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葫芦岛市兴城市届九级上第一次质检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3049676 上传时间:2024-06-14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3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葫芦岛市兴城市届九级上第一次质检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葫芦岛市兴城市届九级上第一次质检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九年级(上)第一次质检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B.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C.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扩散现象不能在固体中发生 2.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B.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温度升高了 D.温度相同的1kg水和1g水,内能相同 3.下列事例中,通过做功的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把饮料放入冰箱,饮料温度会降低 B.把酒精涂在手上,手会感觉到冰凉 C.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路面温度升高 D.给自行车打气,打气筒壁会发热 4.铁的比热容大于铜的比热容.质量相等的铁块和铜块吸收相等的热量,若吸收的热量全部转化为内能,则铁块的(  ) A.温度升高较少 B.末温较低 C.内能增加较少 D.内能较小 5.关于如图所示的热学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压紧的两铅块,下面悬挂钩码而不分开,这是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 B.乙图中,试管内的水沸腾后,水蒸气将软木塞推出,软木塞的内能的转化为它的机械能 C.丙图中,抽去玻璃隔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这说明上面瓶中的空气密度较大 D.丁图中,金属管装有少量乙醚,迅速拉动缠在金属管外的皮绳,可使橡皮塞从管口飞出 6.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其中一个冲程的剖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冲程是压缩冲程 B.该冲程中活塞向上运动 C.该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 D.该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 7.向酒精灯内添加适量酒精后,燃料的热值与灯内原来的部分相比较(  ) A.变大 B.不变 C.变小 D.无法确定 8.如表是几种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物质 水 水银 冰 沙石 比热容/J/(kg•℃) 4.2×103 0.14×103 2.1×103 0.92×103 A.制做体温计常用水银作介质,原因之一是水银的比热容小 B.北方楼房中的取暖器用水做介质,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 C.由于水比沙石的比热容大,所以内陆地区的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大 D.由于水比冰的比热容大,所以冷却食品时0℃的水比0℃的冰效果好 9.某电动机的工作效率是83%,从能量转化看,它表示电动机工作时(  ) A.总共消耗了83%的电能 B.将83%的电能转化成机械能 C.将83%的电能转化成内能 D.将83%的机械能转化成电能 10.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物质甲的比热容为(  ) A.2.1×103J/(kg•℃) B.4.2×103J/(kg•℃) C.1.2×103J/(kg•℃) 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 11.甲、乙两台汽油机,甲的效率比乙高,则(  ) A.甲每秒钟做的功比乙每秒钟做的功多 B.甲消耗的汽油比乙消耗的汽油少 C.消耗同样多的汽油,甲做的有用功比乙做的有用功多 D.做同样多的有用功,甲消耗的汽油比乙消耗的汽油多 12.下列有关热机效率、燃料热值、物体内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热机所用燃料的热值越大,效率越高 B.热机所用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成的内能越多,效率越高 C.物体的内能越大,温度越高 D.摩擦生热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来增加物体的内能 13.如图所示,用餐巾纸摩擦一根可以绕支架自由转动的吸管,使它带上电,现用另一带电玻璃棒靠近吸管的一端,发现它们互相排斥,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吸管带的是正电 B.吸管在摩擦中失去电子而带负电 C.吸管和玻璃棒带同种电荷 D.吸管和玻璃棒带异种电荷 14.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1和S2后,下列分析正确(  ) A.小灯泡亮,电铃不响 B.电铃不响,小灯泡不亮 C.小灯泡不亮,电铃响 D.电铃不响 15.岳阳城区新投入的公交车后门左右扶杆上均装有一个红色按钮(如图),每个按钮相当于一个开关,当乘客按下任一按钮,驾驶台上的指示灯亮,提醒司机有人下车,下列电路图能实现上述目标的是(  ) A. B. C. D. 16.有一个看不见内部情况的盒子,盒上有两个灯泡和一个开关,它们的连线在盒内.闭合开关,两个灯泡都发亮,断开开关,两个灯泡都熄灭.在不打开盒子的情况下,小玲为了判断两个灯泡的连接方式,把其中一个灯泡拆下,闭合开关,观察另一个灯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另一个灯还亮,则原来两灯是并联 B.如另一个灯还亮,则原来两灯是串联 C.如另一个灯不亮,则原来两灯是并联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7.教室内有四盏220V的灯,两个开关,每个开关控制两盏灯.