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范围之外的调查——论李顿调查团之汉口调查_屈胜飞.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00498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1.7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范围之外的调查——论李顿调查团之汉口调查_屈胜飞.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范围之外的调查——论李顿调查团之汉口调查_屈胜飞.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范围之外的调查——论李顿调查团之汉口调查_屈胜飞.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范围之外的调查*论李顿调查团之汉口调查屈胜飞 金 楠 内容摘要 李顿调查团赴汉口调查,是中日与李顿调查团两国三方外交折冲的结果。日本主张李顿调查团应赴汉口调查,其目的是拖延调查团赴东北的时间,并企图坐实对华的各种所谓指控,以掩盖其侵华之本质;中国对日本之阴谋了然于胸,反对调查团赴汉口调查,但弱国的地位又使其无力表达强硬的反对态度,只能被动地接受;李顿调查团赴汉口调查表面上的理由冠冕堂皇,却难掩其迎合日本之嫌。李顿调查团在汉口围绕日本对中国的各种指控进行了公开与私下的调查,调查结果事实上承认了中国近年之进步,间接否认了日本对中国的不实指控。于南京国民政府而言,李顿调查团的调查结论虽然可勉强接受,

2、但过程却是消极被动的,其在国际外交舞台上的弱势地位由此可窥一斑。关键词 九一八事变 李顿调查团 国联调查团 汉口九一八事变后,在国民政府申诉下,以“增进国际间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为己任的国际联盟(简称国联),很快介入了中日冲突。经过长时间的外交折冲后,1 9 3 1年1 2月1 0日国联终于通过决议,决定委派由英、美、法、德、意五国代表组成的调查团,赴远东实地调查事实真相。调查团由英国人李顿伯爵(T h eE a r lo fL y t t o n)、美国人麦考益将军(M a j o r-G e n e r a lF r a n kR o s sM c-C o y)、法国人克劳德将军(G

3、n r a l d eD i v i s i o nH e n r iC l a u d e l)、德国人希尼博士(H.E.D r.H e i n-r i c hS c h n e e)、意大利人马柯迪伯爵(H.E.C o u n tA l d r o v a n d i)五人组成,以李顿为团长,故又称李顿调查团。一般来说,西方学者对李顿调查团的研究重点是英美等大国在处理远东问题时的态度和决策以及英美日等国际关系;日本学界研究的特点是从国内危机出发解释日本在中国东北的活动,将李顿调查团报告书与日本外交联系起来,认为这是日本外交的失败;国内学界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李顿调查团及其报告书的评价方面。近

4、年来,国内学者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取得了新的突破,如围绕李顿调查团的产生与组建对中日冲突、英美日等国之间的外交折冲的深入研究,以李顿调59*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联调查团档案中关于中国共产党资料的整理、翻译与研究”(1 9 B D J 0 6 6)、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南京大屠杀时期难民粮食救助研究”(1 7 N D J C 0 3 6 Z)的阶段性成果。国际联盟盟约,世界知识出版社编:国际条约集(1 9 1 71 9 2 3),世界知识出版社1 9 6 1年版,第2 6 6页。黄金宽:“李顿调查团”研究的回顾与深化,民国研究2 0 1 7年总第3 2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

5、 0 1 7年版。陈海懿、郭昭昭:国际性与主体性:中日冲突和国际联盟调查团的产生,抗日战争研究2 0 1 7年第3期;陈海懿、徐天娜:九一八事变后的英国与国联调查团的组建 基于英国档案文献的考察,史林2 0 1 9年第4期;陈海懿:九一八事变后美国的因应和国联调查团产生,民国档案2 0 1 9年第4期。DOI:10.13740/ki.jiiohr.2023.02.006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 2 0 2 3年第2期查团报告书为中心对中国抵制日货运动问题的讨论,以李顿调查团档案为研究对象而对中国各界致李顿调查团呈文、中方申诉的研究,对中共与李顿调查团的关系问题的研究,等等。除此之外,也有学者关注

6、了李顿调查团在中国东北地区的相关活动。毫无疑问,这些都是题中应有之义,自不待言。然而,李顿调查团在华考察的范围并不限于中国东北一区,还包括上海、南京、北平等,以及汉口、重庆、万县等长江中游地区。除中日冲突的焦点地区中国东北之外,上海当时正笼罩在中日军事冲突的阴霾之下,南京是国民政府所在地,北平是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军政官员聚集之地,李顿调查团在此三地开展调查无可厚非。地处中国内陆腹地的汉口等竟然也被李顿调查团纳入了调查范围之内,这令人匪夷所思。以此而言,李顿调查团的汉口之行,不能不说是一次“范围之外”的调查。目前学界对李顿调查团在中国东北以外地区的调查活动关注较少,尤其关于李顿调查团汉口之行的研

