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部编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299779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PDF 页数:338 大小:16.9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38页
部编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38页
部编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38页
部编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38页
部编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古诗三首课题古诗三首课型讲读课文授课 时间3课时教学 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昼、耘、供、稚、漪”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正确书写会写字“昼、耘、桑、晓”;正确读写课文中的重点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4.体会古诗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 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 难点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一课时学标 教目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昼、耘、供”3个生字;正确书写会写字“昼、耘”;正确读写课文中“耘田”“绩麻”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背

2、诵古诗。默写古诗。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4.通过观察插图、想象画面等方式帮助学生体验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 趣,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5.引导学生发现古诗词的美,培养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兴趣,激发其对古诗词的 热爱之情,从而使其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教具 准备课件:作者简介、词语解释、有关图片教学设计二次备课导入(8)分钟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同学们,在学习课文和课外阅读中一定积累了很多古诗,现在老师给同学们一个自我表现的机会,把你最喜欢的一 首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朗诵给大家听。2.学生自愿举手朗诵古诗。3.教师评议。4.【出示课

3、件2】谈话揭题:我国宋代有一位诗人,叫范成大。他十分喜爱农村一年四季的生活,写了很多描写农村 四季的诗歌。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一 个场景的一首。(板书: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5.朗读诗题,理解题意:指名学生读课题。(引导学生理解:“兴”在这儿读第四声,在文中的意思是兴致;“杂兴”的意思是各种兴致;“四时”在这诗中表示的是一年四季。整个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就是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 园景色而产生了很多的感想。)6.了解诗人。【出示课件3】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一1193年10月1日),字 致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土,晚号石湖居士。平 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

4、臣、文学家、诗人。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新课 教学(28)分钟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初读诗歌,读准生字。(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出示课件4】指名学生读,师生评议,重点指导读准“昼、耘、供”。(3)【出示课件5】指导书写会写字“昼、耘”。学生观察生字,交流生字的书写特点。老师范写,学生认真观察。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学生习字,让学生相互交流、相 互借鉴。2.理解词语。让学生结合注释和自己的学习经验,互相交流对古诗中词 语的理解。三、借助注释,理解诗意。1.学生熟读古诗。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读、开火车读、比赛读。2.

5、借助注释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3.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白天出去给田里锄草,到 了夜晚回家搓麻绳,农家男女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儿童不明白怎么耕田织布,但也在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 瓜。四、品读欣赏,深入探究。1.赏析诗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板书: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出示课件6】(1)小组交流:这两句诗写了什么内容?(农民劳动的繁 忙景象。)(板书:辛勤劳动)(2)想象交流:“昼”和“夜”分别指什么?(白天和晚上。)农民们除了“耘田”“绩麻”还要干些什么农活?(插秧、收割、犁地、积肥)o看到此情景作者会对“村庄儿女”说些什么?(农家男 女都各

6、自挑起家庭的重担。你们虽然辛苦,但生活是快乐 的。)(3)指导朗读。(读出对“村庄儿女”的敬重和赞美之情,读出诗的节奏。)(板书:赞美)指名读,师生评议。A.读出农民的辛苦。B.读出农民的忙碌,表现繁忙的劳动场面。C.读出农家生活的和谐。反复读:自由读、指名读、教师读、学生再读、齐读。(4)教师小结:从短短的诗句里我们感受到了农民劳动的 辛苦和劳碌,但在当时这种男耕女织的生活却是诗人这种 文人墨客所向往的。忙碌了一天,晚上一家人各自做着各 自的事情,这种温馨,使人们劳动的疲倦和劳累一扫而光,这种快乐与满足就是人们从劳动中得到的。再次齐读课文,试着把这种满足与快乐通过朗读表现出来。2.赏析诗句“

7、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板书: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出示课件10】(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抓住儿童神 态、动作,想象儿童会说些什么。用自己的话描述自己想 象到的当时的情景。(2)你们了解了这些孩子的什么特点?(天真、勤劳、好学、可爱、爱劳动)(板书:天真可爱)(3)教师引读:在当时的农村不只是村子里的男男女女各 尽其能,做着分内的事,就连那小孩也一一“童孙未解供 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4)【出示课件12】小组交流:从“童孙”“学种瓜”中你 感受到了什么?孩子们很懂事:父母的勤劳感染了村庄的“童孙”,孩子 们也喜欢上了劳动。孩子们的快乐:他们感受到

