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典案例语文教学与研究/2 0 2 4/0 I/143文言文教学解读:“词”“篇”“意”的结合答谢中书书课堂教学实录与观察一王林冯渊执教:王林,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教研员;专家点评:冯渊,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教研员。摘要:文言文的阅读教学,要把“文”和“言”结合起来,以“文”的解读带动“言”的理解,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词义、掌握语法。在答谢中书书一课的教学中,执教者通过“读”让学生感受文意,通过对课文“词”“篇”的解读,带领学生读出作者的“意”,把“词”“篇”“意”紧密结合,实现语言、文学、文化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关键词:文言文教学解读;“词”“篇”“意”;语言、文学、文化【设计背景】1.
2、教材分析答谢中书书一课在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这一单元共有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与朱元思书及唐诗五首组成,这个单元的课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作者都在对自然山水美景进行生动描写的同时,在自然山水中寄寓了自已的感情。但作者的情感不是直接抒发的,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和特殊的词语含蓄地表达出来的。如三峡中用“素”“绿”“清”“影”等词写春冬之景,用“寒”“肃”“凄”“哀”等词写秋天的景色,答谢中书书中的“交”“乱”“与”等,这些词语不仅描写生动,同时也把作者的情感交融在其中。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这个单元课文呈现的共性,通过对具体词语和表现手法的分析,带领学生把作者寄寓在文字中的情感读
3、出来。如答谢中书书结尾的“实是欲界之仙都”“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两句,记承天寺夜游结尾的“闲人”等词语,都需要学生细加品味与解析,这样才能读出作者表达的真意。2.学情分析这组文章没有什么复杂的文言语法现象,语言也比较简单平易,但作者在作品中的寄寓很深,八年级的学生要真正读懂它们并不容易。因为学生的人生经历很简单,他们不懂得古代文人隐居山林与官场生活的复杂背景。同时,学生此前阅读古文数量有限,他们对这类文章的写法和语言特点认识不深。因此,我想通过本文的解读,教会学生认识此类文章的写作特点与语言特征,通过对本文的解读,帮助学生掌握这类文章的阅读方法,为下篇课文记承天寺夜游的学习铺平道路。【学习目标】
4、1.朗读课文,读出课文的节奏与韵味,在理解文章意义的同时,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2.分析作者景物描写的手法,通过对具体语句的评析与阐释,读出作者的写作本意。【任务实施】任务1:读准课题(读准课文的标题,让144/2024/OI/语文教学与研究经典案例学生明白课文是一封回复别人的书信,为深人解读文本,准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打下基础)师:刚才课前我在跟同学们聊的时候,了解到大家都已经预习课文了。请哪位同学来读一下课文的标题。生1:答/谢中书书师:你为什么要这样停顿呢?生1:因为谢中书是人名,所以不能分开。师:谢中书是人名不能分开。为什么你后面也要停顿一下?生1:因为如果读成答谢中书书,感觉他是一个四