7、究成果尚付阙如。鉴于此,笔者拟对李顿调查团汉口之行作初步探讨,以为抛砖引玉。一、赴汉口调查之决策过程1 9 3 2年1月2 1日,国联调查团成员李顿、克劳德、希尼、马柯迪齐聚日内瓦开会,美国驻日内瓦领事吉尔伯特(G i l b e r t)代表麦考益出席了会议。他们在会议上讨论了调查团的职权范围、行程选择、调查期限、顾问身份、专家、报酬补贴、保险、差旅费、个人助理等问题,但是他们并没有做出详细的行程规划,仅仅计划“经过美国直接前往东京,再由东京前往上海和南京,再与两国政府取得联系后前往满洲”。2月3日,李顿调查团由法国启程离欧赴华,2月9日,抵达美国,这时他们仍未确定具体的行程计划,但表达了想

8、在日本停留至少三周时间的意思。李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了没有规划具体行程的原因,称麦考益迄今为止还没有加入调查团,也没有进行一次正式的会面,所以他们计划在今后的旅途中商量前往日本和中国的行程。但是,从美国东海岸到西海岸,李顿调查团一直在长途乘车旅行之中,仍未得暇讨论具体的行程计划。2月1 3日,李顿调查团抵达美国旧金山,同日乘坐“柯立芝总统”号出航。日本驻旧金山总领事若杉要在迎接和送别李顿调查团时,趁机与李顿等进行了会谈。李顿告诉若杉要,调查团计划在69王耀振的 对中国抵制日货运动的认定评析,民国研究2 0 1 9年总第3 6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 0 2 0年版。张生:“新史学”的宗旨:中

9、国各界致李顿调查团呈文初解,抗日战争研究2 0 2 1年第2期;史鑫鑫:李顿调查团来华调查期间中方申诉研究,南京大学历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 0 1 9年。张生、马海天:从世界历史的演进解读中共抗战史的发生 由“李顿调查团”档案文献说起,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2 0 2 1年第1期。屈胜飞、金楠:“驱逐国际强盗”:1 9 3 11 9 3 3年中国共产党对李顿调查团的批判,无锡博物院编:无锡文博,古吴轩出版社2 0 2 1年版,第1 1 21 2 6页。陈海懿、郭昭昭:九一八事变中的“共产主义”因素研究 基于李顿调查团的视角,中共党史研究2 0 2 1年第4期。东北地区的学者对李顿调查团在东北

10、地区的活动给予了较多的关注,如王希亮:马占山会晤李顿调查团代表,钟山风雨2 0 0 9年第2期;武向平:满铁与国联调查团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 0 1 5年版;张建威:国联调查团在大连活动述考,大连大学学报2 0 1 7年第5期;王希亮:禁锢与监控:李顿调查团与西方记者密访马占山风波,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2 0 1 9年第3期。有学者以国民政府在关内各地殷勤招待李顿调查团为中心,考察了国民政府的外交姿态和面相,参见张生 接待与政治:李顿调查团的中国关内之行,近代史研究2 0 2 2年第3期;有学者考察了李顿调查团介入上海一二八事变的情况,认为李顿调查团在上海的调查直接促成了其在调查报告书

11、中将日本的侵略事实公之于世,参见郭昭昭、陈海懿 国际联盟对一二八事变的聚集与因应 以李顿调查团为视角的考察,民国档案2 0 2 1年第2期。“T h eC o n s u l a tG e n e v a(G i l b e r t)t ot h eS e c r e t a r yo fS t a t e”,J a n u a r y2 3,1 9 3 2,F o r e i g nR e l a t i o n s o ft h eU n i t e dS t a t e s,1 9 3 2,V o l.,T h eF a rE a s t,p p.4 9-5 0.日本外交文書満州事変 第

12、二卷第一冊、外務省、1 9 7 5年、6 8 6頁。日本外交文書満州事変 第二卷第一冊、6 8 7頁。屈胜飞 金 楠/范围之外的调查 论李顿调查团之汉口调查日本停留三周,但具体行程需要在航海途中再商议决定。2月1 8日,李顿调查团抵达夏威夷。同日,日本驻夏威夷总领事岩手嘉雄在致外务大臣芳泽谦吉的函电中称,李顿调查团在航行途中经商议,已确定了停留日本期间的暂定行程,并预定3月1 1日前往上海,再赴南京停留1 0日,在此之后他们希望经北平尽快前往满洲,但从南京或上海前往北平的路线还没有确定下来。2月2 9日,李顿调查团抵达日本,随后于3月1 1日由神户赴上海。由此可见,李顿调查团在日本停留的时间并