8、劳动的快乐,心里也想到了 丰收时收获的快乐。孩子们的可爱:从孩子们的神情、动作感受到他们的童 真童趣,俏皮可爱。(5)指导朗读:在朗读中表现出孩子们的自豪;读出孩子 们的快乐;读出小孩子的调皮可爱;读出小孩子的聪明好 学;读出作者对他们的喜爱之情(板书:喜爱)3.了解写法。(1)在这首诗中作者以什么为写作题材?(农村生活。)(2)作者是怎样描写农家生活的?(作者抓住农家生活的 片段,运用通俗的语言,如“耘田、绩麻、村庄、儿女、童孙、耕织、种瓜”等词语,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3)教师小结:在这首诗中作者运用平白、朴实、自然的 语言勾画出质朴的乡村生活的画面,具有浓浓的乡村生活 气息。课堂小 结

9、及拓 展延伸(4)分钟五、课堂总结,拓展阅读。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是南宋诗人范成大所作的 一首田园诗,是其所创组诗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中的 一首,诗人抓住村庄男女的劳动局面描写,男的外出劳作,女的在家忙碌,就连孩子们也深受家长勤劳品质的影响,学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真实地再现夏日乡村农忙时的 质朴生活。那生活充溢着辛劳,也充溢着恬适。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儿童的(),对劳动人民的(),以及对乡村生活的()。全诗语言平白、朴实、自然,具有浓浓的乡村生活气息。喜爱 赞美 热爱2.学生自由阅读。【出示课件13】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

10、岐蝶飞。3.搜集并阅读四时田园杂兴中的其他诗句。板书 内容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辛勤劳动 赞美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天真可爱 喜爱第二课时教学 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读准“稚”字音,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会写字“晓”;正确读写课文中“稚子”等词语。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4.凭借语言文字注解、图片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5.领悟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欢乐。教具 准备课件:作者简介、词语解释、有关

11、图片教学设计二次备课导入(8)分钟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L同学们,你们了解我国古代诗人杨万里吗?2.学生交流与杨万里有关的资料。3.教师评议。【出示课件3】学生自由阅读。杨万里(H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 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被誉为一代诗宗。杨万里一生写作勤奋,相传有诗二万余首,现存诗 四千二百首。有诚斋集行世。4.引导学生交流读过的杨万里的诗。【出示课件4】宿新市徐公店宋代: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舟过安仁宋代: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

12、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4.谈话揭题:以上两首诗都与儿童生活有关。宿新市徐 公店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诗中描绘了儿 童捕蝶的欢乐场面,作者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 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舟过安仁 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 充满童稚的行为一一以伞当帆来使船前进。其行为中透 出了只有儿童才有的奇思妙想,体现了两小童的可爱与 聪明。今天我们再来学习杨万里描写儿童生活的另一首 古诗稚子弄冰。(板书:稚子弄冰)5.朗读诗题,理解题意:指名学生读课题。(“稚子”在 这儿的意思是幼小的孩子;“弄”是“玩”的意思。整 个题目的意思连

13、起来说就是幼小的孩子玩冰。)6.了解写作背景。【出示课件4】此诗作于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春,杨万里当时 在常州任上。打春牛是古时的习俗,立春前一日,用土 牛打春,以示迎春和劝农。这首诗写儿童看到大人们鞭 打春牛的场面后进行模仿的情景,这一场景引起诗人对 丰收的联想。新课 教学(30)分钟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初读诗歌,读准生字,指导书写。(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指名学生读,师生评议,【出示课件5】重点指导读 准“稚二(3)指导书写会写字“晓学生观察生字,交流生字的书写特点。老师范写,学生认真观察。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学生习字,在

