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草原的早晨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涌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8个只识不写,认识5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春天早晨大草原美的风光和牧民们的勤劳、欢乐。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想结合,理解课文内容,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教学难点:
认识8个二会字,会写8个生字。
教学准备:
投影片、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初读课文,能读通课文,知道课文大意。
认识8个二会字,学会“打”“无”“牧”“民”5个生字。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修改备注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来源:]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三、学习生字
1、谈话。
同学们,几天来,我们跟着春姑娘游了逛了热闹非凡的梅花山,认识了顽强生长的春笋,和雨点交上了朋友。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更远的地方旅行,你们高兴吗?
2、引导看图,揭题
请同学们看图,图上画的是哪儿的风景,你都看到了些什么。
出示挂图。(图片内容:草原元边无际,绿草如茵。近处,羊儿涌出圈门,牧民跨马追赶羊儿;远处,羊群与白云相连)
师述:大草原是我国西北边疆地区放牧的地方。那里风光非常优美,那里的人民特别勤劳。当春天到来的时候,那里的景象更不一般,尤其是在春天的早晨。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草原的早晨》,让我们随着课文的作者一起去领略草原的美景。
1、看图听范读。边听边思考:
(1)从图上看,你觉得草原怎么样?从哪儿看出它很美、很大?
(2)牧民们在干什么?
(3)羊儿怎么样?
2、自读课文,小组讨论上述问题。
3、全班讨论上述思考题,相机进行词语教学。
无边:形容很大,没有边际。(看图理解)“无”与“元”比较字形。
铺满新绿:指名拼读音节,举例理解。
牧民:专门从事放牧的人。注意“民”的笔顺。民()()()
牧:教学“牛字旁”。
骏马:指好马。
追赶:请学生表演。
欢乐:快乐。
远处:强调“yuan”是整体认读音节。“处”与“外”比较。引导学生用这两个字组词。
4、读以上词语。
5、读句子:课文2、3小节。
6、再一次自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打:做动作理解。组词
无:与“元”区分,第二笔在横中线上。
牧:学习牛字旁。手拿鞭子打牛。
民:第三笔是竖提,第四笔在横中线上。与“名”“明”区分。
老师范写。
指名说
自读课文
学生讨论、交流
指读、齐读
开火车读、齐读
自读
(打架、打人、打听)
(无边无际、无法无天、无论)
(牧羊、放牧)
(人民、民主)
学生完成习字册。
作
业
设[来源:ZXXK]
计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后
记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指导学生以读为主,读想结合,精读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原”“新”“动”“处”四个生字。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修改备注
一、听说练习
二、复习检查
三、细读课文
四、学习生字。
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2、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1、抽读词语卡片。(强调读准“牧”“民”“无”的写法)
2、指名分段读课文。
1、细读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思考讨论。
①这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季节的事?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出示句子:铺满新绿的草原醒来了。
(师述:因为冬天里,草原一片枯萎,春天到了,小草发芽了,草原上又绿了,而且绿色铺满一地,所以说是铺满新绿)
②“醒来”本来是什么意思?作者说草原醒来了,是什么意思?草原醒来是个什么样儿呢?
结合图想像,草原的夜里静悄悄,随着黎明的临近,牧民鞭声“啪啪”响起,宁静的草原一下子热闹起来了。你看到了什么?又仿佛听到了什么?
③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谁唤醒了草原?“黎明”和“宁静”是什么意思?
④指导朗读。
2、细读第2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相机板书:羊儿 涌 奔
牧民 跨 追
(2)进一步理解第一句话。
①读第一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②比较句子。[来源:]
羊儿涌出了圈门,奔向草原。
一只只羊儿涌出了圈门,蹦跳着奔向无边无际的草原。
指名读句子,说说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好,好在什么地方。
(3)进一步理解第二句话。哪个词说明牧民的动作非常熟练?
(4)指导朗读。
3、细读第3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读后说说远处有什么。
(2) 看图,体会意境。
师述:在天地相接的地方,羊群移动,野花盛开,绿草如茵,牧民的歌声在经久不息地回响。
(3)指导朗读。想不想听听牧民的歌声。(放音乐)歌声把我们带到草原,你仿佛见到了什么?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原:半包围结构。下面部分与“泉” 区别。
新:左右结构,斤字旁。
动:左右结构。力字旁。
处:折文。与“外”区分。
教师范写
开火车复述
[来源:ZXXK]
指名、开火车
指名读
指名读
(春天
“铺满新绿的草原醒来了。”)
小组讨论。(随着鞭声的响起,草原上可能会出现马儿的嘶鸣声,牛儿、羊儿的叫声,大人、小孩的说话声,草原上顿时热闹起来。)
黎明:天刚亮的时候。宁静:举例理解。
指名读句[来源:学&科&网]
(第二句话好,“一只只”,“涌”,写出了羊儿的多,“蹦跳着”,写出了羊儿的欢快,“无边,写出了草原的大,第二句话比第一句话明白、具体)
(“跨上”,“追赶”,说明牧民的动作熟练)
指名说
原来、原先、原因
新奇、新品、新绿、创新
运动、动作、动手、动力、开动
处理、好处、处分
完成习字册。
作
业
设
计
1、读背课文
2、书写生字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后
记
第 3 课时
课时目标:
背诵课文,完成练习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修改备注
一、听说练习:
二、复习检查
三、总结课文,指导背诵
四、练习
1、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2、草原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说说下列字的书写笔顺:牧、民、追、赶
1、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2、春天的早晨,草原上是什么样的?牧民们怎么样?
3、指导背诵。
4、(1)帮助学生理清线索脉络。
时间线索:鞭声响起一→草原醒来一→羊儿出圈一→群羊如云
空间线索:醒来的草原一→近处一→远处
(2)指导学生练习背诵。
(3)抽背
1、口头填空:
( )的鞭声 ( )的羊群 ( )的牧民 ( )的草原 ( )的歌声
铺满新绿的( )
朵朵飘动的( )
2、填空
春天到了,________醒来了,_________醒来了,____________醒来了。
3、造句
宁静
飘动
4、用“春”说一两句话,用上学过的盛开、清香、新绿等词。
开火车说
指名读
齐读课文
练背
指名背
作
业
设
计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后
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