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思辨类写作呼唤因果论证——兼谈例证、喻证的有限性.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033015 上传时间:2024-06-1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5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辨类写作呼唤因果论证——兼谈例证、喻证的有限性.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思辨类写作呼唤因果论证——兼谈例证、喻证的有限性.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思辨类写作呼唤因果论证——兼谈例证、喻证的有限性.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4.04高中议论文写作面临许多困境,突出的有:如何有层次地展开论述,如何从普遍的、空泛的经验走向有效的论证方法、写作路径的探索,如何避免过分关注素材积累,减少对例证和喻证的依赖,而重视思维模式的构建、思维路径的引导,等等。本文剖析例证、喻证的不足,提供因果论证的具体论证方法和详细思路,希望能为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一、例证结论的或然性契诃夫手记 里有这样一则记录:一群医生聊天,第一个医生说“无论什么病都可以用盐治好”,第二个医生说“无论什么病只要禁盐就可以治好”。第一个医生以自己的妻子为例,第二个医生以自己的女儿为例。1我们也有类似的真实故事。胡适、梁启超都患肾病,梁启超信

2、西医,用手术治疗,不幸死掉;胡适不敢就诊西医,到中医大夫陆仲安处问诊,陆氏无论何病,都以参、芪、地黄为主,巧的是,胡适病症与之相合,竟然医好了。此后胡适说起医疗必夸陆仲安,实际上陆仲安也曾医死他人。引用这两个故事旨在说明,如果不辅以阐释与推理,例证许多时候未必可靠。例证,运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推理,或称简单枚举法推理,这类推理的结论是或然性的,即结论未必真。契诃夫记录的医生谈话,“盐”成了治病的关键因素,且两个医生的结论完全相反,他们都运用的是简单枚举的归纳推理,前提虽真,结论却假。为解释这个问题,笔者将归纳推理的过程表述如下:S1 是 P1,S2 是 P2,S3 是 P3,Sn 是 Pn,所以S

3、是P。归纳推理从个别事物的特性推理出一类事物的特性。它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但这个推理无法排除意外,当 Sm 不是 Pm 时,“S 是P”这一判断就为假。第一个医生的推理如下:甲的病是用盐治好的,乙的病是用盐治好的,丙的病是用盐治好的,丁的病是用盐治好的,所以无论什么病,都可以用盐治好。第二个医生的推理如下:A的病是禁盐治好的,B的病是禁盐治好的,思辨类写作呼唤因果论证兼谈例证、喻证的有限性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冯 渊【摘要】高中议论文写作的命题在不断加大思维含量,部分高考命题材料本身就具有思辨性。要想在材料设定的视域里思考、提炼观点,回应相对复杂的问题,需要教会学生基本的逻辑思维原理,提供

4、具体的思维方法和能够参照的思维路径,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议论文写作思维层次低下的问题。本文结合具体作文题案例,尝试运用因果论证方法,拓展写作思路,提升思维品质。【关键词】高中议论文写作;思辨;论证方法;思维路径教 学JIAOXUEC 的病是禁盐治好的,D 的病是禁盐治好的,所以无论什么病,只要禁盐就能治好。两个医生只是列举事例,都未对“盐”与“病”的关系进行分析,因而得出的结论为假,且两个结论完全相反。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如,有的人喜欢运动,肯定能找到生命在于运动的诸多案例;有的人不喜欢运动,也能以“静以修身”来举证。有的人喜欢抽烟喝酒,会列举一些熟人、名人抽烟喝酒仍然长寿的例子来支持他

5、“抽烟喝酒不会影响身体健康”的观点;有的人讨厌抽烟喝酒,更会列举一些熟人、名人抽烟喝酒罹患大病的例子支持他“抽烟喝酒会损害身体健康”的观点。两个完全矛盾的判断都可以找到各自的例子来支撑,这样的论证意义有限,这样的论争永无结果。人们心中有了某种想法,常常会自动忽略不符合自己想法的信息,而去寻找那些能支持自己主张的理由和证据。内心先有了主张,不愁找不到例证。因此,议论文写作只列举素材而不进行分析,论证是乏力的,结论是不可靠的。二、喻证逻辑的不确定性喻证,指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阐明抽象事理、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用人们容易理解的、浅显易懂的事物或道理,来说明不容易理解的、深奥复杂的事理或道理,将抽象、艰

