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吴家坝棚户区改造工程二期项目经理部
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理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批:
编制单位: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吴家坝棚户区改造
工程二期项目经理部
编制时间: 年 月 日
高空作业安全生产事故现场处理方案
一、事故特征
1.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事故类型
在高空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事故类型关键有:施工人员高处坠落造成伤害事故。
施工人员高处坠落造成伤害事故,可造成轻伤、重伤,严重能够造成死亡事故。
2.事故发生区域、地点或装置名称
高处坠落事故可发生在脚手架工程、房建高空临边作业、杆塔上部作业、电力接触网放线(调整)作业、高墩大跨及架梁施工、深基坑顶边作业、高处路基(路堑)边坡施工、高处设备安装施工、人员上下爬梯活动等,多发生在施工现场作业面及其下方坠落半径以内。
3.事故可能发生季节和造成危险程度
高处坠落事故,多发生在冬、雨季,因作业面较滑,作业人员操作不灵活,轻易造成高处坠落伤害事故。
4.事故前可能出现征兆
在高空设施上,假如安全防护设施偏移原有位置,构件断裂或失效,同时伴有金属开裂及碰撞声音,通常情况下是出现上面作业人员高处坠落征兆。
二、应急组织和职责
1.应急自救组织机构及人员
组 长: 项目部责任人
副组长: 项目支部书记、总工
小组组员: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安全员、材料员、财务人员、施工员、各专业工班长、综合办公室等人员
2.应急自救组织机构及人员职责
⑴组长职责:负责实施本工程安全事故现场处理方案,立即组织现场自救;
⑵副组长职责:帮助组长负责应抢救援具体实施,确保现场人员和公众应急反应行动实施,控制紧急情况,做好和消防、医疗、交通管制、抢险救灾等各公共救援部门联络;
⑶各类专业工程技术人员职责:依据事故现场情况,结合所学专业特点,快速制订应急处理方法;
⑷安全员职责:帮助组长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现场取证工作,检验抢险人员装备和安全防护;
⑸材料员职责:负责抢险救援物资供给;
⑹财务人员职责:负责应抢救援所需资金落实和保障;
⑺施工员职责:负责事故现场抢险救援工作;
⑻专业工班长职责:发挥各自工种专长,在应急自救小组统一指挥下,主动参与救援,同时要正确配戴好安全防护用具,确保本身安全;
⑼综合办公室职责:在专业医疗救助未抵达前,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和伤员护送转移。
三、应急处理
(一)事故应急处理程序
⑴事故现场目击者快速汇报应急自救小组组长,由小组长下达命令开启现场应急处理方案。
⑵组长快速组织应急小组组员,在灾情发生后5分钟内,主动投入抢险自救,同时向企业应抢救援指挥机构汇报情况。
⑶依据发生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判定响应等级,应急自救小组主动组织抢救,待抢救完成后,将处理结果汇报企业应抢救援指挥中心;若项目部不能控制事态发展,立即上报企业,请求开启上级应急预案。
(二)现场应急处理方法
1.高处坠落伤害事故现场应急处理方法
(1)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立即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去除伤员身上用具和口袋中硬物。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伤员要让其平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立即送医院进行抢救诊疗。在搬运和转送过程中,颈部和躯干不能前屈或扭转,而应使脊柱伸直,绝对严禁一个抬肩一个抬腿搬法,以免发生或加重截瘫。
(2)出现颅脑损伤,必需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人,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颅底骨折及严重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立即送就近有条件医院诊疗。
(3)颌面部伤员首先应保持呼吸道通畅,摘除义齿,清除移位组织碎片、血凝块、口腔分泌物等,同时松解伤员颈、胸部钮扣。若舌已后坠或口腔内异物无法清除时,可用12号粗针穿刺环甲膜,维持呼吸,尽可能早作气管切开。
(4)发觉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两肩和两腿或单肩背运。
(5)发觉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动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标准,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片等。
(6)复合伤要求平仰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解开衣领扣。
(7)周围血管伤,压迫伤部以上动脉干至骨骼。直接在伤口上放置厚敷料,绷带加压包扎以不出血和不影响肢体血循环为宜,常有效。当上述方法无效时可慎用止血带,标准上尽可能缩短使用时间,通常以不超出1h为宜,做好标识,注明上止血带时间。
①遇有创伤性出血伤员,应快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卧位,并注意保暖。正确现场止血处理方法是:创伤局部妥善包扎,但对颅底骨折和脑脊液漏患者切忌作填塞,以免造成颅内感染。
a.通常伤口小止血法:先用生理盐水(0.9%NaCl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汞,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
b.加压包扎止血法:用纱布、棉花等做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加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成止血。
c.止血带止血法:选择弹性好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以上1/2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1/3处(靠近心脏位置)。结扎时,在止血带和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垫。每隔25~40min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min。
②动用最快交通工具或其它方法,立即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输途中应尽可能降低颠簸。同时,亲密注意伤者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情况。
(8)在抢救伤员同时,派抢险队伍对造成人员高处坠落安全防护设施和施工作业平台进行检验,对有缺点和存在隐患立即进行加固,确保安全稳定可靠,预防坍塌和人员再次坠落。
(三)事故报警联络方法、汇报内容及要求
1.报警联络方法:一旦发生事故时,施工现场应抢救援小组在进行现场抢救、抢险同时,要以最快速度经过电话进行报警,如有些人员重大伤亡和淹溺,拨打“120”,同时和企业应急指挥机构取得联络。
2.事故汇报内容及要求:
①事故发生时间、具体地址、联络人电话、伤亡情况、事故简明经过,包含伤亡人员姓名、性别、年纪、工种、伤害程度等;
②事故汇报人员,在事发觉场通往外部交通道路有显著标志处迎候外部救援单位到来。
四、注意事项
1.佩带个人防护器具方面注意事项
参与抢险救援前,在高空坠落半径之内人员应正确配戴好安全帽;高空抢救人员还应佩戴安全带,安全带要高挂低用,预防操作碰撞,并将绳子牢系在坚固建筑结构上或金属结构架上。
2.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注意事项
使用前,检验所使用救援器材是否完好无损,并掌握正确使用方法,随身携带工器具必需用绳索等系挂在身上,预防掉落伤人。
3.采取救援对策或方法方面注意事项
首先在确保本身安全后,方可参与救援;针对人员受伤部位、伤势严重程度采取不一样救援方法,严禁盲目搬运背扛和不合适抢救方法。
4.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
⑴受伤人员没有能力摆脱被困环境时,在救援人员没有抵达之前,尽可能保留本身体力等候救援,在救援人员到来时,尽最大能力进行呼救;
⑵当受伤人员伤势不严重,且有能力摆脱被困环境时,应立即逃离危险境地,并查看周围有没有被困人员,同时向救援人员呼救。
5.现场应急处理能力确定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
⑴正确判定事故现场应急处理能力,决不能因怕扩大事故影响,对不能组织抢险自救,强行组织自救,而不向外部请求救援。
⑵高处坠落事故,除营救人员在其坠落半径内进行必需抢救外,其它人员应防护在坠落半径之外,并派人警戒。
6.应抢救援结束后注意事项
⑴应抢救援结束后,立即查看事故现场是否还有不安全原因,是否还有被困人员,并采取妥善防范及抢救方法;
⑵抢险结束后,对应急预案整个过程进行评审、分析和总结,找出预案中存在不足,并进行评审及修订,使以后应急预案愈加适用。
7.其它注意事项
接收新闻媒体采访和对外信息公布时,必需经应抢救援指挥部指定专员负责,其它人员不得随意接收采访,公布信息,更不能夸大事实。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