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南传播 2023 年第 5 期(总第 225 期)136从 ChatGPT 说开去:一个关于 AI 介入影视剧本创作的思考周心颢1 吕佰顺2(1.河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河北保定 0710002.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与传媒学院 北京 100096)摘 要:ChatGPT的横空出世,引发全球热议。当前,NLP算法正向文娱产业靠近,越来越多智能应用开始落地,与行业中各个场景发生融合。影视传媒作为我国媒体领域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颇受关注。随着AI在文娱行业中的应用不断加深,影视创作也与智能表现出了亲密关联,学者专家开始密切关注影视界的智能化动向。AI的出现对于剧作而言既是契机,又是挑战
2、。AI创作虽在效率方面独占鳌头,但也面临着法律伦理的困囿。AI是迅速崛起的,它的优势与问题都需要研究者深入分析,才能更好适应即将到来的人机共生时代。关键词:ChatGPT 人工智能 影视产业 剧本创作 影视界2022年11月,一款由美国人工智能实验室OpenAI开发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NLP)ChatGPT正式在全媒体平台上线,在短短两月内吸引活跃用户过亿,成绩亮眼。这是一款拥有语言释读理解和文本生成能力的超级工具,深度融合了Transformer神经网络架构和RLHF技术(ReinforcementLearningwithHumanFeedback,基 于人类 反馈的强化学习),此外还能够连
3、接大量的语料库来进行模型训练。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表示,ChatGPT的问世对于人类历史而言意义重大,不亚于PC和互联网的诞生。1由此可见,ChatGPT作为一款横空出世的科技产品,不仅已经摆脱既往弱人工智能阶段AI产品的局限,而且会进一步促进各行业、各领域的智能化转型,拥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场景,是一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明。2人机同行、人工智能正式成为人类辅脑的时代已经不再遥远,虽然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不算漫长,但可以预见的是,人类将在未来与智能算法配合得越来越紧密,人与技术将会成为相互的委托者、延伸者和赋能者。3对于影视传媒行业而言,人工智能的运用如今也已经日臻成熟:从前期策划到剧本创作,再由中期
4、的智能绘画、写词作曲到后期的场景设计、智能配音、发行宣传,人工智能都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影视行业智能化效率的提升将对产业整体价值链产生深刻影响,且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随着ChatGPT的横空出世,影视传媒行业或将面临更大挑战。本文将逐步厘清人工智能与影视剧本创作两大领域的特点及发展历程,分别从机遇与困局两个维度进行分析,探索剧本撰写创作领域在智能化未来更多的发展可能。一、技术介入:人工智能赋能剧本创作的实践路径影视创作是指艺术实现其完整性的全部过程,包括前期策划、剧本撰写、现场拍摄、后期剪辑、发行洗印几个环节。作为核心环节,剧本创作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艺术作品的质量,同时具有启蒙作
