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新版系统随堂练习试题.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000075 上传时间:2024-06-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7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新版系统随堂练习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新版系统随堂练习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随堂练习 第一章 绪论·1.1 运动控制系统构成 1.  电力拖动实现了()   A.电能与机械能之间转换  B.电能与势能之间转换   C.电能与位能之间转换  D.电能与动能之间转换  参照答案:A 2.  如下不属于运动控制系统构成某些是()   A.功率放大器与变换装置  B.控制器  C. 刹车器  D.传感器  参照答案:C 3.  功率放大与变换装置类型不涉及有()   A.电机型  B.电磁型  C.电力电子型  D.人工调节型  参照答案:D 4.  控制器类型不涉及()   A.数字型控制器  B.模仿型控制器  C.模数混合型控制器  D.PID型控制器  参照答案:D 5.  同步电动机机械特性硬,转速与电源频率关系为()   A.成反比  B.不严格同步  C.严格同步  D.无关  参照答案:C 6.  运动控制系统任务是()   A.控制电动机转速与转角  B.控制电动机电流    C 控制电动机电压  D.控制电动机磁通  参照答案:A 7.  典型生产机械负载转矩特性不涉及()   A.恒转矩负载特性  B.恒功率负载特性  C.摩擦力负载特性  D.风机负载特性  参照答案:C 第二章 转速反馈控制直流调速系统·2.1 直流调速系统用可控直流电源 1.  M系统主电路电机输入端电源是(  )   A.不可控直流电源  B.不可控交流电源   C.可控直流电源  D.可控交流电源  参照答案:C 2.  型可逆PWM变换器重要电路中,只有二个三极管交替通断,而其他二个通断是受电动机转向控制是(  )   A、双极性;  B、单极性   C、受限单极性;  D、受限双极性  参照答案:C 3.  直流脉宽调速系统性能优于V-M系统因素是(  )。   A、使用了不可控整流电路  B、整流电路采用了二极管   C、电磁时间常数小  D、开关电路滞后时间短  参照答案:D 第二章 转速反馈控制直流调速系统·2.2 稳态调速性能指标和直流调速系统机械特性 1.  系统静态速降△ned一定期,静差率S越小,则()。   A  调速范畴D越小  B  额定转速ned越大   C  调速范畴D越大  D  额定转速ned越大  参照答案:A 2.  静差率和机械特性硬度关于,当抱负空载转速一定期,特性越硬,则静差率(  )   A.越小  B.越大  C.不变  D.不拟定  参照答案:A 3.  电机调速范畴D可以由如下哪一项表达( )。 A. B. C. D.   参照答案:C 4.  静差率和机械特性硬度关于,当抱负空载转速一定期,特性越硬,则静差率(  )   A.越小  B.越大  C.不变  D.不拟定  参照答案:A 5.  控制系统可以正常运营首要条件是(  )   A.抗扰性  B.稳定性  C.迅速性  D.精确性  参照答案:B 6.  调速系统稳态性能指标是指(  )。   A、超调量  B、调速范畴和静差率   C、动态降落  D、加减速  参照答案:B 第二章 转速反馈控制直流调速系统·2.3 转速反馈控制直流调速系统 1.  相对开环调速系统,闭环调速系统(  )。   A、静特性软,调速范畴大  B、静特性硬,调速范畴大    C、静特性软,调速范畴小  D、静特性硬,调速范畴小  参照答案:B 2.  带有比例调节器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如果转速反馈值与给定值相等,   则调节器输出为(  )   A、零;  B、不不大于零定值   C、不大于零定值;  D、保持原先值不变  参照答案:A 3.  带有比例调节器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如果转速反馈值与给定值相等,则调节器输出为(  )   A、零;  B、不不大于零定值   C、不大于零定值;  D、保持原先值不变  参照答案:A 4.  无静差调速系统PI调节器中,P部份作用是(  )   A、消除稳态误差;  B、不能消除稳态误差也不能加快动态响应   C、既消除稳态误差又加快动态响应;D、加快动态响应  参照答案:D 5.  在无静差调速系统中PI调节器中,I某些作用是(  )。   A加快动态响应  B消除稳态误差   C既加快动态响应又消除稳态误差  D既不加快动态响应又不能消除稳态误差  参照答案:B 6.  无静差单闭环调速系统,稳态时,转速给定值与反馈值相似,此时调节器输出(  )。   