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2参考文献:1杨欣欣,陈长英.无缝隙护理管理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 0 2 2,31(2 4):4570-.4573.2梅丽,王兰英,刘茵.无缝隙导向型护理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 0 2 2,31(24):4580-4583.3李国蕾.基于心理护理的品管圈活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J.心理月刊,2 0 2 2,17(9):130-132,159.4韩志芳.无缝隙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 J.包头医学,2 0 2 1,45(4):49-51.5豆瑾,张一杰,王春丽.品管圈活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护
2、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J.现代医药卫生,2 0 2 0,36(11):1729-1731.6贾树英,赵继霞,付宝新,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前后心理护理及生活质量的研究 J.心理月刊,2 0 2 0,云南医药2 0 2 4年第45卷第1期15(1):78.7李延红.急诊I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结构式心理护理的应用研究 J.心理月刊,2 0 19,14(2 0):36-37.【8 蒋进枝.结构式心理护理用于急诊I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效果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 0 19,32(4)6 18-619.9周玲,刘俊.心理护理在缓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良情绪及改善心理状态中的作用 J.世界最新医学信
3、息文摘,2019,19(25):225,227.【10】雷云婷.心理护理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研究 J.人人健康,2 0 19(6):142.11黄月娇.心理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绞痛发生率的影响 J.人人健康,2 0 19(5):6 7-6 8.12刘畅,邱玲,陈彩霞,等.心理干预护理在I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2):288-289.护理园地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降低心脏重症患者血管并发症中的应用杨英,母秋星(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云南曲靖6 550 0 0)【摘要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干预改进静脉给药方法能否降
4、低心脏重症患者的血管并发症。方法连续人选2 0 2 1年5月-2022年5月收住本院CCU病房的6 0 例心脏重症患者,研究组30 例采取集束化护理改进静脉给药方法,对照组30 例采用传统静脉给药方法。对比2 组患者静脉给药期间的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舒适度评分、患者满意度、患者依从率。结果研究组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3.33%VS36.66%,P 0.0 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6.6 6%VS76.67%,P 0.0 5);研究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6 6%VS33.34%,P0.05);研究组治疗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 3.33%VS.73.33%
5、,P0.05)。云南医药2 0 2 4年第45卷第1期1.2方法1.2.1对照组护理人员根据医嘱按传统方法完成输液配制、自身准备、患者及环境准备,严格无菌操作,治疗期间严格执行三查七对,规范实施静脉穿刺输液的护理操作。1.2.2研究组采取集束化护理的各项措施:(1)优化给药流程:盐酸胺碘酮和去甲肾上腺素等药物,用药0.05)。干预7 d、10 d 和15d,研究组的舒适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2 2 组患者舒适度对比(S,分)组别例数干预前干预7 d干预10 d干预15d研究组302.65 0.11 2.53 0.11 2.56 0.42对照组302.
6、75 0.12 2.11 0.21 2.22 0.11t3.364P0.12注:*P0.05表同组干预前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2.32组患者对静脉给药干预满意度对比研究组的静脉给药干预总满意度为9 6.6 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 6.6 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表32 组患者对静脉给药干预满意度对比【n(%)】组别例数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研究组3019(63.33)对照组3015(50.00)8(26.67)P103用于评估2 组患者静脉给药期间疼痛感受,0 4分,得分越高,说明疼痛感受越轻,分别于干预7 d、10 d和15d评估。(3)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静
7、脉给药满意调查表,从穿刺效率、疼痛感受、活动能力和穿刺态度方面评价,总分8 分,7 8 分表非常满意,56分表示一般满意,5分表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率+一般满意率。(4)记录2 组患者静脉给药安全性,包括药液外渗、反复穿刺和穿刺皮损发生及总发生率。(5)治疗依从。总分8 分,得分8 分表示依从性高,得分6 7 分表示依从性中等,得分6分表示依从性低。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1.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xs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经以【n(%)表示,使用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2组患者静脉给药期间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研究组静脉给药期间血管并发症