5、品结构风格、艺术表现、剧情走向的先在意义,更是影视作品赖以植根的文学内核。诚然如同学者沈贻炜所言:“人类在聆听故事中长大,而剧本就是你我的人生故事。剧本的文学性不能被低估,它不只是属于舞台或银幕,也属于案头。”4例如缝纫机乐队展现普通人的理想追求,我不是药神表达疾病面前普通人的众生相,山海情则歌颂了农村干部脚踏实地的艰苦奋斗精神。这些现实题材的影视剧正是基于人情冷暖进行创作,不仅成为观众一道扎根现实、避免迷失异化的精神指引,而且成为电影界永恒流传的经典。编剧宋方金认为,一个普遍追求短、平、快的剧本创作模式可能在短时期内见效,但长期而言对于影视行业的成长毫无裨益。因而,在当代社会中,写出情感丰富
6、、诚意满满而又具有美育价值的故事仍然被视作影视编剧的最高追求。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刘弢基于对影视制作的多年研究经验,对人工智能在语义表达中存在的缺陷提出如下建议:即人工智能参与创作的前提是建立在人工智能对于人类自然语言的深度学习基础之上,同样,人工智能参与电影影视制作后期也必须建立在人工智能对于电影语言深度学习的基础之上。5这意味着,AI想要摆脱弱人工智能时代的局限、最大限度地介入影视创作,就必须在意素层面进行深度学习,否则会对影视作品中试图传达的人文精神产生某种消解与解构作用。一般而言,内容文本中所需要的情感含量越高,对于人工智能的要求就越高。例如曾经火爆的机器人新闻,作为一款能够利用算法自动收
7、集相关资料与信息、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最终运用模版书写新闻稿件的AI应用最早现于新闻领域。然而机器人的报道形式较为单一,冰冷的词藻和数据的堆砌显得缺乏人情味,容易造成用户黏度的缺失。对于一些深度报道、虚构性写作等文体也难以在短时间内仅凭机器人得到实现。就叙事学的视阈来看,“非人格化”和“表达局限”使得机器人在新闻叙事的完整度、叙事风格和语言特色方面存在着先天不足。6鉴于此,刘弢教授将人工智能介入影视剧本创作的实践历程分为四个阶段:伪原创阶段(机械式的字符替换)、辅助创作阶段(公式套路化的创作)、命题阶段(根据事件模型、人物关系、特定元素进行深本文微信网页版传媒研究广播电视节目研究DOI:10.
8、13556/35-1274/j.2023.05.036137东南传播 2023 年第 5 期(总第 225 期)2023年第五期度学习)以及全自动阶段(机器摆脱人类控制,独立完成内容创作)。7当前,AI创意写作大致处于命题阶段至全自动阶段中间的位置。机器的算力已经逐渐摆脱人类的控制,但距离完全独立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影视界,除了围绕AI进行IP创作的影视题材之外,人工智能介入剧本创作的实践也已有不少积累。2016年,漫画家安迪赫德(AndyHerd)合作AI技术专家,开发了一套自动编剧机器人,创造了一部堪比 老友记的情景喜剧。8这一人工智能源开发于谷歌机器学习工具包TensoFlow,尽管
9、大部分的内容都近似胡言乱语,但也不可否认存在可以投入使用的场景。这是智能剧本创作历史上一次有益的尝试,并回应了社会大众关于深度学习后的人工智能能否独立撰写文本的问题。2019年,由美国纽约大学AI研究人员开发的长短期记忆递归神经网络(LSTM)本杰明,在深度学习 2001太空漫游 第五元素等科幻电影后,创造出了包含科幻要素的剧本 Sunsrping,并在伦敦科幻电影节上亮相。这是人类历史上首度由人工智能独立完成的语言文本输出。9其后,本杰明编写了短片 It snogame的对白,制作了短片Zoneout。在广告剧本方面,日本汽车制造商Lexux联合创意机构The&Partnership在202
10、0年制作了全球首部完全由AI独立编写的电影广告直觉驱动,以影像形式向大众展现了Lexux的汽车性能与曲线美。而在我国,2021年6月,国内首个智能AI驱动的剧本、脚本、小说创作平台海马轻帆正式上线。创始人刘笑逸利用人工智能创作出的短剧本 契约夫妇离婚吧受到网络关注,播放量突破1亿。基于过去十年对于移动互联网的观察,刘笑逸认为剧本的创作模式就是方式、方法与逻辑,是一种可以被数学结构和分析的存在。只要通过将抽象的创作规律进行结构,他们就能够使用大量具体、量化的指标教会机器人创作剧本,乃至评估剧本。目前,海马轻帆已与阿里影业、优酷、中影集团建立合作关系,为当前新时代影视制作背景下受众对于内容构建的新