6、涩的道理具体化、浅显化,给人鲜明的印象,达到“喻巧而理至”的效果。喻证的观点在先,取喻在后。同一本体能取喻的方向和角度是多元的,本体与喻体之间并不存在固定的逻辑关系,只是论证方根据某种相似点而构拟的暂时联系。从逻辑角度审视,喻证结论是不确定的。喻证与例证的相同点是二者都先有观点,再去寻找论证方法,例证找合适的例子来支撑观点,喻证找合适的说理途径来说服对方,让对方易于接受。其实,同一个本体可以匹配不同的喻体,甚至意义完全相反的喻体,钱锺书将这种情况称为“喻之二柄”。韦应物 赠王侍御:“心同野鹤与尘远,诗似冰壶见底清。”这两句诗表达了韦应物对王侍御的赞美。喻体是见底清透的“冰壶”,本体是王侍御纯净

7、、清澈的诗歌。韦应物 杂言送黎六郎:“冰壶见底未为清,少年如玉有诗名。”同样用冰壶为喻,却说冰壶清澈见底还不算冰清玉洁,只有黎六郎这样的少年,内怀冰清外涵玉润,才算真正的冰清。同一喻体在同一诗人笔下呈现不同的意义指向,不同的作者对同一喻体的意义设定更是千差万别。以竹笋为例。李贺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其一:“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夸赞竹笋旺盛的生长势头,暗示奇伟非凡之材。解缙有一副对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在这副对联中,竹笋成了可耻可鄙的粗陋形象。孟子善用比喻,通常孟子先有自己的主张、观点,他希望君王能听取,才采用这种具有魅力的、形象的说理方法,听众在

8、形象的冲击下,容易接受观点。其实,观点正确与否,喻证是不能保障的,喻证只是为了让读者、听众更愿意接受而采取的论证方法。比喻,除了具有相反寓意的“喻之二柄”,还呈现寓意多元的现象,钱锺书称之为“喻之多边”。周振甫以柳为例作了详尽的说明:本来讲比喻,只取事物的一点或一边来作比,如“芙蓉如面柳如眉”,只取柳叶的细长来比眉;又如“柳腰”,只取柳条的迎风摇摆来比舞女的腰肢;世说新语 把王恭比作“濯濯如春月柳”,把柳比作青春焕发;晋书顾悦之传 说:“蒲柳常质,望秋先零”,比喻早衰。这就是同一比喻的四边了。喻的多边大都不用在一篇作品里,分见于各处,也有用在一篇作品里的,那往往332024.04讲变化。2例证

9、的结论是或然性的,可真可假;喻证主要是使观点易于为人接受,不保障结论为真:两种证明方法都有先天缺陷。那么,议论文写作到底要用什么方法更可靠呢?三、因果论证的必要性前面分析指出两种论证方法的缺陷,尤其是对那些材料并未明确表达观点,需要学生自行推理、论证、提出观点和结论的作文,运用例证和喻证就显得捉襟见肘;可见,运用新的论证方法势在必行。本文介绍因果论证,旨在为写作教学提供一种新的思维路径。有一种命题形式是直接给出观点,或者材料寓含了观点;还有一种命题形式是呈现一种情境(大多数时候是一种思维困境),让学生思考、解决这一困境。前一种已有观点,尚可运用例证和喻证;后一种,单靠例证和喻证,缺少符合逻辑的

10、推理论证过程,难以得出合理的结论。前者命题如:“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个比喻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普遍的道理,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后者命题如:“读者只能读到他心中已然存在的东西吗?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前者明确说明读书使人进步,观点明确,写作时可以援引具有代表性的例证或生动的喻证来证实这个观点。后者没有直接呈现观点,需要学生思考“阅读行为”与“个人提升”之间的关系:读者为何读到的是心中已然存在的东西?所有的阅读行为都是自我重复、自我印证吗?阅读的意义在哪里?后一类型的试题,很难仅靠例证和喻证加以证明。如,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作文题:人们因技术发展