A、为0  B、正向逐渐增大    C、负向逐渐增大  D、保持恒定终值不变  参照答案:D 7.  当负载相似时,闭环系统稳态速降只为开环系统稳态速降(  )。    A.1/K倍  B.1/(1+K) 倍  C.K倍  D.(1+K) 倍  参照答案:B 8.  在电机调速控制系统中,系统无能为力扰动是(  )。    A.运算放大器参数变化  B.电机励磁电压变化   C.转速反馈参数变化  D.电网电压变化  参照答案:C 9.  带有比例调节器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如果转速反馈值与给定值相等,则调节器输出为(   )   A、零  B、不不大于零定值  C、不大于零定值  D、保持原先值不变  参照答案:A 10.  转速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与转速开环直流调速系统相比,当规定静差率不变时,其调速范畴将(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等于0  参照答案:A 第二章 转速反馈控制直流调速系统·2.4 直流调速系统数字控制 1.  适合于高速数字测速办法为(  )   A .M法  B.T法  C.M/T法  D. C法  参照答案:A 2.  在微机数字控制系统中断服务子程序中中断级别最高是(  )   A.故障保护  B.PWM生成  C.电流调节  D.转速调节  参照答案:A 3.  采用旋转编码器数字测速办法不涉及(  )   A.M法  B.T法  C.M/T法  D.F法  参照答案:D 4.  只合用于高速段数字测速办法是(  )   A.M法  B.T法  C. M法和T法  D.M/T法  参照答案:A 第二章 转速反馈控制直流调速系统·2.5 转速反馈控制直流调速系统限流保护 1.  当直流电动机被堵转时,会遇到(  )   A.过压问题  B.过流问题  C.过压和过流问题  D.低电流问题  参照答案:B 2.  如果但愿闭环调速系统具备挖土机特性,则需要转速闭环基本上增长(  )   A.电流正反馈  B.电压正反馈  C.电流负反馈  D.电压负反馈  参照答案:C 第3章 转速、电流反馈控制直流调速系统·3.1 转速、电流反馈控制直流调速系统构成及其静特性 1.  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浮现电源电压波动和负载转矩波动时,(  )。   A.ACR抑制电网电压波动,ASR抑制转矩波动   B.ACR抑制转矩波动,ASR抑制电压波动   C.ACR 放大转矩波动,ASR抑制电压波动   D.ACR放大电网电压波动,ASR抑制转矩波动  参照答案:A 2.  双闭环调速系统在稳定运营时,控制电压 Uc大小取决于(  )。   A、Idl  B、n  C、n 和 Idl  D、α和β  参照答案:C 3.  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两个调速器普通采用控制方式是 (  )   A.PID  B.PI  C.P  D.PD  参照答案:B 4.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ASR、ACR均采用PI调节器,其中ACR所起作用为(  )。   A、实现转速无静差  B、对负载变化起抗扰作用   C、其输出限幅值决定电动机容许最大电流  D、对电网电压波动起及时抗扰作用  参照答案:D 5.  调速系统在稳定运营时,电动机电枢电流变大了,其因素是(  )   A、电动机电枢电压增长了  B、电动机电枢电压减小了   C、电动机负载转矩增长了  D、电动机负载转矩减小了  参照答案:C 第3章 转速、电流反馈控制直流调速系统·3.2 转速、电流反馈控制直流调速系统数学模型与动态过程分析 1.  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浮现电源电压波动和负载转矩波动时,(  )。   A.ACR抑制电网电压波动,ASR抑制转矩波动   B.ACR抑制转矩波动,ASR抑制电压波动   C.ACR 放大转矩波动,ASR抑制电压波动   D.ACR放大电网电压波动,ASR抑制转矩波动  参照答案:A 2.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可以抑制负载扰动是(  )   A.转速环  B.电流环  C.电流环和转速环  D.电压环  参照答案:A 3.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ASR、ACR均采用PI调节器,ACR输出在(  )时达到饱和限幅值。   A、系统起动  B、系统稳定运营   C、给定为0  D、电流反馈线断  参照答案:D 4.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起动过程中不涉及 (  )   A.转速调节阶段  B.电流上升阶段  C.恒流升速阶段  D.电流下降阶段  参照答案:D 5.  