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世纪以来彝族神话和史诗研究综述_沈小玲.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01454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9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世纪以来彝族神话和史诗研究综述_沈小玲.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世纪以来彝族神话和史诗研究综述_沈小玲.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世纪以来彝族神话和史诗研究综述_沈小玲.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第2期第41卷(总第223期)NO.2,2023Vol.41General No.223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GUIZHOU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2020世纪以来彝族神话和史诗研究综述世纪以来彝族神话和史诗研究综述沈小玲1,马 超2,马 辉3(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西昌615013)收稿日期:2022-10-24项目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彝族文化研究中心2022年度一般规划项目“基于彝族典藏的彝族伦理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YZWH2215。作者简介:沈小玲(1984-),女(彝族),四

2、川盐源人,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彝族文化。马超(1992-),男(彝族),四川布拖人,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理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辉(1980-),男(彝族),四川盐源人,文学博士,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研究方向:彝族语言文化。摘要:通过对20世纪以来的彝族神话和史诗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发现彝族神话和史诗的研究在各个研究阶段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在研究的系统性、全面性上有所欠缺。特别是在跨民族、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上,论文和专著都很少涉及。总体研究大多处在搜集、整理彝族神话和史诗的初步阶段,在专题史研究上处于零散的阶段,未能达到

3、精专的效果。关键词:彝族;神话;史诗;研究综述中图分类号:H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239(2023)02-0043-07一、彝族神话、史诗概况神话是对自然界、社会生活的一种幻想,一种不自觉的艺术加工,是当时人类生活曲折的反映。彝族远古神话,各个地区流传的虽有许多不同,但其基本思想内容是一致的。都是从不同的内容侧面反映彝族远古社会的生产生活,反映了当时彝族人民的意志、幻想,以及征服大自然的伟大抱负,有以散文体形式在民间口头广泛流传的,还有以韵文体形式口头传唱的,也有以韵文体形式记载于彝文典藏里的。史诗,是我国少数民族民间诗歌的一大门类。它是一种结构宏大、具有综合性特点、充满着幻想

4、和神秘色彩的叙事史诗。我国学术界一般把它分为创世史诗、迁徙史诗和英雄史诗三类。创世史诗,又称为神话史诗或原始性史诗。创世史诗主题是歌颂人类与自然的抗争,体现了人类坚韧不拔的精神。英雄史诗,一般来说,其产生稍晚于创世史诗,基本都是以古代民族英雄人物之英雄事迹为中心题材的长篇叙事型的诗。彝族的神话有以散文体形式在民间口头流传的,也有韵文体形式记载于彝文典籍里或口头传唱的。从分类上来看,彝族神话大致可分为开天辟地、动植物、图腾、洪水、人类起源、英雄等神话。彝族史诗特别丰富,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至80年代以来,彝族地区各地加强了对彝族史诗的发掘、翻译、整理,出版了一批作品。据不完全统计,至今已

5、翻译、整理、出版的彝族史诗有49部左右。就内容而言,有的内容十分丰富,有的比较精简;就艺术形式而言,有的属于叙事长篇史诗;有的则是对偶格言的形式,此类史诗语言精妙具有一定的哲理性。经过多年的研究,在彝族史诗中,目前被学界公认的最43具代表性有 勒俄特依1梅葛2查姆3阿细的先基4天地祖先歌5等五部经典作品。这五部经典作品的分布地带各有不同,如:勒俄特依 流传于四川大小凉山、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永仁等地。特别在大小凉山的彝族群众中广为流传,是彝族典籍中的典范。梅葛 主要流传于云南姚安、大姚一带,该史诗最初没有文字记载,全靠彝族人民口耳相传得以保存下来。梅葛 常被称为古代彝族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6、属于彝族创世史诗。查姆 主要流传于云南省哀牢山区一带,是讲述万物起源的一部创世史诗。阿细的先基 流传于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县西山一带,该史诗最初也没有文字记载,全靠彝族阿细家族人的口耳相传保存下来。天地祖先歌 主要流传于贵州毕节一带。是彝族讲述天地形成、万物兴起、人类起源等的一部创世史诗。以上五部史诗的共性就是“创世性”,是彝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走过的生活痕迹,给后人积累了丰富的人类及与人类有关的关于起源的知识,也是宝贵的关于生命起源的精神遗产,为彝族民间文学的研究积淀了坚实的基础。二、国内研究成果国内对彝族神话、彝族史诗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三个时期,分别为:20世纪30至40年代,20世