11、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材料并未告诉考生技术发展是让人成了时间的主人还是仆人,命题者要考生思考的恰恰就是:“技术发展”使得人面对时间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或者追问:“技术发展一定会让人成为时间的主人吗?”“人要成为时间的主人真的是靠技术发展吗?”再如,2023年高考上海卷作文题:一个人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仅仅是因为好奇心吗?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材料并未告诉考生一个明确的判断,而是启发考生思考:“人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仅仅是“因为好奇心”吗?好奇心与探索陌生世界是什么关系,还有哪些原因促成了我们去探索陌生

12、世界?类似的试题还有很多,如:“接受更多的教育会让人更具有温暖的人性吗?”“经验会误导人吗?”“工作得越少,生活就越好?”这种写作试题不是给出观点,而是给出问题,要学生面对问题困境进行深入思考。因此,这类作文题更能激发学生从更开阔、深刻的角度思考问题,对改善学生思维品质、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很有助益。这类试题往往是给出两个要素,且两个要素之间有联系,但它们的联系很难简单判定。外部世界是无限复杂、互相联系的整体。一个现象的产生,会引发另一个现象的产生,前一个现象被称为后一个现象的原因,后一个现象被称为前一个现象的结果。3因果联系是复杂多样的,一个现象的产生可能是一个原因引起的,也可能是多种原因引起的

13、;前者叫一因一果,后者叫一果多因。高考试题很多时候设置的是一果多因。如,“接受更多的教育”只是“会让人更具有温暖的人性”的原因之一,还需要这个人有向善的意愿和追求、有克服自身弱点的强烈愿望、有对他人苦难的深切同情等。仅靠接受教育,不一定能让人具有温暖的人性。再如,“好奇心”只教 学JIAOXUE是“一个人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的原因之一,还有对社会的责任、个人实现的强烈愿望等,都有可能促成一个人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四、如何运用因果论证前面现象先后出现,人们就会追问它们之间是否有某种联系。当然,一些前后相继的现象仅仅是出现时间的先后,并无内在联系,这类现象不是高考写作试题讨论的范畴,我们无需分析。

14、具有因果关系的现象,往往也并非斩钉截铁的“一因一果”,而是复杂的“一果多因”,而且多种原因之间可能是相互作用才产生最后结果的。“一因一果”如:热爱运动的人往往身体更轻捷,因此,运动会让人身体轻捷。“多因一果”如:为了吸引眼球,视频中出现暴力、粗俗的画面;为了流量求新求异,视频中出现违反公序良俗的镜头;打着接地气的旗号,传播违背科学常识的低俗信息:无良视频传播的信息在摧毁我们的道德规范。运用因果论证的方法包括以下两种。1.差异法研究的现象出现的场合与它不出现的场合之间,只有一点不同,即在一个场合中有某个情况出现,而在另一个场合中这个情况不出现,那么,这个情况与所研究的现象之间就有因果联系。许多时

15、候,我们不是一眼就能看出两种现象之间的联系,论证过程是艰苦的。看下面的例子:科学家艾克曼在给小鸡喂白精米后发现它们全部患上了多发性神经炎并且死去。接着,他给另一组小鸡喂糙米,它们都没有感染这种疾病。最后,他给受到感染的第三组小鸡喂制作精米时废弃的稻壳,这些小鸡全都迅速康复。这里的证据是压倒性的:缺乏稻壳导致多发性神经炎。没有它,所有小鸡都患了这种病而死去。有了它,它们没有患这种病,并且,如果给患病的小鸡喂稻壳,它们就会康复。由此,缺乏稻壳显然是患上多发性神经炎的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并且这是最强的、最明显意义上的因果关系。4这个例子显示了人们认识陌生事物的艰难历程,这里运用了怎样的因果论证呢?分析