双闭环调速系统中,在恒流升速阶段时,两个调节器状态是(  )。   A、ASR 饱和、ACR 不饱和  B、ACR 饱和、ASR 不饱和   C、ASR 和ACR 都饱和  D、ACR 和ASR 都不饱和  参照答案:A 6.  转速、电流双闭环无静差直流调速系统在启动转速调节阶段,两个调节器工作   状态为(  )。   A、ASR、ACR 均不饱和  B、ASR、ACR 均饱和    C、ASR 饱和、ACR 不饱和  D、ASR 不饱和、ACR 饱和  参照答案:A 7.  在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浮现负载扰动时,起重要作用调节器是(  )。    A、ASR  B、ACR  C、ACR和ASR  D。都不对  参照答案:A 8.  双闭环调速系统中,ASR处在饱和状态,此时(  )。   A、电动机转速高于给定转速  B、ACR也处在饱和状态   C、电动机转速低于给定转速  D、电动机电枢电流为0  参照答案:C 9.  双闭环调速系统,ASR、ACR均采用PI调节器,在电机稳定运营阶段,调节器(  )。   A、ASR、ACR输入偏差都为正  B、ASR、ACR输入偏差都为负   C、ASR输入偏差为正、ACR输入偏差为负  D、ASR、ACR输入偏差都为0  参照答案:D 第3章 转速、电流反馈控制直流调速系统·3.3 转速、电流反馈控制直流调速系统设计 1.  典Ⅰ型系统在阶跃输入:R(t)=R0稳态误差是(  )。   A、0;  B、R0   C、R0/K;  D、无穷大  参照答案:A 2.  典Ⅰ型系统在斜坡输入:R(t)=V0t稳态误差是(  )。   A、0;  B、v0   C、v0/K;  D、无穷大  参照答案:C 3.  典Ⅰ型系统在加速度输入:R(t)= R0稳态误差是(  )。   A、0;  B、a0   C、a0/K;  D、无穷大  参照答案:D 4.  典II型系统在阶跃输入:R(t)=R0稳态误差是(  )。   A、0;  B、R0   C、R0/K;  D、无穷大  参照答案:A 5.  典Ⅰ型系统在斜坡输入:R(t)=V0t稳态误差是(  )。   A、0;  B、v0   C、v0/K;  D、无穷大  参照答案:A 6.  典Ⅰ型系统在加速度输入:R(t)= R0稳态误差是(  )。   A、0;  B、a0   C、a0/K;  D、无穷大  参照答案:C 第4章 可逆控制和弱磁控制直流调速系统·4.1 直流PWN可逆调速系统 1.  极性可逆PWM变换器中,随着负载减小,电流将(  )。   A.断续,不变化方向  B.保持持续,不变化方向   C.断续,来回变向  D.保持持续,来回变向  参照答案:D 2.  桥式双击可逆PWM变换器,如果正负脉冲相等,则(  )   A.平均电压为正,电机正转  B. 平均电压为负,电机反转   C.平均电压为0,电机不转  D.以上都不对  参照答案:C 第4章 可逆控制和弱磁控制直流调速系统·4.2 V-M可逆直流调速系统 1.  α=β配合控制有环流可逆调速系统主回路中(  )   A既有直流环流又有脉动环流  B有直流环流但无脉动环流   C既无直流环流又无脉动环流  D无直流环流但有脉动环流  参照答案:D 2.  下可以消除直流平均环流办法为(  )。   A采用均衡电抗器 B采用平波电抗器 C采用α=β配合控制  D以上都不对  参照答案:C 3.  配合控制可逆调速系统运营在第二象限,整流装置输出电压方向与电机反电势方向相反,此时是(  )状态。    A.正组待整流,反组逆变,电机电动    B.正组待逆变,反组整流,电机反接制动   C.正组待整流,反组逆变,电机回馈制动    D.正组待逆变,反组整流,电机回馈制动  参照答案:C 4.  配合控制可逆调速系统运营在第三象限,整流装置输出电压方向与电机反电势方向相反,此时是(  )状态。    A.正组待整流,反组逆变,电机电动    B.正组待逆变,反组整流,电机反接制动   C.正组待整流,反组逆变,电机回馈制动    D.正组待逆变,反组整流,电机电动  参照答案:D 5.  直流可逆调速系统,采用DLC控制,可以消除(  )。   A 直流平均环流  B 动态环流   C直流平均环流和瞬时环流  D 一切环流  参照答案:D 第五章 基于稳态模型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5.1 异步电动机稳态数学模型和调速办法 1.  当转差率s很小时,异步电动机电磁转矩Te(  )   A.与s成正比  B.与s成反比  C.为0  D.以上都不对  参照答案:A 第五章 基于稳态模型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5.2 异步电动机调压调速 1.  异步电动机调压调速气隙磁通(  )   A.随Us减少而增大,属于强磁调速  B.随Us减少而减小,属于弱磁调速   C.不随Us变化,保持不变  D.以上都不对  参照答案:B 2.  异步电动机调压调速属于(  )   A.转差功率消耗型  B.转差功率不变形  C.