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32.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3018035 上传时间:2024-06-1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8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3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3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3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3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3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2016学年贵州省毕节市星关区海子街二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1声音在下列物质中传播速度最小的是()A钢轨B纯水C木材D空气2一个运动物体在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米/秒,后3秒内的平均速度是5米/秒,则它在5秒内的平均速度是()A等于4米/秒B小于5米/秒而大于3米/秒C等于5米/秒D大于5米/秒3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C听不到物体发出声音,物体一定没有振动D物体停止振动后,还会发出很弱的声音4放映幻灯时,要想使银幕上出现大的“F”字母,幻灯片正确的放法应该是()ABCD5

2、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向西快速行驶,一个行人沿该公路的便道向西散步以行人为参照物汽车()A向东运动B向西运动C静止不动D无法确定6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4: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2,则所用时间之比为()A10:3B3:10C8:15D15:87将一盆冰水混合物放到0的房间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因为冰的熔点是0,所以冰可以熔化一部分B因为水的凝固点是0,所以水可以凝固一部分C水不能结冰,冰也不能熔化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雾和露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C用久的灯泡钨丝变细是升华现象D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的

3、“白气”,是从冰箱里冒出的水蒸气9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则从侧面看去()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10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移到距凸透镜18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6cmB10cmC16cmD20cm11下列叙述中的“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立竿见“影”B毕业合“影”C形“影”不离D湖光倒“影”12使用冷暖空调的密闭轿车玻璃上,无论盛夏还是严冬,都有小水珠凝

4、结实际情况是()A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玻璃的内表面B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玻璃的外表面C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玻璃内表面,冬天凝结在外表面D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玻璃外表面,冬天凝结在内表面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13图中木块的长度是cm;温度计的示数为用一把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记录到的数据是5.72cm和5.73cm,则准确值是cm,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4近来,小华为了看清书上的字,眼睛与书的距离和视力正常时相比越来越近了,这说明小华已患上,他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选填“A”或“B”)所示,需要佩戴用做成的眼镜,这种眼镜的作用是将光,使远处物体清晰的像成在视网膜上15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

5、度为m/s,光年是的单位16“震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很大;“声音刺耳“反映了声音的很高;我们能够分辨出各种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不同17我们观察到水中的鱼和水中的云,它们形成的原因,前者是由于光的而形成的像(选填“虚”或“实”);后者是由于光的而形成的像(选填“虚”或“实”)18人的听觉范围在Hz至Hz之间,高于Hz的声音叫超声波19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中国传统中医有“望、闻、问、切”检查病人,其中“闻”就是听的意思,这是利用声波能传递20汽化的两种方式是:和;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是:和三、作图题(共2小题每题3分共6分)21如图所示,两条入射光线分

6、别过凸透镜的焦点F和光心O,分别画出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22请作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虚像AB四、简答题(共2小题每题3分共6分)23上物理课时,从邻班教室里传出了很大的音乐声,请你想出两种方法,来减弱这种噪声的干扰24俗语说:“霜前冷,雪后寒”请从物态变化的角度解释其原应五、实验题(共2小题第25小题7分第26小题5分)25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位置保持不变,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1)实验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光屏上依然得到焰清晰的像,但光屏上像的位置却偏高,为了使像仍成在光屏的中央,则应向(填“上”或“下”)调节凸透镜(2)调整后,图中光屏上烛焰的像是倒立

7、的实像,此规律的应用是(举一例)(3)此时,若有一只苍蝇落到凸透镜上,则屏上成完整的蜡烛的像(填“能”或“不能”)(4)要使光屏上的像变成与物大小相等,则应向左调节蜡烛到30cm处,光屏应向(填“左”、“右”)到cm处(5)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标尺45cm处,此时小强应站在一侧(填“蜡烛”或“光屏”),观察蜡烛的像26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1)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 和测平均速度(2)该实验原理是(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4)实验中测得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为v1,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v2,路程s3上的平

8、均速度为v3那么,v1、v2、v3的大小关系是(选填、=)六计算题(共2小题第27小题8分第28题6分)27汽车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s求:(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28某人站在相距1200m的两山之间开了一枪,开枪后,他听到两次回声相差5s问此人距两山距离分别是多少米?(设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m/s)2015-2016学年贵州省毕节市星关区海子街二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1声音在下列物

9、质中传播速度最小的是()A钢轨B纯水C木材D空气【考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分析】根据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一般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的最慢【解答】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播声音;但是,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的最慢故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小故选D2一个运动物体在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米/秒,后3秒内的平均速度是5米/秒,则它在5秒内的平均速度是()A等于4米/秒B小于5米/秒而大于3米/秒C等于5米/秒D大于5米/秒【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物体的路程,然后由速度公