图中能正确反映教室这四盏灯连接情况的是(  ) A. B. C. D. 18.如图所示,若开关S闭合后,灯L1、L2均不亮,小华同学利用一根导线去查找电路故障,当她将导线连接在灯L1两端时,两灯均不亮,将导线连接在灯L2两端时,灯L1亮而灯L2不亮.由此可判断(  ) A.灯L1短路 B.灯L2短路 C.灯L1断路 D.灯L2断路 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电路中有电源存在,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 B.电路中负电荷发生定向移动时,不能形成电流 C.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同 D.在有电流通过的电路中,电流在电源外部沿“正极→用电器→负极”的方向流动 20.如图所示是一个能吹出冷热风的电吹风简化电路图,图中A是吹风机,B是电热丝,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只闭合开关S1,电吹风吹出冷风 B.只闭合开关S2,电吹风吹出热风 C.同时闭合开关S1、S2,电吹风吹出冷风 D.同时闭合开关S1、S2,电吹风吹出热风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9分) 21.厨师将一勺盐放入汤中,整锅汤都会变咸,这是  现象,这种现象说明了  . 22.现有:①花生油②铅笔芯③水银④塑料盒⑤钢钥匙5种物品,其中属于导体的是  .(填序号) 23.若一个太阳能热水器内装有100kg温度为20℃的水,阳光照射一天后,水温升高到80℃,则热水器内的水吸收了  J的太阳能,这是通过  方式改变了水的内能. 24.小光同学在操场上练习爬杆,当他从竿的顶端滑下时,感到竿烫手,说明竿的内能  (“增大”、“不变”或“减少”),这是通过  的方法使竿的内能改变的. 25.如图所示,工作中的四冲程汽油机正处于  冲程,该冲程将  转化为机械能,若该汽油机每秒完成40个冲程,则每秒它对外做功  次、飞轮转过  圈. 26.将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20℃,水吸收的热量为  J,水温越高,其分子运动越  (选填“剧烈”或“缓慢”).[c水=4.2×103J/kg•℃)]. 27.如图所示,迅速下压活塞,筒内浸有乙醚的棉花被压燃,下压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空气的  能;在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实现这一能量转化过程的是  冲程. 28.如图是四个热学实验.请在下面空格处用字母表示相关实验: (1)说明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2)说明分子之间有作用力的是  ;说明分子是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的是  . 29.如图所示,要使灯L1和灯L2并联在电路中,应闭合的开关是  ;要使灯L1和灯L2串联在电路中,应闭合的开关是  ,开关  不能同时闭合,否则会发生短路. 30.如图所示,汽车在转向前,司机会拨动转向横杆,汽车同侧的前后两个转向灯就会同时闪亮、同时熄灭,但其中一个损坏时.另一个仍能正常工作,这两个转向灯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为  ,转向杆相当干电路中的  . 31.与丝绸摩擦的玻璃棒A分别靠近悬挂的轻质带电小球B和C,发现B被排斥,C被吸引,则  带正电;用久的风扇扇叶上布满灰尘主要是风扇旋转与空气发生  ,带电体具有  的性质. 32.验电器是根据同种电荷相互  的原理制成的.有A、B两验电器,A带正电,B不带电,现用金属棒把验电器A、B两金属球连接起来的瞬间,金属棒中电流方向从  到  (选填“A”或“B”).   三、作图题 33.完成如图所示的实物图.要求:①开关S1断开时,电铃不响、电动机不转 ②只闭合开关S1时,电铃不响、电动机转动;③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铃响、电动机转动. 34.电冰箱的压缩机(电动机)是由温控开关控制的,冷藏室中的照明灯是由门控开关控制的,即开冰箱门时照明灯亮、关冰箱门时照明灯灭.请在图中用笔画线连接好符合上述特点的电冰箱工作电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8分) 35.在探究“比较不同物成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甲的温度/℃ 30 34 38 42 46 乙的温度/℃ 10 18 26 34 42 (1)实验中应量取质量  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时,通过比较  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 (2)通过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格所示.从开始加热到42℃,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关系为Q甲  Q乙.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  物质的吸热能力强.   五、计算题(19题9分,20题8分,共17分) 36.某家庭用燃气热水器将质量为200kg、温度为20℃的自来水加热到50℃,消耗的天然气体积为2m3(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为3.2×107J/m3.求: (1)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水吸收的热量; (3)该热水器工作的效率. 37.王大刚同学和家人在郊外野餐,用木炭烧水.铁锅内装有5kg水,把水从18℃加热至98℃,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如果木炭的热值为3.4×107J/kg,它燃烧放出的热有10%被水吸收.求: (1)在这个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 (2)在这个过程中用掉多少木炭.   2015-2016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九年级(上)第一次质检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B.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C.