转差功率回馈型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参照答案:A 第五章 基于稳态模型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5.3 异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 1.  在恒压频比控制变频调速系统中,在基频如下变频调速时进行定子电压补偿,其目是(  )。   A  维持转速恒定  B 维持定子全磁通恒定    C 维持气隙磁通恒定  D 维持转子全磁通恒定  参照答案:C 2.  变频调速系统在基频如下属于(  )。   A 恒功率调速  B 恒电压调速   C 恒电流调速  D 恒转矩调速  参照答案:D 3.  异步电机在基频如下变频调速时,为保证定子气隙磁通不变,应采用控制方式是(  )   A 恒U1/ω1  B 恒Eg/ω1  C 恒Es/ω1  D 恒Er/ω1  参照答案:C 4.  异步电机在基频如下变频调速时,想得到和直流她励电机同样特性,应采用控制方式是(  )   A 恒U1/ω1  B 恒Eg/ω1  C 恒Es/ω1  D 恒Er/ω1  参照答案:D 5.  交流电动机变频变压调速系统属于(  )   A.转差功率不变型调速系统  B.转差功率消耗型调速系统   C.转差功率回馈型调速系统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参照答案:A 第五章 基于稳态模型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5.4 电力电子变压变频器 1.  普通间接变频器中,逆变器起(  )作用。   A、调压  B、调频  C、调压与逆变  D、调频与逆变  参照答案:B 2.  SPWM技术中,调制波是频率和盼望波相似(  )。   A、正弦波  B、方波  C、等腰三角波  D、锯齿波  参照答案:A 3.  在交-直-交变频装置中,若采用不控整流,则PWN逆变器作用是(  )。   A、调压  B、调频  C、调压调频  D、调频与逆变  参照答案:C 4.  SPWM逆变器是运用正弦波信号与三角波信号相比较后,而获得一系列(  )脉冲波形。    A.等幅不等宽  B.等宽不等幅    C.等幅等宽  D.不等宽不等幅  参照答案:A 5.  交-交变频调速系统合用调频范畴为(  )    A.0~fN  B.1/2fN~fN    C.1/3fN~fN  D.1/2fN~1/3fN  参照答案:D 6.  PWM变频器中,可在异步电动机内部空间形成圆形旋转磁场控制方式是(  )。   A SPWM  B SHEPWM  C CFPWM  D SVPWM  参照答案:D 第五章 基于稳态模型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5.6 转速闭环转差频率控制变压变频调速系统 1.  转差频率控制变频调速系统中,如果恒气隙磁通,则当ws<wsmax时,电磁转矩(  )。   A.正比于ws  B.反比与ws    C.与ws成自然对数关系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参照答案:A 第六章 基于动态模型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6.1异步电动机动态数学模型性质 1.  三相异步电动机在三相轴系上数学模型是( )。   A 单输入、单输出系统  B 线性定常系统    C多变量、高阶、非线性、强耦合系统  D 单输入、双输出系统  参照答案:C 2.  电磁耦合是机电能量转换必要条件,转矩产生是()   A 电流与磁通乘积  B电压与磁通乘积    C 转速与磁通乘积  D转差与磁通乘积  参照答案:A 第六章 基于动态模型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6.2异步电动机三相数学模型 1.  三相异步电动机数学模型,三相绕组对称,在空间上互差()   A.p/2  B. p/3  C. 2p/3  D. p  参照答案:C 2.  异步电动机动态模型构成不涉及如下()   A.磁链方程  B.电压方程  C.转矩方程  D.电流方程  参照答案:D 3.  对于无中性线Y/Y连接电动机,三相变量中()   A.只有两相是独立  B.三相都独立  C.三相不有关  D.以上说法都不对b  参照答案:A 第六章 基于动态模型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6.3坐标变换 1.  异步电动机三相模型非常复杂,在实际使用中普通简化所采用办法是()   A.方程求解  B.采用拉普拉斯变换  C.线性变换  D.坐标变换  参照答案:D 2.  不同坐标系中电动机模型等效原则是()   A.在不同坐标下绕组所产生合成磁动势相等 B. 在不同坐标下各绕组所产生磁动势相等   C.在不同坐标下绕组所产生合成磁场相等  D.在不同坐标下各绕组所产生磁场相等  参照答案:A 3.  简称3/2变换坐标变换,是()   A.三相绕组A-B-C和d-q之间变换   B.