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课时提升作业(十七)
光 的 色 散
(30分钟 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2015·平南华侨中学期末)在我市的世界级地质公园白云山景区上曾多次出现神奇的天象“佛光”奇景。据目击者说“佛光”是一个巨大的五彩缤纷的光环,与常见的彩虹色彩完全一样。那么,“佛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直线传播 B.小孔成像
C.光的反射 D.光的色散
【解析】选D。本题考查光的色散。看到五彩缤纷的光环,说明发生了光的色散现象,与其他选项无关。故选D。
2.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了不同颜色的光,则( )
A.A处应是紫光
B.只有AB之间有光
C.将照相底片放到AB范围B处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
D.将电子温度计放到AB范围A处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
【解析】选D。白光(太阳光)是复色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发生色散,其中AB之间是可见光部分,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其中紫光偏折角度最大,即在B处。红光之外是红外线,其主要特点是热作用强。紫光之外是紫外线,其主要特征是化学作用强,可使照相底片感光,故选D。
3.小红洗手时不小心将水滴到了彩色的手机屏幕上,透过水滴她惊奇地看到屏幕上出现多个不同颜色的小格子。当水滴滴到哪个区域时能同时看到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小格子( )
A.红色 B.绿色 C.蓝色 D.白色
【解析】选D。白光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合成的,所以水滴滴在白色区域能看到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12分)
4.(2014·丹东中考)电视机画面的颜色是由 三种色条合成的,电视遥控器是用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来遥控电视机的。
【解析】本题考查光的颜色和不可见光。电视机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条合成的,电视遥控器是用红外线来遥控电视机的。
答案:红、绿、蓝 红外线
5.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这种现象叫作 ;适当的 线照射可促进人体骨骼生长。
【解析】本题考查了光的色散和紫外线的作用。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紫外线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可促进人体骨骼生长。
答案:光的色散 紫外
6.(2014·宜昌中考)红外线、紫外线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应用,请各举一例。红外线的应用: ;
紫外线的应用: 。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红外线和紫外线具体应用的了解情况,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红外线的作用和用途:根据红外线的热作用比较强制成热谱仪、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体温计等;根据红外线可以进行遥控制成电视、空调遥控器等。紫外线的作用和用途:根据紫外线有杀菌作用制成消毒灯;根据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紫外线能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
答案:根据红外线的热作用比较强制成热谱仪、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体温计等;根据红外线可以进行遥控制成电视、空调遥控器等 根据紫外线有杀菌作用制成消毒灯;根据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紫外线能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任选一例)
三、实验探究题(13分)
7.钞票的某些位置用荧光物质印上了标记,在紫外线下识别这些标记是一种有效的防伪措施。某同学在较暗的环境中做了下列三次实验。
(1)如图甲所示,他用紫外线灯照射面值为100元的钞票,看到“100”字样发光。这表明紫外线能使 发光。
(2)如图乙所示,他用紫外线灯照射一块透明玻璃,调整透明玻璃的位置和角度,看到钞票上的“100”字样再次发光。这表明紫外线能被透明玻璃 。
(3)如图丙所示,他把这块透明玻璃放在紫外线灯和钞票之间,让紫外线灯正对玻璃照射,在另一侧无论怎样移动钞票,“100”字样都不发光。他做这次实验是为了探究 。
【解析】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钞票的某些位置用荧光物质印上标记,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就可识别这些标记。紫外线属于看不见的光的一种,它与可见光有相似之处,如射到物体表面时会发生反射,如题图乙就是紫外线被玻璃反射后照射到了钞票上,引起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如题图丙,将透明玻璃挡在紫外线灯和钞票之间,其目的是探究透明玻璃能否让紫外线透过。
答案:(1)荧光物质 (2)反射
(3)紫外线能否透过玻璃
【培优训练】
(2013·盐城中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彩 虹
彩虹是大气中一种光学现象,当阳光照射到半空中的水珠时,光线被折射和反射,在天空形成弧形彩带。
研究光线经过水珠的传播规律,可揭示彩虹形成的原因,如图甲所示,光线从点C进入半径为R的水珠,经点D反射,再从点E射出,AB是通过水珠球心O且与入射太阳光平行的直线,用x表示进入水珠的光线距AB的距离,α表示射出光线与AB的夹角,画出过入射点和球心O的直线(即该入射点的法线),进一步研究可以得出α与x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入射的太阳光分布是均匀的,但射出的光线分布是不均匀的,在α最大时强度最大,能被地面上的人观察到。
牛顿发现,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单色光。当太阳光进入水珠时,也产生类似效果。从同一点进入水珠的不同色光在水珠中沿不同路径传播,致使不同色光的α的最大值略有不同。
由于不同色光的α最大值略有不同,对某一水珠来讲只能有一种颜色的光被地面上的人看到,进入人眼的不同颜色的光来自内外不同弧线的水珠,所以人眼看到的彩虹由外圈至内圈呈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
(1)在图甲中,如果连接OD,则∠CDO (选填“>”“=”或“<”)∠ODE。
(2)根据图乙可知,x从0增加到R的过程中,α的变化情况是 。
A.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C.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3)如图甲所示,光线从空气进入水珠的折射角随x增大而 。
(4)图乙给出的是红光的α-x图像,其α最大值是42°,则紫光的α最大值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42°。
(5)图丙中画出了红光通过小水珠时α最大值的光路。请在图丁中画出红光通过大水珠(虚线圈)时α最大值的光路。(图丁中已画出小水珠的光路)
【解析】本题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定律和反射定律的运用。(1)因为O是小水珠的球心,所以如果连接OD,则OD即为法线,则∠CDO=∠ODE。(2)由图像可知,x从0增加到R的过程中,α的变化情况是先增大后减小。(3)由光的折射规律结合图甲可知,光线从空气进入水珠的折射角随x增大而增大。(4)由于不同色光的α最大值略有不同,对某一水珠来讲只能有一种颜色的光被地面上的人看到,进入人眼的不同颜色的光来自内外不同弧线的水珠,所以人眼看到的彩虹由外圈至内圈呈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所以当红光的α-x图像,其α最大值是42°时,则紫光的α最大值应小于42°。(5)若画经过大水珠时α最大值的光路图,则对应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与经过小水珠类似的光线是平行的。
答案:(1)= (2)B (3)增大
(4)小于 (5)如图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