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经食道三维超声心动图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探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004647 上传时间:2024-06-1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6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食道三维超声心动图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探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经食道三维超声心动图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探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经食道三维超声心动图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探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80 影像研究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3月 第8卷第5期 经食道三维超声心动图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探究段晓玲,梁 萍,郭倩茹,黄思思,麦麦吐逊阿布都热合曼(通信作者)(新疆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功能科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摘要】目的:探究经食道三维超声心动图(3D-TEE)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左心耳封堵(LAAC)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2022 年 1 月2023 年 6 月期间于新疆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接受 LAAC 术治疗的 NVAF 患者 69 例,记录患者术中及术后 3D-TEE 检查指标、手术各阶段心腔大小及心功能指标、术

2、后不同阶段封堵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 3D-TEE 在 NVAF 患者 LAAC 术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经比较显示术前、术中、术后的左上肺静脉血流速度、左房反流束容积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术后48 h 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缩短分数及每搏输出量均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与术后 48 h 收缩末期左房前后径、舒张末期左室前后径、收缩末期右房横径、舒张末期右室前后径、舒张末期容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且术后 3 6 个月患者各项指标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 1 个月、6 个月的封堵效果差异不显著(P 0.05);患者术

3、后经 3D-TEE 检出有 5 例(7.25%)发生封堵器相关血栓,调整患者抗凝方案后复查,结果显示血栓消失;检出 2 例(2.90%)心包积液,其中 1 例积液较少,未给予处理,另 1 例大量心包积液患者于术后 24 h 接受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抽液治疗,术后 1 周心包积液转为少量;69 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封堵器脱落、移位现象。结论:3D-TEE 在 NVAF 患者 LAAC 中的应用价值显著,能有效监测患者术中指标变化情况及术后的心腔大小和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关键词】经食道三维超声心动图;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左心耳封堵术;应用价值【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4、096-3807(2024)05-0080-04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为临床较为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好发于老年人群,流行病学数据显示,75 84 岁间患者发病率高达 12%,84 岁以上患病率超过了 33.3%1-2。心房颤动的发生主要与心搏出血量减少,心房收缩丧失存在关系,可引起血流动力学损伤与血栓栓塞等现象,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研究显示合并存在心房颤动患者的病死率是非心房颤动的1.4 1.9 倍。对于心房颤动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为射频消融术,但是疾病复发率是困扰医学界和患者的最大难题,早期预测疾病严重程度对干预疾病复发具有重要意义。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

5、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特点是心房电活动不规则,导致心室跳动不协调。NVAF 患者常常伴随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传统治疗手段包括抗凝、直流电复律等,但对于一些高危患者,左心耳封堵(left atrial appendage closure,LAAC)术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3-4。而经食道三维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3D echocardiography,3D-TEE)在 NVAF 患者 LAAC 术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 TEE 可以更全面地评估左心耳结构和瘤块严密程度,为 NVAF 患者手

6、术治疗提供了更准确和可靠的指导,进一步提升了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的治疗效果5-6。为进一步研究,本文特收录 69 例患者为样本,回顾性分析 3D-TEE 在 NVAF 患者 LAAC 术中的应用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 取 2022 年 1 月 2023 年 6 月 期 间 于 新 疆 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接受 LAAC 治疗的 NVAF 患者69 例,其 中 男 29 例,女 40 例;年 龄 38 84 岁,平 均(61.5219.13)岁;病 程 4 6 个 月,平 均(5.071.83)个 月;体 质 量 指 数(BMI)为 23 29 kg/m2,平均(26.081.74)

7、kg/m2。纳入标准:(1)年龄 85 岁;(2)预计生存期6 个月;(3)房颤出血评分系统(HAS-BLED)出血评分 4 分;(4)近 1 年内无卒中史;(5)无血液系统疾病;(6)无用药禁忌证、均符合 LAAC 术适应证;(7)单纯接受 LAAC 术治疗,能按时复诊,接受随访。排除标准:(1)颈动脉中重度狭窄,同时接受其他介入治疗,术后复诊记录缺失;(2)近 6 个月内有大手术史;(3)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4)有既往血栓或下肢血管疾病史;(5)合并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狂躁症等精神疾病史。1.2 方法采用飞利浦 CX-50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TEE检 查 使 用 X7-2t 经 食