13、非是原计划的三周,他们的行程计划根据实际情况还在不断调整变化中。从当时媒体的公开报道来看,李顿调查团在日本停留期间,对外谈到在华调查的具体行程时,仍然笼统而简略,仅称在上海逗留数日后,即转赴南京,再于4月前往东北,并预定在6月内调查完毕。李顿调查团之所以对外宣称没有具体的行程计划,一方面是由于李顿调查团须与中日两国政府接洽行程安排等诸多不确定因素使然,如李顿调查团在2月2 9日抵达日本后向当地记者发表声明说:“暂定的方针,第一目的在获取中日两国政府所提出之预备的资料,而资决定国联之友谊的方针,故非俟至与两国政府代表会见后,不能作成详细之日程。”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李顿调查团欲保持中立而采取的谨慎态

14、度,他们不想给人以偏袒任何一方的印象,岩手嘉雄在2月1 8日致芳泽谦吉的电报中对此有所分析。岩手嘉雄称,李顿调查团提出以上笼统的行程计划的主要依据,一是关于当前中日纠纷的解决办法,以及什么是树立两国之间永久和平的基础,李顿调查团想先了解中日两当事国对此有何种见解;二是关于李顿调查团的调查范围,以及国联应当如何帮助中日解决两国之间的问题,李顿调查团想就此与两当事国进行诚恳的对话,然后在充分交换意见的基础上,再迅速前往东北地区进行实地调查。然而,这只是李顿调查团对外公开的声明,其实际情况却不仅仅是如此。在日本亚洲历史资料中心所藏外务省档案中有一份关于李顿调查团在中日两国的行程计划书,该文件标注的时

15、间为1 9 3 2年2月2 5日,责任者为“国际联盟支那调查团外务省准备委员会”。该文件列出了李顿调查团在日本和中国进行调查的行程计划,其中不仅包括在中国东北各地的调查,而且还包括中国其他地区如上海、南京、香港、广东、汉口、郑州、洛阳、北平、济南、青岛等。这份文件没有标明信息的来源,但种种迹象表示,它应是日本自行为李顿调查团拟订的行程计划。首先,在此之前,李顿调查团赴汉口调查的计划并非毫无痕迹可循。1 9 3 1年1 1月1 5日,当日本外务省指示出席国联理事会代表团同意国联派遣调查团赴华调查时,日本就主张调查范围应为中国各地。1 1月1 7日,日本代表团向国联提交备忘录称,同意派遣由若干人员

16、组成的调查团赴华调查,但调查的范围应包括“中国本部与满洲”。对于日本的这一主张,国联理事会没有明确表79 日本外交文書満州事変 第二卷第一冊、6 8 7頁。日本外交文書満州事変 第二卷第一冊、6 9 2頁。国联调查团在日本之酬酢情形 日皇及芳泽均设宴招待 莱顿爵士说明任务,中央日报1 9 3 2年3月7日,第1张第3版;国联调查团日皇昨宴于丰明殿 芳泽有一片面的演说 并递交日方之报告书 该团将自日本来沪,大公报1 9 3 2年3月4日,第4版。国联调查团在东京发表之声明书,大公报(天津版)1 9 3 2年3月2日,第4版;国联调查团抵东京声明书(1 9 3 2年2月2 9日),罗家伦主编:革命

17、文献 第4 0辑,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1 9 6 7年,第2 6 4 3页。日本外交文書満州事変 第二卷第一冊、6 9 2頁。1.国際連盟支那調査員関係/7昭和7年2月2 5日J A C A R(歴史資料)R e f.B 0 2 0 3 0 4 4 2 3 0 0、満洲事変(支那兵満鉄柳条溝爆破因日、支軍衝突関係)/善後措置関係/国際連盟支那調査員関係 第一巻(A-1-1-0-2 1_1 2_2_0 0 1)(外務省外交史料館)。3 0日支事件関交渉経過(連盟及対米関係)第四巻3 0J A C A R(歴史資料)R e f.B 0 2 0 3 0 3 9 1 0 0 0、満

18、洲事変(支那兵満鉄柳条溝爆破因日、支軍衝突関係)/善後措置関係/国際連盟於折衝関係/日支事件関交渉経過(連盟及対米関係)第四巻(2)(A-1-1-0-2 1_1 2_1_5_0 0 6)(外務省外交史料館)。“T h eC h a r g i nF r a n c e(S h a w)t o t h eS e c r e t a r yo fS t a t e”,N o v e m b e r 1 7,1 9 3 1,F o r e i g nR e l a t i o n s o ft h eU n i t e dS t a t e s,1 9 3 1,V.3,T h eF a rE a s