5、个字的名字。师:你根据名字判断,中间要有一个停顿。他读的是对的。请坐。师:大家想想,后面为什么要停顿呢?生2:这里的“书”是书信的意思。师:“书”是书信(板书:书信)。那“答”呢?生2:答是回复的意思。师:对,“答”是回复的意思(板书:回复),所以中间需要停顿。从课文的标题,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封陶弘景回复谢中书的一封书信。任务2:解读课文(解读课文,就是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对具体词语的理解来读懂课文。这其中要瑞摩重要词语的含义,分析作者写景的方法与角度,感受作者寄寓的情感)师:今天我们就来一次穿越,穿越到一千五百多年前,回到南朝齐、梁时代,跟与我们一样喜爱自然山水的陶弘景一起做一次旅游
6、,游览他笔下的山水美景,感受他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现在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自由朗读课文,读两遍,要读出节奏。生:(自读课文)师:读书声越来越小,说明大家都读完了。哪位同学毛遂自荐,先把这篇课文再读一遍?生1:(朗读课文)师:他读得比较快,有节奏感,请坐。哪位同学再来读一遍?生2:(朗读课文)师:“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中的“与”,课文中已经做了注音,在读的过程中大家要读准这个字音。我课前跟同学们交流,很多同学说这篇文章写得很美,那么,现在怎么通过我们的声音来把这种“美”表现出来呢?朗读时,我希望你们要把眼前的美景读给大家“看”,用声音把作者描绘的美景再现出来。你还可以再来尝试一次,超越自己。生2:(朗
7、读课文)师:比刚才读得明显好多了,写景的地方,你能用自己的声音来把画面展现出来,这很好!一篇好文章,仅读几遍是不够的,我们要慢慢地读,慢慢地品味。接下来,王老师再把这篇文章读一遍。大家在听的过程中,请思考两个问题:第一,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第二,作者是怎么写的?你在听我读的过程中,如果有了发现,就在课文的旁边做上笔记。比如,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写的、写了什么等,稍后我们一起讨论。师:(板书:写了什么?怎么写的?)范读课文)我们先来讨论第一个问题: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哪位同学先说?/经典案例语文教学与研究/2 0 2 4/O/145生1:我觉得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山水美景。师:能说得具体一点
8、吗?生1:写了山峰、清流、石壁,还有翠竹、装鸟、沉鳞等等。师:这些都是自然景物,作者仅仅是写景吗?写景的目的是什么呢?比如:周末,你到公园里玩,回家后你在日记里写道:公园的景色美极了,小鸟在枝头歌唱着,小溪欢快地跳跃着,花儿也露出了笑脸,等等。你为什么要这样写呢?生:(齐)心里高兴。师:因为高兴,所以你觉得小鸟在唱歌,小溪在跳跃,花儿也会笑。那么,现在我们思考,作者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了什么?生1:抒发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师:请大家用这样的句式来回答:“作者通过什么表达了什么。”哪位同学来交流?生2:作者通过对山川景色的描绘,抒发了他对眼前山水美景的赞美与热爱,表达了他喜爱自然、归隐自然的情
9、感。师:你概括的意思是准确的,前半部分语句通顺,后半部分的语句需要修改。我们把“归隐自然”,改为“归隐山林”,把“情感”两个字改为什么呢?生3:改成“志趣”。师:“志趣 很好。(板书:志趣)刚才这位女同学说,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他对山水美景的热爱以及归隐山林的志趣。那么,作者是怎样写景的呢?这是我们要讨论的第二个问题,大家共同合作,你只要有一个独到的发现就可以和大家交流。生1:我发现作者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写的,“晓雾”的“晓”是早上,“夕日”的“夕”是傍晚,他是从早上写到傍晚。师:对,“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和“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两句,分别从早上到傍晚,按照时间的顺序来描写早晨和
