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42015新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期末试卷2.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3016748 上传时间:2024-06-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2015新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期末试卷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42015新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期末试卷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42015新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期末试卷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42015新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期末试卷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4-2015新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试卷2 姓名 一、选择题:(40分)1已知是方程的一个根,则方程的另一个根为( )A B C D 2.在下列函数中,当x0时,y随x增大而增大的是( ) A、 B、 C、y=x3 D、3若函数(k1)在每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k的取值范围是( ) A、k1 B、k1 C、k0 D、k04如右图,DE是ABC的中位线,则ADE与ABC的面积之比是( )A1:1B1:2C1:3 D1:45.函数y=kx(k0)和(k0)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是( ) 6. 如图,正方形ABOC的边长为2,反比例函数过点A,则k的值是( ) A、4 B、-4 C、-2

2、 D、27(2013六盘水)下列图形中,阴影部分面积最大的是()ABCD8如图,ABCD是正方形,E是CD的中点,P是BC边上的一点,下列条件中,不能推出ABP与ECP相似的是() A. P是BC的中点 B. APE90 C. APBEPC D. BPBC239、(2008山东潍坊)如右上图,RtABC中,ABAC,AB=3,AC=4,P是BC边上一点,作PEAB于E,PDAC于D,设BPx,则PD+PE( )A. B. C. D. 10如图所示,点E是矩形ABCD的边AD延长线上的一点,且AD=DE,连结BE交CD于点O,连结AO,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AODEODBBOCEODCAOBB

3、OCDAODBOC二、填空题:(24分)11若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分别是RtABC的两条直边长,且SABC=3,请写出一个符合题意的一元二次方程 12已知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函数解析式为 13、已知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若,则的值为 14如左下图在RtABC中, ACB90,CDAB于D,若AD1,BD4,则CD . 15ABC与ABC是位似图形,且ABC与ABC的位似比是1:2,已知ABC的面积是3,则ABC的面积是 16(2013三明)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P(3,2),与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交于点Q(m,n)当一次函数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时,m的取值范围

4、是三、解答题:(86分)17(7分)如左下图,ABC为等边三角形,双向延长BC到D、E,使得DAE120,求证:BC2=BDCE. 18(7分)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3x+1-m=0(1)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m的取值范围;(2)设x1、x2为方程的两个根,且m为最大的负整数,求x1x2+x1+x2的值19(8分)如右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AEEB,MN1,线段MN的两端在CB、CD上滑动,当CM多少时,AED与N,M,C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20(8分)(2013曲靖)在一个暗箱中装有红、黄、白三种颜色的乒乓球(除颜色外其余均相同)其中白球、黄球各1个,若从中任意摸出一个

5、球是白球的概率是(1)求暗箱中红球的个数(2)先从暗箱中任意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后放回,再从暗箱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求两次摸到的球颜色不同的概率(用树形图或列表法求解)21(10分)已知: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EF与AD、AC、BC分别交于点E、O、F(1)求证:四边形AFCE是菱形;(2)若AB=5,BC=12,EF=6,求菱形AFCE的面积22(10分)已知反比例函数y(m为常数)的图象经过点A(1,6)。(8分)(1)求m的值;(2)如图,过点A作直线AC与函数y的图象交于点B,与x轴交于点C,且AB2BC,求点C的坐标。23(10分)已知,在ABC中,BAC=90,AB

6、C=45,点D为直线BC上一动点(点D不与点B,C重合)以AD为边做正方形ADEF,连接CF(1)如图1,当点D在线段BC上时求证CF+CD=BC;(2)如图2,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时,其他条件不变,请直接写出CF,BC,CD三条线段之间的关系并证明;24(12分)已知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y=2x-1,其中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a,b),(a+1,b+k)两点。(10分)(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若点A在第一象限,且同时在上述两个函数的图象上,求点A的坐标;(3)利用(2)的结果,请问: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AOP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5(2014扬州14分)已知矩形ABCD的一条边AD=8,将矩形ABCD折叠,使得顶点B落在CD边上的P点处(1)如图1,已知折痕与边BC交于点O,连结AP、OP、OA求证:OCPPDA;若OCP与PDA的面积比为1:4,求边AB的长;(2)若图1中的点P恰好是CD边的中点,求OAB的度数;(3)如图2,擦去折痕AO、线段OP,连结BP动点M在线段AP上(点M与点P、A不重合),动点N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且BN=PM,连结MN交PB于点F,作MEBP于点E试问当点M、N在移动过程中,线段EF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说明理由;若不变,求出线段EF的长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