19、 t,p.4 6 8.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 2 0 2 3年第2期示异议。1 9 3 2年1月2 1日李顿等人在日内瓦开会时,杉村阳太郎以国联事务局事务次长的身份参加了会议,他向即将启程的李顿调查团阐述了日本的立场,并竭力希望李顿调查团尽可能广泛地考察中国南北各地,会见各阶层、各类别的人士。由此可见,日本从一开始就主张将汉口等中国南北各地均纳入调查范围之内,而上述李顿调查团的行程计划恰好体现了日本的主张,这种巧合难免不会使人们疑心它的来源。其次,李顿调查团副秘书长派尔脱(P e l t)在2月1 7日致调查团秘书长哈斯(M.R o b e r tH a a s)的电报中说,已将行程计划传达给

20、了日本政府。目前尚未见到派尔脱提到的这份行程计划,也不清楚该行程计划与日本“国际联盟支那调查团外务省准备委员会”所拟计划是否一致,但日本外务省外务次官永井松三在2月2 6日致李顿的电报中说明了李顿调查团的日程安排,并说该计划得到了哈斯的批准。该日程安排仅是李顿调查团在日本的行程,而未包括在中国的行程。2月2 7日,在回复永井松三的电报中,李顿表示“调查团很高兴接受阁下提出的方案”。据此判断,上述关于李顿调查团在中国南北各地的调查计划应是日本拟订的,但李顿调查团只接受了在日本的行程安排,而对在华的行程没有直接表态。当李顿调查团与日本协商行程计划时,中国尚蒙在鼓里,对此一无所知。即使如此,不能否认

21、的是,李顿调查团在华的行程计划,尚需与中国政府接洽后才能最终确定,而这是李顿调查团抵华之后的事情了。也许出于这种考虑,李顿调查团才没有明确表示接受日本所提出的在华行程计划。姑且不论李顿调查团上述行程计划的来源如何,事实上,在此之后日本一直竭力地将李顿调查团引往包括汉口在内的中国各地展开调查。如芳泽谦吉在3月2日招待李顿调查团宴会上的致辞中先入为主地说,李顿调查团“将前往中国各地及满洲实地调查”,微妙地诱导着李顿调查团的调查范围。3月1 7日,参与国联调查团的日本顾问吉田伊三郎在给李顿的信函中重申了日本政府的主张,要求李顿调查团不仅要调查东北,而且要调查中国其他各地区。日本驻华公使重光葵在3月1

22、 9日致芳泽谦吉的电报中亦提到,吉田伊三郎已经劝说李顿调查团考察广东、汉口等地。4天后,重光葵在致芳泽谦吉的电报中再次报告说,吉田伊三郎继续提议李顿调查团赴汉口调查。3月2 0日,参与李顿调查团的中国顾问顾维钧在致外交部长罗文干的电报中也称:“日方现盼调查团于北上前,赴武汉一行。”虽然吉田伊三郎声称李顿调查团无意于汉口调查,并自认为日本对此“没必要强求”,但李顿调查团在3月2 3日还是决定拟赴汉口并停留两天。同日,国民政府外交部与顾维钧先后致电湖北省政府,称李顿调查团拟过汉赴平,请准备招待。891.国際連盟支那調査員関係/1昭和6年1 1月1 6日昭和6年1 2月2 1日J A C A R(歴

23、史資料)R e f.B 0 2 0 3 0 4 4 1 7 0 0、満洲事変(支那兵満鉄柳条溝爆破因日、支軍衝突関係)/善後措置関係/国際連盟支那調査員関係 第一巻(A-1-1-0-2 1_1 2_2_0 0 1)(外務省外交史料館)。日本外交文書満州事変 第二卷第一冊、6 7 76 7 8頁。T e l e g r a mf r o mP e l t t oH a a s,F e b r u a r y1 7,1 9 3 2.G e n e v a,L e a g u eo fN a t i o n sa n dU n i t e dN a t i o n sA r c h i v e s,

24、S 4 9.T e l e g r a mf r o mN a g a i t oL y t t o n,F e b r u a r y2 6,1 9 3 2.G e n e v a,L e a g u eo fN a t i o n sa n dU n i t e dN a t i o n sA r c h i v e s,S 4 9.T e l e g r a mf r o mL y t t o nt oN a g a i,F e b r u a r y2 7,1 9 3 2.G e n e v a,L e a g u eo fN a t i o n sa n dU n i t e dN

25、a t i o n sA r c h i v e s,S 4 9.日外相芳泽谦吉在欢宴国联调查团上致辞(1 9 3 2年3月2日),罗家伦主编:革命文献 第4 0辑,第2 6 4 8页。L e t t e r f r o mI s a b u r oY o s h i d a t oL y t t o n,M a r c h1 7,1 9 3 2.G e n e v a,L e a g u eo fN a t i o n s a n dU n i t e dN a t i o n sA r c h i v e s,S 4 9.日本外交文書満州事変 第二卷第一冊、7 0 3頁。日本外交文書満州事