14、相互交流中 引导学生相互借鉴。2.理解词语:学生结合注释和自己的学习经验,互相交 流对古诗中词语的理解。三、借助注释,理解诗意【出示课件6】1.学生熟读课文: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读、开火车读、比赛读。2.借助注释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3.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出示课件7:清晨,满 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用彩线 串起,当做银锌。提在手中,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穿林 而过的响声。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一一冰块落地,发出了水玉破 碎的声音。四、品读欣赏,深入探究1.指名学生朗读全诗,其他同学闭眼想象,然后找同学 说一说,你眼前浮现

15、了怎样的场景。全班同学齐读诗歌。2.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感受。3.全班交流,教师评议,相机小结。(1)作者在这首诗中抓住瞬间快景避开直接描写,用生 动形象的“穿林”响声和贴切的比喻,用老者的眼光欣 赏稚子的情趣。(2)诗中孩子“弄冰”的场景,充满了乐趣。【出示课件8】心态上:虽然在寒冷的天气里“弄冰”,但孩子兴趣浓 厚。色泽上:“金”盆“彩”丝串“银”冰。(板书:色泽 上一一金盆彩丝银锌)形态上:是用“金盆”脱出的“银锌”,圆形。(板书:形态上一一圆形)声音上:有“玉罄穿林响”的高亢,忽又转作“玻璃 碎地声”的清脆。(板书:声音上一一玉罄穿林响 玻璃 碎地声)(3)全诗形色兼具,赏心悦目;声意

16、俱美,悦耳赏心。绘声绘色地表现出儿童以冰为锌、自得其乐的盎然意趣。(板书:以冰为锌 自得其乐)(4)【出示课件11】全诗突出一个“稚”字。稚气和乐 趣能使儿童忘却严冬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 快乐。孩童与老人在心理特征上有许多的相通之处,正 是因为这样,孩童的“脱冰作戏”场景在老人的眼里才 有依依情趣。五、感情朗读,背诵古诗。1.学生练习感情朗读,熟读成诵。2.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课堂小 结及拓 展延伸(2)分钟六、课堂总结,拓展阅读1.稚子弄冰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的七言绝句。全 诗四句,从小孩幼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 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脱冰作戏”的场景。2

17、.搜集并阅读杨万里的其他诗句。板书 内容稚子弄冰宋代:杨万里色泽上一一金盆彩丝银锌形态上一一圆形声音上一一玉罄穿林响玻璃碎地声以冰为锌、自得其乐第三课时教学 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读准生字“漪。理解字义,识记字形。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4.凭借语言文字注解、图片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5.领悟作者的感情。教具 准备课件:作者简介、词语解释、有关图片教学设计二次备课导入(3)分钟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学生交流: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2

18、.学生交流,教师评议,相机引导,导入课题【出示课 件2:我们今天领略的是宋代乡村的一段美丽风光,这 段风光是一位诗人带给我们的,他的名字叫一一雷震。(板书:村晚宋代雷震)3.简介作者。【出示课件3】学生自由阅读。雷震,宋朝,生平不详。或以为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宋宁宗嘉定年间进士。又说是南昌(今属江西)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进士。其诗见宋诗纪事卷 七十四。4.理解课题。(1)指名解题。(2)小组交流:看了诗题,你想到什么?(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村晚”意思就是乡村的傍 晚,可以知道这首诗是描绘乡村傍晚景色的。5.谈话过渡:这节课就让我们随着作者雷震一起去欣赏 乡村傍晚的景色。新课

19、 教学(33)分钟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初读诗歌,读准生字,指导书写。(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指名学生读,师生评议,【出示课件4】重点指导读 准“漪2.理解词语:结合注释和自己的学习经验,互相交流对 古诗中词语的理解。三、借助注释,理解诗意1.学生熟读课文: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读、开火车读、比赛读。2.借助注释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3.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出示课件5:绿草长满 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池岸。远远的青山,衔着通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让人 感到寒意的粼粼波光。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 回家去,他拿着一支短笛,

