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如何提升城区小学教师课后服务能力.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028955 上传时间:2024-06-1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4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提升城区小学教师课后服务能力.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提升城区小学教师课后服务能力.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如何提升城区小学教师课后服务能力.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46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成长如何提升城区小学教师课后服务能力邓艳1,嬴春2(1.毕节市七星关区青龙街道汉屯小学,贵州毕节551700;2.毕节市七星关区市西街道中心校,贵州毕节551700)【摘要】要推动城区小学课后服务的持续发展和提高其质量,必须完善课后服务的制度管理和评价体系,并致力于提升教师的课后服务能力。同时,应积极贯彻落实 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 的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减轻他们的负担,并真正实现优质教育的目标。然而,由于开展课后服务的经验相对不足,各校在实施过程中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要实现课后服务的应有价值,提高其质量,仅仅关注服务时间、教师服务到位情况、学生参与情况远远不够,要通

2、过社会“赋能”、校际“互补”、云端“供给”、内外“发力”、课程“驱动”和评价“主导”切实提升教师的课后服务能力。【关键词】城区小学;课后服务;教师能力;教师管理【中图分类号】G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24)01-0046-03【DOI】10.16550/ki.issn.2095-9214.2024.01.015课后服务作为党中央的一项民生工程、德政工程,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义不容辞地将其落地落实。推动课后服务的发展并提高质量的关键,在于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必须提高思想站位,充分认识开展课后服务的重要意义。教师要继续坚持并加强对课后服务的重视,不断改进和提升工作水平,为

3、广大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支持和服务。同时,学校管理者应深入了解师生的需求,合理制订课后服务的目标计划,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时间安排和活动内容,让学生在放松、充电和锻炼中得到全面发展。同时,建立健全课后服务的机制和规范,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和有效管理。通过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课后服务将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支持和服务,促进他们全面发展,为城区小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一、开展课后服务的背景及意义随着社会发展和家庭结构变化,越来越多的家长面临工作时间冲突、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无法全面照顾孩子的学习和成长需求。同时,学校课程难以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充分发展。因此,开展课后服务逐渐被视为一种

4、解决学生和家长问题的有效途径。开展课后服务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解决家长需求。课后服务能够为学生提供照顾、辅导和陪伴,解决了家长在工作时间冲突时的照料困扰,使他们能够更加安心工作。第二,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在课后服务中可以提供更广泛的教育活动和学习机会,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和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第三,提升教育质量。课后服务不仅可以弥补学校课程的不足,还可以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学习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第四,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通过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可以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学校教育水平,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构建更加完善的教育体系

5、。第五,培养综合素质。在047教师成长教师专业发展课后服务中,学生有机会参与各类兴趣班、文体活动等,培养综合素质,锻炼身心健康。二、制约城区小学课后服务质量的因素首先,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是制约城区小学课后服务质量的主要原因。城区小学教师缺乏系统性的课后服务培训和学习机会,大部分教师没有接受过关于课后服务的专业培训,提供的课后服务也很难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同时,城区小学中艺术、体育和科学等特色学科的教师资源相对不足。普通学科教师缺乏专业性,可能只能辅导知识的讲解,而缺少综合性的指导。其次,目前对于城区小学课后服务质量的评估标准尚未出台相关的制度和标准。这主要是由于针对城区小学课后服务的监督和评价

6、体系尚未建立起来。缺乏一个科学完善的评估体系,导致学校内部对于课后服务质量的管理工作不够规范和重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指导,教师也缺乏对课后服务质量的深入认识和要求,导致服务质量不高。最后,缺乏良好的家校共育机制也是影响课后服务质量的因素。一些家长将课后服务看作学校单方面的责任,不积极参与和配合学校的工作。学校也未能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和合作机制,未能充分发挥家校共同育的作用。三、提升教师课后服务能力的策略(一)社会“赋能”,多渠道引进校外专家引领课后服务教师能力提升通过社会的“赋能”,引进校外专家,可以为教师提供专业支持和指导,促进他们在课后服务领域的成长和发展,有助于提高城区小学的课后服务质

7、量,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可以与相关的教育机构、培训机构合作,邀请教育专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工作者等来校开展培训和指导工作,为教师提供最新的理念、方法和技巧,使教师能够全面了解课后服务的要求和特点,并具备相应的改进和创新能力。(二)校际“互补”,多形式促进课后服务教师专业化成长通过定期的校际讨论会、研讨会等,教师共同探讨课后服务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分析本校课后服务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思考。这样的集体学习和讨论有助于教师共同研究并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升。通过校际“互补”,达成不同学校间多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不仅能够让教师相互借鉴经验,还能够开阔他们的教学视野和思维方式

