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对话专家学者:掌握历史主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_邓苗苗.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00162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5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话专家学者:掌握历史主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_邓苗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对话专家学者:掌握历史主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_邓苗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对话专家学者:掌握历史主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_邓苗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封面对话专家学者:掌握历史主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文 本刊全媒体记者 邓苗苗“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国式现代化不能脱离中国历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如何掌握历史主动,如何赓续中华文脉,更好地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下人们努力探索的方向。刘益飞:这是老问题,也是新问题廉政瞭望官察室:百年来,面对时代之变、中国之变、世界之变,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您如何理解这个过程?刘益飞:我们现在看“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

2、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一句很简单的话,但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走了很长的弯路,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包括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一些惨痛代价,长征中的一些惨痛代价。另外,这个问题并不是一次认识管终身。认识是不断发展的,我们也要不断面对层出不穷的新课题。比如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缺乏经验。社会主义道路到底该怎么走?我们在一段时间里又迷信苏联模式,这就是没有把已经认识到的东西运用到社会主义新的实践中。廉政瞭望官察室:能否请您具体谈谈在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刘益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重要的就是认识到中国的国情。当时的中国是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国家,没有那么多

3、工人阶级,所以提出农村包围城市,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这是最重要的一个成功,实践也证明这条道路是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一方面在探索中形成一系列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如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期性、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正确处理十大关系等。思想文化上,也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化观。但另一方面,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我们也付出过惨痛的代价。而改革开放则是我们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最成功的例子。在政治上,我们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上,我们从传统的大一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向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文化上,我们有更多的多元的文

4、化形态。这都是一种结合。现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我们不断面临着新考验、新挑战,所以直到今天我们仍要思考,仍有很多没有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做出回答。这个过程是漫长的,显然需要巨大的时代勇气。刘益飞,中共成都市委党校教授。32廉政瞭望官察室:所以从“一个结合”发展为“两个结合”,也是表明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规律的认识的深化。刘益飞:是的。就如我们现在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这一点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所以我们对一些问题基本的认知,还是要突破传统理论的一些框框。我们现在面临的是前人根本无法想象和难以想象的一个社会,其中的各种矛盾、各种情况都发生了根

5、本性的变化,如何运用他们的理论、他们的思想解决我们现在的问题?这都需要与时俱进。这是一条很长的路,不会一劳永逸。不错,我们有很漂亮的经验,有很精彩的过去,无论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还是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是伟大的创造。但我们还面临更多的问题,还需要找到一条越来越光明的道路,而不能把路走窄了。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说起来谁都明白,但是一接触现实问题,我们就会发现,其实还有很多无形的阻碍横亘在我们面前。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迎接新挑战的过程,也是共产党人勇于进行自我革命的过程。余世存:用个人感

6、受与优秀传统文化“无缝对接”廉政瞭望 官察室:就您个人经历和感受而言,您认为近年来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认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余世存:我在青年时代对中国文化有一种本能的排斥。后来,我们再去读传统文化的东西,发现它并不是像一些人们妖魔化的东西,它还是有很多正面的价值,自然而然就开始接纳、研究,并喜欢了。廉政瞭望 官察室:您个人的转变,其实也是这个时代大多数人认知转变的一个缩影吗?余世存:我认为是这样。包括现在我觉得还是有人对传统文化有一种偏见,可能是站在人云亦云的立场,或站在所谓的现代人视角去打量传统文化,这样他就会有误解。廉政瞭望 官察室:像中国的一些经典原典,大家可能只是了解只言片语,就对它

