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梁、柱涨模及蜂窝麻面处理方案一、柱、梁混凝土涨模部位及原因分析 1) 柱、梁模板极易发生涨模。其关键原因:1.是在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本身对模板下侧压力较大;2.是现在浇筑用混凝土多采取泵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坍落度及流动性全部比较大,而一次浇筑砼量又较多较快,造成对模板下侧压力深入加大;3.三是有时振捣人员不能按操作规程振捣,这么就极易造成模板发生涨模现象。 2) 柱、梁二次接槎和模板拼缝处极易发生涨模。其关键原因为: 在二次接槎处浇筑混凝土时残浆没清理洁净,致使模板不能和混凝土面拼严。另外,接槎处模板不易加固、模板拼缝处上下或左右模板在制作或安装时模板较难加固也是易发生涨模一个关键原因。 3
2、 ) 梁跨中因为不按要求起拱也会发生下沉现象。 4 ) 梁两侧边中部,尤其是周围梁外侧中部极易发生涨模。其关键原因是:梁上部有板,在加固梁时上部没法拉紧,中部需要靠撑杆顶撑,而因为在周围梁外侧只能顶撑在外架上,所以对模板加固有很大影响,造成模板加固不牢,致使在浇筑混凝土时发生涨模现象。 5 ) 柱、梁节点处及墙、柱节点处极易发生涨模。其关键原因是: 在节点处极易出现缝,而在节点处模板加固质量难以控制,不是模板不到边,就是模板相互吃进。另外,在加固时模板背棱或顶杆有时也顶不到位。 二、柱、梁涨模预防方法 1 ) 模板设计及荷载组合:现在多采取木模系统,因为其技术指标是在材质干燥情况下测定,而经水
3、浸泡后其强度等全部会有所降低。所以在计算其加固用钢管及对拉螺栓问距时要比正常计算降低 1520 。在考虑混凝土侧向压力时除按规范计算外,还应考虑浇筑混凝土时方法及可能发生意外 。 2 ) 对拉螺栓设置:对拉螺栓部署除按计算进行外,还必需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灵活设置。在柱、梁对拉螺栓从根部向上1米范围内对拉螺栓帽用双帽,以加大保险系数。为了有效地控制墙、柱模板加固质量,预防混凝土涨模,在浇筑混凝土时,在距柱、墙模板2 5 0 3 0 0 mm处应预埋或钢筋作支脚,以固定模板对拉螺栓。 3 ) 二次接槎地方,在支模板前将梁、柱下残浆、浮浆清理洁净;在浇筑混凝土时,在其模板内侧周围固定2 0 mm宽 2
4、 0mm厚木条,使浇筑后混凝土上形成凸型在支设模板时就能和混凝土面紧密接触,加上有钢筋支脚当对拉螺栓,这就确保了模板不发生涨模现象。4)在模板拼缝处,基础确保混凝土不发生涨模,确保了混凝土质量。在节点处模板不易加固,而往往在支设模板时又把拼缝留在了节点处,因为拼缝用模板较小,有仅镶一块模板条,这给模板加固又深入增加了难度。所以在支设模板时,先从节点处支设,再把模板拼缝从两头往中间赶,这么拼缝在中间模板就便于加固。 5 ) 根据设计图纸,做好预留洞口模板设计及制作,确保模板支撑系统牢靠。 6)检验验收混凝土浇筑方面方法实施情况,另外加强对以上几点部位检验,确保模板安装质量。在浇筑混凝土时,要派经
5、验丰富振捣工人操作,浇筑混凝土时严格按规范和施工方案施工。在浇筑混凝土时要配置有经验木工,常常检验正在浇筑砼模板和未浇筑砼模板,立即处理跑冒滴漏现象和支撑不牢模板系统,确保混凝土浇筑时模板不涨模,以实现预期效果。三、修复施工步骤1)施工准备1拟修补柱、梁混凝土涨模等缺点部位,大小标识清楚。2对施工过程中使用架子、锤子、铁锤、吊锤、墨斗准备好。 3施工员对操作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技术、安全交底。 4施工员负责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和检验监督工作。 5要求待修补处混凝土强度达成设计强度85后,才能进行修补工作。2)劳动力准备施工人员依据缺点存在数量,由施工员合理安排。3)施工方法 1首先对待修补涨模部
6、位混凝土进行凿除,做到小锤细凿,避免损伤结构钢筋。要求凿成后混凝土表面观感达成斩假石效果,无松动石子及混凝土颗粒。 2对凿除部位用毛刷刷洁净,并用水冲洗,使其无松动石子及粉尘。 3对修补处涂刷一层用相同水泥做成水泥浆进行界面处理,以使新旧混凝土能结合良好。 4 混凝土终凝后,加强洒水养护,避免新旧混凝土结合处开裂。四、柱、梁蜂窝麻面处理 一)造成蜂窝麻面原因因柱、梁截面较小,钢筋太密,振捣棒无法从柱角部位振捣,造成柱角部位出现蜂窝麻面。二)处理方案1、蜂窝处理方法在出现蜂窝部位将松散砼全部錾掉,直到砼面变密实为止。然后先刷水泥浆一道,支好模板后用细石砼(加膨胀剂)浇筑并捣实。2、麻面处理方法在出现麻面部位先刷水泥浆一道,然后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填充并抹平收面。三)预防方法为避免和降低这类问题再次发生,现拟调整砼浇筑方案,将柱子单独浇筑一次,同时在浇筑柱子时指派振捣技术过硬熟练工人进行振捣,尽可能做到一道振捣到位。 中铁十三局集团合肥晶弘项目部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