7、纪50至70年代以及20世纪80年代及以后。(一)20世纪30至40年代的研究20世纪30至40年代,彝族神话、彝族史诗的研究在整个彝族文化研究结构中处于比较少而零散的状态,但可以说此时期彝族神话、彝族史诗的研究已开始了。这时期的彝族文化研究主要都是从民族学、人类学、语言学等方向的背景下进行的。如杨成志、林耀华、马学良等一批大学者开始关注了彝族文化,确立了彝学研究的学术传统,这一时期是彝学研究的开创期,是彝学研究的第一次热潮。虽然涉及彝族神话、彝族史诗方面的研究不多,但已有一些作品足以证明先贤们在开始关注彝族神话、彝族史诗的研究。如:20世纪30、40年代后期 西南边疆 上也发表了有关彝族神话

8、研究论文。最具代表性的是1938年,楚图南在 中国西南民族的神话6中提出了对于神话的态度以及对神话的认知分析。楚图南的 中国西南民族神话的研究 系列文章也是开辟了云南大学神话研究的园地。同时期,马学良深入云南武定等地区调研搜集,并于1947年发表的 倮族的巫师“呗耄”和“天书”7一文中,将所搜集的2000余册彝文经书(现分藏于北图和北大、南开等图书馆)分九大类:祭经、占卜、律历、谱牒、诗文、伦理、历史、神话、译著等。其中将彝族神话归为第八类。每类经书包括书籍多种,全面且简明地列举了宗教经典的类目,对非宗教典籍也列出多种类别并提示归类范围。从倮罗神话中所见的倮汉同源说 中马学良从神话视角研究倮汉

9、同源,从神话的层面去追溯历史起源的本真问题,但从文本真实比较的角度去探索历史叙事的异同是有其价值的。另外这一时期 边疆人文 第三卷第五六期合刊本,刊载了袁家骅的 阿细民歌及其语言,虽然最初的出发点是对彝族阿细民歌的语言形式研究,但文中充实有彝族创世神话材料。这也印证了学界对袁家骅的评介即“袁家骅对语言学,对少数民族口头流传作品的分析研究,不仅为我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科学记录和整理打下了基础,同时,也为彝族的民间文学研究从理论和方法上拓展了新领域”8。(二)20世纪50至70年代的研究20世纪50至70年代,主要处于彝族神话、彝族史诗搜集、整理及翻译阶段。一大批由口头流传的彝族神话、彝族史诗

10、陆续被搜集整理成册并出版为书面文学;同时流传于彝族民间的彝族神话、彝族史诗抄本也得到了搜集、整理、翻译等。4420世纪50、60年代期间,彝族民间文学搜集整理成果显著丰硕。以冯元蔚、阿鲁斯基、吉木布初等老前辈作为代表,搜集、翻译、整理了一大批彝族神话、彝族史诗作品。例如:彝族史诗 勒俄特依 玛木特依9;彝族神话 三族起源 武哲史 等;云南楚雄调查队搜集整理出版了传世史诗 梅葛 查姆;贵州出版了彝族英雄史诗 戈阿楼。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少数民族文学事业更加兴盛,取得了很大成就。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在中国文学中的价值、地位已愈来愈被人们所认识。一些被埋没的作品在此时期被及时地抢救了

11、出来。如:云南红河地区搜集整理出版的彝族史诗 阿赫西尼摩,楚雄搜集发表的英雄史诗 阿鲁举热。(三)20世纪80年代及以后研究概述20世纪80年代以后,彝族神话、彝族史诗进入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时代,此时期的研究成果丰富,颇成体系。这时期彝族神话、彝族史诗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彝族神话、彝族史诗研究成为彝族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李力的 彝族文学史10一书是一本从总体对彝族历史的各时期所产生的文学现象进行讨论的文学史书。书中以研究彝族文学的发展现律为核心,用文学、民族学、宗教学、民俗学、哲学、文化人类学等社会学科理论,多角度、多层次地对彝族各种不同体裁、题材的文学现象进行审视和评述。

12、书中将彝族神话归为韵文体,总论论述神话以及创世史诗的总体特征,再分别论述 勒俄特依 查姆 阿细的先基 天地祖先歌 和 梅葛 等的内容、源流、演变以及艺术特色和价值意义,突出了历史发展的线索、传承和革新,总结了发展的规律,解析了其深层的文化内涵。李力的 彝族文学史 从总休上反映出了彝族各时期文学的发生与发展以及贡献创造、价值地位、特色风貌等。杨继中,芮增瑞,左玉堂合著的 楚雄彝族文学简史11根据楚雄彝族社会发展和几个重大的政权更替,以及文学自身发展的状况和楚雄彝族文学发展的历程,将楚雄彝族文学分为上古(公元748年),中古(公元748-1567年),近代现代文学(公元1567-1949),当代(