10、式求出物体的平均速度,然后做出选择【解答】解:v=,物体的路程s1=v1t1=3m/s2s=6m,s2=v2t2=5m/s3s=15m,s=s1+s2=6m+15m=21m,物体的平均速度=4.2m/s;故选B3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C听不到物体发出声音,物体一定没有振动D物体停止振动后,还会发出很弱的声音【考点】声音的产生【分析】一切声音都由物体振动产生,即振动发声,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解答】解: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当振

11、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故选项A正确,D错误;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超出范围的声音人耳听不到,故BC错误;故选A4放映幻灯时,要想使银幕上出现大的“F”字母,幻灯片正确的放法应该是()ABCD【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首先要明确幻灯机的制成原理,然后根据其原理确定幻灯片的放置方法【解答】解:幻灯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当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的倒立不仅包括上下颠倒,也包括左右颠倒由此可知为了使像呈现F字样,因此要按照A选项的方法去放置幻灯片故选A5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向西快速行驶,一个行人沿该公路的便道向西散步以行人

12、为参照物汽车()A向东运动B向西运动C静止不动D无法确定【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分析】先明确汽车和人的运动情况,再根据汽车和人的位置变化关系判断汽车的运动情况【解答】解:汽车和人都向西运动,但汽车运动的速度快以行人为参照物,假定人是不动的,汽车相对于行人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并且一直是向前即向西运动故选B6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4: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2,则所用时间之比为()A10:3B3:10C8:15D15:8【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已知物体间的速度关系及路程关系,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解答】解:v=,t=,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

13、;故选D7将一盆冰水混合物放到0的房间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因为冰的熔点是0,所以冰可以熔化一部分B因为水的凝固点是0,所以水可以凝固一部分C水不能结冰,冰也不能熔化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分析】水的凝固点是0,但水要凝固除了温度要达到凝固点外还需要继续放热,如果没有继续放热,水只能保持在0而不能凝固冰的熔点也是0,但冰要熔化除了温度要达到熔点外还需要继续吸热,如果没有继续吸热,冰只能保持在0而不能熔化故不管是冰还是水,如果温度到达0后没有继续吸热或放热,它就不会熔化也不会凝固【解答】解:0的冰要熔化需要吸收热量,但周围也是温度为0,所以没有温

14、度差,不会有热传递现象发生,冰不会熔化;0的水要凝固需要放出热量,但周围也是温度为0,所以没有温度差,不会有热传递现象发生,水不会凝固故选C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雾和露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C用久的灯泡钨丝变细是升华现象D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的“白气”,是从冰箱里冒出的水蒸气【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解答】解:A、雾和露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该选项说法正确

15、,不符合题意;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用久的灯泡钨丝变细是钨丝在高温下发生了升华现象,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从冰箱里冒出的温度较低的空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9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则从侧面看去()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考点】漫反射;镜面反射【分析】镜面反射表面光滑,反射光线方向集中,眼睛只有

16、在某些位置能接收到反射光线,漫反射表面粗糙,反射光线方向散乱,眼睛在各个位置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人眼感觉物体的亮暗,取决于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人眼的多少,进入眼睛的光线多,感觉亮,进入的少,感觉暗【解答】解:镜子表面光滑,发生镜面反射,垂直照射的手电筒的光,反射后几乎还是向上的,人眼在侧面看,几乎接收不到镜子的反射光线;白纸表面粗糙,发生漫反射,手电筒的光反射后,各个方向都有,人眼在侧面看,可以接收到少量的反射光线两种情况相对比,白纸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的较多,人感觉更亮故选:B10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移到距凸透镜18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

17、的焦距可能是()A6cmB10cmC16cmD20cm【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凸透镜成像时,得到倒立的像都是实像,物距为12cm和18cm时,都符合2fUf,解不等式组得出结果【解答】解:物体在距离凸透镜12cm时,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2f12cmf,所以,12cmf6cm物体在距离凸透镜18cm时,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2f18cmf,所以,18cmf9cm则12cmf9cm所以B选项符合故选B11下列叙述中的“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立竿见“影”B毕业合“影”C形“影”不离D湖光倒“影”【考点】光的反射;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影”的形成包括光沿直

18、线传播现象、光的反射现象以及光的折射现象;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称之为影子;光的反射现象有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为透镜所成的像;根据不同原理所成的像分析各选项【解答】解:A、立竿见“影”中的“影”是由于光线被竿遮挡光线形成的影子,故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B、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进行拍照的,而毕业合“影”中的“影”是照相机拍出的像,故属于光的折射现象;C、形“影”不离中的“影”是由于身体遮住光线后,在地面形成了自己的影子,故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D、平静的湖面相当于平面镜,而湖光倒“影”中的“影”是平面镜形成的像,故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选D12使用冷暖空调的密闭轿车玻璃上,无论盛夏还是严冬,