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扩散现象不能在固体中发生 【考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分析】(1)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3)要区分开分子的运动和固体小颗粒的运动(机械运动); (4)扩散现象在固体、液体、气体中均能发生. 【解答】解: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故A正确; 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缩小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故B错误; C、尘土飞扬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C错误; D、扩散现象能在固体中发生,比如长时间紧挨在一起的金板和铅板,金中有铅,铅中有金,故D错误. 故选A.   2.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B.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温度升高了 D.温度相同的1kg水和1g水,内能相同 【考点】内能的概念;物体内能的改变. 【分析】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和,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 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 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是质量、温度和状态. 【解答】解:A、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故A错误; B、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故B正确; C、因为晶体在熔化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因此晶体物质熔化过程中内能增加,但温度可以不变.故C错误; D、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是质量、温度和状态,1kg水和1g水的质量不同,所以内能不同,故D错误. 故选:B.   3.下列事例中,通过做功的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把饮料放入冰箱,饮料温度会降低 B.把酒精涂在手上,手会感觉到冰凉 C.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路面温度升高 D.给自行车打气,打气筒壁会发热 【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分析】改变内能的方法:一是做功,对物体做功(克服摩擦做功、压缩气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二是热传递.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饮料放入冰箱,饮料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B、把酒精涂在手上,手会感觉到冰凉,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C、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路面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D、用气筒给轮胎打气,气筒壁发热,是通过做功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符合题意; 故选D.   4.铁的比热容大于铜的比热容.质量相等的铁块和铜块吸收相等的热量,若吸收的热量全部转化为内能,则铁块的(  ) A.温度升高较少 B.末温较低 C.内能增加较少 D.内能较小 【考点】比热容的概念. 【分析】由吸热公式Q吸=cm△t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温度升高少,比热容小的温度升高多. 【解答】解: A、质量相同的铁块和铜块,因为铁的比热容大于铜的比热容,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由Q吸=cm△t可知,铜块的温度升高的多,铁块的温度升高较少,故A正确; B、由于铁和铜的初温不确定,所以铁块和铜的末温也不确定,故B错误; CD、铁块和铜块吸收相等的热量,所以铁块和铜块的增加的内能是相同的,故CD错误. 故选A.   5.关于如图所示的热学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压紧的两铅块,下面悬挂钩码而不分开,这是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 B.乙图中,试管内的水沸腾后,水蒸气将软木塞推出,软木塞的内能的转化为它的机械能 C.丙图中,抽去玻璃隔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这说明上面瓶中的空气密度较大 D.丁图中,金属管装有少量乙醚,迅速拉动缠在金属管外的皮绳,可使橡皮塞从管口飞出 【考点】分子间的作用力;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扩散现象. 【分析】(1)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4)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解答】解:A、甲图表示的是将接触面被削平的两个铅块用力压紧,可以使它们结合在一起,即便在下端悬挂一定质量的重物也不分开.这个实验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A错误; B、在软木塞被冲出试管口的过程中,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故B错误; C、抽去玻璃隔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属于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错误; D、金属管装有少量乙醚,迅速拉动缠在金属管外的皮绳,克服摩擦做功,金属管和内部乙醚的温度升高,达到乙醚燃点燃烧,产生的高温燃气推动橡皮塞做功,可使橡皮塞从管口飞出.故D正确. 故选D.   6.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其中一个冲程的剖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冲程是压缩冲程 B.