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662政治学原理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pdf

上传人:雁** 文档编号:303670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PDF 页数:89 大小:9.7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662政治学原理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662政治学原理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662政治学原理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662政治学原理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亲,该文档总共8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目录2015年北京大学662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2011年北京大学661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回忆版)2010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回忆版)2009年北京大学658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2008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2007年北京大学647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2006年北京大学359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回忆版)(含部分答案)2005年北京大学362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2004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2003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2002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2001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2000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1999年

2、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1998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2015年北京大学662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2015年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政治学原理一、名词解释1现代国家2超国家主义3复合制国家4使民主运转起来5皇天无亲,惟德是辅二、简答1“中产阶级”的政治态度。2政治学研究范式的种类。3中国古代法家的法治与当今法治的联系与区别。三、论述题1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演变及其与现代民主体系的“对接”。2今天,世界许多国家为金融危机、社会冲突、党派纷争、地方独立乃至恐怖主义等现象所困扰,这是否说明“民主体系的崩溃”。2011年北京大学661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回忆版)2011年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入

3、学考试试题政治学原理一、名词解释1公民社会2社会主义3政治科学4帕累托改进5利益聚合二、简答题1个人主义与多元主义的区别。2代议民主与协商民主的关系。3关于平等问题的争议。三、论述1政治研究中的人性假设。2根据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和国家兴衰探源中的相关分析,回答中国是否存在垄断集团以及是否可以通过压制手段来解决问题,可以有那些制度和体制设计解决或避免垄断利益集团与国家衰败的问题。(大意若此)2010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回忆版)2010年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政治学原理一、名词解释1利益2功利主义3理性人假说4集团行动逻辑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二、简答题,用政治学原理回答。1关于

4、政治学的古今之争。23三、论述1根据“全球治理”概念,结合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外交政策,谈谈中国政府在国际上应该倡导什么样的哲学概念。2有人说民主只是精英们谈论的东西,但是中国政府在处理公共事件上的表现,表明民主关乎人民生活与生命,论述民主怎么和人民生活和生命下相关。2009年北京大学658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2008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2007年北京大学647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2006年北京大学359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回忆版)(含部分答案)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政治学原理一、名词解释1政治体系2联邦政体二、简答题1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说“人天生

5、是政治的动物”,对此进行评价。2利益分析是政治学研究中的重要方法。对其合理性进行分析。三、论述题1期望曲线的政治学原理。2请辨析:民主=公投。参考答案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政治学原理一、名词解释1政治体系答:政治体系是政治行为主体所赖以存在的制度形式,是政治制度与行为主体的有机统一。政治行为主体既包括国家、政府、政党和利益集团这样的社会政治组织,又包括政治个人。在现代政治学中,不研究政治个人的作用,就会遗漏很多内容。上述政治行为主体的活动构成了政治的全过程,即自下而上的利益表达和利益综合与自上而下的政策输出。无论是什么样的政治行为主体,其行为都要受到一定

6、的政治制度和政治规范的限制。政治制度包括政府体制、政党制度、利益集团活动规则等,其中政府体制是政治制度的核心,一个国家的政府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他政治制度的设置和运转。政治制度的运转一方面表现为法律命令的实施,另一方面又受到法律规范的制约以及其他政治规范(政治信仰、政治传统和政治道德等)的影响。因此,政治体系本身包含着丰富的政治理论。2联邦政体答:联邦政体是由两个以上具有各自的立法、行政、司法机关的政治实体结合而成的统一国家的政体。世界上由近两百个国家中有二十多个国家实行联邦制,包括美国、巴西、巴基斯坦、澳大利亚、墨西哥、瑞士、德国、尼日利亚、马来西亚、加拿大、比利时、苏丹、斯里兰卡等,此

7、外,解体前的苏联、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也是联邦制。联邦政体的特点在于:国家具有最高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行使国家最高政治权力。各联邦组成单位也有自己独立的立法、行政、司法机关,这些机关与中央机关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它们在各自的行政区域内行使政治权力;国家有统一的宪法和基本法律,但是,在国家统一宪法和基本法律范围内,各联邦组成单位又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国民既有联邦国籍,又有组成联邦单位的国籍;在对外关系方面,联邦是国际政治中的主权国家,中央政府拥有外交权。不过,各联邦组成单位也有一定的对外交往独立性,可以在联邦宪法允许范围内,与外国政府就某些次要事项签约,有些联邦国家的组成单位还可以以独立资格加