7、有一些误解。您曾说经典在当下其实是活的,是有用的,具体如何理解呢?余世存:比如对于孔子的一个认知,其实在100多年来就经历了一个曲折。新文化运动时,很多人都把当时中国的落后,中国初融入现代世界的种种不如意,归罪到孔子。他们认为孔子对统治者有利,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培养奴才的。但是,孔子真正的价值并不是在一个政治秩序中让人做“顺民”。孔子真正的价值在于,他在一个把人当工具的社会里,倡导了人情价值。这种情感的归宿,或者说这种伦理本位,在现代世界还是具有很大意义的。包括如今在科技文明的带动之下,人们也越来越觉得自身沦为了工具,那么人如何有情感的认同,有文化的认同?这时回头去看,孔子倡导的仁爱价

8、值也就有了意义。至少在这方面,孔子的价值还是值得现代人重新认知的。廉政瞭望 官察室:所以,其实不管世界如何变化,有些核心的东西还是永恒的。余世存:是的。如果没有孔子这个人,或者没有儒家倡导的这种伦理价值,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是很孤独的,是投机的、工具式的。那么,他就会觉得这个世界确实是长夜漫漫看不到头。所以,到了宋代,有人根据对孔子的理解说了一句话,叫“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就是说没有孔子的这套伦理的情感本位和对现实的应对,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确实余世存,诗人、学者。33是太孤单、太单薄了。无论是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古印度的释迦牟尼,还是中国的孔子,他们都有这样的魅力。孔子去世之后,他的弟子为他守墓

9、三年,而子贡在那守了六年。现在的人们可能完全难以想象,但是古人确实是这样。子贡并不是被强迫这么做,而是发自内心地认为要这么做,这就说明孔子作为老师,生前给学生的影响非常大,甚至给他们的生命赋予了一种崭新的意义,让他们觉得老师的离开是他们生命中的一个巨大缺失,需要在老师离开之后再去陪伴,才能消化这种情感的损失。廉政瞭望官察室:您是否会认为现代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和认识?余世存:倒也没有,我觉得年轻人对于自身人生价值的追求,迟早会把它应用回传统文化所关注的方方面面。就像我年轻的时候可能走一点弯路,对传统文化敬而远之,但是随着自己日积月累,随着自己对生活、对社会、对时代的认

10、知到了一定程度,优秀传统文化的很多东西它好像又回来了。而且这种回归,并不是谁强迫你去觉得传统文化有多好,而是你会发现,在生活当中确实有很多方面就会和传统文化产生连接。以二十四节气举例吧,即使是不了解二十四节气的人,他也会觉得二十四节气提供的时间坐标是具有参考价值的。人一年四季的生活,并不是简单地从 1 月 1 日开始,12 月 31 日结束。在这个数字时间之外,我们还有节气时间,让我们寻找过日子的意义。比如在端午,在夏至,人们生活可以更丰富,更有仪式感,给节气文化增添新的东西。这种意义,并不在于只因它是传统文化,我们就需要去了解,而是如今每个人都在参与这种文化的创造。廉政瞭望官察室:这相当于一

11、个潜移默化的影响。那么,您认为我们现在应该如何去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一个创造性或者创新性的发展,在潜移默化之外,用一种更有力或更便捷的方式去引导?余世存:我当然觉得还需要更多的力量去引导,比如市场的力量等等。就像我们在写书、在介绍优秀传统文化的时候,不要把它变成一个高大上的,让人看了觉得敬而远之、“不明觉厉”的东西,而是真正让人知道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都与我们个人有关。用我们个人的感受经验来跟优秀传统文化做对接,应该是无缝对接,中间不应该有障碍和瓶颈。只有架起这样一个桥梁,才能真正抵达优秀传统文化。比如人们觉得晦涩难懂的 易经,它其实是关于时间和空间的一个建模,它最重要的一个意义在于辩证思维

12、。这种辩证思维会让人明白,时间不是线性的,不管是以10年、12年、30年,还是60年为一个周期,都是循环往复的。年轻人如果能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时间观,就会明白当下的困难无论是所谓的“冰河期”还是“至暗时刻”,都会过去,如今你做的任何努力都是有意义的,没有必要太悲观地选择“躺平”。廉政瞭望官察室:其实现在有很多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已经失去了,对于如何把握我们现在还拥有的文化,您是否会感受到一种传承的使命感?余世存:当然,你说的这个问题确实也是我这些年有点着急的。我个人在这几十年的阅读和生活当中,切实体会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但鉴于各方面的原因,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还没有达到最好的效果。