11、需求提供服务。10放眼2023,ChatGPT和Deepmind公司旗下的Dramatron也已经触及剧本创作领域,能够生成包括标题、情节、场景描述和对话在内的完整影视剧本,且连贯性极强,越来越人格化。开发者在社交网站中表示,人工智能的诞生将在未来为优质的创意规模化生产提供更多可能。11二、超级剧本:关联叙事中新旧桥段的再组合艺恩数据库显示,当前我国专业编剧人数超过14万人,其中作品得以开播的编剧却仅占总人数的3%。12这不仅意味着编剧行业的竞争激烈,更代表着未经面世的作品有如此之多。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想要突出重围,写出叫好叫座的影视作品并不容易。今年春节档上映的电影满江红编剧陈宇在采访时表
12、示,“剧本创作的一切目标,都是为了讲故事。”但对于新手编剧而言,剧本创作最大的困难正是讲故事,即讲出一个有价值、有创新、有意义的故事。越来越多的剧本存在毫无现实根基、缺乏故事含量、背景调查不充分等内容空泛、空中楼阁的问题,而这也成了当今电影市场作品水准良莠不齐的根源。而对于以上几点,AI却能够很好地提供帮助。(一)技术反哺:人工智能与全景式资料提供优质剧本是影视作品热度、口碑乃至项目投资回报的基础,而剧本调研则是剧本准备阶段最重要的环节,乃至直接决定着影片的成败。喜宴 人生大事 真实的谎言等影史佳作均离不开编剧对于社会的细致思考、调查、提炼与总结,由此塑造出了细腻入微、打动人心而又真实可信的角
13、色。王竞导演在回忆关于大明劫调研工作时的经验时讲道,“最难的部分莫过于需要重构那个时代的空间情境。”而基于算法和可视化技术驱动的人工智能不仅在资料提供、场景设计、深度调查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能够通过数字孪生将空间情景可视化,辅助人类编剧尽快上手创作工作。(二)祛魅剧作:复杂创作风格的快速运用布莱希特的剧作理论以“陌生化”或“离间效果”作为思想精髓和价值核心,他在著作辩证法与陌生化的提纲中对陌生化剧作所体现出的辩证法和认识论提出了以下明确的定义:“陌生化作为一种理解(理解不理解理解),否定之否定。非解的积聚,直至理解的发生(量变到质变的转变)。”他所创作的戏剧往往着力于使观众从新的角度
14、、新的层面去理解戏剧情节、分析戏剧人物、辨识戏剧主旨,从而形成更高层次的认知。13布莱希特继承了狄德罗“戏是为演出而写”的思想衣钵,让辩证戏剧成了矛盾的统一体、戏剧性和叙述性的统一体,14而这也正是他的高明之处。此后,他在他的戏剧美学体系中继续提出社会介入主张,认为戏剧的审美功能不应仅仅停留于文本内容、结构、语言等层面,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启迪人们思考生活、认识客观世界、行动起来,参与变革现实。这意味着,戏剧的创作涉及受众求知求美的双重期待视野,且剧作的主题变化不是艺术家心血来潮的产物,这种主题变化必须符合时代精神生活的全面变化可见,上述繁多的要求毫无疑问是复杂的。在当代社会,一个新手编剧很难兼
15、备熟练掌握完美的文学能力和敏锐的社会洞察能力,而这也是限制他们从事高质量剧本创作的主要难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性发展,大数据技术已经能够掌握世界上大多数文字作品的文本、理论知识与各类素材资料,自然语言处理技术(NLP)的进步与大语言模型(LLM)的运用也使开放式理解与生成连贯文本成为可能。目前,AI能够熟练各类理论,满足文本延展、细化、风格化等多种要求。上海交通大学学者吴格尔指出,人工智能在剧本创作方面具有以下三种协助功能:片库分析、数据挖掘和语义分析,在机器的协助下,即使是普通人也可以生产出优质的作品。三、可能性边际:三思AI剧本创作的困囿面对接踵而来的通用人工智能时代,很多人认为未来的
16、编剧很有可能不再需要创造力,人类编剧迟早会被机器代替。但这是不准确的观点。当前,AI剧本创作仍然有其局限。(一)第一思:剧本叙事模版化局限2019年,DC粉丝利用AI制作了 蝙蝠侠电影剧本,但输出的结果却显得滑稽好笑,例如“我喝蝙蝠,就像蝙蝠一样”“阿尔弗雷德生了罗宾”等完全不符合原作关系人物的荒唐台词不停出现在屏幕中。令人啼笑皆非的同时,也让不少围观网民感到,当今智能剧本的创作轨迹在现代影视界更近似于一种速成模式:抓取关键词,搜索主题,拼接相关情节片段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大故事。这种好莱坞“节拍器”式的模版化编剧理论在过去一度风靡。但在现代,电影修辞叙事学相比于以结构主义为主导的经典电影叙事学而