8、入国际组织。现代联邦制的形成是与民族国家的出现联系在一起的,其特点在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权威的同时容纳地区的多样性。联邦制以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为目的,是一种从分散到集中的制度安排。在民族国家的建构过程中,民族国家选择联邦制而不是单一制作为国家结构的形式,一般是由于历史、自然、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和阶级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因此,现代联邦主义的创立为单一制的民族国家模式提供了另外一种选择。二、简答题1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说“人天生是政治的动物”,对此进行评价。答:亚里士多德说“人天生是政治的动物”,是指人只有在社区里与他人一起才能过上美好的生活。对此,马克思也说过:“人即使不像亚里土多德所说的那样

9、,天生是政治动物,无论如何也天生是社会动物”,“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马克思说的“政治动物”概念,实质是当作“社会动物”的概念来使用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生来就必然要组成一定的社会,必然要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之中。人总是要处于社会关系之中,但人并不必然要进入政治关系中。一方面,政治制度不发达会限定某些人作为政治人的功能的发挥;另一方面,即使享有政治权利的人并不必然去享用属于他们的政治权利。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人属于非政治阶层。非政治阶层在任何时代和任何社会都存在。在号称“民主完备”的美国和其他一些西方国家,非政治阶层或对政治冷漠的群

10、体是很大的。比较起来,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政治积极性远比资本主义国家高。中国人不谈政治的比例很低,而参加投票的比例又很高,一般都在95以上。但是,判断一次选举的质量,一是看公民的责任感,二是看公民是否因利益因素而关心选举。调查研究表明,有近13的选民,在选举中持冷漠态度,投票是为了应付督促他们参加投票的本单位领导、居委会干部,以及出于其他原因的考虑。因此,可以肯定地说,无论在什么样的国家,都存在一个政治冷漠群体或无政治阶层。政治离开活生生的个人,就无法运转。如果说在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政治斗争中,政治不是个人的事,那么在和平建设时期,当一个公民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公民个人为保护自己合

11、法权利的行为是个人的事,而这种行为同时也具有政治属性。政治所要保护的正是公民的合法权益。2利益分析是政治学研究中的重要方法。对其合理性进行分析。答: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利益分析方法从利益角度分析人们结成经济关系、阶级关系和政治社会关系的动因,分析政治的内容和特性,分析不同社会背景,不同社会阶级,社会群体,社会集团乃至个人之间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变化,它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经济分析方法、阶级分析方法的进一步具体化,就其本质内容而言,经济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本质上都是利益分析方法,因为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分析社会政治“必须到生产关系中间去探求社会现象的根源,必须把这些现

12、象归结为一定阶级的利益”。所以,列宁在论及苏俄政治时明确指出:“我国的对内和对外政策归根结底是由我国统治阶级的经济利益和经济地位决定的。这个原理是马克思主义者整个世界观的基础。”三、论述题1期望曲线的政治学原理。2请辨析:民主=公投。答:牛津法律大辞典把公投(Referendum)解释为“从选民那里获得对某一特定问题的意见表达的一种宪法上规定的方法”。古罗马“公投”称为plebiscite,是指“通过让全体居民投票表示赞成或反对一项议题的方法,从一块领土的全体居民那里获取他们对某一问题的看法的手段”。(1)“公投”按“范围”可分为“全国性公投”与“地方性公投”,按“议题”与“土地”的关系,可分

13、为“主权变更公投”与“非主权变更公投”。“主权变更公投”涉及“土地”或“领土”的割让、分离、并合或归属。十九世纪中叶,意大利统一过程中,经过三次战争,又经过三次公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波兰和德国就上西里西亚的归属发生争执,一九二一年“三二零”举行公投。公投后 波德两国对投票结果发生争执,形成武装冲突。上世纪六十年代,新加坡就是否加入马来西亚联邦问题,因有争议,举办了一次公投。“主权变更公投”运用得比较成功的是殖民地国家的独立,这种公投称为“民族自决公投”。但“民族自决公投”有明确的适用限制,实行民族自决公投的国家或地区一般是与宗主国远隔重洋,与宗主国不属于同一民族的国家和地区。一九六零年联合国