该冲程中活塞向上运动 C.该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 D.该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 【考点】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分析】(1)汽油机的四个冲程,可根据气阀和活塞的状态判断是哪个冲程; (2)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压缩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做功冲程;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解答】解: 根据图示可知,两个气门都关闭,火花塞点火,活塞向下运动,气缸容积增大,因此是做功冲程. 在做功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ABD错、C正确. 故选C.   7.向酒精灯内添加适量酒精后,燃料的热值与灯内原来的部分相比较(  ) A.变大 B.不变 C.变小 D.无法确定 【考点】燃料的热值. 【分析】燃料的热值是燃料的一种性质,跟燃料种类有关,跟其它因素没有关系. 【解答】解: 向酒精灯内添加适量酒精后,酒精的质量增加,但是燃料的种类不变,热值不变. 故选B.   8.如表是几种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物质 水 水银 冰 沙石 比热容/J/(kg•℃) 4.2×103 0.14×103 2.1×103 0.92×103 A.制做体温计常用水银作介质,原因之一是水银的比热容小 B.北方楼房中的取暖器用水做介质,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 C.由于水比沙石的比热容大,所以内陆地区的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大 D.由于水比冰的比热容大,所以冷却食品时0℃的水比0℃的冰效果好 【考点】比热容的概念;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分析】(1)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小的温度升高的多; (2)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降低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的物质放出的热量多; (3)沿海地区,水多,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泥土沙石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 (4)物质有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吸热. 【解答】解:A、制作体温计常用水银做介质,因为,吸收相同的热量,水银的温度变化大,效果明显,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多,屋子里更暖和.所以,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做介质,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性,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沿海地区,水多;内陆地区水少、沙石多.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沿海地区昼夜的温差小,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用质量相等的O℃的冰冷却物体,冰吸收热量首先熔化成O℃的水,比用O℃的水直接冷却物体多了一个冰熔化吸热的过程,所以要使物体冷却,用质量相等的O℃的冰和O℃的水,冰的效果会好些,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9.某电动机的工作效率是83%,从能量转化看,它表示电动机工作时(  ) A.总共消耗了83%的电能 B.将83%的电能转化成机械能 C.将83%的电能转化成内能 D.将83%的机械能转化成电能 【考点】能量利用效率. 【分析】电动机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其用来做有用功的机械能,点消耗电能的百分比,就是它的工作效率. 【解答】解:电动机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动机的工作效率是83%,表示其用来做有用功的机械能占消耗电能的总量的83%,即将83%的电能转化成机械能.故只有B的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B.   10.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物质甲的比热容为(  ) A.2.1×103J/(kg•℃) B.4.2×103J/(kg•℃) C.1.2×103J/(kg•℃) 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 【考点】比热容的概念;热量的计算. 【分析】图象问题要结合物理公式进行分析. 由图象知物质甲和水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水吸收的热量是物质甲吸收热量的2倍. 【解答】解:由图象可知: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加热,水温度升高60℃需要20min,物质甲温度升高60℃需要10min. 所以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吸收的热量关系为:Q水吸=2Q甲吸. 由热量计算公式Q=cm△t,得:c=. 由c水=2c甲. c水=4.2×103J/(kg•℃). 所以c甲=2.1×103J/(kg•℃). 故选:A.   11.甲、乙两台汽油机,甲的效率比乙高,则(  ) A.甲每秒钟做的功比乙每秒钟做的功多 B.甲消耗的汽油比乙消耗的汽油少 C.消耗同样多的汽油,甲做的有用功比乙做的有用功多 D.做同样多的有用功,甲消耗的汽油比乙消耗的汽油多 【考点】热机的效率.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热机效率的概念.热机的效率是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 【解答】解:热机的效率是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甲的效率高,则做同样多的有用功,甲消耗的油少;消耗同样多的油,甲做的有用功多.