17、言,变得更加强调文本内外的叙事交流问题。这意味着剧本作为编剧向观众传递自身创作意图的基础,必须兼顾叙事技巧和审美高度,才能使得观众按照电影所预设的观影轨迹进行信息破译。15然而当前人工智能在介入剧本创作过程中普遍存在措辞模版化、重复化的问题,存在着巨大的随机性、不确定性和游戏性,随机抓取的速成模式也使得剧本题材更容易流于肤浅,有时甚至可能造成相互抵牾。剧作文本本身应当具备叙事性。剧作者为了对调研内容和故事情节进行合理的组织、安排和构造,叙事中的语言载体往往隐含着丰富的文化和艺术内涵。然而放眼当下AI的剧本创作可以看到,作品内容仍然局限于对于人类智能的学习和模仿,缺乏视觉创造和感觉真实,只是海量
18、文字的拼凑推传媒研究 广播电视节目研究东南传播 2023 年第 5 期(总第 225 期)138导。这样的创作模式并不是人生的顿悟、灵感的闪现,与人类文学性质的抒情、叙事等高级脑力活动也完全不同。这种机器之间共通感的缺失导致了AI剧本创造易于表达共性,却不易表达个性。16正如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一书中所述,机械复制的技术会令原作品丧失独一无二的光晕,当前人工智能按图索骥式的剧本创作同样会使人类涌动的情感暗流在作品中被遮盖,此类机械复制式的作品或将缺乏那份最能让人类受众接受的真正艺术感。(二)第二思:信息来源与数据枯竭背靠数据库训练诞生的人工智能,本身就不同于人类编剧。以智能剧作为代表的
19、智慧体,与人类基于个人成长体验与情感体验进行文学创作的模式不同,前者写作的基石是数据分析。经过多维度、大体量、全面性的数据训练之后,它会优先抓取数据库中的高频词汇与句式,从而拼接文章,然而这种创作方式却导致了结果对于数据的高度依赖。一旦发生数据枯竭,人工智能的发展就将停滞不前。从Sari语音助手、Google语音翻译、初代虚拟偶像等人工智能产品到如今的ChatGPT,无一不是依靠大量的高质量标注数据来完成模型训练。如果需要升级进化,就必须依靠算法精进与大数据的加持。但在论文 Willwerunoutofdata?AnanalysisofthelimitsofscalingdatasetsinM
20、achineLearning 中,多位学者提出了对于数据危机的隐忧。研究结果表明,高质量的语言数据存量或将在2026年耗尽,低质量的语言数据和图像数据的存量也将分别于2030年至2050年、2030年至2060年耗尽。这就意味着如果数据生产的效率没有显著提高,那么到了2040年,模型的增长规模就将放缓,这或将是人工智能领域将要面对的最大瓶颈。目前,ChatGPT的训练库已经使用了人类绝大部分书籍、论文、严肃报道、专业问答等高质量语言数据,而人类每年新产生的高质量数据与几千年的积累相比极少。抛却版权不谈,即便通过全球通力合作,在短时间内数据库也无法得到明显扩充。这意味着,GT5已经少有增量数据,
21、研究人员必须更多寄希望于训练机制、损失函数和网络结构等方面的突破。因此,许多学者预言,尽管AI在效率和反馈效度方面会远高于人类,但其质量在短期内远远无法达到人类文学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三)第三思:人工智能的伦理转向与既往的影视行业自动化不同,人工智能虽然没有人类情感,但却是作为某种理智工具介入影视剧本创作的。这意味着,在这样一种创作主体发生更迭的造物过程中,介入的程度越深,影视剧本创作的边界就会愈发模糊,而随之产生的传媒伦理问题、法律责任问题以及传统编剧是否已经消亡等社会争议是可以预见的未来现实。此外,从算法的角度而言,ChatGPT目前可以实现用户交互信息的存储,但人工智能会如何处理这些数据
22、,暂时不得而知。这意味着,在剧作领域中,数据安全、知识产权以及著作权是否能够得到保障,仍是一个谜团。四、结语:辩证看待人类与未来世界的智能图景ChatGPT目前尚未拥有生命,只是一个由不同的算法语言交织组合的程序,但同样不能忘了,ChatGPT也是一个不断谋求进化的数字生命体,已经拥有了几乎所有人类知识的总和,并且拥有三项超乎想象的能力数字内容孪生能力构建现实世界、数字编辑能力、数字创作能力。在未来,如果随着ChatGPT的不断学习和升级,赋予其更高级的智慧乃至自由意志,那么就很有可能会模糊其工具的属性。随着人工智能从辅助到主导地位的演进,在这场智能化的狂欢中,人类的地位是否会被取代,而人工智