10、黄昏时的景物。这两句,你能否用散文的句式把它重新表述一下。生1:清早,晨雾将要消散的时候,树林里的猴子和小鸟在鸣叫。师:大家注意,她第一句表达得很准确,“歇”是消散的意思,不是要歇息。但是,她把“乱”字给丢了。(板书:乱)请继续。生1:傍晚时分,夕阳快要落山了,水中潜游的鱼儿快乐地跳出水面。师:你怎么知道鱼儿们很快乐?生1:因为“沉鳞竞跃”,“竞”有互相比着的意思,鱼儿们比着从水里跳出来,说明它们很快乐。师:“沉鳞”是指游在水中的鱼,她翻译得很准确。为什么是“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呢?因为水鸟是鱼的天敌,它们吃鱼,到了傍晚,水鸟归巢栖息,这时候,鱼看到没有威胁了,于是大家欢快地跳出水面。刚才,我
11、们说,山林里有猿鸟的鸣叫,作者用“乱”字来表现。这个“乱”字如何理解呢?这位女同学刚才没有翻译出来,哪位同学能够帮助她?生2:“乱”字可以理解为没有规律地叫。师:什么是没有规律地叫?生2:是指猿的叫声有的长、有的短,有的声音高、有的声音低,此起彼伏。还有鸟的叫声,有的叽叽,很短促,有的很悠长。师:是的,我们可以想象,各种动物的叫声交杂在一起,一片喧闹,汇成了一首森林交响乐。这么丰富多样的声音,陶弘景用一146/2024/OI/语文教学与研究经典案例个“乱”字把它形象地表现了出来,让我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是一个角度,还有其他的角度吗?生3:“高峰入云”和“清流见底”是对偶句。师:对,这里作
12、者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板书:对偶)通过对偶句式的轻快节奏,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欢快之情。生4:我发现“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是从仰视和俯视两个视角来写的。师:(板书:仰视俯视)你看到了视角的变化,这里有高峰,有清流,还有什么?生4:“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是平视。(师板书:平视)师:对,作者从仰视、俯视和平视三个视角,多角度地描写眼前的景物。请你用散文化的语言把这几句翻译一下。生4:巍峨的山峰耸入云宵,清澈的溪水能够看见水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茂盛的树林和竹林四季常青。师:“两岸石壁,五色交辉”中的“五色”指的是青、黄、黑、白、赤这五种颜色,请记住这个常识。那么,“五色交辉”中的“交”怎
13、么理解呢?生5:就是这五种不同的颜色融合在一起。师:不同的颜色是怎样“交”在一起的?生5:交错。一块儿红,一块青,一块儿黑,一块儿白,一块儿黄,错杂在一起。师:是的。我们可以想象:河流两岸的石壁上,红色的花、黄色的花错杂地开放着,黑色的、白色的岩石有的裸露在外,有的长满了青碧的草。它们零零散散的,红中有黑,白中有黄,相互覆盖,掺杂交错。我们从这个“交”字可以看出,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观察是多么仔细!读的时候,同学们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极力把作者描写的景色还原出来。除此之外,谁还有新发现?生6:有视觉和听觉描写,“五色交辉”运用视觉描写,“猿鸟乱鸣”运用听觉描写。师:是的,作者把视觉与听觉并用。“高
14、峰”“清流”“五色”是视觉描写,猿鸟的鸣叫是听觉描写。同学们目光非常犀利,还有吗?(学生思考)现在越来越艰难了,我期待你们还有新的发现。生7:我觉得他是先写静,再写动。师:你在哪里看出来的?生7:这里“高峰”“石壁”“青林翠竹”是静态描写;“猿鸟乱鸣”“沉鳞竞跃”是动态描写。师:对,这里既有动态描写,又有静态描写,动静结合。(板书:动静结合)非常好,请坐。同学们,作者运用了这么多的表现手法来写眼前的景色,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这里自然山水的美。然后,作者用一句话总结了眼前的景色,同学们知道是哪一句吗?生:实是欲界之仙都。师:“实是欲界之仙都”,这里作者有什么样的情感?我希望同学们能用你的声音把作者