13、1949-1986)等四个阶段。“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做指导,以时代为序,作品为纲,从纵的方面对彝族文学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作一些初步的探讨。”2书中提出原始艺术是诗、歌、舞结合在一起的观点。将彝族神话分为开辟神话、日月神话、洪水神话、图腾神话及其他这几类。该书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楚雄彝族上古神话和汉族上古神话异同做了分析,提出了楚雄彝族神话的特征,得出彝族神话结集就成为史诗的观点。左玉堂的 彝族文学史12将彝族文学分为韵文体、散文体。并将神话归入散文体。完善对神话研究的体系,多方位多角度地再现了彝族神话的历史风貌,并对彝族神话总特征进行了概述。在彝族史诗研

14、究方面,不仅对彝族创世史诗进行研究,还提出了彝族英雄史诗的概念。并对代表性的彝族英雄史诗的艺术形象和艺术特色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整个彝族史诗研究呈现出完整性,系统性的特点。沙马拉毅的 彝族文学概论13系统地概述了史诗的定义、发展,并对代表性的五部彝族创世史诗 梅葛 查姆 勒俄特依 天地祖先歌 铜鼓歌 内容及特点做了探讨。韦安多的 凉山彝族文化艺术研究14收录了张瓦铁、何刚的 勒俄特依 与凉山彝族文化探微15以及巴且日火,杨慧云的 勒俄特依 文化背景试析,都是对 勒俄特依 背后彝族文化以及文化背景的探讨分析。二是流传于彝族民间具有代表性的彝族史诗得以专题挖掘整理。楚雄地区的彝族史诗 查姆 梅葛 阿

15、鲁举热 等彝族典籍得到比较全面的搜集整理。并且学者们从搜集整理、艺术特色和创作特点等方面对这些彝族典籍进行概述,肯定了这些典籍多方面的重要价值。如:阿洛兴德整理的 支嘎阿鲁王16已摆脱了早期英雄传说中神话化的外壳,凸显出彝族英雄史诗的成熟表征。彝族英雄史诗 阿鲁举热 戈阿楼 铜鼓王 支嘎阿鲁王 俄索折怒王 等的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王继超的 彝文古籍整理与历史文化研究17从史诗的梗概、文献载体、多重价值等方面研究了贵州彝族史诗“支格阿鲁王”。肖远平的 彝族 支嘎阿鲁 史诗研究18是一部专题研究支嘎阿鲁的专著。罗边木果,罗庆春 彝族英雄史诗“支格阿鲁”初论19描述了支格阿龙的产生年代和搜集整理,也

16、分析探究了其艺术成果、哲学思想和民族学价值。张瓦铁,何刚的 勒俄特依 与凉山彝族文化探微 从彝族史诗的流传地与初作者,彝族史诗思想内容形成的原因及彝族45史诗与凉山彝族文化间的关系作了简要论述。巴且日火,杨慧云的 勒俄特依 文化背景试析 从结构上将 勒俄特依 分为了全民共有的和具有凉山地域色彩的两个部分,从思维方式及社会发展方面进行具有区域文化色彩的彝族史诗研究,整体分析这些彝族史诗产生的年代和背景以及所反映的思维方式和社会发展轨迹。三是彝族神话、彝族史诗得到专业精细的研究。以刘尧汉为代表的彝族文化研究者们先后出版了40余部 彝族文化研究丛书,书中对彝族神话、彝族史诗的研究更显透彻5。刘德荣,

17、李世忠,张洪鑫,李贵恩合著 铜鼓王彝族英雄史诗 既讲述了铜鼓的发现与制作来源,也指出了铜鼓歌词可供民间文学、乐器学、神话学、宗教学、社会学、民俗学、民族学等学科参考的观点。钟仕民的 彝族母石崇拜及其神话传说 从神话的角度解析了彝族母石崇拜的意义。李平凡,王明贵合著的 彝族传统诗歌研究20从全新的立场和角度对彝族创世史诗和英雄史诗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在众多的彝族创世史诗中有彝族英雄史诗的成分和因素,彝族英雄史诗沿着自己历史的时序和英雄史诗文学文本内在的逻辑而不断地从“童年时代”“少年时代”“准英雄时代”而逐渐成长成熟,既完成了文学文本的彝族英雄史诗,也完成了英雄名王的成长历程的观点。书中