13、传统文化热,但还没有破圈,只能期待更多的人一起把这些事情做好。易中天: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现代阐释”易中天,厦门大学人文与艺术高等研究院院长。封面34廉政瞭望官察室:近些年,人们开始越发重视传统文化,您如何看待这种重视?易中天:马克思在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中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决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换句话说,任何民族要生存、发展,要改革、前进,都离不开传统。首先,你摆脱不了传统,其次,你实际需要传统。中华史证明了现代化离不开传统。廉政瞭望 官察室:所以传统文化并不代表着落后,传

14、统文化与现代化也并不矛盾。易中天:现代化离不开传统,传统也必须现代化。没有人能够仅仅生活在传统之中,文化和文明都是与时俱进的。易经 有一个基本思想,就是认为变是好的,不变是不好的;能够变是好的,不能变是不好的。所以,如今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现代化。廉政瞭望 官察室:所以您提出了共同价值、抽象继承和现代阐释三个观念。那我们应当如何理解这三个词?易中天:先说共同价值吧。人类有共同价值吗?有,因为有共同人性。共同人性就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有共同人性,就有共同追求,也就有共同的价值判断。比如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就是讲共同人性了。紧

15、接着孟子又说: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这就是讲共同价值了。爱是共同人性,被人爱和爱别人,是全人类的共同心理需求。对爱的提倡,则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那么为什么要抽象继承呢?这里可以举一个墨子的例子。我们知道,墨子是相信鬼神的。他认为,鬼神无所不在,无所不能,存在的意义是监督人们的一言一行。人做好事,鬼神就奖赏;做坏事,就惩罚。鬼神对人间的一切都了如指掌,而且赏罚分明。所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扬善惩恶,这当然很好。可是有一天,墨子生病了。他的学生就来问:先生为什么会生病呢?是因为做了坏事,还是鬼神瞎了眼睛?墨子说,我生病,不能证明什么。一个人生病的原因多得

16、很,这就好比一间房子有一百扇门,你只关上一扇,贼从哪里不能进来?所以,相信鬼神这件事是不能继承的。但墨子的思想却可以抽象继承,那就是:心存敬畏。人不可以没有敬畏之心,没有敬畏就没有底线。我们可以不信鬼神,但总得敬畏什么,比如敬畏法律。廉政瞭望官察室:至于最后一个“现代阐释”,是否可以理解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易中天:并不全是。首先我们还是要厘清,要客观、冷静、公正地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些东西你不能片面地去说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它有可能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正面是精华,反面是糟粕,是一体的。廉政瞭望 官察室:很难将它剥离?易中天:可以这么说,它也许就是一个整体,所以要“抽

17、象继承”,要“现代阐释”。比如说,孔子曾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很有道理的,我们可以直接继承。但多想一想,如果己所甚欲,还施不施于人?也许庄子讲的一个故事可以给我们答案。说是有一天,鲁国飞来了一只海鸟,一只从来没有人见过的海鸟。鲁国的国君高兴坏了,决定以国宾的待遇来款待。他设了盛宴,还在席间安排了乐舞。结果那鸟吓得不吃不喝,三天以后就饿死了。这说明,钟鸣鼎食是鲁国国君喜欢的,却不是海鸟想要的。我们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己所甚欲,勿施于人。所以,任何人都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哪怕是好意。只有尊重对方自己的选择,才是现代文明。现代化离不开传统,传统也必须现代化。没有人能够仅仅生活在传统之中,文化和文明都是与时俱进的。易经 有一个基本思想,就是认为变是好的,不变是不好的;能够变是好的,不能变是不好的。所以,如今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现代化。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