所以C正确,D错误. A将效率与功率混了,若甲的功率比乙高,则A正确. B缺少条件做同样的有用功,所以错误. 故选C.   12.下列有关热机效率、燃料热值、物体内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热机所用燃料的热值越大,效率越高 B.热机所用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成的内能越多,效率越高 C.物体的内能越大,温度越高 D.摩擦生热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来增加物体的内能 【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机的效率. 【分析】(1)热机的效率是指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能量之比;减少热的损失,可以提高效率; (2)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物体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还与物体质量有关;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即机械能与内能之间相互转化. 【解答】解: A.用热值大的燃料,燃烧相同燃料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但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不一定多,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能量的比值不一定大,热机效率不一定得到提高,故A不正确; B.热机效率是指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能量的比值,与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成的内能无关,故B不正确; C.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质量和温度都有关系,物体的内能越大,温度不一定越高,故C不正确; D.摩擦生热,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成内能,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故D正确. 故选ABC.   13.如图所示,用餐巾纸摩擦一根可以绕支架自由转动的吸管,使它带上电,现用另一带电玻璃棒靠近吸管的一端,发现它们互相排斥,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吸管带的是正电 B.吸管在摩擦中失去电子而带负电 C.吸管和玻璃棒带同种电荷 D.吸管和玻璃棒带异种电荷 【考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分析】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答】解: A、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不知道玻璃棒带的是何种电荷,所以无法知道吸管带的是何种电荷.此选项错误; B、不知道吸管带何种电荷,无法确定吸管摩擦过程中失去电子还是得到电子.此选项错误; C、无论带何种电荷,吸管和玻璃棒相互排斥,所以一定带的是同种电荷.此选项正确; D、已知吸管和玻璃棒相互排斥,所以不可能是带异种电荷.此选项错误. 故选C.   14.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1和S2后,下列分析正确(  ) A.小灯泡亮,电铃不响 B.电铃不响,小灯泡不亮 C.小灯泡不亮,电铃响 D.电铃不响 【考点】电路的三种状态. 【分析】当开关都闭合后,灯泡会被短路,所以不会发光,但电铃仍能工作. 【解答】解:如图所示的电路,开关S2与L并联,当开关都闭合后,灯泡会被短路,所以不会发光,但电铃仍能工作,所以A、B、D不符合题意,只有C符合题意; 故选C.   15.岳阳城区新投入的公交车后门左右扶杆上均装有一个红色按钮(如图),每个按钮相当于一个开关,当乘客按下任一按钮,驾驶台上的指示灯亮,提醒司机有人下车,下列电路图能实现上述目标的是(  ) A. B. C. D. 【考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分析】根据“乘客只要按下任何一个按钮,装在驾驶台上的电灯都会发光”结合串并联电路特点判断两个开关的连接方式,然后分析电路图答题. 【解答】解:只要按下任何一个按钮,装在驾驶台上的指示灯都会发光,说明这两个开关互不影响,两开关是并联的,灯泡串联在干路中,由图示电路图可知,B正确; 故选B.   16.有一个看不见内部情况的盒子,盒上有两个灯泡和一个开关,它们的连线在盒内.闭合开关,两个灯泡都发亮,断开开关,两个灯泡都熄灭.在不打开盒子的情况下,小玲为了判断两个灯泡的连接方式,把其中一个灯泡拆下,闭合开关,观察另一个灯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另一个灯还亮,则原来两灯是并联 B.如另一个灯还亮,则原来两灯是串联 C.如另一个灯不亮,则原来两灯是并联 D.以上说法都不对 【考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 【分析】电路的基本连接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串联,在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同时工作;另一种是并联,在并联电路中各个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独立工作. 【解答】解:在不打开盒子的情况下,小玲为了判断两个灯泡的连接方式,把其中一个灯泡拆下,闭合开关,观察另一个灯泡,如果另一只灯泡发光,说明两只灯泡互不影响,独立工作,两只灯泡属于并联电路;如果另一只灯泡不发光,说明两只灯泡相互影响,不能独立工作,两只灯泡属于串联电路. 由上述可知选项B、C、D都不正确. 故选A.   17.教室内有四盏220V的灯,两个开关,每个开关控制两盏灯.图中能正确反映教室这四盏灯连接情况的是(  ) A. B. C. D. 【考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 【分析】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工作时互不影响,用电器的开关应该连接在火线上. 【解答】解:A、图中两盏灯串联,工作相互影响,故A错误; B、一个开关断开时,本开关控制的两盏灯不工作,另一个开关控制的两盏灯可以正常工作,所以两开关控制的灯分别是并联的,故B正确; C、当图中两开关都闭合时会短路,故C错误; D、图中上方两灯不能独立工作,必须与下方两灯同时工作,故D错误. 