14、大会在起草、讨论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宣言时,指出“民族自决”是一种人民自治的权利,而非分离的权利(the right of secession)。所以民族自决公投不适用于加拿大的魁北克的统独问题,魁北克要独立,必须与加拿大联邦政府及其他省份磋商,未经加拿大联邦政府同意,魁北克单方面脱离联邦是无效的。魁北克与台湾独立的公投,都是“非民族自决的地区分离公投”,如果要通过公投和平地分离,前提是要获得“所在国”或“母国”的同意或认可,即使所在国或母国是被迫的。二战后外蒙公投独立,当时就得到中国的“被迫认可”。非主权变更公投的“议题”很广,从禁酒、采用新货币、是否设地区议会,法律复决、立法原则和重大

15、政策之创制,到修宪、制宪。(2)“公投“、“民主”、是不同概念。对“非主权变更公投”来说,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举办公投,是为了修正,改变代议机关的决定。只有在有健全法制的国家或地区,公投有助于“深化民主”,而在法治不健全或“少法治”的国家或地区,公投往往会造成“劣质民主”,甚至更恶劣的结果。法国在十九世纪有两次公投,先后推到了“第一共和”和“第二共和”,把拿破仑和他的侄子先后推上了皇帝的宝座。二十世纪的法国,戴高乐热衷公投,但他自己因公投失败最终下了台。欧洲许多国家利用公投来决定是否加入欧共体和欧盟。美国许多州经常举行地方性公投,加州尤其热衷公投,自一九一二加州首次实行公投以来,有二百七十多个创

16、制提禀联数达到法定人数,其中三分之一通过成为法律。去年七月七日加州罢免戴维斯州长时同时举行选举和公投。2005年北京大学362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2005年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政治学原理一、名词解释(每题7分,共5题)1全球化2大政府3政治沟通4依附理论5社群主义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3题)1政府类型划分的方法和理论。2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主要分歧。3政治社会化等同于社会政治化吗?(说明理由)三、论述题(每题35分,共2题)1论证或反驳“宪政=限政”。2近年来,社会信用的问题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试用政府角色的理论,说明政府信用体系建设对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

17、要性。参考答案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政治学原理一、名词解释1全球化答:全球化是指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要素超越国界和地域限制而互相影响并走向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传统的民族国家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世界性的、国家性的和地方性的事物互相影响,世界各个要素之间关系密切,世界变成了一个“无过节的社会”。具体表现为:(1)市场经济的全球普及化。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2)科学技术成了关

18、键性的生产要素,对信息的依赖性不短增长,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迅速延伸和扩展,通信联络成本不断降低,一个全新的全球“网络社会”正在形成。再次,金融工具不断创新,资金跨国交易的速度和规模不断扩大。总的来看,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包含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联系、影响、制约的多元概念。“全球化”可概括为科技、经济、政治、法治、管理、组织、文化、思想观念、人际交往、国际关系十个方面的全球化。2大政府答:大政府是在政府管理层面上体现为极度发达的政府,政府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几乎不受限制的权力,管理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

19、化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导致了社会领域的缩小,完全受制于政府控制之下。政府过多的干预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和控制社会的每一个阶层,又可以称为无限政府。是一个政府自身的规模、职能、权力和行为方式上具有无限扩张,不受法律和社会的制约。权力不受来自下级或独立的权力机构的约束,而只受上级主管的约束;政府职能无限扩张,政府越来越多地承担了本来完全可以由社会或市场自己去履行或完成的事务,政府权力深入到纯粹属于个人生活的私领域;政府规模膨胀,机构和官员越来越多,政府的成本上升,经费短缺,财政紧张。计划更多的是动员社会资源的工具,而不是平衡资源配置的工具。在大政府中,公民丧失绝大部分经济自主权,保持计划管理效率,

20、公民要服从管理,公民受到来自行政机关的宽泛无边的自由裁量权大政府的涵义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机构设置上,大政府的机构类型往往比较多,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大政府的机构规模也比较大,人数相对小政府较多。(2)政府功能上,大政府往往承担着较为繁多和全面的功能,有时涉及到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3)权力结构上,大政府趋向于把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中,而分配给下级各个机关部门的权力较少,有时甚至剥夺社会领域的权力。3政治沟通答:政治沟通是指传递政治信息、交流政治思想的全部活动。狭义的政治沟通是政治体系在输入输出过程中政治信息的交流和转换。作为政治管理方式的政治沟通是狭义的。广义的政治沟