26、変 第二卷第一冊、7 0 3頁。上海顾维钧致南京外交部电(1 9 3 2年3月2 0日),陈海懿、常国栋、刘齐编:“国史馆”藏档(一),张生主编:李顿调查团档案文献集,南京大学出版社2 0 1 9年版,第3 3 3页。日本外交文書満州事変 第二卷第一冊、7 0 3頁。日本外交文書満州事変 第二卷第一冊、7 0 3頁。2昭和7年3月2 3日1J A C A R(歴史資料)R e f.B 0 2 0 3 0 4 4 3 3 0 0、満洲事変(支那兵満鉄柳条溝爆破因日、支軍衝突関係)/善後措置関係/国際連盟支那調査員関係 第二巻(A-1-1-0-2 1_1 2_2_0 0 2)(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27、国联调查团明日离沪 将由京乘轮来汉赴平 省府饬汉市政府准备招待 并令公安局届时妥为保护,武汉日报1 9 3 2年3月2 5日,第2张第3版。屈胜飞 金 楠/范围之外的调查 论李顿调查团之汉口调查在这之后的一星期内,关于李顿调查团的行程,各种消息依然沸沸扬扬。有媒体报道称李顿调查团“拟在京逗留四天,即行北上实地调查辽案”,但又说调查团“北上途程,尚未决定,或先至汉口转道东北”。稍后又有消息说,李顿调查团定4月1日或2日“乘轮往汉口视察,约勾留二日,仍回南京再乘平浦车北上”。自3月2 3日湖北省政府接到外交部与顾维钧的电报后,武汉各界立即着手准备欢迎李顿调查团的各项工作。3月2 8日,武汉绥靖公署

28、召集各机关、社会团体代表,商议招待李顿调查团的有关事宜,他们决定先致电外交部,详询李顿调查团来汉确期。然而,直到3月3 0日,他们还未接获外交部的回复。与此同时,日本方面也在密切关注着李顿调查团的动向,他们的谍报人员四处打探消息,希望提前获得调查团的北上路线。如日本驻济南总领事西田畊一在3月2 9日致芳泽谦吉的电报中称,据其领事馆谍报人员获得的情报,“调查团一行预计三十一日左右通过本地”,但“调查团是将原定途经汉口改为由津浦线北上,还是只是随行人员等调查团的一部分人员从南京北上,尚不明了”。3月3 1日,西田畊一再次致电芳泽谦吉说:“虽有消息说调查团一行人预定从汉口北上,但还没有确切的消息。”

29、西田畊一根据来自济南市政府的消息又称,李顿调查团预定先去汉口,再回南京乘坐津浦线北上,只是“还没有从中央政府接到确切消息”。事后,武汉绥靖公署主任何成濬在致蒋介石、何应钦等人的电报中也证实了日本人的间谍活动,他说:“连日往来上海汉口之日海陆军官佐络绎不绝,均负有调查任务。”这一切都说明,刺探李顿调查团的动向是日本谍报人员的主要任务之一。人们对李顿调查团北上路线的种种猜测,直到官方确切消息传出后才平息下来。3月3 1日,国民政府外交部将李顿调查团赴汉口调查的最终决定电告给了湖北省政府。同日午后,李顿调查团告诉路透社记者,“李顿勋爵等已决定明夜九时乘怡和公司隆和船赴汉口”。随后,李顿调查团赴汉口的

30、准确消息于次日见诸国内各媒体报端。至此,李顿调查团赴汉口调查的行程最终决定了下来。二、赴汉口调查之原因从上文所论可以看出,在李顿调查团赴汉口调查的问题上,日本的诱导起了主要推动作用。日99 调查团北上专车 津浦路已准备就绪,中央日报1 9 3 2年3月2 8日,第1张第3版。国联调查团即赴汉 调查团与政府当局二次会谈 蒋委员长昨晚在励志社欢宴,中央日报1 9 3 2年3月3 1日,第1张第2版。国府正式招待调查团 汪、罗欢迎词声明中国立场 莱顿谓国联决拥护其原则 破坏领土主权完整者国联决不承认,大公报1 9 3 2年3月2 9日,第3版。国联调查团有定明日启程来汉说 但政府机关尚未接京方来电

31、警备司令部特别加紧戒备 平汉特党部制定欢迎标语,武汉日报1 9 3 2年3月3 1日,第2张第3版。6昭和7年3月2 8日昭和7年3月2 9日J A C A R(歴史資料)R e f.B 0 2 0 3 0 4 4 3 7 0 0、満洲事変(支那兵満鉄柳条溝爆破因日、支軍衝突関係)/善後措置関係/国際連盟支那調査員関係 第二巻(A-1-1-0-2 1_1 2_2_0 0 2)(外務省外交史料館)。1 1昭和7年3月2 9日昭和7年4月2日J A C A R(歴史資料)R e f.B 0 2 0 3 0 4 4 4 2 0 0、満洲事変(支那兵満鉄柳条溝爆破因日、支軍衝突関係)/善後措置関係/国