18、对每一时代的彝族英雄史诗考证了版本沿革情况,也是一大特点。郭思九,陶学良合编的 查姆 把“查姆”内容分为上、下两部分并完整、详细地记录了其内容。王明贵的 夜郎故国彝族英雄史诗的圣地 中认为彝族的英雄史诗都产生于贵州这片夜郎故国的土地上;铜鼓王中有用铜鼓作为葬具埋葬彝族古代首领的记载,这与其他彝族经籍 禳占星解经 等中的记载相符,并且与贵州省赫章县可乐考古发现的“铜鼓套头葬”式相互印证了夜郎与彝族先民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李亚璇的十七年彝族作家文学研究21反映了远古原始初民生活,富于瑰奇想象力的彝族神话史诗,这其中有 阿细的先基 勒俄特衣 查姆 梅葛 等。论文方面:安尚育的 贵州彝族史诗 洪水泛滥史

19、 初探22简略介绍了贵州彝族史诗 洪水泛滥史的内容以及其在思想、艺术上的特点,并为以后民间文学的研究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李列的 彝族研究现代学术的建立(1928-1949)23详细记叙了彝族学者对彝族创世史诗 阿细的先基 的搜集、整理以及出版情况。胡立耘的 史诗的文本分析以彝族史诗 梅葛 为视点24通过研究彝族史诗 梅葛 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文本的异同及文本回流的影响,比较了口头流传的彝族史诗与以书面文本流传的彝族史诗的功能的异同,进而指出在彝族史诗展演与流传的口头程式中,是内在文法,而非书面文本的规范性在起决定作用。四是彝族神话、史诗研究侧重比较及学术理论构建。巴莫曲布嫫发表的一系列有

20、关彝族史诗研究的论文对彝族史诗的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如:“民间叙事传统格式化”之批评以彝族史诗 勒俄特依 的“文本迻录”为例23从 勒俄特依 的搜集流程、勒俄特依 不同文本的几点质疑、勒俄特依 汉译本的文本定位与评价尺度等方面入手,对过去彝族史诗文本进行批评和反思,也对彝族史诗传统进行了田野调查及研究。叙事语境与演述场域以诺苏彝族的口头论辩和史诗传统为例23以诺苏彝族口头论辩中的彝族史诗演述传统为个案,从认识论的角度引入“叙事语境演述场域”研究视界,希望在研究对象与研究者之间搭建一种可资操作的工作模型,从而探索一条正确处理史诗文本及文本背后的史诗传统信息的田野研究之路等。王菊的 主体转型与学

21、术拓展:彝学研究六十年24提到了巴莫曲布嫫对彝族史诗研究作出的贡献。王菊认为巴莫曲布嫫有意识地在彝族的史诗传统中对民间叙事的“传统指性”进行运用研究,通过“五个在场”来避免“民间叙事传统的格式化”的观点。记叙巴嫫曲布嫫对彝族口头传统研究的成果时,王菊记叙了巴嫫曲布嫫综合分类地介绍彝族创世史诗和英雄史诗,彝族创世史诗例举了 查姆 梅葛 阿细的先基 勒俄特依 等,彝族英雄史诗例举了 阿鲁举热 戈阿楼 铜鼓王 支嘎阿鲁王 俄索折怒王 等。王菊的专著 比较文学视野下的彝族文学研究25把彝族的创世史诗 勒俄特依 与拉祜族史诗 牧帕密帕、巴比伦 埃努马 埃利斯 作比较,把英雄史诗支格阿鲁王 与 支格阿龙、

22、藏族英雄史诗 格萨尔王 作比较,把迁徙史诗 彝族源流 与诗经 公刘 作比较,并概括了不同民族史诗的异同。46总的来说,这一时期出版了一批水平高、学术价值高的彝族文学专著,在彝族文学史的专题探讨方面更加深入地进行了系统的理论阐述,多学科交叉研究开始运用。在彝族史诗和彝族神话研究方面,更加注重各个学科领域融入的同时,不断加大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三、国外学者研究早在13世纪,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 波罗在其 东方见闻 中,记述了他访问建都州和云南大理时的所见所闻。19世纪末,西方一些传教士、旅行者开始关注彝族历史源流、语言文字、社会制度等方面。如徐益棠所说“我国边疆民族的研究,肇始于外