故选:B.   18.如图所示,若开关S闭合后,灯L1、L2均不亮,小华同学利用一根导线去查找电路故障,当她将导线连接在灯L1两端时,两灯均不亮,将导线连接在灯L2两端时,灯L1亮而灯L2不亮.由此可判断(  ) A.灯L1短路 B.灯L2短路 C.灯L1断路 D.灯L2断路 【考点】电路的三种状态. 【分析】闭合开关灯泡不亮,原因有两个:断路或短路.已知两灯串联都不亮,所以不可能是一灯短路,只能是断路. 【解答】解: A 如果L1短路,L2发光.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如果L2短路,L1发光.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如果L1断路,L2不发光,将导线并联在L1两端时,L2是通路会发光.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如果L2断路,L1不发光;将导线并联在L1两端时,两灯仍是断路不发光.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电路中有电源存在,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 B.电路中负电荷发生定向移动时,不能形成电流 C.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同 D.在有电流通过的电路中,电流在电源外部沿“正极→用电器→负极”的方向流动 【考点】电流的形成;电流的方向. 【分析】(1)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一是有电源;二是闭合回路. (2)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将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3)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正极到电源负极;在电源内部,电流从电源负极到电源正极. 【解答】解:A、因为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一是有电源;二是闭合回路,只有电源不一定有电流产生,故A错误; B、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因此电路中负电荷发生定向移动时,电路中一定有电流,故B错误; C、自由电子带负电荷,故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一定与电流方向相反,故C错误; D、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正极经过用电器回到电源负极,故D正确. 故选:D.   20.如图所示是一个能吹出冷热风的电吹风简化电路图,图中A是吹风机,B是电热丝,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只闭合开关S1,电吹风吹出冷风 B.只闭合开关S2,电吹风吹出热风 C.同时闭合开关S1、S2,电吹风吹出冷风 D.同时闭合开关S1、S2,电吹风吹出热风 【考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 【分析】并联电路中干路的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的开关控制本支路的用电器.A工作时吹风,B工作时发热,同时工作时吹热风. 【解答】解:开关S2在干路上,S1在B所在支路. A、此时干路开关S2是断开的,电路没有接通,所有用电器都不工作,故A错误; B、此时电热丝所在支路的开关是断开的,电热丝不工作,只有吹风机接入电路,吹出冷风,故B错误; C、此时电热丝与吹风机并联接入电路,同时工作,吹出热风,故C错误; D、理由同C,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9分) 21.厨师将一勺盐放入汤中,整锅汤都会变咸,这是 扩散 现象,这种现象说明了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 【考点】扩散现象. 【分析】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扩散现象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解答】解:厨师将一勺盐放入汤中,整锅汤都会变咸,这是扩散现象,这种现象说明了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故答案为:扩散;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2.现有:①花生油②铅笔芯③水银④塑料盒⑤钢钥匙5种物品,其中属于导体的是 ②③⑤ .(填序号) 【考点】导体. 【分析】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各种金属、酸碱盐溶液、石墨、人体、大地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陶瓷、塑料、玻璃等. 【解答】解: 铅笔芯、水银、钢钥匙容易导电是导体,花生油、塑料盒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 故答案为:②③⑤.   23.若一个太阳能热水器内装有100kg温度为20℃的水,阳光照射一天后,水温升高到80℃,则热水器内的水吸收了 2.52×107 J的太阳能,这是通过 热传递 方式改变了水的内能. 【考点】太阳能热水器中的热量计算;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分析】(1)知道水的质量、水的初温和末温、水的比热容,利用吸热公式Q吸=cm(t﹣t0)求热水器内的水吸收的热量;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二:一是做功,二是热传递(热从高温物体或物体的高温部分传给低温物体或物体的低温部分),据此得出答案. 【解答】解: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t0) =4.2×103J/(kg•℃)×100kg×(80℃﹣20℃) =2.52×107J; (2)太阳热水器内的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发生了热传递. 故答案为:2.52×107;热传递.   24.小光同学在操场上练习爬杆,当他从竿的顶端滑下时,感到竿烫手,说明竿的内能 增大 (“增大”、“不变”或“减少”),这是通过 做功 的方法使竿的内能改变的. 