8、 管 超 声 探 头,探 头 频 率(2 7)MHz;TTE 检查使用 S5-1 心脏探头,频率(2 5)MHz。于经食管中段切面的 0、45、90和135旋转角度观察左心耳形态,排除左心耳内血栓,81影像研究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3月 第8卷第5期 测量左心耳最大宽度和深度;术中 TEE 引导穿刺针进行房间隔穿刺,再次测量左心耳宽度和深度,选择合适的Watchman 封堵器型号,并引导鞘管进入,实时指导封堵器展开和释放,最后测量封堵器的宽度和压缩率。1.3 观察指标(1)比较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 3D-TEE 检查指标;(2)比较患者手术各阶段心腔大小及心功能指标;(3)患者术后

9、1 个月、6 个月的封堵效果对比。1.4 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 22.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并且两两比较采用 SNK-q 法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采用2检验。P 0.05 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 3D-TEE 检查指标比较经比较显示术前、术中、术后的左上肺静脉血流速度、左房反流束容积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635、0.527,P=0.470、0.511),提示手术对患者左上肺静脉血流速度、左房反流束容

10、积影响不大。见表 1。表 1 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 3D-TEE 检查指标比较(x-s)时间 例数 左上肺静脉血流速度/(ms-1)左房反流束容积/mL术前690.510.103.291.10术中690.520.113.301.10术后690.530.123.571.19t1/P10.752/0.4530.053/0.958t2/P20.510/0.6111.384/0.169注:t1/P1为术前与术中比较结果;t2/P2为术中与术后比较结果。2.2 患者手术各阶段心腔大小及心功能指标比较患者术后 48 h 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缩短分数及每搏输出量均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11、;术前与术后 48 h 收缩末期左房前后径、舒张末期左室前后径、收缩末期右房横径、舒张末期右室前后径、舒张末期容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且术后 3 6 个月患者各项指标与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2。表 2 手术各阶段心腔大小及心功能指标对比(x-s)时间收缩末期左房前后径/mm舒张末期左室前后径/mm收缩末期右房横径/mm舒张末期右室前后径/mm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缩短分数/%舒张末期容积/mL每搏输出量/mL术前(n=69)45.756.0249.786.2349.756.3420.593.1456.858.1330.045.17 122.0942.57 6

12、7.2810.60术后 48 h(n=69)45.836.1749.906.1249.876.1320.702.4359.707.6231.854.75 123.2841.5670.728.31术后36个月(n=69)46.925.8550.176.3347.906.9220.712.4557.378.5030.384.60 124.1738.79 68.9415.25t1/P10.077/0.9390.114/0.9090.113/0.9100.230/0.8182.125/0.0352.141/0.0340.166/0.8682.122/0.036t2/P21.158/0.2490.365

13、/0.7161.637/0.1040.250/0.8030.367/0.7140.408/0.6840.300/0.7650.742/0.459注:t1/P1为术前与术后 48 h 比较结果;t2/P2为术前与术后 3 6 个月比较结果。2.3 患者术后不同阶段封堵效果比较术后 1 个月、6 个月的封堵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3。表 3 患者术后 1 个月、6 个月的封堵效果对比(x-s,mm)时间例数残余分流封堵器压缩径术后 1 个月692.320.7023.486.26术后 6 个月692.410.8022.755.79t0.7030.711P0.4830.4782.4

14、 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术后经 3D-TEE 检出有 5 例(7.25%)发生封堵器相关血栓,调整患者抗凝方案后复查,结果显示血栓消失;检出 2 例(2.90%)心包积液,其中 1 例积液较少,未给予处理,另 1 例大量心包积液患者于术后 24 h 接受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抽液治疗,术后 1 周心包积液转为少量;69 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封堵器脱落、移位现象。3 讨论3D-TEE 是一种通过将探头插入食道,从食道后壁方向对心脏进行成像的超声检测技术,相比传统的二维超声心动图,TEE 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多的可视化信息,能够提供更准确、更全面的心腔结构信息,并且可以实时显示心脏运动情况7-9。这

15、使得 TEE 在许多心脏手术中广泛应用,包括 NVAF 患者 LAAC 术10。NVAF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治疗挑战较大,LAAC 术是一种针对 NVAF 患者的治疗方法,在防止血栓形成和降低卒中风险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效果,该手术通过在左心耳内放置封堵器,阻止血液在左心耳和心房之间的流动,从而减少血栓形成的可能11-13。3D-TEE 在 NVAF 患者 LAAC 术中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3D-TEE 能够提供详细的左心耳结构信息,帮助医生评估左心耳内瘤块的严密程度,确定是否适合进行 LAAC 术14;其次,TEE 可以实时监测手术过程中的左心耳封堵器植入情况,确保封82