三相绕组A-B-C和M-T之间变换   C.三相绕组A-B-C和a-b之间变换   D.以上都不对  参照答案:C 4.  静止两相旋转正交变换,简称为()   A.2/2变换  B.2s/2r变换  C.2s/2s变换  D. 2r/2r变换  参照答案:B 第六章 基于动态模型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6.4异步电动机在正交坐标系上动态数学模型 1.  要推导两相正交坐标系中数学模型,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只需要进行()   A.2/3变换  B.2s/2r变换  C.2s/2s变换  D. 2r/2r变换  参照答案:A 2.  要推导两相正交坐标系中数学模型,异步电动机转子绕组需要()   A.2/3变换  B.2s/2r变换  C.先2/3变换,再2s/2r变换  D. 先2/3变换,再2r/2s变换  参照答案:C 3.  对于2/3变换,如下说法不对是()   A.消除了定子绕组之间耦合  B.消除了转子绕组之间耦合   C.消除了定子绕组与转子绕组之间耦合  D.减少了状态变量维数  参照答案:C 第六章 基于动态模型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6.6异步电动机按转子磁链定向矢量控制系统 1.  按转子磁场定向和矢量控制变频调速成系统中,在( )条件下,有电动机转矩与定子电流转矩分量成正比关系。   A、气隙磁通恒定;  B、转子电流恒定;   C、转子磁链恒定;  D、定子电流恒定  参照答案:C 2.  矢量控制系统按转子磁链定向,实现了( ) 解耦,需要电流环控制。   A、定子电流励磁分量和转矩分量  B、定子电压励磁分量和转矩分量   C、定子磁链励磁分量和转矩分量  D、定子磁动势励磁分量和转矩分量  参照答案:A 3.  在转子磁链计算计算模型中,由于重要实测信号不同,分为()。   A、电流模型和电阻模型  B、电压模型和电阻模型   C、电流模型和电感模型  D、电流模型和电压模型  参照答案:D 第六章 基于动态模型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6.7异步电动机按定子磁链控制直接转矩控制系统 1.  直接转矩系统简称为 ()   A、FOC系统  B、DTC系统  C、PSM系统  D、ODM系统  参照答案:B 2.  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基本思想中,根据当前定子磁链矢量所在位置,直接选用适当电压空间矢量,减少定子磁链偏差,实现电磁转矩和定子磁链控制。   A.定子磁链幅值偏差和电磁转矩偏差    B. 定子磁链幅值偏差正负符号和电磁转矩偏差正负符号   C.定子磁链幅值和电磁转矩    D. 定子磁链幅值正负符号和电磁转矩正负符号  参照答案:B 3.  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实际转矩会有波动,其因素是()   A.负载波动  B.采用PID控制  C.采用比例控制  D 采用双位式控制  参照答案:D 第六章 基于动态模型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6.8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与矢量控制系统比较 1.  矢量控制系统磁链控制,转子磁链控制()   A.既可以闭环控制,也可以开环控制  B.仅可以闭环控制    C仅可以开环控制  D.无需控制  参照答案:A 2.  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磁链定向,规定为()   A.必要懂得定子磁链矢量精准定向  B. 需要懂得定子磁链矢量位置,无需精准定向   C.必要懂得转子磁链矢量精准定向  D. 需要懂得转子磁链矢量位置,无需精准定向  参照答案:B 第七章 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双馈调速系统·7.1 绕线型异步电动机双馈调速工作原理 1.  异步电动机由电网供电并以电动状态以拖动负载运营时,说法对的是()   A)从电网输入馈入电功率,轴上输入机械功率   B)从电网输入馈出电功率,轴上输出机械功率   C)从电网输入馈入电功率,轴上输出机械功率   D)从电网输入馈出电功率,轴上输入机械功率  参照答案:C 2.  异步电机运营时其转子相电动势和频率分别为() A),f1 B),sf1 C),sf1 D),f1  参照答案:B 3.  在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转子串电阻调速时,转子电流 Ir  会在外接电阻上产生一种交流电压,这一交流电压与转子电流关系是()   A)频率相似,相位相似  B)频率相似,相位不同   C)频率不同,相位相似  D)频率不同,相位不同  参照答案:A 第七章 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双馈调速系统·7.2绕线型异步电动机串级调速系统 1.  