23、国传教士、商人、领事、军事家、自然科学家。”26这些传教士、旅行者们研究的角度大多关注彝族历史源流、语言文字、社会制度等方面,并且发表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这一时期,法国学者和日本学者对彝学的研究具有代表性,因他们不仅对彝族语言文字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还对彝族民间文学的研究也做出了自己的成绩,特别是在彝族史诗和彝族神话的研究方面。法国传教士保禄.维亚尔,1898年在上海出版的 罗罗 一书中,将彝文经典分为6类:创造说;人类的三体合一反抗神圣的三体合一;世界的大旱时代;世界的洪水时代;世界的黑暗时代;人类的救援。这分类法是按照时代和内容对文献中的部分神话传说分的类。保禄.维亚尔编著的 法罗字典 中

24、用彝汉双文对照著述了彝文经典 宇宙源流,收入了 天地起源 洪水泛滥 等彝文典籍。这是外国学者最早翻译的彝文典籍,对后世的影响颇大。日本学者对彝族创世神话的研究成果也颇多。鸟居龙藏是日本最早研究彝族创世神话的。他将彝族创世神话分为三类:开天辟地型、洪水时代型以及旱魃时代型,并指出彝族创世神话受 圣经 创世纪影响可能极大。27伊藤清司在1979年发表的他的代表作 日本神话与中国神话28中搜集了彝族的 阿细的先基 梅葛。80年代,伊藤清司又做了深入研究,发表了 眼睛的象征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创世神话29。赵蕤在 神话、民话视角下的日本学者彝族研究综述30一文中评价到 眼睛的象征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创世神

25、话 时指出彝族神话主要以眼睛为象征来叙述从身体不完整的恶人向完整的人进化的过程。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人类起源神话讲述了人类变迁经历了体质的进化与具有人性的人类这两个阶段。工藤隆也发表了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与日本神话31田野调查报告:中国四川省凉山地区美姑彝族文化创世神话“勒俄特依”32四川大凉山彝族创世神话调查报告勒俄特依33等很多调查研究成果。君岛久子的 哀牢夷的九隆神话34从多个角度对多个彝族的神话进行研究。古野典之的 云南少数民族的创世神话35、山口八郎与中国学者刘金才的 日本与中国神话的比较以太阳信仰为中心36等。可以发现,日本学者善于将自己民族神话与彝族神话进行比较,并提出自己独特的

26、见解。由巴莫阿依,黄建明编著的 国外学者彝学研究文集37一书中,收录了21世纪以来海外学者研究彝族文集,包括美、日、法、澳等海外学者发表的主要研究成果。其中收录了日本学者对彝族创世神话的研究。如:混沌中的诞生以 西南彝志 为例看彝族的创世神话 一文中以 西南彝志 为例,并结合有关史料,探讨了彝族神话的特征,其在彝族社会内部的机能、神话以及礼仪的关系等问题,提出了 西南彝志 所反映的以气为中心的的原理,是受了汉文化的影响等重要观点。西胁隆夫 关于云南的洪水神话 中探讨了洪水神话的类型和结构,根据洪水神话的不同母题将云南的洪水神话的30个例子做了比较研究,并总结了云南彝族神话的特征。还有值得关注的

27、是马克.本德尔。他善于从各个角度对彝族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如 怎样看 梅葛:“以传统为取向”的楚雄彝族文学文本38一文以创世史诗 梅葛 为例,对彝族文学分类提出了疑问。还有 彝族史诗中的鹿形象初探 从史诗解读鹿形象,提出自己独特的想法。47四、结语通过以上研究概述,彝族神话和彝族史诗的研究,在各时期不同的阶段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在研究的系统性、全面性上有所欠缺。特别是在跨民族、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上,论文和专著较少涉及。总体研究水平大多处在搜集、整理彝族神话和彝族史诗的初步阶段,在专题史研究上处于零散的阶段,未能达到精专的效果。比如20世纪30至40年代,彝族神话、彝族史诗的研究在整个彝族文化研

28、究结构中处于比较少而零散状态,但此时期彝族神话、彝族史诗的学术研究已开始萌芽。这时期的彝文化研究主要是在民族学、人类学、语言学的背景下对彝族文化的研究有所涉猎。又如20世纪50至70年代,彝族神话、彝族史诗主要处于搜集、整理及翻译阶段。一些口头流传的彝族神话、彝族史诗从口头向书面发展;特别是流传于彝族民间的彝族神话、口头史诗抄本在此时期得到了搜集整理。再如20世纪80年代以后,彝族神话、口头史诗进入了系统、深入地研究时代,此时期成果丰富,研究颇成体系。当下,彝族神话和彝族史诗的研究和发展又站在了新的起点,面对着新的发展形势。未来须用创新和发展的思想和方法去审视彝族神话和彝族史诗的研究。坚持挖掘

