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临别感言》教学案例
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八桂绿城小学 冯桂芳
教学内容:人教版下册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主题中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即将告别母校,告别老师。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朋友,老师和同学,感受同学之间的友爱之情和老师的教育之恩。以及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人民、爱祖国,爱劳动等意识。
2、能力目标:以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朋友,同学和老师的感激之情,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互动等形式,增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生校之间的亲近感,加深彼此间的情意。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人民、爱祖国,爱劳动等意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朋友,同学和老师的感激之情。
2、难点:激发学生内心情感,向老师、同学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教学准备:
1、 搜集有关临别感言的歌曲 班级活动的照片 老师信件等
2、让学生准备毕业纪念品(卡纸、留言册、自制礼物等)
教学时间:1课时
执教班级:八桂绿城小学六(1)班
授课时间:2014年6月22日
教学过程:
一、谈毕业,渲染气氛
师:同学们,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六年的小学生活就要过去了,这意味着,我们将告别母校,告别同学,告别老师,毕业后很多同学都不能在一起学习了。临别之际,让我们一起回顾这六年来的点点滴滴吧!
二、 看录像,勾起回忆
1.课件出示班级活动的情景。
2.看到这些,大家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更多的事,你想起了什么?
生:我想起了……
师:太多太多的事情不能忘记,太多太多的人难以忘怀,太多的心里话我们要分享。今天让我们敞开心扉说说临别的感言吧。请打开书本70页。(板书课题)
三、创情境,敞开心扉。
(一)珍惜友情:我想对你说……
师:孩子们,每天清晨和你一起走进学校的是我们的同学,他和你相处时间最长,他分享着你的快乐,分担着你的忧伤。你一定接受过他的帮助,这份情,你也一定牢记在心。面对离别,你想对你的同学,你的朋友说些什么?
(请同学们先在同桌内说说,然后就对自己的朋友表达吧。)学生汇报。
师:听了同学们的心里话,你有什么感受?
生:……
师小结:是啊!难忘的童年,难忘的同学情,让我们好好珍惜同学之间的友谊吧。(板书:珍惜友谊)
(二)师恩难忘
1、读老师的信----感受师爱
师:在我们美丽的校园里,有一位老师每天都关注着我们的成长,今天她给我们毕业班的同学写了一封信,下面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这封信。(指名读)
2、谈感受
师:同学们,听着老师的真情话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感受了老师对我们的深厚情谊,无限的关心,热切的期待和深沉的爱。
3.谈老师-----品甜蜜
师:是啊!在我们的六年小学生涯中,总有那么一位老师默默地关注我们,教我们知识,教我们做人,尽管他不是那么英俊潇洒,不是那么美丽可爱,也不是那么风趣幽默,但她总有那么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举动,一件事情,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你想对这样的老师说什么?
4. 出示老师相片
(1)学生交流表达对老师的心里话。
(2).3-5人对老师说心里话。
师:是啊!师恩如山,我们要永远铭记师恩。(板书:铭记师恩)
5.用我们自己最喜爱的方式来表达你对老师的感情!
小组诗朗诵----唱歌----全体朗诵---谢师礼。
朗诵环节:在去年的教师节上,老师收到一张精美的贺卡,贺卡上写着这样的文字,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6.师小结:
师:同学们,老师也要感谢你们。你们让老师感动,感动你们的真诚,感动你们的纯真可爱,你们都是懂得感恩的孩子,常怀感恩之心的人是最幸福的,你们带给老师很多幸福,让我们共同祝愿:友情、师生情地久天长。(板书)
四、赠送礼物(感恩的心配乐)很好地把课堂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去。
五、板书设计:
临别感言
珍惜友谊 铭记师恩
友情 师情
地久天长
教学反思:
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本课通过围绕学生毕业前的生活展开,让学生通过回顾小学六年的成长过程,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学校生活,并能以适当的方式对帮助自己成长的同学和老师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旨在让他们深刻地感受同学之间的友爱之情和老师的教育之恩,学会感恩,丰富他们的情感,加深他们对自我、对他人的认识和理解,为学生将来更好地参与社会,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本课采用活动的方式看录像谈回忆,谈同学情,谈师生情,表达内心的离别感言,符合少年儿童的社会现实生活。教学内容设计非常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毕业班的学生正在面临着离别。对熟悉的母校、对朝夕相处的同学、对亲密的老师肯定有很多要说的心里话。通过设计几个环节的教学,让我感受到了这一节情感教育课及时有效,非常感人。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引起学生的共鸣,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看录像,谈往事”的环节中,学生们一边听着《栀子花开》淡淡的忧伤音乐中,一边看大屏幕上往日班级活动的图片,一一回忆往事的点点滴滴,拉开孩子记忆的大门,我看到孩子们闪亮的眼睛紧紧盯着屏幕,不时和同桌微笑,有时欢呼,有时沉入思考……
在“珍惜友情,我想对你说”的环节里,很多学生说出了好朋友关心帮助自己的实例,字字句句那么朴实,有的说着说着就哽咽了,泪水止不住地流出来,以拥抱代表感谢和心声。大家都很受感染,纷纷举手发言。有些低着头擦眼泪……
在“师恩难忘”的环节里,通过校长的信件,教师的相片,拉开学生回忆老师对自己关注关心的阀门,学生踊跃发言,都能说出老师对自己教育帮助的实例,也能有一句两句话表达自己的心声,特别是小组诗歌朗诵和赠送卡片,将活动推向高潮……情感也上升到高潮。
一节课在《感恩的心》的优美音乐中结束了,但是留在师生心中的感情却是永久的,它带给了老师和学生太多的感动,震撼与惊喜。六年的小学生活,凝聚了多少友情、多少师生情,留下了多少美好的回忆,孩子们即将满载着收获告别母校,开始人生的下一个里程。
学生是有个性的,学生也是有感情的,他们的快乐与忧愁,他们的聪明与善良,懂事和偶尔的调皮淘气,一切的一切在我看来都带着稚嫩的可爱。他们活泼好动,充满好奇心,这是年轻的概念。他们重感情,他们对友谊的诠释对老师对母校的感恩让我深深地感动,他们的眼泪是纯真、透明……让我感受到人间真情的美好,感受到这些美好就来自我们身边。
这节课还有一些不知之处:在准备阶段,指导不足,部分学生组织语言困难,说不出内心所有表达的情感,另外,环节比较多,很多学生还不能尽情展示自己。
认真上好一节品德课,得到收获的不仅仅是学生,老师也是受益匪浅,我又一次明白教学相长的道理和意义。希望六年级的品德课,能给孩子们童年的记忆里留下美妙的一笔!
希望好课常在,真情长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