在异步电动机转子回路附加交流电动势调速核心就是在转子侧串入电源要满足()   A)可变频以及不变幅   B)不变频以及可变幅   C)可变频以及可变幅   D)不变频以及不变幅  参照答案:C 2.  绕线异步电机稳定运营时,必有() A) B) C) D)   参照答案:A 3.  在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转子串电阻调速时,如下说法对的是()   A)减小β角可以增长电动机转速  B)减小β角可以减低电动机转速   C)调节β角不能实现平滑调速  D)β角变化与电动机转速无关  参照答案:B 第七章 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双馈调速系统·7.3 串级调速机械特性 1.  在异步电动机转子回路串电阻调速时,其抱负空载转速()   A)等于同步转速  B)等于额定转速   C)与转差频率成正比  D)与转差频率成反比  参照答案:A 2.  在异步电动机转子回路串电阻调速时,有()   A) 机械特性变硬、调速性能差  B) 机械特性变硬、调速性能好    C) 机械特性变软、调速性能差  D) 机械特性变软、调速性能好  参照答案:C 3.  在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转子串级调速时,有()   A) 机械特性变硬、最大转矩不变  B) 机械特性变软、最大转矩不变   C) 机械特性变硬、最大转矩变小  D) 机械特性变软、最大转矩变小  参照答案:D 第七章 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双馈调速系统·7.6 串级调速系统起动方式 1.  串级调速系统起动方式有()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参照答案:B 2.  串级调速系统起动原则是()   A)使逆变器先电动机而接上电网  B) 使逆变器后于电动机而接上电网    C) 使整流器先电动机而接上电网  D) 使整流器后于电动机而接上电网  参照答案:A 3.  串级调速系统停车原则是()   A)使逆变器先电动机而脱离电网  B) 使逆变器后于电动机而脱离电网    C) 使整流器先电动机而脱离电网  D) 使整流器后于电动机而脱离电网  参照答案:B 第八章 同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系统 ·8.1同步电动机稳态模型与调速办法 1.  同步电机要增大转矩,需要( )。   A)加大功角  B)减小功角  C)加大转差  D)减小转差  参照答案:A 2.  在容许范畴内,同步电动机转速决定于( )   A) 负载  B) 电源频率 C) 转子频率  D) 转差频  参照答案:B 3.  对于同步电动机,不失速要满足条件是( ) A) 转矩角 B) 转矩角 C) 转差频率vs<vsmax D) 以上都不对  参照答案:A 第八章 同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系统 ·8.2 她控变频同步电动机调速系统 1.  同步电机她控变频调速系统特点不涉及( )。   A)构造简朴  B) 同步多台调速  C) 主线上消除失步  D)价格低廉  参照答案:C 2.  大功率同步电动机转速系统,为了保证同步电动机顺利起动,可采用()   A) 恒压频比控制  B) 调节定子电压  C) 调节转子电流  D)调节定子电源频率  参照答案:A 第八章 同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系统 ·8.3 自控变频同步电动机调速系统 1.  对于无刷直流电动机系统,对的是(  )   A) 电动机是直流电动机  B) 系统中直流电动机通过巧妙设计取消了电刷   C) 电动机转子采用瓦型磁钢  D) 电动机定子采用瓦型磁钢  参照答案:C 2.  自控变频同步电动机之因此能从主线上杜绝失步现象,是由于依照转子位置直接控制变频装置()。   A) 输出电压或电流频率  B) 输出电压或电流幅值   C) 输出电压或电流相位  D) 以上都不对  参照答案:C 3.  自控变频同步电动机构成不涉及()   A) 转子位置检测器BQ  B) 速度传感器  C) 控制器  D) 逆变器UI  参照答案:B 工作中是付出了诸多,但我也苏醒地结识到自己存在某些局限性之处。在学生工作方面,我与其她辅导员相比经验还显欠缺,与重要学生干部在工作方面交流做还不是很到位,同步在大型活动组织方面,考虑还不够周全,学生活动指引工作也需要在自我不断学习基本上进一步加强,并逐渐提高自我对于理论实际应用能力。要及时认真地总结工作经验,摸索规律,锐意改革,敢于创新,开拓进取,使自己工作更上一层楼!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