【考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分析】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解答】解:当小光同学从竿的顶端滑下时,感到竿烫手,说明竿的内能增大,这是通过做功的方法使竿的内能发生改变的. 故答案为:增大;做功.   25.如图所示,工作中的四冲程汽油机正处于 做功 冲程,该冲程将 内能 转化为机械能,若该汽油机每秒完成40个冲程,则每秒它对外做功 10 次、飞轮转过 20 圈. 【考点】内燃机的四个冲程;有关热机的计算. 【分析】(1)由进气门和排气门的关闭和打开情况、活塞的上行和下行情况来判断是哪个冲程; (2)四个冲程中压缩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排气和吸气冲程没有能的转化. (3)热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要经过4个冲程,燃气对外做功1次,活塞往返2次,飞轮转动2周,根据这个比例关系可以求出答案. 【解答】解:(1)如图,进气门和排气门都是关闭的,火花塞放电,活塞下行,可以判断是做功冲程,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热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要经过4个冲程,燃气对外做功1次,活塞往返2次,飞轮转动2周,若该汽油机每秒完成40个冲程,则每秒它对外做功10次,飞轮转动20周. 故答案为:做功;内能;10;20.   26.将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20℃,水吸收的热量为 8.4×104 J,水温越高,其分子运动越 剧烈 (选填“剧烈”或“缓慢”).[c水=4.2×103J/kg•℃)]. 【考点】热量的计算;分子的热运动. 【分析】利用吸热公式求出水吸收的热量;温度越高分子扩散越快,据分析解答. 【解答】解:水吸收的热量为:Q=cm△t=4.2×103J/(kg•℃)×1kg×20℃=8.4×104J; 由于分子扩散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剧烈. 故答案为:8.4×104;剧烈   27.如图所示,迅速下压活塞,筒内浸有乙醚的棉花被压燃,下压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空气的 内 能;在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实现这一能量转化过程的是 压缩 冲程. 【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分析】(1)结合温度与内能的关系和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角度分析解答问题. (2)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当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增大,当物体对外界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就会减小. 【解答】解: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中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会看到棉花燃烧,该过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得棉花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着火点,燃烧起来,这个现象说明了空气被压缩时内能增大. 在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实现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的是压缩冲程. 故答案为:内;压缩.   28.如图是四个热学实验.请在下面空格处用字母表示相关实验: (1)说明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D、B . (2)说明分子之间有作用力的是 A ;说明分子是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的是 C . 【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的运动. 【分析】逐个分析ABCD四个物理情景,确定其包含的物理规律或道理,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 A、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块挤压在一起,可吊起一定质量的物体,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B、加热使水沸腾,水的内能增加,说明热传递可以改变内能; C、抽开中间的玻璃板,两种气体混在一起,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D、绳子摩擦使铜管内乙醚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说明做功可以改变内能. 所以:(1)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D;说明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B. (2)说明分子之间有作用力的是A;说明分子是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的是C. 故答案为:(1)D、B;(2)A;C.   29.如图所示,要使灯L1和灯L2并联在电路中,应闭合的开关是 S1、S3 ;要使灯L1和灯L2串联在电路中,应闭合的开关是 S2 ,开关 S2、S3 不能同时闭合,否则会发生短路. 【考点】电路的三种状态. 【分析】把几个用电器首尾相接,连入电路就是串联.把几个用电器首首相接,尾尾相接,再连入电路,就是并联,电源短路是指电源两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连通的电路. 【解答】解:(1)若闭合开关S1、S3时,则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开关S1后开始分支,一路经过L1,另一路经过L2、开关S3,然后两路汇合共同回到电源的负极,所以它们是并联的; (2)若闭合开关S2时,则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后先后依次经过两盏灯泡,所以它们是串联的; (3)同时闭合开关S2、S3时,导线直接连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