29、彝族神话和彝族史诗的独特性和国际化,提升学术思想、专业理论、专业技术的现代化水平,注重发展内涵。注 释:转引自袁家骅.语言学专刊第五种:阿细民歌及其语言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3.参考文献:1冯元蔚.勒俄特依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2云南省民族民间文学楚雄调查队.梅葛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3郭思久,陶学良.查姆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4云南省民族民间文学楚雄调查队.阿细的先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59.5 王子尧.天地祖先歌J.贵州民族研究,1983(3):208221 6楚图南.中国西南民族的神话 J.西南边疆,1993(3).7马学良.倮族

30、的巫师“呗耄”和“天书”J.边政公论,1947(6):1.8李列.民族想象与学术选择彝族研究现代学术的建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46.9罗家修.玛木特依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10李力.彝族文学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7-53.11杨继中,芮增瑞,左玉堂.楚雄彝族文学简史M.昆明: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12左玉堂.彝族文学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13沙马拉毅.彝族文学概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14韦安多.凉山彝族文化艺术研究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15张瓦铁,何刚.勒俄特依与凉山彝族文化探微J.凉山大学学报,2

31、001(3):99.16阿洛兴德.支嘎阿鲁王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4.17王继超.彝文古籍整理与历史文化研究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13.18肖远平.彝族“支嘎阿鲁”史诗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9罗边木果,罗庆春.彝族英雄史诗“支格阿鲁”初论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55-60.20李平凡,王明贵.彝族传统诗歌研究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8.4821李亚璇.十七年彝族作家文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22安尚育.贵州彝族史诗 洪水泛滥史 初探释J.贵州民族研究,1982(4):185-192.23李列.彝族研究现代

32、学术的建立(1928-1949年)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5.24胡立耘.史诗的文本分析以彝族史诗 梅葛 为视点J.民族文学研究,2005(2):76-82.25王菊.比较文学视野下的彝族文学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3.26徐益棠.十年来中国边疆民族研究之回顾与前瞻J.边政公论,1942(1):5-6.27鸟居龙藏.鸟居龙藏全集(第十卷)M.东京:朝日新闻社,1976.28伊藤清司.日本神话与中国神话M东京:学生社,1979.29伊藤清司,马孝初,李子贤.眼睛的象征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创世神话J.民族译从,1982(6).30赵蕤.神话、民话视角下的日本学者彝族研究综述J.贵州民族

33、研究,2015(3).31工藤隆,张正军.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与日本神话J.思想战线,1999(3).32工藤隆.田野调查报告.中国四川省凉山地区美姑彝族文化创世神话“勒俄特依”J.大东文化大学纪要,2000:(38).33工藤隆.四川大凉山彝族创世神话调查报告勒俄特依M.东京:大修馆,2003.34君岛久子.哀牢夷的九隆神话C/伊藤清司先生退休纪念文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的历史与民俗.东京:第一书房,1991.35古野典之.云南少数民族的创世神话C/饭仓照平.云南的民族文化.东京:研文出版社,1983.36山口八郎,刘金才.日本与中国神话的比较以太阳信仰为中心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4、),2003(6).37巴莫阿依,黄建明.国外学者彝学研究文集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38马克 本德尔,付卫.怎样看 梅葛:“以传统为取向”的楚雄彝族文学文本J.民俗研究,2002(4).A Survey of Yi Mythology and Epic Studies since the 20th CenturySHEN Xiao-ling1,MA Chao2,MA Hui3(Xichang Ethnic Preschool Teachers College,Xichang,Sichuan615013,China)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review

35、s and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Yi myths and epicssince the 20th century.Representative scholars and teams with outstanding research achievements are selectedto discuss and reflect on the research of Yi myths and epics,exam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search of Yimyths and epics la

36、cking of sysematic and overall research,especial the transnationl,transsubject and transfieldresearch.Totally,the research is at the preliminary stage of collecting Yi myths and epics,the special topicresearch history is scattered without the detaied and special care effect.Key words:Yi;Mythology;Epic;Research Summary(责编:李布都莫)4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领证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