19、都有小水珠凝结实际情况是()A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玻璃的内表面B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玻璃的外表面C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玻璃内表面,冬天凝结在外表面D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玻璃外表面,冬天凝结在内表面【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玻璃上的小水珠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分析时要注意水蒸气在外面还是在小轿车里面!【解答】解:夏天轿车内是冷空调,轿车内是低温,轿车外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轿车内是热空调,轿车内温度高,轿车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故选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13图中木块的长度是2.47cm;温度计的示数为19用一把刻

20、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记录到的数据是5.72cm和5.73cm,则准确值是5.7cm,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考点】刻度尺的使用;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分析】(1)物体的长度等于物体右端刻度尺示数与左端刻度尺示数之差;(2)温度计最小分度值为1,由图可直接读出温度计的示数;(3)用刻度尺测长度,要求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在记录的数据上分析,最后一位是估读的【解答】解:(1)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起始端对应的刻度值是14.00cm,末端对应的刻度值是16.47cm,物体的长度l=16.47cm14.00cm=2.47cm;(2)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读数时不需要估读,图中液柱在0以下,

21、温度计示数为19;(3)物体的长度是5.72cm和5.73cm,则最后的0.02cm和0.03cm为估读值,5.7cm为准确值;倒数第二位数字7所对应的单位为毫米,所以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故答案为:2.47;19;5.7;1mm14近来,小华为了看清书上的字,眼睛与书的距离和视力正常时相比越来越近了,这说明小华已患上近视眼,他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B(选填“A”或“B”)所示,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做成的眼镜,这种眼镜的作用是将光向后发散,使远处物体清晰的像成在视网膜上【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分析】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的前后方向太短,使得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

22、这样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所以为了使得像成在视网膜上,故应使得原来的光线发散一些,故据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即可判断矫正近视眼所用的透镜【解答】解:为了看清书上的字,眼睛与书的距离和视力正常时相比越来越近了,即这是由于晶状体太厚造成的,即此时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故如图B所示,即该同学患上了近视眼;所以据图能看出,若想使得像成在视网膜上,即需让原来的光线发散一些,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用应佩戴凹透镜来矫正故答案为:近视眼;B;凹透镜;向后发散15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8m/s,光年是长度的单位【考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分析】根据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填空;天文学中因天体之

23、间的距离大,一般用光一年内通过的路程(即光年)作为长度单位,可由s=vt计算【解答】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光年是长度的单位,是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1光年=3652436003108m=9.46081015m故答案为:3108,长度16“震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响度很大;“声音刺耳“反映了声音的音调很高;我们能够分辨出各种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考点】响度;音调;音色【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解答】解:“震耳欲聋“反映

24、了声音的响度很大;“声音刺耳“反映了声音的音调很高;我们能够分辨出各种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故答案为:响度,音调,音色17我们观察到水中的鱼和水中的云,它们形成的原因,前者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选填“虚”或“实”);后者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选填“虚”或“实”)【考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首先要了解“水中的鱼”和“水中的云”的成因,然后根据它们各自的成像特点进行解答【解答】解:水中的鱼:鱼在水中,鱼反射的光线经过水面的折射进入人眼,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水中的云:云和人都处在同一种介质中,云反射的光线经过水面的反射进入人眼,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25、;故答案为:折射;虚;反射;虚18人的听觉范围在20Hz至20000Hz之间,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考点】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超声波与次声波【分析】人的听觉范围在20Hz到20000Hz之间,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解答】解:人的听觉范围在20Hz到20000Hz之间,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故答案为:20;20000;2000019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能量,中国传统中医有“望、闻、问、切”检查病人,其中“闻”就是听的意思,这是利用声波能传递信息【考点】声与能量;声与信息【分析】声音可

26、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根据具体实例,对声音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解:超声利用能量将结石粉碎,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中医中的“闻”,是指医生通过听声音,来判断病人的病情,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答案为:能量,信息20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是:压缩体积和降低温度【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1)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过程中吸热;汽化有两种方式,即蒸发和沸腾;(2)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液化可以采用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解答】解:(1)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过程中吸热;汽化有两种方式,即蒸发和沸腾;(2)物质由气态变成液

27、态叫液化;液化可以采用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可以大大的减少体积,可以节省空间,便于储存和运输;故答案为:蒸发;沸腾;压缩体积;降低温度三、作图题(共2小题每题3分共6分)21如图所示,两条入射光线分别过凸透镜的焦点F和光心O,分别画出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考点】透镜的光路图【分析】要作出折射光线,必须知道对于凸透镜: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解答】解:过光心的光线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一条直线上,而且方向相同;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22请作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虚像AB【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分析】