21、通是指传递政治信息、交流政治思想的全部活动。狭义的政治沟通是指政治体系在输入输出过程中政治信息的交流与转换。政治管理过程中的政治沟通是狭义的政治沟通。政治沟通常常被誉为政治管理的中枢神经,它对整个政治管理活动起着不可替代的整合作用和驱动作用。政治沟通的基本内容是政治信息的传递,它包括政治体系当中政治信息的获取、输送、存贮、处理和反馈等过程。作为政治管理方式的政治沟通是狭义的,按照沟通路径,可以分为上行、平行和下行三种。政治沟通之所以会发生,在于舆论、政党、科层、团体四种本动力;政治沟通基本功能则有决策、执行、控制、协调、制约、说服、预置、发展八种。4依附理论答:依附理论是一些学者在研究发展中国

22、现代化的过程中提出的理论,它是关于发展中国家为什么没有实现现代化的一种解释。阿根廷学者普雷毕什于20世纪40年代末就提出他的发展理论。他认为,世界是一个经济体系,它由核心(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边陲(非西方不发达国家)构成。核心和边陲之间的经济关系是不平等的,前者通过不公正的贸易剥削后者,是导致后者不发达的根本原因。另一位学者弗兰克把普雷毕什的“核心”称为宗主,把“边陲”叫做“卫星”。他认为,在整个世界经济体系中,“宗主卫星”关系不仅存在于世界层次,即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之间,也存在于每个卫星国内部。不发达国家有如下经济和社会特征:其生产部门的兴衰以核心国的兴趣和需要为转移,核心国感兴趣和需

23、要的部门比较繁荣,反之则萧条;经济上呈“二元结构”,现代经济部门是核心国经济的延伸,与核心国经济联系不密切的部门相当落后;与二元经济结构相对应,不发达国家呈明显的“二元社会结构”,城市中的富裕社会与农村中的贫穷社会并立共存;在国际贸易上,依附型不发达国家主要出口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等等。依附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要实现自己的发展,就应当摆脱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依赖,阻止西方贸易、技术、跨国公司、教育与思想的侵入,自力更生。依附理论指出,西方发达国家应对发展中国家的不发达承担责任,发展中国家要现代化必须摆脱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依赖。5社群主义答:社群主义是指一种与新自由主义相对峙的政治思潮。它反对新自由主义把

24、自我和个人当作理解和分析社会政治现象和政治制度的基本变量,而认为个人及其自我最终是由他或他所在的社群决定的。因此,社群才是政治分析的基本变量。与此相一致,社群主义强调国家、家庭和社区的价值,倡导爱国主义。在价值观上,社群主义强调集体权利优先的原则。比起个人权利来,社群主义特别倡导公共利益优先,用公益政治学替代权利政治学,是社群主义的根本主张。社群主义的哲学基础则是新集体主义。当代社群主义的社群概念根本上源于亚里士多德的。在他的政治学中提到的“城邦”也即“政治社群”。当代社群主义者基本秉承了亚里士多德、梯尼斯等的人关于社群的基本思想。桑德尔、丹尼二.贝尔、迈克.华尔采、戴维.米勒等社群主义者从不

25、同的角度对社群主义作了种种论述。但是,社群主义的核心思想是强调社群对于自我和个人的优先性。社群主义者认为,个人主义关于理性的个人可以自由地选择的前提,是错误的或虚假的,理解人类行为的唯一正确方式是把个人放到其社会的、文化的和历史的背景中去考察。社群既是一种善,也是一种必需,人们应当努力追求而不应当放弃。正义优先的原则要求权利优先的政治学,而善优先的原则要求公益优先的政治学。因此,用公益政治学替代权利政治学,便成为社群主义的实质性主张。二、简答题1政府类型划分的方法和理论。答:按照不同的理论,政府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相互关系以及行政机关的组织形式。可以将政府分总统制

26、政府、内阁制政府、总统内阁混合制政府、委员会制政府和中国特色的政府制度。总统制政府制度起源于18世纪末的美国,是以总统为政府首脑和国家元首的一种政府制度。在实行总统制的国家,一般遵循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原则,行政首脑的任期和权限在宪法上都是独立的,不受立法机关的支配。在这种政府制度中,总统领导和组织政府,政府不向一会负责而向总统负责。内阁制政府又称议会制政府,起源于英国,是内阁(政府)总揽行政权并对一会负责的一种政府制度。内阁通常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一个政党或几个政党组成,多数党领袖为内阁首相(总理)。内阁对议会负责并受议会监督。由于执政党数量的不同,内阁制政府可以分为一党内阁和