15、的情感表现出来。生1:实是欲界之仙都。师:你把后面的“仙都”两个字读得很重。还有哪位同学想再试一次?生2:实是欲界之仙都啊!师:你对作者内心的情感瑞摩得比较准确,朗读中带有赞赏、夸耀的感情。谁把这句/经典案例语文教学与研究/2 0 2 4/O/147给翻译一下生:这里真是人间的仙境啊!任务3:阐释文意(学生要读懂课文,还需要解读文章的重要语句,通过对关键字词的分析,把自已对文本意义的理解阐释出来)师:很好。“仙都”就是仙境,你们有谁见过仙境吗?生:没有。师:应该说谁都没有见过真正的仙境。我们所知道的仙境都是别人所描述的,只知道那个地方是美的极致。陶弘景说他所处的地方是人间的仙境。他这样比喻,表
16、明他是怎样的情感状态?生:他是赞美、陶醉、忘我的情感状态。师:是的,从这一句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带有赞美的情感,他已经陶醉了,他觉得自己仿佛生活在仙境里,他已经忘记自己是生活在人间了。师:课文的最后一句“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哪位同学能谈谈你的理解?生:我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自从谢灵运以来,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奇丽的景色了。师:“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一句,如果改成“未复有与其奇者”,把“能”字删掉,句子也很通顺,“能”字可以删除吗?生:不能。这个“能”是能够的意思,陶弘景似乎更有深意。他是强调没有人能像他这样欣赏美景的能力。师:你所说的“他”指的是谁?是谢灵运?还是陶弘景?生1:谢灵运
17、。师:这位同学认为“他”指的是谢灵运,谢灵运以后,就没有人能够“与其奇者”。你们同意他的理解吗?生:不同意。师:请你说。生2:这里的“他”是作者自己,作者表明谢灵运以后,只有他才能欣赏这里的美景。师:他认为作者觉得自己也像谢灵运一样是“与奇其者”。这个“能”字含义比较深刻,对“能”字的理解,直接关联对后面“与”字的理解。“与”字课下注释有两个意思:一是欣赏,一是领悟,这两个意思其实差异很大。你们觉得在本文中选择哪一个义项更好?选择哪个义项需要理由。(学生思考)这个问题有点挑战性啊!生1:我觉得这里的“与”是欣赏的意思。因为“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中的“能”是能够的意思,他是说只有他才能够欣赏如此绝
18、美的景色。师:好的。有不同观点吗?生2:我觉得这个“能”是有能力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自从谢灵运以来,再没有人有能力领悟这奇丽的山水美景了。师:你认为陶弘景觉得从谢灵运以后,再也没有人有能力领悟山水之美。大家同意他的理解吗?生3:我觉得从文章前面大量的写景和结尾的语气来看,作者似乎在说他也能像谢灵运一样是“能与奇其者”。师:你怎样理解“与”呢?生3:领悟。师:好!我们现在对“与”的理解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欣赏,一种是领悟。一个人能欣赏山水美景和能领悟山水美景相同吗?148/2024/OI/语文教学与研究经典案例生:不相同。师:“欣赏”的层次浅一些,“领悟”的层次更深。很多人欣赏山水,却不知
19、道为什么欣赏。而陶弘景把自己的生命情感融入自然山川之中,属于真正领悟了自然山水之妙。大家看,中国古人写文章多么含蓄,他们把许多情感都藏在文字里,要我们后人一点一点咀嚼,一点一点品味。所以,最后一句是我们理解本文的关键。任务4:读出本意(读出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是教学解读对文本意义的追求。通过理解作者的“本意”,进而看到作者的高尚人格)师:我们知道,这篇课文是陶弘景回复谢中书的一封信。既然是“答”,就说明谢中书已经给他来过一封信。我想请大家思考:从课文的内容看,谢征在来信中向陶弘景提出了什么问题?陶弘景又回答了什么呢?请大家阅读材料,思考这两个问题。(PPT展示资料)作者生平与写作背景:魏晋南北朝
