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种子的萌发教学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描述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开展种子萌发的探究活动。2、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七年级教材中的第二个学生探究活动,是在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已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又一次尝试在小组内合作完成的探究活动。具体内容是:第一部分种子萌发的条件,通过探究实验,分析总结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分析实验中的变量,得出结果和结论;以及从生活经验讨论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第二部分主要是种子萌发的过程,并分析种子萌发是自身发生的变化。教学活动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研究的准备,培养学生对生命现象长期观察的素养。3、学情分析学生对种子的萌发有感性认识、好奇心强、大胆、好动
2、,但实验操作的达标性较差,可将本实验所探究种子萌发的多个因素,分解成单一因素,每个小组探究一种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引导学生设计对照实验,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同时掌握科学的方法探求新知识。目标1.通过实验法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通过抽样调查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2.通过生产和生活经验,归纳总结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3.描述种子的萌发过程。评价任务1、小组同学合理选择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收集数据,课堂展示成果。检测目标1的达成。2、小组同学联系生活经验,总结出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检测目标2的达成。3、兴趣小组同学展示实验成果。检测目标3的达成。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
3、课方案一:请兴趣小组的同学展示介绍培养种子幼苗的过程,引出新课。方案二:播放种子萌发过程的录像(或CAI课件),创设问题的情景,导入新课。方案一:小组同学选一代表描述课前培养的菜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其他同学补充,结合生活经验,提出探究问题。方案二:观看种子录像(或CAI课件),提出探究问题。环节二提出问题引发思辩组织小组同学交流,设想种子在哪种环境条件下才能萌发。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观察的基础上提出种子萌发可能需要的环境条件,例如水、空气、温度、阳光、肥料、土壤等。环节三制定计划讨论完善1、指导各实验小组明确分工,明确个人的职责。2、阅读教材,小组制定方案。3、每组一位同学阐述本组方案,其他同
4、学给以补充完善。教师巡视指导参与讨论,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点拨指导。4、安排小组同学课下完成本组设计的探究方案。1、小组长分工责任到每位同学。2、阅读教材89-90页,以小组为单位制定探究计划。3、全班同学讨论小组制定的探究方案,考虑不周之处进行修改。4、分组探究种子萌发所需的不同条件。环节四联系生活讨论交流方案一: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在环境条件适宜时下列种子是否能萌发。1、干瘪的或被虫子咬坏的种子能萌发吗?2、储存时间过长或煮熟的种子能萌发吗?3、种子萌发过程中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哪里?4、播种前如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方案二:讲述国王和种子的故事,引导学生开展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的探究活动。方案一:1
5、、兴趣小组同学汇报课前做的测定种子发芽率的实验现象和结果,提出实验要求(抽样检测)。2、联系生活经验,交流讨论答案。方案二:听故事,讨论交流环节五组织描述纠正补充方案一:动画展示种子萌发到长出根、茎、叶的动态过程。方案二:展示自制的生态瓶,帮助学生建立种子萌发的完整过程。(实验时可每天放入一粒种子,展现不同发育时期的幼苗)联系生活:如北方早春播种后,为什么要进行“地膜覆盖”? 观看视频,描述种子萌发过程,互相补充。积极思考,交流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环节六梳理总结绘制图表引导小组同学归纳总结种子萌发的条件,明确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完整的、活得胚,贮存时间短的、已度过休眠期的种子。各小组汇报本组探究种子萌发的实验现象和结果,实验不成功的小组,分析原因,鼓励重做实验。绘制种子萌发条件的图表。课外实践尝试发绿豆芽教学反思我们学生来自农村,大多数参与了春种秋收,基本了解种子萌发的过程。本节教学内容学生动手实验观察记录种子萌发的过程,课堂上学生想起国王和种子的故事,更加使生物课特有期待。要鼓励孩子们多多思考发现问题,能尽可能自己实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