16、如下:用白精米喂鸡鸡患病,死去;用糙米喂鸡 鸡 正 常;用 稻 壳 喂 那 些 只 吃 精 米 得病的鸡病鸡痊愈了;所以,糙米里的某些元素会使鸡避免得神经炎。下面以高考作文为例,探讨进行因果论证的具体路径。写 作 试 题:事 物 的 价 值 是 人 类 的 目 光 赋予的吗?运用差异法进行因果论证如下:事物是外在于我们的存在,当事物未与人类的目光接触时,它自然是存在的;但是,未经人类目光的审视、辨认,人类不能感受、认识事物的价值,即使该事物有价值,对此刻的人而言,它仍处于黑暗之中,处于人类意识的边界之外。只有当人的目光认识了它,理解了它,它的价值才会映照在人类的眼睛和心灵里。因此,事物的价值是

17、人类的目光赋予的。论证过程如下:事物无需人的感受的客观存在;事物价值需要被人感受、认识;人类的目光赋予,就是事物与人建立联系,事物被人需要;所以,事物的价值是人类的目光赋予的。由于这个话题本身是开放性的,还可以这样讨论:事物的价值,是事物本身的特质之一,未与人类的目光接触时,事物的价值这一特质已然存在;人类的目光接触了事物,认识了事物的特性,是人认识了事物的价值,而不是事物本身的价值。事物的价值无需人的眼光的认识、理解,早就存在于事物自身的特质里。352024.04因此,事物的价值并非人类的目光赋予的。论证过程如下:事物的价值是事物特质无需人感受的客观存在;人类的目光赋予事物价值人认识了事物价

18、值(人不认识,事物的价值也存在);所以,事物的价值并非人类目光赋予的。那么,事物的价值到底是不是人类的目光赋予的呢?辩证思考的结论是:事物的特质是它本身具有的,如黄金,它性质稳定、储量稀少;事物的价值则取决于事物与人的关系,即事物能否满足人的需要和怎样满足人的需要,黄金因为储量稀少,曾充当过流通货币,人们能用它交换到其他商品,因而在人类的需要里获得了价值。事物本身的某些特性,在事物与人类的需求关系里扮演某种角色,因而获得价值。人类的目光再了不起,也不能赋予那些在供求关系中能随意得到的事物以价值。以上论证的要害在于区别事物的价值与事物的特质:“事物的价值”其实是“事物的特质”在“人的目光(人与事

19、物的需求关系)”中得到体现。事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客观存在,这些特质如果被人需要,就会在“人的目光”中形成价值。因此,事物的价值是事物的客观特质与人的主观需要(人的目光赋予)共同构成的。2.共变法在其他现象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其中某一现象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时,另一现象也随之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那么,这两个现象之间存在因果联系。这就是共变法。这个寻找因果联系的共变法,最初用于自然科学研究,如:物理学研究物体受热与物体体积膨胀之间的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一个物体加热,当物体温度不断升高时,物体的体积就不断膨胀。由此证明物体受热与物体体积膨胀有因果联系。必须注意:第一,两个现象有共变关系

20、,常常是在一定的限度之内,超过这个限度,二者的共变关系就会消失;第二,考察两个现象之间的关系,其他现象必须保证不变;5第三,两个现象之间的关系在某些事物那里会呈现反例。根据以上规则,第一,物体受热必须在一定限度内(不发生形变)成立,如一般金属受热,体积会膨胀;但加热到熔化,变成液态,再持续加热,受热与体积就没有共变关系了。第二,我们考察加热与体积的关系时,必须保证其他因素不发生变化,如不得增加压力,如果在加热的同时再施加足够大的压力,物体的体积可能变小而不是变大。第三,有些物体加热后体积不一定变大,会呈现不同的反例。如,水在 4时体积最小,温度升高或降低,体积都会增大;金属锑、铋、镓等,具有热