20、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各种矛盾非常尖锐,政局极度动荡不安,因此很多文人都隐居山林,以求从自然美景中寻求精神上的慰籍和解脱。陶弘景二十岁被举荐为诸王侍读,后仕齐拜左卫殿中将军。三十六岁,他的好友萧衍取得了帝位,他便隐居茅山。梁武帝萧衍深知陶弘景的才能,几次想请他出来做官,亲手写诏召之,并赐以鹿皮巾,后屡加礼聘,弘景终是不应。他画双牛图给武帝,其图上一牛散放于水草之间,一牛戴着金络头,被拿着鞭子的人牵着鼻子。梁武帝一见,便知其意。虽不为官,但书信不断,常以朝廷大事与他商讨,人称“山中宰相”。生:(阅读、思考)师:通过阅读材料,你认为谢征问了什么?陶弘景回答了什么?生1:我觉得谢征在来信中问陶弘
21、景:你在山林里生活得怎么样?我受皇帝的委托,问你能否回京城来和皇帝一起商量治国大事?师:那陶弘景回答了什么?生2:他通过对山水美景的描写,又夸赞隐居的地方是人间的仙境,可以推测,他回答说他现在生活得很舒服,表明他希望继续生活在仙境般的山水美景之中,他婉转地拒绝了谢征的请求。师:是的,我们在这封回信中可以看出,陶弘景婉转地拒绝了谢征的请求,他要继续留在山林。他不仅热爱山水美景,更从自然山水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由此我们也看到了陶弘景高尚的人格。【课堂总结】这堂课中,我力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语言的节奏,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然后通过语言的路径解读课文,引导学生先对具体词语的
22、含义进行解析,接着对语句的意义进行阐释,再对全文的写法进行分析,最后读出作者的写作本意。课堂上,学生是完成系列学习任务的主体,他们的讨论很积极,对文言文的学习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尤其是对本文写作意图的理解,在我提供了作者的生平后,学生立即就能理解出文章的主旨和意义。因而,整堂课有思辨、有分析、有判断,学生学得轻松而有趣。【教学反思】文言文阅读教学的目标主要有三个:一/经典案例语文教学与研究/2 0 2 4/0 I/149是指向语言的学习与积累,教学中,教师抓住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再对词类的活用和语法现象进行总结与归类,从而帮助学生构建文言语法知识体系,提升他们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一是指向文本的文
23、学特征,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语言风格,帮助学生掌握文本的文学特征和规律,进而能够独立地鉴赏古文的艺术美。一是指向古代文化,帮助学生在文言文阅读中,积累古代文化知识,加深他们的历史文化底蕴,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其实,这三个目标是并行的,本堂课就是通过词语的品读,读懂课文的意义,再通过表现手法的分析,读出作者的写作本意,最后从意义的阐释,看到作者的高尚人格。我力图把“词”“篇”“意”紧密结合,做到语言、文学、文化三位一体。在文言文教学中,很多老师习惯于把课文先“疏通”一遍,只讲文言词语及语法,然后再像讲现代文一样对课文进行分析。这样先讲文言语法知识再讲文章结构和写法的教学方法
24、,势必造成“文”与“言”的分离。我在这堂课的教学中,立足于文本,以“文”带“言”,设计问题,以对文意的解读来带动文言语法知识的学习。这样,让学生在语境中学习“活的”词义和语法,他们不仅印象深刻,而且还学得生动有趣。【专家点评】答谢中书书一文仅6 8 字:1 2 个四字句4 8 字,还有三个短句2 0 字。这么短的篇幅,朗读一遍也不到一分钟,词句清通,但含蕴深远,怎么教呢?文章编人八年级上册,十四五岁的学生,理解清词丽句中的情感意蕴,确实很难。这篇短札是六朝文学中的一股清流。文章抓住山中景色的特点,从不同的视角与方位写“山川之美”,猿啼、鸟鸣、鱼跃使人云的山峰和清澈的山川更见清幽。近人胡怀琛评价
