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5.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3014551 上传时间:2024-06-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第I卷(客观题 共30分)本卷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史记晋世家记载:公元前784年,晋穆侯卒,其弟“殇叔自立,太子仇出奔”。殇叔在位第四年,“穆侯太子仇率其徒袭殇叔而立,是为文侯”。上述史料说明了A政治权力更迭严重削弱了晋国的实力 B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在晋国得以恢复 C嫡长子继承的宗法制在晋国受到冲击 D晋国卿大夫集团地位日益突出 2.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史上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转型”的最主要表

2、现是 A世卿世禄制取代禅让制 B内阁制代替三省制 C行省制代替郡国并行制 D郡县制代替分封制3.汉仪注记载:大祠日饮酎受金。金少不如斤两,色恶,王削县,侯免国。这一措施的政治作用是A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B打击地方势力巩固中央集权C使得诸侯王国封地越分越小 D严格限制了王侯祭祖的特权4.资治通鉴载:高宗初即位,欲更立武昭仪为后,犹豫未决,直恐宰臣异议耳。唐高宗所顾忌的宰臣,最主要的是A三公九卿 B御史大夫 C三省六部的长官 D二府三司官员5.某史书记载:“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材料所指的职官是A御史大夫 B刺史 C通判 D按察使司6.有学者在

3、研究元朝历史时,引用了下面的材料: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在边疆设立的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长官的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之于内地。该学者引用这些材料主要是为了说明A元朝政府加强对边疆的管辖 B边疆地区人民负担沉重C元朝沿用了唐朝“羁縻”政策 D元朝推行民族分化政策7.史学家认为:“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8.孟德斯鸠曾经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

4、,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以下最能够反映“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A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B明朝废除丞相制度C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 D清朝设置军机处 9.亚里士多德指出,“平民群众具有最高权力;政事裁决于大多数人的意志”是雅典政治的本质特征。从职能和地位看,古希腊设置的国家机构中最能够证明此观点的是A公民大会 B陪审法庭 C五百人议事会 D元老院 10.如要撰写一篇有关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欧洲历史与文化的文章,最恰当的标题是A爱琴文明时代的来临 B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C克利斯提尼改革始末 D罗马帝国统治的兴衰11.雅典城邦时代,大量规模巨大的公共建

5、筑开始出现,如市政广场、公民大会会场、露天剧场、体育场、摔跤场、神庙、祭坛等。雅典这些公共空间的出现 A加剧了公民的贫富分化 B弱化了公民的等级观念C抑制了公民的个性发展 D增强了公民的参政意识12.如果你生活在与罗马共和国初期同时的雅典,你可能享受的公民权是A凭借财产多而担任雅典执政官 B通过陶片放逐法参与放逐威胁城邦的人C领取参加公民大会的津贴补助 D运用十二铜表法维护私有财产13罗马法比较细致地规定了各种契约、遗嘱等行为,但没有能抽象出“法律行为”的一般概念;它将所有权的各种权能均作了透彻规定,唯独没有提出所有权的定义。这说明罗马法A坚持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原则 B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6、C注重实际而不专尚理论的特点 D法律关系扩大到社会生活各方面14罗马帝国时期,从公民法走向万民法的标志是A十二铜表法颁布 B阿奎里亚法确立C卡拉卡拉敕令颁行 D查士丁尼法典实施15“我(东罗马皇帝)因为感觉到上帝的意志而笔削诸于法律在我和教会的步骤和谐之后,我蒙受上帝的感应,立即把我的全部精神,用在那件大工作上面。”他在世时“那件大工作”不包括A查士丁尼新敕 B查士丁尼法学总论 C查士丁尼法典 D查士丁尼学说汇纂第卷(主观题 共20分)16.(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因子城,病流矢,陵迟不救者三代。后

7、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继汉而帝者,虽百代可知也。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然犹桀猾时起,虐害方域者,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 摘自柳宗元封建论材料二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吕思勉中国制度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唐时期中央集权存在的问题和结果(10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

8、主要选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唐朝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10分)太原五中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10月)高一文综历史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CDBCCADDABDBCCA16(20分)(1)西汉:问题:汉初错误吸取秦亡教训,实行郡国并行制,王国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2分)结果: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附议之法削弱了王国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4分)唐朝:问题:唐朝中后期,政治腐败,军事举措失当,形成藩镇割据局面(2分)结果:威胁中央集权,导致唐朝灭亡。(2分)(2)选官制度:察举制(征辟制);九品中正制。 (4分)进步性: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