27、联合内阁。而议会反对党按照内阁的组织形式组成的准备上台的班子则被称为“影子内阁”。总统内阁混合制政府制度介于总统制活动议会制之间,是一种总统有直选产生,而总理及内阁系对国会负责。并将两者结合为一体的制度,又称为半总统制,以年戴高乐担任首届总统为标志的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为典型代表。委员会制政府制度是国家最高行政权不掌握在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一人手中,而是由一会产生的委员会集体行使的一种政府制度。瑞士是典型代表。中国政府制度不搞三权分立,而是遵循议行合一原则,即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法律并做出重大决策,由国务院执行。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按照马克思主义国

28、家学说并结合中国实际而创立的新型无产阶级国家政权组织形式。(2)按照不同历史时期政府的不同功能,可将政府类型划分为以下几种:传统型政府。它的特点是:首先,其职能属第一阶段的政府职能。由此导致政府与民众的关系呈简单的统治和被统治、保卫和受保卫的关系。民众几乎不可能成为国家或社会的真正主人。其次,其结构多为第一阶段的政府结构(某些历史时期的少数小国也有分权式结构)。由此导致民众几乎不可能监督政府行为,参与公共事务管理,而且本身的基本政治权利难以保障。政府与民众的关系及政府内部关系紧张,经常出现用暴力或阴谋手段推翻政府或夺取政府职位的现象。再次,其产生方式广泛采行第一阶段的政府产生方式(也有少数国家

29、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采行过世袭和选举结合的方式或以世袭、委任为基础的考任方式)。由此导致政府基本上是一个封闭的集团,政府与民众之间基本上不流动、不沟通。政府对社会严重异化,成为明显地高踞于社会之上的力量。最后,其行使权力的方式和手段为第一阶段的政府行使权力的方式和手段,且思想教育手段与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结为一体,“政教合一”。由此导致负责思想教育的成员在政府中占有重要地位,民众不但在经济上、政治上受政府统治,在思想道德上也受政府的严格管束。总的说,传统型政府其成员不代表什么社会集团或“阶级”,他们就是一种社会集团。现代型政府。它的特点是:首先,其职能属第二阶段的政府职能。由此导致政府与民众的关系一

30、般呈管理和被管理,服务和接受服务的关系,民众可能成为国家和社会的真正主人。其次,其结构多为第二阶段的政府机构。由此导致民众能够监督政府行为,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基本政治权利有保障。同时,政府与民众的关系及政府内部的关系缓和,难以出现用暴力或阴谋手段推翻政府或夺取政府职位的现象。再次,其产生方式是第二阶段的政府产生方式。由此导致政府成为一个开放的集团,政府与民众之间互相沟通,互相流动,政府几乎无法对社会“异化”。最后,其行使权力的方式较明确地分为立法、行政、司法、监察,这些方式针对不同的问题、领域、对象分别实施,各种方式的运用都受宪法和法律的限制,政府广泛采用经济手段实施管理,思想教育手段与行政手

31、段、法律手段不融为一体,“政教分离”。由此导致负责思想教育的成员在政府中不占重要地位,或政府中没有这种成员。民众思想道德靠科学文化教育、社会习俗和社会舆论调节,政府只对此加以指导。过渡型政府。它是从传统型政府向现代型政府发展中的政府,它分别兼有传统型政府和现代型政府的某些特点。由于过渡型政府在变化之中,它的很多传统型特点正在向现代性特点转变,其转变的速度和程度与国家的经济发展、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政治力量的对比、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斗争结果密切相关。但是,不管怎样,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型政府和过渡型政府迟早都要转变为现代型政府。2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主要分歧。答:(1)国际关系

32、中的理想主义有如下几个内涵:关于人性。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无善恶,是外在环境造成了人误入歧途。关于战争成因。并非由于人性缺陷,而是有战争的利诱和国内外制度的缺陷造成的。关于维护和平。对人加强教育,倡导用国际组织、国际法及民众舆论来规范国家行为。排斥权力政治,提倡道德争议。权力政治是万恶之源,反对权力政治,反对秘密外交,倡导民主平等,树立国际道义,以道德制约权力。关于民族国家。各国主权有限,主权国家利益和谐,倡导国际合作。鼓励大众政治参与,倡导国家管理民主化。提高公民素质,建立国内民主,以公众舆论监督国家外交。倡导国际和平主义,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2)国际关系中的现实主义有如下几个内涵:对理想主义

