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硫及其化合物(第3课时)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3014414 上传时间:2024-06-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0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硫及其化合物(第3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硫及其化合物(第3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硫及其化合物》 授课题目 课题: 《硫及其化合物》 拟 课时 第 3 课时 明确目标 1.掌握硫单质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其应用。 2.了解硫的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3.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4.硫的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4.硫酸。 重点难点 重点:硫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和用途 课型 □讲授 □习题 □复习 □讨论 □其它 教 学 内 容 设 计 师生活动设计 4.浓硫酸与稀硫酸的鉴别 方法一:取少量蒸馏水,向其中加入少量试样硫酸,如能放出大量热则为浓硫酸,反之则为稀硫酸;方法二:观察状态,浓硫酸为粘稠状液体,而稀硫酸为粘稠度较小的溶液;方法三:比较同体积试样质量,因为浓硫酸的密度较大,相同体积的浓硫酸和稀硫酸,浓硫酸的质量大得多;方法四:取少量试样,向其中投入铁片,若产生大量气体则为稀硫酸,若无明显现象(钝化)则为浓硫酸;方法五:用玻璃棒蘸取试样在纸上写字,立即变黑(浓硫酸的脱水性)为浓硫酸,另一为稀硫酸;方法六:将胆矾晶体(CuSO4·5H2O)分别投入少量试样内,若有颜色改变(蓝色消失或变无色),则为浓硫酸(浓硫酸的吸水性),另一为稀硫酸;方法七:取少量试样,分别投入一小块铜片,稍加热,发生反应的(有气泡产生、溶液变蓝)为浓硫酸,无现象的是稀硫酸。 SO的检验 被检液取清液有无白色沉淀(判断有无SO)。 一、SO2与CO2的比较与鉴别 例1下列物质能与SO2气体起反应,但无沉淀产生的是(  ) ①溴水 ②Ba(OH)2溶液 ③石灰水 ④Na2CO3  ⑤稀H2SO4 ⑥Na2SO4 ⑦Na2SO3 A.只有① B.①④⑤ C.④⑥⑦ D.①④⑦ SO2 CO2 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体、易液化易溶于水(1:40) 无色、无气味气体微溶于水(1:1) 与水反应 SO2+H2O H2SO3 中强酸 CO2+H2O H2CO2 弱酸 与碱反应 Ca(OH)2 CaSO3↓Ca(HSO3)2白清液 Ca(OH)2CaCO3↓ Ca(HCO3)2白清液 氧化性 SO2+2H2S=3S↓+2H2O CO2+C 2CO 还原性 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氯水、溴水、碘水等氧化剂氧化 无 漂白性 能与某些有色物质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而使其褪色 无 与碱性氧化物 Na2O2+SO2==Na2SO4 2Na2O2+2CO2==2Na2CO3+O2 对环境的影响 形成酸雨,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引起温室效应 教师评讲例题,师生总结。 学生回顾相关内容,并练习《金版学案》对应内容 因材施教: 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化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