28、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互换,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利用这一对称性作出AB的像【解答】解: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所示:四、简答题(共2小题每题3分共6分)23上物理课时,从邻班教室里传出了很大的音乐声,请你想出两种方法,来减弱这种噪声的干扰【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防治噪声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解答】答:向邻班提出问题,并说出他的行为对我的困扰,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拉上窗帘或把教室的门关上,在传播过程中减弱24俗语说:“霜前冷,雪后寒

29、”请从物态变化的角度解释其原应【考点】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分析】凝华指的是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是放热的;熔化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吸热的【解答】答:霜是只有当气温低到一定程度时,空气中的水蒸气才会直接凝华为霜,所以下霜前,气温较低,故“霜前冷”;下雪后,雪要熔化,熔化是吸热的,故“雪后寒”五、实验题(共2小题第25小题7分第26小题5分)25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位置保持不变,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1)实验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光屏上依然得到焰清晰的像,但光屏上像的位置却偏高,为了使像仍成在光屏的中央,则应向下(填“上”或“下”)调节凸

30、透镜(2)调整后,图中光屏上烛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此规律的应用是幻灯机(举一例)(3)此时,若有一只苍蝇落到凸透镜上,则屏上能成完整的蜡烛的像(填“能”或“不能”)(4)要使光屏上的像变成与物大小相等,则应向左调节蜡烛到30cm处,光屏应向左(填“左”、“右”)到70cm处(5)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标尺45cm处,此时小强应站在光屏一侧(填“蜡烛”或“光屏”),观察蜡烛的像【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1)根据光线过光心不改变方向,判断凸透镜的移动情况(2)根据物和焦距的关系判断凸透镜成像情况和应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2fuf,成倒立、放大

31、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3)用不透光的纸板遮挡住凸透镜的上半边,只是挡住了一部分光,对光的完整性没有影响(4)凸透镜成像时,u=v=2f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5)凸透镜成像时,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像在凸透镜的同侧【解答】解:(1)实验过程中,蜡烛变短,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要使光屏上的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位置,使蜡烛向上移动,或使凸透镜向下移动,或把光屏向上移动(2)如图,物距u=50cm35cm=15cm,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3)若有一只苍蝇落到凸透镜上遮住部分透镜,

32、只是被折射会聚成像的光线减少了,因此影响到的是像的亮度,而不影响它的完整性,因为整个物体上的任何一点都有光能透过透镜而折射后会聚成像;(4)要使光屏上的像变成与物大小相等,u=v=2f,蜡烛移动到30cm处,光屏向左移动到70cm处;(5)凸透镜的焦距为f=10cm,当将蜡烛移到标尺45cm处,即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5cm时,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像在凸透镜的同侧,眼睛在光屏这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故答案为:(1)下;(2)放大;幻灯机;(3)能;(4)左;70;(5)光屏26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1)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刻度尺 和停表测平均速度(2)该实验原理是v=(

33、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变速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4)实验中测得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为v1,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v2,路程s3上的平均速度为v3那么,v1、v2、v3的大小关系是v3v1v2(选填、=)【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1)在用斜面小车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要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和时间,用到刻度尺和秒表,并代入公式v=进行计算;(2)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逐渐变大,由此可以判断出各段平均速度的大小【解答】解:(1)实验中要用刻度尺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用停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2)实验中要利用公式v=计算小车平均速度;(3)小车沿斜

34、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变速直线运动,且速度增大;(4)由于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做加速运动,所以上半段的平均速度最小,下半段的平均速度最大,全程的平均速度居中故答案为:(1)刻度尺;停表;(2)v=;(3)变速;(4)v3v1v2六计算题(共2小题第27小题8分第28题6分)27汽车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s求:(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考点】速度的计算【分析】(1)根据速度公式v=就会求出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2)山路上与公路上的总路程除

35、以山路上与公路上总时间即为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解答】解:已知:V1=8m/s,t1=500s,V2=20m/s,t2=100s,(1)根据速度公式得S1=V1tl=8m/s500s=4000m,答: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为4000m(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答: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10m/s28某人站在相距1200m的两山之间开了一枪,开枪后,他听到两次回声相差5s问此人距两山距离分别是多少米?(设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m/s)【考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设这个人到其中一山的距离为s1,则到另一山的距离为s2;第一个回声传来用的时间t1=,第二个回声传来用的时间t2=,由题知t2t1=5,据此求s1、s2的大小【解答】解:设这个人到其中一山的距离为s1,则到另一山的距离为s2;由题知,s2=1200ms1,第一个回声传来用的时间:t1=,第二个回声传来用的时间:t2=,由题知,t2t1=5s,即:=5s,解得:s1=175m,s2=1200ms1=1200m175m=1025m答:这个人到两山的距离为175m、1025m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