32、際連盟支那調査員関係 第二巻(A-1-1-0-2 1_1 2_2_0 0 2)(外務省外交史料館)。何成濬致蒋介石何应钦等电(1 9 3 2年4月1 1日),“蒋中正总统文物”,(台北)“国史馆”藏,0 0 2-0 9 0 2 0 0-0 0 0 0 3-1 6 4。国联调查团四日可到 招待与警戒事宜均布置就绪 商店居户均悬国旗表示欢迎,武汉日报1 9 3 2年4月1日,第2张第3版。国联调查团昨日谒中山陵 赴中央党部午宴 叶楚伧致欢迎词,申报1 9 3 2年4月1日,第4版。中委昨欢宴调查团,李顿爵士昨率全体委员谒陵 今日再与当局晤谈 晚间赴汉,中央日报1 9 3 2年4月1日,第1张第2版

33、;国联调查团昨日谒中山陵,赴中央党部午宴,叶楚伧致欢迎词,申报1 9 3 2年4月1日,第4版;调查团定今晚赴汉 昨晨谒陵 中央党部午宴 今日与我当局最后会谈,大公报1 9 3 2年4月1日,第3版;国联调查团四日可到 招待与警戒事宜均布置就绪 商店居户均悬国旗表示欢迎,武汉日报1 9 3 2年4月1日,第2张第3版。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 2 0 2 3年第2期本首要的目的是“不愿该团早抵东省”,这与日本希望李顿调查团绕行美国而非经由西伯利亚径直来华的目的如出一辙。日本的另一个如意算盘则是为了“坐实”自己对中国的各种所谓指控,以推卸其侵华的责任,掩盖其侵华之本质。1 9 3 2年3月2 5日

34、,张学良在致蒋介石的电报中揭露了日本的这一阴谋诡计,他说日本“坚请该团调查各埠状况以为将来解决东案之背景”,并借以证明其所宣称者非为虚言。3月2 8日,大公报 在评论中也指出,日本人希望李顿调查团多考察中国内地,“藉以证实日本人中伤中国所谓无组织、好排外的弱点”。那么,日本对中国所谓的指控主要有哪些方面呢?对此,顾维钧在3月2 4日致外交部长罗文干电报中说:“弟连日与调查团各委晤谈探知,日本向该团诋毁我国约有五端:(一)国家无健全组织,(二)生命财产不安全,(三)不遵守条约,(四)抗日运动及抵制日货,(五)共产党徒 横行国内。”顾维钧指出,李顿调查团近日接见上海各界领袖时所询问之内容概莫如此。

35、由此可见,李顿调查团当时所关注的重心就是日本对中国的所谓指控,而这些所谓指控不过是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渐次抛出的诡辩之词。日本的逻辑是,中国不遵守条约、抗日运动及抵制日货等,损害了日本人的利益,危及在华日本国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这又是中国“无健全组织”的明证。此种论调既为日军不断扩大在华军事行动寻找了借口,又诬称国际法和条约的一般规则不能适用于“无政府组织”之中国,可谓是一箭双雕。为了引起西方列强的“共鸣”,并将其“绑架”于自己侵华的战车之上,日本把抵制日货运动与排外主义相提并论,认为抵制日货就是排日,排日即排外。正如芳泽谦吉所说,中国的“排外主义”不但损害了日本的利益,而且侵害了其他各国之权益。

36、而且在日本看来,中国排外外交最突出的事例莫过于“夺回汉口、九江英租界及企图单方面废除日支通商条约”。日本还认为,九一八事变以来的抵制日货运动,使日本仅在上海、汉口两地的损失就达到了八千万两;经济绝交以来的五个月,日本在上海、汉口等地的纺织业,不仅没有接到新订单,既有合约也没有得到履行。汉口地区“排外运动”既然如此激烈,那么李顿调查团到此地调查必得对华之不良印象,日本就可借机为自身之侵华行动诿过卸责了。对此,中国则认为日本是颠倒黑白,倒果为因。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汪精卫与李顿调查团会谈时就指出,抗日运动与抵制日货是对“事先毫无征兆的九一八事变的被动抵抗”,是一种“自卫措施”,他相信当日本从中国撤兵

37、后抗日运动自然会停止。面对中日双方针锋相对的主张,李顿调查团认为抵制日货是“必须关注的历史遗留问题之一”。所以,在日本的要求之下,李顿调查团亦认为有必要赴汉进一步深入了解。001 上海顾维钧致南京外交部电(1 9 3 2年3月2 0日),陈海懿、常国栋、刘齐编:“国史馆”藏档(一),张生主编:李顿调查团档案文献集,第3 3 3页。沈阳事变(一),“蒋中正总统文物”,(台北)“国史馆”藏,0 0 2-0 9 0 2 0 0-0 0 0 0 3-1 5 7。短评 国联调查团的行程,大公报1 9 3 2年3月2 8日,第4版。搜集日本违法行为资料提交国联调查团(一)(1 9 3 2年3月2 4日),