8、总发生率为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6 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2 组患者期间静脉给药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过敏性休克2(6.67)0(0.00)4(13.33)1(3.33)2.71 0.222.59 0.149.7043.0980.0010.00310(33.33)1(3.34)7(23.33)23(76.67)5.1920.023心律失常1(3.33)2.(6.67)2.5200.01529(96.66)血栓性浅静脉炎1(3.33)3(10.00)2.42组患者静脉给药安全性对比研究组静脉给药期间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6.6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
9、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表42 组患者静脉给药安全性对比n(%)组别例数药液外渗反复穿刺穿刺皮损 总发生率研究组301(3.33)对照组302(6.67)P2.52 组患者静脉给药期间治疗依从性对比研究组静脉给药期间总治疗依从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 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表52 组患者静脉给药期间治疗依从性对比n(%)组别例数依从性高依从性中等依从性低研究组3016(53.33)对照组3010(33.33)12(40.00)8P毛细血管末梢损伤0(0.00)4(13.33)1(3.33)11(36.66)4.3560.03
10、71(3.33)1(3.33)5(16.67)3(10.00)12(40.00)2(6.67)8(26.67)总发生3(6.66)10(33.34)4.8120.028总依从率28(93.33)22(73.33)4.3200.0381043讨论心脏重症患者具有病情危急、用药复杂、疗程长、治疗风险高等特点,提高静脉给药安全性和有效性、降低血管并发症是医患共同的关注焦点之一。护理人员的知识理念和操作技能与心脏重症患者实施静脉给药的全流程规范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密不可分5.6 1。本次研究采取集束化护理多维度改进静脉给药的方法学,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范职责意识和临床操作技能,优化静脉给药技术细节,与传统
11、静脉给药方法比较,改进静脉给药患者的血管并发症率更低、干预第7 d、10 d 和15d患者舒适度评分和患者满意度明显增高、不良事件率明显降低、患者依从率明显增高,提示改进静脉给药方法,有利于提高心脏重症患者的用药安全性,提高患者就医感受和治疗依从性 7.8 。从药物配制、药物流通、隐患排查、严控输液剂量和速度到增加输液值守人员,均有利于消除静脉用药隐患、提高给药质量、降低患者治疗负担、降低治疗风险、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最终提升治疗总效果。4结论采用集束化护理改进静脉给药方法可降低心脏重症患者的血管并发症率、提升治疗依从性和就医感受,值得推广应用。云南医药2 0 2 4年第45卷第1期参考文献:1
12、蒋伟红,金陈娣,李帅妮,等,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深静脉血栓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J.中华护理杂志,2 0 2 2,57(18):2 2 17-2 2 2 42顾婕,钱火红,黄建业,等.2 0 2 1年美国输液护理学会输液治疗实践标准一一血管通路装置并发症的解读 J.解放军护理杂志,2 0 2 2,39(1):90-93.3熊静,向李智.集束化护理模式在留置中心静脉输液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J.护理实践与研究,2 0 2 2,19(2 1):3305-3308.4魏春玲,温春艳.集束化护理理念在中心静脉置管感染防控中的应用 J.哈尔滨医药,2 0 2 3,43(2):143-1
13、44.5周爱娇,彭琦,邵秋月,等.优化给药流程在肺癌患者免疫药物静脉给药过程中的应用 J.中国乡村医药,2 0 2 0,27(20):77-80.【6 朱婷,郭盛丽,林威娜,等.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集束化护理在结直肠息肉切除术中的效应 J.云南医药,2 0 2 3,44(1):110-112.7李书云.小组焦点访谈法构建下的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中的应用 J.云南医药,2 0 19,40(6):566-568.8那竹惠,雷宇,冯雯娟,等.集束化认知行为干预在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前焦虑抑郁中的应用 J.云南医药,2 0 19,40(1):16-19.护理园地5A模
14、式早期康复护理对心梗患者6 MWT改善效果的分析李聪菊,杨英(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云南曲靖6 550 0 0)【摘要目的探讨在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 min步行距离测试结果中,5A模式早期康复护理起到的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11月2 0 2 3年2 月于本院就急性心肌梗死接受医疗干预的患者共6 0 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全部样本;结合患者意愿、人院时间;将6 0 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该阶段接受常规干预,而观察组则接受5A模式早期康复护理;统计对比2 组患者对医疗干预未依从率、该阶段风险发生率;及2 组患者的LVEF指标、6 min步行距离、Brathel评分。结果
15、观察组患者对于医疗干预的依从率、阶段风险发生率较之于对照组患者而言,更加理想,P0.05;观察组患者Brathel评分、步行距离测试结果较之于对照组均存在优势,其LVEF指标评分较之于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5A模式早期康复护理可改善患者对医疗干预的依从率,降低康复训练风险、提高以6 MWT定量的心肺功能,值得推广应用。关键词6 min步行测试;心肺功能;急性心肌梗死;5A模式中图分类号 R473.5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中对于患者损害程度较为严重的一种类型,患者一旦发生疾病之后,其运动功能会受到症状的严重影响,并且患者较之于正常个体而言,运动烈度明显降低,因为症状的发生情况也会随着
16、运动烈度的升高而恶化,这种情况下患者将收稿日期:2 0 2 3-0 8-0 9作者简介:李聪菊(198 3)女,本科,主管护师,从事心血管疾病护理工作18 余年。通信作者:杨英,E-mail:10 6 2 7 442 52 q q.c o m文献标志码 B文章编号 10 0 6 -4141(2 0 2 4)0 1-0 10 4-0 4面临严重的死亡风险,并且其生活质量会受到严重影响 。因此6 min步行距离测试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 Infarction,A M I)患者运动能力极限的试探,也是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因为一些运动能力的确可以通过医疗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