33、批判 人性本恶 虽承认道义,但更强调权力政治。国际无政府状态、国家间利益冲突,国家间斗争常态。强调一国外交胜于国际事务。强调国际关系中政治家的作用,忽视民众。国际是国际行为主体,各国以实力为基础追逐利益,和平只能求于均势。(3)“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是研究国际关系中的两种重要方式。两者的分歧主要体现在:对人性的看法不同。理想主义认为人性可以改造。理想主义关于人类的思想主要来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类完美主义。现实主义从哲学和宗教的角度出发,认为人性是本恶的。教育和智慧的增长并不能解决人性恶的问题。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冲突的关系,从而决定了冲突和斗争是国际关系中的最基本特征。对国际关系的看法不同。

34、国家间的利益是可以调和的。理想主义者强调,在人类社会和各国家之间不存在重大的利益冲突,并否定国家利益在国际政治中的重要性,相信国家利益在国际关系中是可以互相和谐一致的。现实主义强调国家总是追求自己的国家利益,因此权力关系界定的利益是国家行为的主要尺度。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现实主义认为国家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权力的关系,国家自身的实力强弱决定国家利益的大小。正所谓“弱国无外交”。对国际组织和国际法看法不同。建立国际机构。国际联盟是理想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具体表现,他们认为只有建立这样一个跨国家的机构,世界和平才能维系和实现。国际法和国际公约可以保证和平。理想主义者相信国际法可以规范国家的行为,同时

35、国际道德在国际关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现实主义者反对把道德和公众舆论,国际法等置于外交上的重要地位。他们认为“强者为王,实力至上”。维持国际和平的最好办法是依靠均势。大多数的现实主义者主张通过结盟的方式实现力量均势,均势实现了,国际和平就有保证了。对社会和世界的看法不同。理想主义所强调的维护世界和平要靠人民和公众的力量,公众舆论也可以确保世界和平。理想主义者相信依靠国际联盟的力量,凭借提高公众的觉悟和文化素质,以及发挥学者和政治家的积极性,对违反国际联盟的政府进行制裁和国际舆论的谴责,可以使该国的公众醒悟,推翻反动政府,最终避免战争。强调以国外交胜于国际事务,强调国际关系中政治家的作用,忽视

36、民众。对未来的看法不同。理想主义认为战争可以避免。理想主义者认为战争的出现与人类的本性无关,而与他们所处的环境有关。人类可以通过教育和改造而逃脱追求权利的欲望,世界各国之间虽有矛盾冲突,但是它们并不是来自人类的本性,因此战争是可以避免的。现实主义认为战争不可避免,而暂时维持和平的最好的办法是建立和保持均势。3政治社会化等同于社会政治化吗?(说明理由)答:对政治社会化的专门系统研究,是从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的,到60年代中期,它已成为现代政治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不过,对于政治社会化的含义,西方学者有着不同界定。政治社会化是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

37、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动过程,一个社会中的政治文化通过某种方式而得以传播、普及和延续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社会成员接受政治教育的过程政治社会化的途径 这些途径主要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社会政治化这一民主政治进程中的重要现象改写了本原意义上的政治,其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无可估量。社会政治化与市民社会、政治社会密切相关。社会政治化促使政治社会市民社会系统的形成、发展与完善。这是政治社会与市民社会相互融合、不断向对方转化的过程。二者不能等同,原因如下:(1)二者的发生机理不同。政治社会化是自发的过程,即人们只要在社会中存在,就不可避免的受到政治社会化的影响。社会政治化不会自动发生,它

38、是市场经济繁荣、民主政治演进和公民素质提高的共同产物,当然也是近现代历史发展的一种总体性要求。(2)二者的功能不同。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功能有:传播和传递政治文化,培养合格的政治角色,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社会政治化的主要功能是政治社会与市民社会形成互补关系。政治社会与市民社会的互补是指二者经系统整合,实现相互弥补缺陷和相互促进,从而增进各自的优长之处。(3)二者的实现途径不同。政治社会化的途径有家庭、学校和社会。其他诸如大众传播工具,社会政治符号等也具有政治社会化的作用,也是政治社会化的实现途径。社会政治化的实现途径表现为市民社会奋力争取“普遍利益”、“准公共权力”、“一般权利”乃至“特定利益”、“