21、胀冷缩的特性。以上方法可以运用到议论文写作的论证中,特别是包含某一现象变化影响另一现象变化的材料。运用时要遵守以上三个规则,保证观点的思辨力度。如:1.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人会越来越成为时间的主人吗?(据2023年全国甲卷改)2.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对此,有人感到担忧,有人觉得正常,你有怎样的思考?(2022年上海卷)3.个人的成长会因为经验的增长而逐渐失去天真吗?(2024年上海松江一模卷)这类作文命题关注了两种现象“共变”的关系,写作时可以用共变法论证两种现象之间的关系。分述如下。题1: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节约了劳动时间;劳动时间随着科学

22、技术的进步逐渐减少,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以由人掌控;人自主掌控的时间越多,越能成为时间的主人。根据上面的规则一,共变关系必须在一定的教 学JIAOXUE限度之内。因而有下面的补充论证:科学技术的进步确实能带来生产效率的提升;但是,效率的提升并不必然让人成为时间的主人,如果人无止无休地追求时间创造的价值,在 利 润 的 引 诱 下,人 会 重 新 成 为 时 间 的 奴仆。机器化大生产,可能会让人成为机器的延长臂,人,最终受利润的驱使,在高科技环境中会发生异化,哪里谈得上成为时间的主人。题2:人越长大,获取的知识经验越多;长大成人,须承担解释世界、解决问题的责任,越需要重视结论;发问,是因为年少好奇

23、,对世界感到陌生、充满疑惑才有的行为;所以,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根据上面的规则二,在其他现象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共变法才成立。因而有下面的补充论证:成人能保证他追求的结论是正确的吗?注重结论是成人应该承担的责任,注重结论要不要考虑结论的正确性?结论的来源可靠吗?促成结论正确的因素有很多,有一点很重要:发问。保持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保持发问的习惯,才能保障结论的正确性。因此,小时候喜欢发问、长大了注重结论,这很正常,符合人类的认知行为;但是为了保持成人注重的结论是正确、可靠的,成人也要随时保持好问的习惯。题3:随着经验的增长,天真会逐渐失去吗?经验增长,积累了对外部世界的认知,

24、人避免了单纯的、未经防护的状态面对世界,那些未经修饰的柔嫩的部分会在与外界的接触中慢慢长出“老茧”来。所 以,天 真 的 状 态 会 随 着 经 验 的 增 加 逐渐失去。根据上面的规则三,两个现象之间的关系在某些事物那里会呈现反例,因而有下面的补充论证:经验教会了人面对外部世界时增加自我防护,自我防护可能会损害天真无邪的状态。但是有些人,无论经历多少失望,无论受了多少委屈,仍然对世界充满热情,不改赤子之心;经历的增加只会使他更加醇厚、温柔、真诚(像 4的水一样,温度升高或降低,体积都会增大)。也有些人,经验很少就少年老成,城府很深,经事愈多,愈世故(像一般金属,受热体积增大)。因此,回答个人

25、在成长过程中会不会失去天真这个问题,观点是:经验的增长只是导致天真失去的一个可能因素,会不会保留天真走向深厚、成熟,重要的是人自身的特质和人的选择。以上三例,对应共变法的三个规则,一一分析的目的是方便读者理解因果分析法的路径。思辨类作文命题过程中,往往会设置两种相关联的现象,命题者不指明二者的关系,需要考生去思考。这些关系一般不会是充分条件(P,则Q)、必要条件(非 P,则非 Q)那样斩钉截铁,而往往是因果关系,但又常常出现例外。上述所举作文题,对检测考生的思维能力更具区分度。材料中有明确观点的作文题,也可以运用以上的思维方式,适当减少例证与喻证的运用,尽量多用因果论证,开掘说理深度,提高说理水平。注意两个共变关系的现象要有限度,其他现象必须保证不变,考虑某些事物会呈现反例,在因果论证中运用这些规则,会使得证明过程更有层次,更有深度,更不可辩驳。参考文献1 契诃夫.契诃夫手记 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22:63.2周 振 甫.诗 词 例 话M.北 京:中 国 青 年 出 版社,2022:328.3 5 金岳霖.形式逻辑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28,236.4 戴维斯图尔特,吉恩布洛克尔,詹姆斯彼得里克.哲学基础 M.张云涛,胡宗超,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0:53.3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