8、。同时,学校积极引导和支持教师参与校际活动,参加学术研讨会和教育论坛,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为课后服务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三)云端“供给”,多层级创建课后服务教师专业化成长交流平台学校要建立在线学习平台,提供丰富的课后服务教育资源,包括教学视频、教案、教材、学术论文等。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参与,学习最新的教育理论、实践案例和方法技巧,提高课后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同时,学校可以定期开展网络研讨会和培训课程,邀请专家进行线上讲座和指导。云端的“供给”,为课后服务教师专业化成长创建了交流平台,为教师提供便捷、高效的学习和交流途径,也为课后服务的提升和创新提供了重要

9、的支持和保障。(四)内外“发力”,多方位为课后服务教师提供课后服务资源保障通过内外的“发力”,多方位为课后服务教师提供课后服务资源保障,可以提高教师的工作条件和资源支持,进一步提升课后服务的质量和效果。这样有助于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同时,也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和支持。具体来讲,学校首先要进一步取得政府支持,申请资金支持,提供对课后服务的经费和资源保障。这包括增加课后服务场所和设施建设投资,培养和引进专业的课后服务教师人才,提供必要的学习材料和教育资源等。其次,学校通过整048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成长合内部资源,为课后服务教师提供资源保障。例如,调动学校各部

10、门的支持,如图书馆、实验室、艺术室等,为教师提供相应的教学设备和场地支持。然后,学校与社区、企业、文化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开展校外资源合作。通过与社会资源的结合,为教师提供更多的课后服务资源支持,如举办文化活动、参观社会实践、邀请企业人员开展讲座等。最后,鼓励家长积极参与课后服务,提供学习辅导、技能培训和学习资源等支持,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课后服务。(五)课程“驱动”,多领域促进教师挖掘课后服务活动资源能力提升学校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课后服务课程,组织教师系统学习课后服务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能,包括课后辅导、特色活动组织、心理健康指导等方面的内容,帮助教师全面认识和理解课后服务的重要性,以及开展课

11、后服务的技巧。同时,鼓励教师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上,挖掘本地的资源,利用社区、家庭、文化机构等资源来丰富课后服务活动。教师在课程设计和活动组织方面所发挥的创新能力,有助于体现课后服务课程中的创意与特色,创造性地提供多样化的课后服务体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此外,学校可以邀请外部的专家来开设相关课程,如实践经验丰富的课后服务专家、社会工作者、心理学家等,分享成功经验,为教师提供专业知识和实践指导。在兼顾课程内容的丰富与创新时,不能忽视课程的可行性,即可操作性与有效性。在开展课后服务时,要不断开阔教师的思维和视野,促使教师积极主动地挖掘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课后服务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2、(六)评价“主导”,多元化建立课后服务教师教学实效评价反馈机制学校建立一套科学、全面的课后服务教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课后服务活动的目标达成情况、学生参与度、成果效益、教学方法和资源利用等方面的评估内容,综合考察教师在课后服务中的专业能力和实效表现。同时,引入多种评价方法,如教学观察、学生评价、同行评议等,综合考量教师的课后服务表现,旨在通过不同的评价角度,更全面、客观地了解教师的教学实效和专业水平。根据评价结果,针对教师表现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给予具体的改进建议和培训支持,帮助教师提高课后服务能力,并组织教师对自己的课后服务进行主动反思和学习,分析评价结果,总结经验,探索改进方法,并积极参与专

13、业发展活动,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水平。此外,评价不仅仅是一次性的过程,还应建立起持续改进的机制。通过定期的评估和反馈,追踪教师的成长和进步情况,推动教师课后服务能力的不断提高。提升教师的课后服务能力需要学校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支持,同时需要教师主动学习和不断反思改进。通过社会“赋能”、校际“互补”、云端“供给”、内外“发力”、课程“驱动”和评价“主导”综合措施的配合,教师的课后服务能力可以得到全面提升,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和多样化的课后服务。【参考文献】1 肖嘉瑞.促进教师“二次创业”提升课后服务质量 J.人民教育,2022(Z3):70-72.2 戴维亮.增强教育服务能力“双减”政策下小学课后服务实施

14、策略 J.教书育人,2022(04):18-19.3 李妍.开展课后延时活动增强教育服务能力 J.辽宁教育,2021(04):69-70.4 朱江华,杨晓平,单奕桐.“双减”背景下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课后服务的挑战与对策 J.教育与教学研究,2023,37(03):64-77.5 孟亚玲,史慧丽,张安迪.教育数字化驱动教师课后服务素养发展研究 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3,39(08):88-92.【基金项目】本文系 2022 年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城区小学课后服务的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22A031)的研究成果。【作者简介】邓艳(1979.10),女,汉族,贵州毕节人,专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育。嬴春(1974.05),女,白族,贵州毕节人,本科,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