20、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曲 调。四、品读欣赏,深入探究1.【出示课件6】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学生观察图片后自 由朗读全诗。2.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感受。3.全班交流,教师评议,相机小结。【出示课件8】(1)交流学习: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板书: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从首句中的“草满池塘”你了解到什么?(是说节令 已在春末,池塘里的青草已经长满。)从“水满陂”你又了解到什么?(是说正逢多雨季节,因此水涨得很高。)诗中的“陂”和“池塘”意思一样吗?(它们的意思是相同的,都是包括了池塘和池边上的岸上两部分。)鼓励学生找出诗句“草满池塘水满陂”中和图画上相 对应的地方,看看图,再说

21、说诗句的意思。(绿草长满了 池塘,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池岸。)从“草满池塘水满陂”一句你感受到什么?(水草丰 美,生机勃勃。)次句“山衔落日浸寒漪”主要写了什么?(写远山落 日。)“山衔落日浸寒漪”这一行里的“山衔落日”是什么 意思?看图理解诗句的意思。(远远的青山,衔着通红的 落日。)为什么要用“衔”字呢?(用一个“衔”字,形象地 展现出落日挂在山头上的情景。)“寒漪”指什么?(指的是让人感到寒意的的水面波 纹。)“浸”是什么意思?(倒映在水中的意思。)从图画上能看出“山衔落日浸寒漪”这句诗的内容吗?你能想象出这部分的图画吗?(学生自由的发挥想象,比如可以说说图画上没有的内容是怎样的。)教

22、师小结:这首诗写景文字集中在一、二两句,写的 是山村晚景。诗人把池塘、山、落日三者有机地融合起 来,描绘了一幅幽雅美丽的图画,为后两句写牧童出场布 置了背景。(板书:山村晚景)(2)交流学习: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在这样宁静优美的背景中,主人公一牧童登场了。一 名同学读这句诗,其他同学闭眼想象画面。“牧童”是指 什么人?(指放牛放羊的儿童,这里指的是放牛娃。)“归去”是指去哪里?(去村里)“横牛背”是什么意思?(看图理解该词的意思:横 骑在牛背上。)看看插图上的牧童在牛背上干什么?(吹笛子)哪一 句诗和这个画面是对应的?(“短笛无腔信口吹”)你是怎样理解“短笛无腔信口吹”一句的?(拿

23、着一 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曲调。)从诗句“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你感受 到牧童的什么性格特点?(调皮可爱,天真活泼,淳朴 无邪。)(板书:天真可爱)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反复朗读,教师小结:这首诗 摄取的画面不大,写景则集中在池塘上,写人则集中在 牧童上,又都紧紧围绕着“村晚”二字落笔,把人引入 了江南优美的田园之中,使人对悠然恬静的乡村生活充 满着向往。诗家有“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说法。五、感情朗读,背诵古诗。L交流了解朗读节奏。2.学生练习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3.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六、【出示课件13】总结课文主旨。村晚是南宋诗人雷震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

24、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形象描绘了一幅有着四周长 满青草的池塘、似被山含住的红红落日以及放牛回家的 孩子横坐在牛背,用短笛随便地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课堂小 结及拓 展延伸(4)分 钟七、课堂总结,拓展阅读【出示课件14】1.村晚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四周长满青草的 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 好像被山吃掉一样(是落山后),倒映在冰凉的池水波纹 中。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他拿着短笛随便的吹 奏。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 景图。2.对比阅读。【出示课件15】所见作

25、者:袁枚(清)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檄。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3.搜集并阅读描写儿童生活的其他诗句。板书 内容村晚宋代: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山村晚景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天真可爱2.祖父的园子课题祖父的园子课型讲读课文授课 时间2课时教学 目标1.学会文中的“蚱、晃”等n个会认字,会写“蝴、蚂”等14个会写字;会 读“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 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说说园子里有什么,“我”在园子里做什么,祖父 的园子有什么特别之处。3.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和对祖父的思念。感受作

26、者 童年生活的情趣。4.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学 重点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 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学点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 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第一课时教学 目标1.学会文中的“蚱、晃”等n个会认字,会写“蝴、蚂”等14个会写字;会 读“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和 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2.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了解祖父的园子里有什么。教具 准备课件:萧红及其作品呼兰河传简介、词语解释、有关图片教学

