精神。(3)初步认识科学对人类社会和生活的实际意义,培养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意识。【教学重难

2、点】1教学重点:声音产生的原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2教学难点:探究物体传声实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音叉两只,直尺一把,纸屑若干,铁架台一只,水槽一个,音乐喇叭一个,乒乓球一只。学生合作组器材:纸片,直尺,音叉(包括音叉和音箱)。 【设计思路】教材提供了教学的框架和资源,而课堂活动的组织、安排,内容的逻辑处理却是教师的再创造过程。本节课是本书的第三章第一节,是初二学生学习物理学习不久的阶段。以培养兴趣为出发点,以锻炼思维和提高能力为根本,并适时地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为本教学设计的主旨。一开始,就进行情景创设。通过让学生倾听各种声音,把学生引入声的世界,从产生兴趣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3、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接着围绕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设计了几个学生活动。声音的产生:1开展探究和讨论,让学生在产生声音的过程和较多的现象中归纳出结论;2讨论生活中有趣的发声现象,比如动物的交流方式。声音的传播:1通过学生讨论生活事例、设计在固体和液体中的传声的小实验,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2教师让学生观看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声速的估测:学生第一次在物理中涉及估测的设计问题,有一定的难度,由“击敲长铁管听声”事例引人启发,让学生拓展联想。【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教师事先录制好自然以及生活中常见的某些声音。例如:鸡叫

4、声、电话铃声、丛林中的鸟语、掌声、婴儿哭声等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听出刚才都是什么声音?是哪些物体在发出声音?(同学回答)教师: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将研究自然界中声音的有关知识。同学们自己想知道有关声音的哪些方面的知识?学生:(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2)我们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3)声音是怎样传到我们人耳的?(4)为什么有的声音悦耳动听,有的却很难听?教师在赞赏肯定的同时有选择地摘录学生提出的问题,并确定本节课研究的主题就是学生刚才提出的问题中的某几个,并说明其他的问题会在以后的学习中逐渐探索,也可以课后去查找资料,自己先行研究。二、探究性活动一这个活动过程分为三个步骤进行:探索性活动小结事

5、例交流。1探索性活动。组织学生活动:怎样利用教室里可以用的器材,让它们发出声音,比比看,谁的方法多,谁的发声方法有创意?介绍教室里的器材,特别是音叉。活动过程中要求学生:体验:你是如何让物体发声的,你触摸发声的物体时,请体会感觉。思考: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特征?活动:用教室里可以用的器材研究如何发声,教师参与讨论。然后教师请学生代表上台表演研究结果,对独特的发声方法赞赏和鼓励。并对上述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共同体验:摸着自己的声带,说一句话。体会手上的感觉,说出感觉。问题:是不是物体发声就一定在振动?演示:击打音叉。音叉在振动吗?如果在振动,你如何证明,能否让看

6、的人感受到它的振动?说出你的方法。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从上述事例中你能否总结出一种“验证难以觉察的物体运动”的方法?2小结:在以上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总结物体发声的原因,即物体发声是由于物体的振动引起。3交流:物体的发声现象真是太多了,你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些比较奇特的发声方法吗?比如动物间有趣的交流 三、探究性活动二这个活动过程分为三个步骤进行:探索性活动小结事例交流。1探索性活动。 发声体并不是直接贴着耳朵,为什么我们能听到声音? 组织学生观察、思考、讨论:视频播放演示课本P36图3一7,探究声音的传播。 现象:瓶内有空气时,我们可以听到闹钟的

7、发出的声音,当用抽气机抽气时,闹钟声或音乐声逐渐变小、最后消失。活动过程中要求学生:思考:该实验直接说明了声音通过什么传播?声音的传播是否借助其他物质? 问题:在生活中是否只有空气可以传播声音?活动:通过学生间的互相讨论、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物质也可以传播声音,教师参与讨论。然后教师请学生代表说出讨论的事例结果,并对上述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学生体验:把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一个同学轻敲(其他同学几乎听不到)一张桌面的一端,而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面的一端,可以清晰地听到击桌子的声音。听的同学体会感觉,说出感觉。 演示:把正在播放音乐的音乐盒放入装满水的水槽内。同学们能听到声音吗? 现象:

8、同学们可以听到声音,说明水可以传播声音。2小结:在以上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总结是怎么样声音传播,即空气、桌面、水都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声,可见传播声音需要介质,传声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3交流: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现象真是太多了,你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些比较奇特的声音的传播吗?比如古代人为了能够更早的发现敌军会趴在地上听马蹄声的交流 四、请大家阅读课本P37、P38表格,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 1、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2、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速度是v固v液v气。 3、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与压强和温度有关,只有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15C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

9、v340ms。五、 课堂归纳小结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速度大小关系是:v四v液v气;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大小与压强和温度有关,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15 C的空气中,声音传播速度v340m/s。板书设计第一节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 (1)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真空不能传声。 (2) v固v液v气。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15空气中v声=340ms。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核心概念是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学生在此前往往关注的是动作本身,而不是发声物体的状态。这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要想突破难点,就应该顺应学生的思维,才能更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在学生认识到“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后,再次提供音叉,让学生观察演示实验,用视觉看到物体的振动。这样处理,使探究“振动”的内涵由易到难,由显到隐,由固体、到液体再到气体,逐步丰富概念外延。思维的顺应和激活,实现了教学的“层递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