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0.1 认识分子
【学习目标】
1.知道德谟克里特的猜想,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2.知道分子的概念,分子的大小。
3.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的数量级有大致的概念。
————————
行为提示:
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用双色记号笔将行为动词画上记号。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提示:
猜想不是胡思乱想,科学的猜想是建立在一定的事实或理论基础上的。
提示:
分子不是“最小微粒”,而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提示:
分子个体小,但组成物质的分子数量很大。
组员自主选择方案,可相互协作,教师巡视,提醒注意的问题,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展示,师生共同评估。
各小组将各个知识板块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展示到小黑板上,寻求小组间合作探究,共同解决。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
1.今天我学到了什么知识?
2.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宇宙万物,变化万千,它们的组成,引发了人类无限的遐想,激发了一代代科学家对它们孜孜不倦的观察和研究。那么,我们这绚丽的世界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呢?让我们一起——认识分子。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自主阅读教材P104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德谟克里特的猜想是什么?他把这种物质微粒叫做什么?什么意思?
答:物体是由极小微粒所组成的;原子;不可再分割的颗粒。
自主阅读教材P105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2.分子最先是由谁命名的?什么是分子?
答:阿伏加德罗;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
3.一切物质都是由__分子__组成的。
自主阅读教材P106~P107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4.观察分子必须借助什么工具?
答:电子显微镜。
5.哪些数据说明分子个体很小?
答:分子直径以10-10 m(0.1 nm)为单位量度 ,一个水分子质量约为3×10-26 kg。
知识板块三中,组内同学完成一个方案,感受分子个体小,数量大。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方案一 完成教材P107的活动。
方案二 完成P107的自我评价与作业1、2两题。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