39、公共权力”、“特定权利”的过程。三、论述题1论证或反驳“宪政=限政”。答:宪政是以宪法为中心的民主政治。即民主与法治的结合,构成政权的组织形式。宪政:宪政也称“立宪政体”,“立宪主义”,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而限政指的是对政府权力有所控制,两者是不完全等同的,下面分析各自的具体内涵。(1)“宪政”的含义包括:以宪法和法律为最高权威。这一原则的实质是真确立宪法和法律至高无上的地位,奉行法治。现代的宪政主义是以法治的精神为基础的,因而特别强调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性与至上性,就字义而言,“法治”意味着法律的统治。从广义上说,法治意味着人民应当服

40、从法律,接受法律的统治。但是在宪政理论中,法治的含义较为狭窄,它主要是指政府应受法律的统治,遵从法律。根据法治原则,现代国家无不将宪法置于最高的法律地位,主张任何其他法律、国家机关和个人的行为都必须符合宪法,以此实现宪法和法律的最高权威,以有效地保护人的权利、人的自由和人的尊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真正确立宪法和法律的最高权威,才能有效地限制恶政、坏政、专制、腐败的滋长,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只有真正确立宪法和法律的最高权威,才能建立和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当秩序,使公民的财产权利得到保障,使公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以不断提高,在不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权力大于法律的社会里,即使有成文宪法,有各种

41、名目的法律条文,也不可能确立真正的宪政主义,宪法和法律条文则会成为形同虚设、有名无实的奢侈品。以人权和人的自由为本位。宪政是以人权和人的自由为本位的一种制度安排。无数历史文献和历史事实足以证明:宪政是在争取和维护人权和人的自由的斗争中一步一步地生长起来的。宪政最根本的原则就是以人权和人的自由为本位,以人的权利为出发点和归宿,以人为目的。因此,它是与任何形式的专制主义、威权主义、法西斯主义格格不入的。它不能容忍以任何形式出现的无视和践踏人权、剥夺人的财产和自由的行为。是否以人权和人的自由为本位,是区分真假宪政的试金石。以宪法和法制约束权力为重心。宪政基于保护人权和人的自由的基本立场,高度警惕政治

42、权力的动向,尤其是集中掌握政治权力的政府的动向。为了防止和制止滥用权力损害权利的现象出现,宪政主义的另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以宪法和法制约束权力为重心。为什么要对权力进行约束或限制呢?因为权力即可以成就善举,给人们带来福利和福音;也可以造就恶政,给人们带来损害和灾难。而不受约束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必然造成绝对的腐败。与以法限政和有限政府紧密关联的一组控权方法就是分权与制衡,有人称之为“宪政主义的两大操作原则。为了防止权力过于集中和被人滥用,就必须以宪法和法制支配和约束权力,一保持一种有利于社会生态良性发展的动态法权平衡。以司法审查为保障。这一原则虽然与上述第三原则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由于它

43、在维护宪法方面所具有的特别重要的功能和地位,因而具有特出的意义。国当代宪法学家路易斯亨金指出:“随着时间的流逝,司法审查成了宪政制度的一项既定特征”。它的基本内容有两个方面:第一,审查法律及法律性文件的合宪性。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规范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原则。它往往需要由普通法加以具体化。如果普通法背离了宪法的原则精神,而又让它发生法律效力,就会损害宪法的权威,妨碍宪法的贯彻施行。所以,审查法律及法律性文件是否合乎宪法,便成为司法审查的重要内容。第二,审查全体公民、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各政党组织的行为的合宪。宪法规范的另一特点是它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全体公民和一切社会

44、组织的基本的行为准则。如果在立宪国家中发生了背离这个准则的行为,不论这种行为出自个人还是出自政府、社会组织,都会损害宪法的权威、妨碍宪法的贯彻施行。因此,审查全体公民和所有国家机关、社会组织的行为的合宪性,也是司法审查的重要内容。(2)“限政”与有限政府理论相关联,有以下一些涵义。行政机关及其权限。首先是限制政府权限,有助于政府的职能转换和转移;二是通过确立许可实施的公开原则,有利于防止腐败和滥用权力,建设透明、廉洁政府;三是通过确立许可实施的公正、公平程序,有利于防止偏私、歧视和政府失信,建设公正、诚信政府;四是许可方式的简便、快捷化,有利于消除政府机关之间相互推诿、扯皮以及由此导致的效率低