27、设计二次备课导入(7)分钟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简介作者【出示课件2】萧红1942),原名张迪莹。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 洛神”。代表作:生死场呼兰河传2.简介呼兰河传【出示课件3】呼兰河传是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长篇小说。该 作品以萧红自己童年生活为线索,把孤独的童话故事串 起来,形象地反映出呼兰这座小城当年的社会风貌、人 情百态。3.【出示课件4】谈话导入:为什么萧红对园子如此的念 念不忘呢?这个园子给童年的萧红留下了什么呢?这节 课让我们随着作者美好的回忆,一起走近萧红魂牵梦绕 的“祖父的园子”,感受她的童年生活。(板书课题:祖 父的园子)

28、学生齐读课题。新课 教学(31)分钟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2.【出示课件5】自学课文中的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 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1.学生默读课文,想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祖父 的园子的?是按照什么顺序将材料串接起来的?哪些地 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4.教师总结【出示课件6】:(1)1-3自然段,写记忆中的园子。(2

29、)4-15自然段,写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干活、玩耍。(3)1617自然段,写园中的一切都是活的,都是自由 的。(4)1820自然段,写在园中玩累了,可以快乐地入梦(板书:记忆中的园子一一在院子里干活、玩耍一一园 子里一切都是活的、自由的一一玩累入梦)四、细读课文,初感园子1.学习课文1-3自然段,了解“我”对园子的印象。(1)指名读,自由读。(2)小组交流:从这几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3)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祖父的园子里昆虫丰富多彩;“我”说起花园的昆虫,仿佛一个孩子在掰着手指头,给你显示她的富有,那极 满足和得意的神态跃然纸上。当然,拥有这样的花园,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确实是值得炫耀的,

30、因为这是多么 富有童话般色彩的一切啊!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写 小昆虫,不仅着眼于它们的色彩一“白、黄、红、金、绿”一应俱全,还对蜜蜂的样子和姿态进行了细致入微 的观察,丰富的色彩感和形象感表现了昆虫非常可爱;祖父的园子充满生机、热闹、美丽“明晃晃”一词,这是园子留在作者记忆中的色彩,这色彩明亮、健康、活力四射。“红的红”“绿的绿”这 些词语富有感情色彩,从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我”对 眼中事物的满心喜爱。作者用富有诗意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勾勒出老榆树的 高大和不容忽视,也写出了榆树的活力。我对园子非常喜爱,难以忘怀;作者描写这么细致,说明祖父的园子给了“我”一个美好的童年,让“我”对那里的一切都

31、难以忘怀。2.有感情地读这几段话,要求通过适当的语气把自己的 体会读出来。五、图片展示,欣赏园子【出示课件7】多媒体出示“祖父的园子图片”,学生用 感官来感受园子的热闹和生机勃勃。课堂小 结及拓六、课堂总结,布置作业【出示课件10】1.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跟随作家萧红一道展延伸欣赏了祖父园子里的美丽风景。(2)分钟2.请同学们课下搜集和积累“圆滚滚”“明晃晃”这类词语。第二课时学标 教目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说说“我”在园子里做什么,祖父的园子有什 么特别之处。体会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和对祖父的 思念。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2.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

32、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具 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二次备课导入(2)分钟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1.检查,指名学生朗读课文13自然段。2.谈话导入新课【出示课件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 课文的13自然段,了解了祖父的园子里有什么,感受到祖父的园子的热闹、生机勃勃,以及作者对 园子的满心喜爱之情。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跟随作 家萧红走进祖父的园子,去感受一下“我”在祖父 的园子里的童年生活的快乐。(板书:热闹 生机 勃勃满心喜爱)新课 教学(34)分钟二、细读品味,体会文意(一)走进“园子”,感受童趣。1.在祖父的园子里,有一位小女孩,她顽皮可爱,读文章415自然段,标出她做了哪些趣事,认真 体会。2