23、能的发展是否会与人类创造的初衷相悖?面对这一究竟是人类控制智能,还是智能控制人类的终极之问,笔者认为,人类虽然不能高枕无忧,但更无需卢德主义式的提心吊胆。正如同海马轻帆CEO所反复强调的,技术进入内容行业的前景在于人机协作,好的编剧依然是影视界的绝对王者。她表示,“人工智能带给我们的是创作效率的提升,而不是被取代。也就是说,人工智能将以增加而非取代的方式发挥作用。一个越好的编剧,就越不会害怕被取代,而是会积极地拥抱科技趋势。”人类历史上,任何符合时代需求、历史潮流的新鲜事物,并不会因为个体的不解而停下脚步。这或许是科技残酷的一面,但更是令人倍感兴奋之处。面对未来,人类应当自省而又自信、笃定而又
24、睿智地应对人机共生的世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科技浪潮中沉淀自我,才能找到前行的正确方向。注 释:1朱光辉,王喜文.ChatGPT的运行模式、关键技术及未来图景J/OL.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2许旸.创意写作里,ChatGPT“抢”不走的是什么N.文汇报,2023-02-14(005).3赵安琪.ChatGPT席卷全球人工智能面临“伦理转向”N.中国青年报,2023-02-16(009).4沈贻炜.剧本:根本的创作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5(04):5-6+9.5李薇薇.从新闻叙事学角度看机器人新闻写作的局限性J.传播力研究,2018,2(19):5-7.6坚斌
25、,李坤.情感纪录 叙事:从民族志书写到电影剧本创作研究J.电影文学,2020,(17):7-12.7刘弢.人工智能对影视后期制作的介入以及数字剪辑师的研究J.新媒体与社会,2018(02):141-150.8令小雄,王鼎民,袁健.ChatGPT爆火后关于科技伦理及学术伦理的冷思考J/OL.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9张书端.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影视教育与人工智能融合路径探析J.电影新作,2022,(05):143-148.10吴格尔.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对剧本创意的协助功能研究J.艺术管理(中英文),2020(02):57-63.11巴胜超,姜佳娟.人工智能技术与影视创作融合
26、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02):99-105.12刘倩.人工智能技术在影视传媒领域的应用J.现代视听,2018(11):25-29.13孙刚.苏珊洛里 帕克斯戏剧中的陌生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14姜扬,宋雅琪.价值链视角下人工智能对电影产业的影响分析J.传媒,2019(24):37-40.15马世玉.人工智能形象的身体、身份和叙事功能研究以21世纪美英人工智能科幻影视作品为例J.东方艺术,2021(05):127-132.16贾红英.人工智能技术在影视传媒领域的应用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22,43(14):56-58.作者简介:周心颢 河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读研究生;吕佰顺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与传媒学院在读研究生。【责任编辑:黄雪敏】传媒研究广播电视节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