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初一下册音乐教案渴望春天.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3054065 上传时间:2024-06-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1.50KB 下载积分:6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下册音乐教案渴望春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一下册音乐教案渴望春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本信息 课题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渴望春天》 作者及工作单位 广西马山县金钗镇金钗初中 潘丹彬 教材分析 莫扎特所写的《渴望春天》是一首深受全世界青少年喜爱的歌曲。其音乐语言朴素、简约,富有表现力。旋律线主要由大调式主和弦分解构成,突出音乐清新、明朗的格调;6/8拍既轻快、活泼,又不过分张扬;曲式结构单纯、紧凑,恰倒好处,没有一个多余的音符;音乐素材的运用节省而富于表现力,第一、二、四乐句采用同一材料加以变化,第三乐句则运用变化音、离调和音程大跳等手段推动乐句的发展,典型的启承转合句式,从而使整首歌曲听起来既有变化又有统一,在结构上给人简练、舒服、完整的满足感。 学情分析 学生的识谱能力较差,乐理基础薄弱,在上课过程中教师要更细致的讲解乐理知识,又要避免过于枯燥。应借助多媒体课件更直观更生动的展示乐理,特别是本课中出现的弱起小节,6/8节奏特点应作为重点都要让学生掌握。 教学目标 1、 情感价值观目标:在反复聆听、歌唱《渴望春天》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兴趣和热情,唤起学生对音乐、对春天、对生活的乐观、积极的情感体验 2、 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有关歌曲创作背景以及作曲家生平相关文化的背景知识,掌握本课乐理知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感受和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及风格。 2、尝试用声音、速度、力度的变化表现赞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情。 难点:1、歌曲情感的表现。 2、认识变音记号,学习临时变化音的唱法。 3、体会6/8拍子活泼轻快的特点,了解弱起小节。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欣赏门德尔松的《春之歌》。     播放一些以春天为主题的抒情、典雅的音乐作品,创设情景,帮助学生从音乐风格上自然地走近春天。    学生有序走进教室,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在不经意间领略到春天的诗意、暖意和别样境界。  课前创设适当的艺术环境,突出音乐艺术美的氛围,为音乐课创造一种闲适、松弛的心情。 观看多媒体图片,音乐。 看春、听春、说春。 师:同学们,看一下这几幅图有什么变化?你能感受到图片所表现的内容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用一句话来描述春天的美景,或者说一、二句赞美春天的话或诗句。   创设情景,从文学的角度,运用听、说的情景导入,营造春的氛围,帮助学生自然地走近春天,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自己置身在春的怀抱中,为后面的歌曲欣赏作了情感铺垫。 导入 听赏童声合唱《渴望春天》 运用开门见山的方法,直接让学生欣赏优秀童声合唱团的演唱录音歌曲,使学生熟悉旋律,熟悉音乐,初步体会和感受和音乐的意境。 聆听《渴望春天》 初步熟悉旋律,熟悉音乐,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能用简洁的语言来描述自己感受到的东西。 以一流的音乐本身去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演唱的热情。 展开 简单介绍音乐大师——莫扎特的出生地、出生时间和非凡的音乐天赋。 师手指一位音乐大师画像说:“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渴望春天》就是由他创作的,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关于他,同学们早就充满了好奇,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他是哪国人?写过什么作品?为什么会成为音乐家?……。学生发言,想知道更多的情况课后查阅资料。 让学生主动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故事引起学生对莫扎特及其作品的好奇。 复听《渴望春天》两遍 师:“下面请再次欣赏《渴望春天》,边听边思考以下问题:A、作品的体裁1男声合唱2童声合唱3女声合唱  B、作品的情绪1热烈激动2明朗愉快3低沉忧伤  C、歌曲的拍号1、3/4  2、6/8  3、3/8  D、作品描述了什么样的画面?” 第一遍带着问题听音乐,边听边写下前三题的答案。第二遍跟着录音小声哼唱,最后一题同桌互答师再总结。 请全体学生参与思考,避免音乐课成为特长生的课堂的现象。 学唱歌曲 1、教师钢琴弹奏歌曲。让学生仔细聆听老师左手的伴奏。 