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常市时代学校-第二学期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课程,和必修课程一起组成学校课程体系。校本课程对培养学生爱好专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含有十分关键意义。我校将依据国家基础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依据学校“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了一切学生发展、为了发展一切学生”育人目标,充足利用学校及老师资源,认真做好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和试验。一、课程目标经过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以使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科学、体验生活、走向社会,促进学生爱科学、爱自然、爱生活、爱家乡,进而爱社会、爱祖国等方面主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经过实施校本课程,发展学
2、生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关键思维能力,转变学习方法,促进老师教育观、课程观更新,改善我校课程结构,结合当地资源,完善和丰富校本课程。1、学生层面初步学会怎样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知道怎样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并组织实施;会对自然、生活、社会及自我问题进行深度探究;尝试进行生产劳动,体验劳动和技术实践过程;会自主地和活动相关社会部门和个人联络,进行表示和交流,并学会自我管理,初步转变学习方法,表现“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发展”学生形象和“培养人、发展人、完善人”办学理念,促进学生多元(差异)发展。2、老师层面经过对活动参与、组织、指导和管理,转变教育观、课程观和教学方法,使老师成为学生学习促进者、
3、合作者和指导者。改善老师知识结构,培养一支“一专多能”型老师队伍,促进老师本身专业化成长。3、学校层面探索一条符合初中学生年纪特点和认知水平校本课程开发路子,建立并完善一套较为合理具可操作性校本课程设置模式,提升学校办学理念、特色品位和完善课程文化和学校文化。二、教学标准1综合性标准。在活动中,既要对以往所学各学科知识加以综合,表现科学、艺术、道德内在综合;也要关注多个方法综合利用,以提升综合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能力。2实践性标准。强调在体验中获取知识,在调查、考察、试验、探究、设计、操作、制作、服务动中发觉和处理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自主性标准。强调学生自主选择活动目
4、标、活动内容、活动方法及指导老师,自己制订活动方案、开展实践和表示结果。老师指导应有利于学生自主活动开展和深化。4开放性标准。强调面向学生整个生活世界,在时间安排、专题确定、方法利用、活动操作和结果表示等方面有相当大灵活性,为学生发挥个性专长和才能提供宽广空间。5过程性标准。关注学生在过程中取得学习体验和个性化表现,关注不停生成新目标和专题,关注实践活动方法、态度、体验、诚信等。三、关键方法1.组织全体老师学习,动员全体老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2.制订校本课程开发和管理制度,以规范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和管理工作,使校本课程开发纳入老师业务考评中。3.以教研组为单位确定本科组校本课程开发方向。4.评定
5、学生对校本课程需求,确定课程开发关键。5.动员全体老师依据自己爱好和专长开设校本课程。6.充足发挥校本研训作用,整合各科组老师专长和优势共同开发校本课程。四、课程管理(一)组织机构1成立学校校本课程领导小组组 长:王国秋副组长:何艳艳、邹福坤组 员:李宝城、那志远、刘 明、刘彦春、韩春生负责校本课程总体策划,宏观调控。(二)成立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小组组 长:何艳艳副组长:邹福坤组 员:李宝城、李涵聪、曲 伟、文 贺、刘丽东、郭 蕊负责组织落实、协调、检验校本课程进行中事务性工作。(三)日常管理机构1、教务处(1)制订校本课程实施方案,课时计划,加强校本课程师资管理,指导各年级组、备课组制订实施计
6、划。(2)落实各班指导学生了解各门学科,并做好学生选课,方便于对全校校本课程进行计划。(3)依据计划安排校本课程课时和教学(活动)场所。(4)加强对每位老师开设课程指导和测评,对活动过程进行监控。(5)每学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研讨会,展示优异老师成功经验、学生学习结果,处理存在问题,立即总结校本课程实施情况。2年级组、班主任和上课老师(1)对学生活动进行日常管理,帮助教务处做好课程实施、评价认定工作。(2)对学生进行活动安全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等。3、教研组加强校本课程开发和研究五、课程结构按课程开设培养目标分为人文素养类、科学素养类、生活技能类、身心素养类、艺术修养类、信息技术类、学科竞赛