16、影像研究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3月 第8卷第5期 堵器的位置准确,避免术后血液漏出或再次形成血栓;此外,3D-TEE 还可以评估手术后的血栓形成情况,为术后抗凝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15。本文结果显示,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左上肺静脉血流速度、左房反流束容积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术后 48 h 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缩短分数及每搏输出量较之术前均高于术前(P 0.05);术前与术后 48 h 收缩末期左房前后径、舒张末期左室前后径、收缩末期右房横径、舒张末期右室前后径、舒张末期容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且术后 3 6 个月患者各项指标与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7、(P 0.05)。术后 1 个月、6 个月的封堵效果差异不显著(P 0.05)。患者术后经 3D-TEE 检出有 5 例发生封堵器相关血栓,检出 2 例心包积液,治疗后均有所改善,69 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封堵器脱落、移位现象。综上所述,3D-TEE 在 NVAF 患者 LAAC 术中的应用价值显著,能有效监测患者术中指标变化情况及术后的心腔大小和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除此之外,在随访工作中亦具有显著作用。【参考文献】1 刘晓真,刘少中,文鼎华,等.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封堵术中的应用 J.广东医学,2022,43(5):640-643.2 李菁,马小静,程冠.实时三维经食管

18、超声心动图在经皮左心耳封堵术治疗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9,35(9):1295-1299.3 段文涛,张峰,陈萍,等.CT 血管造影成像与超声心动图在预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血栓形成中的应用 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23,39(3):201-207.4 王蓓,余婵,赵博文,等.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经导管左心耳 ACP 封堵术中的临床应用 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7,26(3):228-233.5 张安欣,黄海韵,王文婷,等.超声心动图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经皮左心耳封堵术中的应用 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20,

19、22(4):293-295.6 黄丹青,张连仲,崔存英,等.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重度二尖瓣反流中的应用价值 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8,34(12):1095-1098.7 谭颖,吴棘,曾德才,等.左心房结构功能参数联合心脏生物学标记物预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自发显影的价值 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9,28(3):230-234.8 刘晓真,刘少中,文鼎华,等.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封堵术中的应用 J.广东医学,2022,43(5):640-643.9 吴治胜,史琪,武洋,等.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前后左心房

20、功能及二尖瓣构型的变化 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21,29(2):142-147.10 曾德才,吴棘,章晓锋,等.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左房球形指数在血栓风险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23,40(7):1146-1152.11 杨洋,周微微,王祖禄,等.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及心脏血管造影在左心耳封堵术中应用价值 J.临床军医杂志,2022,50(5):482-484,488.12 彭希威,吴琼碧,赵璐,等.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左心耳封堵术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23,25(3):183-187.13 薛娜,刘昕,穆维娜.二维

21、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功能的应用价值 J.中国医疗设备,2021,36(9):74-78.14 赵曌,王文强,赵春慧,等.血小板形态参数、左心耳血流动力学参数与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血栓形成的关系研究 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2,30(3):22-27.15 王俊伟,杜利军,王旭,等.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及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分布宽度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研究 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3,31(9):37-41.学影像技术,2016,32(5):807-810.4 李拾林,吕国荣,胡麦果,等.超声评分法评价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性的

22、意义 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4,30(3):266-269.5 TADA M,YAMADA Y,MANDAI K,et al.Screening for sarcopenia and obesity by measuring thigh muscle and fat thickness by ultrasound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J.Osteoporosis and Sarcopenia,2021.6.2.6 桂冬冬,佘铜生,倪孝兵.肌骨超声检测 RA 患者的超声特征、血流变化及其意义 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1

23、8(6):209-211.7 张玉艳,赵军.RA 患者肌骨超声半定量分级与疾病活动度及骨代谢平衡的相关性 J.临床研究,2020,28(3):96-97.8 王倩雯.肌骨超声在膝关节类风湿关节炎病情评估及临床疾病活动监测中的价值研究 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1,18(3):24-27.9 胡健.肌骨超声评分系统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研究 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9,16(2):98-100.10 曾庆虎,贾艳艳,朱政言,等.肌骨超声对类风湿性指关节炎的病理特征及疾病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分析 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3,45(8):1329-1332.11 张畅,李小双,秦小蓉,等.痛风性关节炎肌骨超声半定量评分与疾病活动指数的相关性分析 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9,21(11):837-840.(上接第 7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