45、下,建设便民、高效政府。公务员管理是效能建设的重中之重。责任分担没有明确的界定和行政过错缺乏惩处机制,可以说是公务人员行政不作为甚至行政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这个角度看,成都明确对公务员日常七种行政过错追究行政处分的作法,无疑是将公务人员管理纳入了制度化轨道。在这方面,武汉最近出台的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办法也很有借鉴的意义。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实践证明,社会和舆论的监督是抑制行政腐败和政府职能部门不作为的根本保障。从这个角度看,成都主动将自身置于社会的监督之下,不仅是一种魄力,更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是政府和群众之间得以沟通的一种有效途径。但值得注意的是,接受社会监督必须与政府信息的公开、

46、监督人权益的有效保障相联系。(3)“宪政”与“限政”有相同之处:两者都强调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权力的高度集中将导致权力的滥用,宪政和限政原则的提出,标志着人们对权力滥用的警惕和控制。封建社会时代的专制君主高度集权以及任何寡头式集权都与宪政以及宪政的原则不相容,二者中对三权的划分和利用司法和社会等力量对权力的监督,体现了宪政和限政下权力的有限性和制约性。两者都与政府效能有关。宪政和限政除了强调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外,并非主张分权下的低效能政府,而是试图使政府及其他国家机关在分权下各自履行自身的职能,行使各自权力,同时又相互合作和制衡,从而达到高效能政府的目标。(4)两者的区别。宪政强调宪法的作用,即

47、以宪法为最高原则,而限政在这一方面则没有这一原则,只要权力是受到制约和限制的,不一定以宪法为最高原则。宪政强调程序原则。宪政的实现需要合理而固定的程序,并且要保持程序的独立性、稳定性,以及使程序切实落实下来,而限政则着重强调权力受限之一结果,是否通过程序手段达到并不十分重要。宪政一般与代议制相结合。代议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议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间接民主的形式。现代国家普遍实行代议制。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机关是议会,主要行使立法职能,其权力受到行政机关的制约。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新型的代议制,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是真正代表民意的代议机关。而限政则并非要求与代议制相结合,可以采取如

48、直接民主等方式达到限政的目的。此外,宪政还包括一系列制度安排和较好的政治条件,诸如公民基本权利宣言,普遍、平等、秘密的选举制,分权与制衡,代议民主制,多党制,两院制,联邦制,司法独立制等。从这种制度安排和政治条件的角度说,限政远远没有这些涵义。总之,限政的确是宪政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则和必不可少的部分,但同宪政相比,其内涵是有限的,远没有宪政丰富,因此不能把二者等同起来。2近年来,社会信用的问题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试用政府角色的理论,说明政府信用体系建设对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答:(1)政治角色理论是西方政治学理论与方法论之一 政治角色理论认为,不同的政治主体在政治系统中处于不同的政治地

49、位,每一政治地位都有一定的政治行为模式。当政治主体按照与自己的政治地位相对应的政治行为模式进行活动时,就是在扮演一定的政治角色。而与一定的政治地位相对应的行为模式是由“角色期望”决定的。角色期望是角色主体的外部期望与内部期望相互作用的过程。外部期望又称公众期望,是社会对占有某一社会地位的主体的行为模式的要求与规范,如宪法、法律、公共舆论、组织规章等对一定行为主体的行为规范和要求。内部期望又称自我期望,是指角色主体对外部期望的认知和体会,是角色主体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思想意识、知识构成和心理情感来理解和扮演某一社会角色的内在机制,如角色主体对自己角色中的权力(权利)、义务、责任、形式的认识和把握

50、。内部期望直接影响和制约一定行为主体感受和接纳外部期望和扮演角色的特殊方式。政治角色不是孤立的,特定政治主体所承担的角色也不是单一的。不论政治主体扮演什么角色和怎样充当角色,一个角色总是受着其他角色的影响和制约。有的角色是由一系列次角色构成的。政治学者使用角色理论就是要把政治角色从其他社会角色中分离出来,阐明政治角色网络。为了识别角色、描述角色关系,需要按一定标准进行角色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角色常被划分为:正式的与非正式的角色、指定的与获得的角色、经常的与临时的角色、活跃的与潜伏的角色。有的学者按主体扮演角色的强度和参与程度将角色划分为若干级次:零级时,角色主体仅被看成是一定社会角色的体现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研究生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