38、外交部档案,(台北)“国史馆”藏,0 2 0-0 1 0 1 0 2-0 2 6 2。T h eC h i n e s ev i e wo f t h eS i n o-J a p a n e s ec o n f l i c t,J a n u a r y2 7,1 9 3 2.G e n e v a,L e a g u eo fN a t i o n sa n dU n i t e dN a t i o n sA r-c h i v e s,S 4 9.日外相芳泽谦吉在欢宴国联调查团上致辞(1 9 3 2年3月2日),罗家伦主编:革命文献 第4 0辑,第2 6 4 62 6 4 7页。1.

39、国際連盟支那調査員関係/1 2昭和7年3月1 1日J A C A R(歴史資料)R e f.B 0 2 0 3 0 4 4 2 8 0 0、満洲事変(支那兵満鉄柳条溝爆破因日、支軍衝突関係)/善後措置関係/国際連盟支那調査員関係 第一巻(A-1-1-0-2 1_1 2_2_0 0 1)(外務省外交史料館)。1.国際連盟支那調査員関係/1 2昭和7年3月1 1日J A C A R(歴史資料)R e f.B 0 2 0 3 0 4 4 2 8 0 0、満洲事変(支那兵満鉄柳条溝爆破因日、支軍衝突関係)/善後措置関係/国際連盟支那調査員関係 第一巻(A-1-1-0-2 1_1 2_2_0 0 1)(

40、外務省外交史料館)。R e c o r do fC o n v e r s a t i o nw i t hm e m b e r s o f t h eC h i n e s eG o v e r n m e n t.M a r c h2 9 t h,1 9 3 2.G e n e v a,L e a g u e o fN a t i o n s a n dU-n i t e dN a t i o n sA r c h i v e s,S 3 0.R e c o r do fC o n v e r s a t i o nw i t hL e a d i n gN e w s p a p e

41、r m e n.A p r i l 1 s t,1 9 3 2.G e n e v a,L e a g u eo fN a t i o n sa n dU n i t e dN a t i o n sA r c h i v e s,S 3 0.屈胜飞 金 楠/范围之外的调查 论李顿调查团之汉口调查关于对中国“国家无健全组织”的指控,日本诬蔑说:“中国不是一个国家,没有负责任的政府,也没有可侵犯的领土完整与行政独立。”中国“与其称为国家,不如称为大陆更恰当”。换言之,“中国”不是政治意义上的“国家”,而是一个地理概念罢了。日本还将中日关系恶化、远东和平秩序之破坏亦归咎于中国的“内乱”。日本首相犬

42、养毅对李顿调查团说:“中国国内之秩序紊乱,尤其徒事排外,漠视各国条约上之权益,从而引起各种问题,实为世界和平之忧患所在。”芳泽谦吉同样指责说,中国自辛亥革命以来“内乱频仍无时或已,故其内政上之不能统一,从而造成远东国际关系之重大威胁”。日本陆军大臣荒木贞夫更是诬蔑中国:“多年的纷乱使其难以组建国家机构,其军队无外乎武装匪贼。”所以,日本认为,中国实际上是操持着各种语言的多民族混居之地,交通不便,四分五裂。据此,日本进一步指出,居住在上海的中国人与外国人的见闻仅限于上海一地,对其他地区的认识不过流于表面,为避免“以偏概全”之嫌,李顿调查团有必要“全面”考察中国。其实,日本关于中国“国家无健全组织

43、”的论调并不新鲜,而是老调重弹,它是甲午战争后日本军政界、知识界抛出的“中国非国论”思想的继续和发展,只是现在被日本政府直接拿来作为了侵华的借口罢了。至于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问题,日本夸大其词,宣称中国有“赤化”风险,借以转移西方国家关注的视线。当初国联甫一成立,它在英法等国的主导下就对以苏俄为代表的国际共产主义力量采取了敌视态度,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公开承认它是“防止布尔什维主义的唯一办法”。俄国十月革命后,日本曾参与协约国对俄国革命的武装干预行动,它深谙西方列强的反共之道,因此反共成为日本侵华的借口之一。在李顿调查团离开欧洲之前的1月2 7日,调查团成员德国人希尼拜会了日本驻德大使小幡酉吉。小幡