2、教师运用多媒体图片讲解升号,装饰音、休止符、连音线等乐理知识。 学生随琴轻声的用“啦”来模唱,手随着旋律划拍子,感受6/8拍的强弱规律。 视唱能加深对歌曲旋律的印象,通过唱旋律对分析歌曲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哼唱,让学生从整体感受、体验音乐的优美、流畅,演唱活泼、跳跃的特点。 深入 介绍莫扎特创作《渴望春天》时的情景。 师:这首歌曲作于1791年1月14日,这时的莫扎特已疾病缠身,贫病交加,可令人惊叹的是这首歌曲中没有丝毫伤感和绝望,整个旋律清新欢快,充满天真和童趣,足以看出作曲家(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学生在轻轻的歌曲旋律中听着小故事,进一步体会歌曲的内涵。 引起学生对莫扎特的敬意,做好情感的铺垫。 学习作品的结构 师再放歌曲录音,和学生共同探讨歌曲的处理。 学生边听歌曲,边思考:歌曲的曲式结构、力度、速度、情绪是怎么样的? 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处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通过正确的引导将作品所蕴藏的思想内涵和情感意义深刻而有意味地传达给学生。 介绍莫扎特晚期的故事,悲惨的生活,乐观的精神,创作出许多美好的作品 师充满激情的讲述:世间上恐怕没有一位作曲家像莫扎特那样,其作品的美好和自身生活的痛苦有着如此鲜明的反差,除了童年时期饱受宠爱,莫扎特的一生经历贫穷、疾病、妒忌、倾轧等种种坎坷,特别是到了后来和大主教发生冲突以致决裂…… 学生认真听故事,再次跟录音演唱歌曲。要求进一步结合莫扎特的人生之路体会如阳光般灿烂,如春天般和煦的作品风格。缅怀一代音乐大师。 使学生了解到莫扎特晚期的生活,并对这位坚强乐观的大师肃然起敬,对他的作品产生更强烈的兴趣。 拓展 学生熟练歌曲 提醒学生在演唱时注意歌曲的情绪,在学生演唱过程中发现难点及时给予纠正。注意弱起小节和分句的换气。 可采取多种演唱形式,如领唱、齐唱,边唱边加上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伴奏型可由师生共同设计。 多种形式的演唱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编排乐器伴奏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造性。 课堂小节 回顾本课重点难点,教师做总结性发言。 通过刚才的演唱,我们真正的体会到春天的美丽和人们的喜悦心情,我们都喜欢春天,因为春天带给我们无穷的力量和生机。一年之计在于春,所以同学们要抓住美好的春天般的青春年华,为自己的美好将来去努力奋斗。 学生谈谈通过演唱歌曲,对春天的感受或想法。 唤起学生对音乐、对春天、对生活的乐观、积极的情感体验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升号#,装饰音、休止符0、连音线 ⌒ 6/8拍指挥图示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评价标准:优★★★★,良★★★,中★★,较差★  项目 内容 表现 感受与鉴赏 创造 相关文化 唱歌 演奏 歌曲 器乐曲 情感态度 参与程度 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1、创设环境,导入自然,教学各环节环环相扣,每一环节的设计都有意义和作用。学生接受并喜爱《渴望春天》,并能够用甜美的声音、正确的换气方法演唱,尝试用声音、速度、力度的变化表现赞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情。 2、在多媒体的辅助下,音乐知识讲解透彻,运用准确。在本节课教学中音乐知识:弱起小节;6/8的节拍掌握、活泼跳跃的特点;装饰音的自然运用;升降记号的音准把握等做到了详略得当。 3、备课仔细、认真,并下载运用了网络教学资源,多媒体的运用,让学生更加直观、清晰的通过音乐和画面很好的感受了春天。并尝试多遍不同形式的让学生更好的巩固歌曲的学习。 4、教师语言表情到位,能够及时的感染学生。 二、不足之处: 1、课堂是学生的,应该更多的让学生参与讨论、比较、演唱、欣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觉性和创造性的学习情绪,让学生一步步走进音乐。 2、由于每个学生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反应也会不同,有的会超出教师的预想,而有的却达不到教师设定的目标,这些是教师预料不到的,因而,应时刻以“学生为主体,”以事先设计教学构思为基础,但不受其局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善于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并能及时对教学环节进行调整,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只有这样真正从学生出发为学生量身订做的一节课,才算是真正成功的一节课。 3、设置的演唱内容较多,以至于拖堂没有按时完成,最后的拓展小组展示太多也耽误了较多的时间。 三、改进措施: 1、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设置本堂课的完成任务目标,切记设置过多内容。 2、教师的示范和演唱还是过多,所以以学生为主题的声乐课学习还是自己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内容。 3、评价机制的设立一定要有要求和最后的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