7、类七大类。科学素养类:经过多种科技自然活动,培养学生科学思索方法,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科学精神。身心素质类:经过体育项目和心理健康教导,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提升。艺术修养类:经过艺术活动,陶冶学生情操,增强艺术修养,培养学生发觉美、欣赏美、表现美、发明美审美能力。信息技术类:经过学习电脑操作知识,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综合学习、研究性学习能力。学科竞赛类:以学科竞赛来培养学生进取创新精神,科学探索精神。六、教学评价(一)评价标准对校本课程评价,学校遵照重过程、重应用、重亲身体验、重全员参与标准。一要表现评价过程性。将评价贯穿于校本课程开发和实
8、施全过程,关键评价老师参与课程开发和实施主动性,评价学生参与和体会。二要注意评价内容丰富性。依据学生在校本课程中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实践体验、方法和技能掌握进行全方面评价。三要重视评价激励性。结合学生活动过程及研究结果进行评价,激励学生发挥专长,施展才能,创设有利于学生可连续发展学习组织和学习环境。四要强调评价手段多样性。评价采取老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书面材料评价和学生口头评价、活动展示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等方法。(二)评价内容和方法1学生评价(1)校本课程不采取书面考试或考查方法,但要作考勤评价统计。(2)老师依据每个学生参与学习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异”、“良好
9、”、“合格”统计,作为“优异学生”评选条件。(3) 学习结果。学生结果经过实践创作、作品判定、竞赛、评选、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异者可将其结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2老师评价学校标准上要求全部老师全部参与校本课程实施工作,所以,老师校本课程参与工作作为老师业务考评关键内容之一,在每学期末,学校教务处负责考评,对认真开展教学和指导工作老师发给一定课时补助。对老师工作考评标准是:(1)老师从教必需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评价统计。(2)老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要求,达成要求课时和教学目标。(3)老师应保留学生作品及在活动中、竞赛中取得成绩资料。(4)教务处经过听课、查阅资料、访问等形式对老师
10、考评,记入业务档案。3对课程评价对课程评价标准和要求关键包含:师生主动参与,主动活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广泛交往;考虑学生部分差异,设置适宜活动目标;活动内容能和学科课程整合;活动和社会、家庭有机联络;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活动气氛活跃、愉悦;学生乐于表现自己,发表见解;在活动中老师起组织引导作用。七、课程保障方法学校校本课程领导小组负责校本课程组织、实施、管理、考评、存档、老师培训和考评奖励等,负责校本课程实施基地建设、和外界联络和沟通及活动多种协调工作。1.师资队伍管理。老师参与校本课程工作情况是学校对老师进行业务考评、评优评先等关键条件,工作成绩也记入老师业务档案,依据各老师实际指导情况计
11、算工作量,并以学期为单位折算一定工作量。学校教务处设一名专职老师,负责校本课程整体计划、常规组织管理和教学工作。2.学生档案管理。学校建立规范学生活动档案,老师应保留学生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成绩资料,对学生参与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3.课程资源管理。学校重视图书资料、师资配置和培养、校内活动场所建设、活动基地建设等课程资源建设。4.诚信安全教育。学校在活动开展前,经过班级分散教育和年段集中教育,由专职老师、各职能部门、班主任和指导老师负责学生诚信安全等教育工作,确保活动正常开展。5.课程研究和建设对于校本课程实施,尽管学校以前有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经验,但不规范;尽管学校相关部门开
12、展了大量社会实践和小区服务探索工作,但不系统;绝大多数老师对校本课程实施准备不是很充足,学校把校本课程作为一门独立课程进行操作也不是很有把握。所以尤其强校本课程课题研究:如校本课程资源建设研究、实施策略研究、过程管理研究、评价和考评研究、和老师专业成长研究、课程实施实效影响原因研究、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关系研究等等。五常市时代学校二一六年二月二十八日五常市时代学校-第二学期校本课程学科教学、竞赛实施安排科目年级任课老师/学科组备注最强大脑趣味数学七年级七年级数学组竞赛汉字书写大赛七年级七年级语文组竞赛英语口语和演讲八年级八年级英语组竞赛英语书写和指导七年级七年级英语组竞赛物理模型制作八年级八年级物理组竞赛我是时代演说家八年级八年级语文组竞赛竖笛八年级彭希萌课程口风琴七年级谢春玉课程篮球九年级赵利民课程足球八年级辛晓亮课程排球七年级曲则行课程手工制作八年级闫 莉课程绘画七年级白 玉课程电子报设计制作八年级窦志红课程校园华尔兹七、八年级彭希萌课程五常市时代学校-第二学期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五常市时代学校教务处二一六年二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