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年数学下第九单元 统计教学设计一年数学下第九单元 统计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397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教学重点、难点: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过程。教学时间:2课时。课题一 统计教学内容:教科书9394页。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对数据统计过程的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初步了解分类统计的意义。2、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观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
2、的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重点:了解统计的含义,会看统计图、统计表,进行简单的统计。教学难点:能够进行简单的统计。教学准备:统计图、统计表、作业纸。教学过程:一、导入:1、小朋友们,你们都特别喜欢小动物,全班每个人都喜欢什么动物呢?今天就请你做个小调查。2、出示动物,学生进行收集数据的过程。绿孔雀 非洲象 大熊猫袋 鼠 梅花鹿 河 马3、提出明确要求:用你喜欢的方法,要让每个人看清楚喜欢这些动物的各有多少人。4、学生活动。二、探索新知:1、展示学生刚才初步统计的结果。(1)用数字表示的。(2)用学生的名字表示的。(3)用圆圈表示的。(4)用画对号的
3、方式表示的。(5)用写正字的方式表示的。2、揭题:小朋友们,知道吗?刚才你们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统计的过程,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统计的有关知识。3、发统计图和统计表:根据你刚才收集的数据,完成统计图和统计表。实践活动(调查全班小朋友们喜欢的动物)统计表:(学具卡片)绿孔雀 非洲象 大熊猫 袋 鼠 梅花鹿 河 马统计图:(学具卡片)绿孔雀 非洲象 大熊猫 袋鼠 梅花鹿 河马4、出示统计图和统计表。(1)通过小朋友们的统计,你能发现什么?(2)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三、总结:1、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可以用统计解决,你能说一说吗?2、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作业布置:利用课间调查一下班里小朋友的出生月份,
4、完成95页练习十七的第1题。板书设计: 统计统计表:绿孔雀 非洲象 大熊猫 袋 鼠 梅花鹿 河 马统计图:绿孔雀 非洲象 大熊猫 袋鼠 梅花鹿 河马课后小记:课题二 练习教学内容:完成练习十七的24题。教学目标:巩固本单元所学的内容。教学过程:一、检查作业:1、 小组互相交流自己调查的结果。2、 展示几份。二、 练习:练习十七1、 第2题。(1) 看图,明确题意。(2) 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统计。(3) 完成统计表及问题。(4) 集体订正。2、 第3题:计算。(1)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
5、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2) 集体订正答案。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3、 第4题:调查本班每一位同学最
6、喜欢什么交通工具。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4、 思考题:用 、 、 三张卡片,可以摆出6种排法,例如:请你试着摆出其他几种排法。三、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