25、本文“写山,写水,写竹林猿鸟鱼等,无不善于形状。虽寒短幅,而画意无穷。文耶,画耶,吾不知矣”。谢中书即谢征,谢跳的从侄孙,深得梁武帝萧衍的倚重。他比本文作者陶弘景小四十四岁,锋芒早露、官运亨通。我们不知他来信到底写了什么内容,仅从陶弘景的回信看,陶摒弃客套,直抒胸臆,雍容大度,确实不失“山中宰相的气度。再看前人评价:岁行尽,风雨凄然,纸窗竹屋,灯火青荧,时于此间得少佳趣。无由持献,独享为愧,吾以移赠此文。(王符曾古文小品咀华)人见此文,未有不羡为仙境者,然此境世间颇有人自恋红尘耳。(纳兰常安古文披金)此间味道,完全是高人雅士的情怀,是饱读诗书者的雅趣。在平淡的岁月里,在冬末的风雨中,一灯如豆,
26、心情寡淡,甚至有点凄然落寞,这时候,本文就是最好的礼物,玩味其中,可得真趣、佳趣。但是,这些古雅文人的情怀,怎么跟初中学生讲?如果不讲这些,仅仅将此文当作写景例文,实在是太浪费了。我怀着这样的疑问,看了王林老师的课堂实录,心里逐渐明朗起来。课的第一部分,王老师以朗读开启学生的视野和心灵。语言文字之妙,首先要从朗读中感受。想象一下王老师浑厚的男中音,150/2024/OI/语文教学与研究经典案例68个字都觉得太短了。教师的范读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在争相朗读中,学生会本能地感到语言的芬芳。时下的语文课堂,与文本若即若离甚至完全脱离分析的情形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教师对文本的语言之妙缺少体悟,仅仅从修
27、辞手法和表现手法人手进行模式化分析,实在难以传达出文本语言的个性之妙。与其冷静寡淡地分析,不如多读几遍,多从声音里触摸文本。课的第二部分,王林老师带领学生分析:这篇课文写了什么?怎么写的?在师生问答中得出初步结论:作者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表达了他对山水的热爱以及归隐山林的志趣。一一这个过程不用费时太多,重点是关注作者如何写景。教师要求学生“有一个独到的发现就可以交流”,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这是带领学生去发现文本的妙处,而不是告知。这个环节最值得品味的是当学生理解“好鸟乱鸣”时将其中的“乱”字弄丢了,王老师及时补充出来,提醒学生注意。这是教师的语言敏感在影响学生。“好鸟乱鸣”中最有趣的当然是这个
28、“乱”字。教师和学生的后续讨论,让听课者会心。在秋天?爽的空气里,听到师生的声音“乱鸣”,也是难得的趣味。有时候,“齐鸣恰恰是乏味的。然后,又从观察角度、多种感官的综合运用、动静结合等方面来分析写景的特点。这些对初中生来说是必备知识,需要教师准确传递。课的第三部分,引导学生体悟陶弘景的人生志趣。这是我感到最为难的地方。我们来看王老师是如何驾轻就熟来处置这一难题的。王老师设置了两个小问题,一是“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中的“能”可否删除,学生说不能删除,目的是强调没有人能像他这样懂得山水的美。审美是一种能力,并非与生俱来:要有一定的先天烹赋,更要有自已的后天追求和志趣取向。第二个小问题是懂得山水之妙的
29、“他”到底是谁,学生对此的认识有了分歧,有的认为是谢灵运,有的认为是陶弘景。这是很有意思的瞬间。课堂上观点的交锋是宝贵的教学资源,也往往是学生认知的难点。讨论之后,得出结论:“他”是作者陶弘景,作者是想表明他是谢灵运之后懂得山水之美的人,只有他,才知道这种美的奥秘。这个结论是值得回味的,显示了陶弘景的一种有节制的自得,一种萧然独立的自我赏识。当然,这层意思,是作为听课者的我的臆想。这也是课堂的魅力,王老师引而不发,从词句的细微处出发,点明体悟的方向,而不强给出结论。十四五岁的学生,凭自己的经历,能领悟他能领悟的;经历人生风霜的,以个人的阅历来品味这种萧然自得的乐趣。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如果王老师将古代的雅人高致硬灌输给学生,学生可能不是醍醐灌顶,而是油锤灌顶。关于山林之乐,关于隐士文化与庙堂文化的抗衡,这些话题才刚刚开始,不着急,学生还小,慢一点,让学生在诵读声中,在对词语的品读中,一点点获得宝贵的体悟。我的疑惑在这里得到了解释,真是一件开心的事。读陶弘景的文章,当然快乐;让一群少年在都市丛林里也知道一点山林的味道,知道一点词语构拟的世界与现实生活造成的间离感,也是很有意思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