44、在谈话中妄称,中国的学生运动与共产党活动密切相关,所以中国中央政府顺从学生之时,即中国“赤化”之日。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应鞭策中国中央政府镇压盲动的学生运动。3月7日,芳泽谦吉在与李顿调查团会晤时大谈苏联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国内的民族主义与共产主义宣传,声称中国国内存在着成千上万的“共匪”,尤其是在扬子江流域共产主义运动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日本政府在提交给李顿调查团关于中国共产党的说帖中危言耸听地说:“中国政府现在消灭共产党、肃清 赤化 区域,为不可能之事。现幸 赤化 区域与俄国尚未毗连,将来如与中国壤地相接之外蒙、新疆或西伯利亚等处一旦发生共党,则中国政府更无能为力,势恐演成全中国共产

45、之患。以中国四万万人口,并有取之不竭之富源与有世界土地六分之一之俄国相联合,非惟为我(日本)为其邻邦之极大危险,并将为全世界之极大危险。故中国共产问题,世界101C h i hM e n g:C h i n aS p e a k sO nt h eC o n f l i c tB e t w e e nC h i n aa n dJ a p a n.N e w Y o r k:t h eM a c m i l l a nC o m p a n y,1 9 3 2.P.1 2 9.日本外交文書満州事変 第二卷第一冊、6 7 8頁。日首相犬养毅在欢宴国联调查团席上致辞(1 9 3 2年3月1日),

46、罗家伦主编:革命文献 第4 0辑,第2 6 4 4页。日外相芳泽谦吉在欢宴国联调查团上致辞(1 9 3 2年3月2日),罗家伦主编:革命文献 第4 0辑,第2 6 4 6页。8国際連盟支那調査委員本邦滞在中日誌2J A C A R(歴史資料)R e f.B 0 2 0 3 0 4 4 3 9 0 0、満洲事変(支那兵満鉄柳条溝爆破因日、支軍衝突関係)/善後措置関係/国際連盟支那調査員関係 第二巻(A-1-1-0-2 1_1 2_2_0 0 2)(外務省外交史料館)。日本外交文書満州事変 第二卷第一冊、6 7 8頁。日本外交文書満州事変 第二卷第一冊、6 7 8頁。王美平:日本对中国的认知演变:

47、从甲午战争到九一八事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 0 2 1年版,第3 3 83 4 2页。杨穆:国际联盟,商务印书馆1 9 6 3年版,第1 5页。1.国際連盟支那調査員関係/3昭和7年1月2 6日昭和7年2月6日J A C A R(歴史資料)R e f.B 0 2 0 3 0 4 4 1 9 0 0、満洲事変(支那兵満鉄柳条溝爆破因日、支軍衝突関係)/善後措置関係/国際連盟支那調査員関係 第一巻(A-1-1-0-2 1_1 2_2_0 0 1)(外務省外交史料館)。R e c o r do f c o n v e r s a t i o nw i t hM r.Y o s h i z a w

48、a,M a r c h7,1 9 3 2.G e n e v a,L e a g u e o fN a t i o n s a n dU n i t e dN a t i o n sA r c h i v e s,S 4 9.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 2 0 2 3年第2期各国均应加以极深刻之注意。”3月2 2日,以日本外相代表的身份在上海从事外交活动的松冈洋右与李顿进行了会谈。在谈话中,松冈对于中国国内的共产主义运动多有指摘,他妄言道:“苏俄正严重地侵蚀着内蒙古,在那里甚至在中国的心脏地带都表现得十分活跃。现在共产党控制的中国部分地区,如扬子江流域的省份、江浙及福建、湖北的部分地区,其面积是整

49、个日本的六倍。两年前,它还不到四倍。”在这种情况下,李顿调查团很自然地留意于中国国内的共产主义运动。所以,3月3 0日,当李顿调查团与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汪精卫等会谈时,李顿特别提出了共产主义问题,他同时强调之所以有此一问,是由于调查团在日本期间,日本政府曾反复提及该问题。除此之外,李顿调查团将调查目标锁定于汉口又有其特殊的原因。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力量退出了曾经的革命中心武汉,但革命的火种早已播下,以后逐渐形成了鄂豫皖、湘鄂西、鄂东南等革命根据地。因此,在日本人的鼓噪之下,湖北省内中国共产党革命力量的存续与发展,难免不会引起李顿调查团的注意。正如有评论认为的那样:“调查团在汉口表明

50、了它因中国劳动者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运动的增长而不安的心情。”显然,在当时的形势下,赴汉口调查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情况就成为李顿调查团调查工作的选项之一。然而,日本诱导李顿调查团的调查方向是一回事,李顿调查团赴汉口调查是否合规合法是另一回事。简言之,李顿调查团赴汉口调查的法理依据何在呢?日本认为,1 9 3 1年1 2月1 0日国联理事会通过的决议是李顿调查团赴中国南北各地调查的主要法理依据。该决议第五条规定了调查团的调查权限,即“就地研究影响国际关系、威胁扰乱中日和平或和平所维系之谅解的任何情形,并报告于行政院”。根据该决议条款,李顿调查团认为,该团拥有广泛的职权范围,而且完全听凭自己解释与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