33、.小组交流,小组长根据交流情况做好记录。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评价,相机引导。(1)讲解“我”和祖父种小白菜。【出示课件3】“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东 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把菜种盖上,反 而把它踢飞了”这些描写准确地表现了种小白菜给“我”带来的乐趣。指导朗读,读出“我”的调皮。(2)讲解“我”帮祖父铲地【出示课件4】“我”是怎样铲地的?(用锄头乱钩一阵,往往 把谷穗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谷穗留着。)指导朗读,表现出铲地给“我”带来的乐趣。(3)讲解“我”在园子里的玩耍【出示课件5】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什么?(感受到作者和大多数孩子一样活泼好动,做事

34、不专一。感受到园子里的植物和动物给“我”带来极大的快乐。)指导朗读,读出“我”的活泼好动。(4)讲解“我”帮祖父浇水【出示课件6】同样是浇水,“我”和祖父有什么不同?(祖父是 往菜上浇,“我”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 天空一扬。)想象一下,小萧红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的 神情是怎样的?(激动地、欢快地、开心地、天真 烂漫地)(3)指导朗读,边读边想象“我”的动作,神情,在读中表现出“我”的激动、欢快、开心、天真烂 漫读出作者的快乐和顽皮。(板书:快乐和顽皮)(二)走近祖父,感受慈爱。1.作者在园子里是那样的淘气,那样的调皮,祖父 是怎样对待她的,阅读课文514自然段,标出有 关句段,

35、细读感悟。2.小组交流,小组长根据交流情况做好记录。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评价,相机引导以下问题。【出示课件9】(1)从“慢慢”你感受到什么?(感受到祖父对我 的耐心和慈爱。)(2)文段描写了祖父的几次笑?(三次)分别是怎 样的笑?(大笑起来一笑够了一还在笑)你从 祖父的笑中感受到什么?(感受到祖父的慈祥、和 蔼可亲、疼爱孙女。)(3)分角色朗读对话,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4.在祖父的园子中,“我”爱胡闹,祖父从来不恼,正是有了祖父的慈爱,在他宽容、耐心、呵护下,我才可以纵情地在园子中嬉戏!这座园子在“我”的眼中、在“我”心里又是怎么样的呢?(这是一 座乐园,更是一座爱园。)5

36、.教师小结【出示课件10】:在祖父的园子,慈爱 的祖父让“我”自由快乐,对“我”倾注了爱心和 耐心,给了“我”心灵的自由。祖父的爱放飞了“我”孩子的天性,在他暖融融的爱的包围下,才 有了“我”的自由、快乐而又幸福的童年。(三)走进景物,感受童年生活的自由自在。1.自由读课文16、17自然段,看看能了解到什么?感受到什么?2.小组交流,小组长根据交流情况做好记录。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评价,相机引导以下问题:【出示课件H】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好像站在对面 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1)“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 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 来。”

37、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运用了夸张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太阳光之 强,富有童趣。)(2)“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 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 来。”一句的意思是什么?(天气非常晴朗,一切都 是光明的。)(3)从“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 两声,好像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一句中,你感受到什么?(祖父的园子里充满活力。)(4)你从这段话感受到什么?(祖父的园子里充满 光明、健康、漂亮,充满活力。)【出示课件13】花开了,太阳也不知道。(1)“花开了,都是自由的。”运用了什么样 的修辞手法?(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 现

38、了什么?(园子里所有的事物都是勃勃生机和美 丽无比的。)【出示课件16】(2)“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 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一句在这段话中起什 么作用?(承上启下。)表现了什么?(表现了作者 对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生活的向往和热爱。)(3)这段话主要描写了什么?(描写倭瓜上架上房、黄瓜开花结瓜、玉米生长和蝴蝶飞舞自由自在、无 拘无束。)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作者把 自己自由快乐的心情寄托在它们身上,通过拟人化 的描写,表现自己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4)互相交流,祖父的园子有什么特别之处?(在 祖父的园子里,就连动物和植物都是自由的,无拘 无束的。)(5)教师小结

39、:这些富有孩子气的语言,同样富有 诗情画意,把世界在孩子心里的样子描绘出来了,在她的心中,倭瓜、黄瓜、玉米、蝴蝶都是有灵性 的,都是做得了自己的主的,是自由快乐的,不受 约束的,由着自己的性子生长的。它们的事情,人 不去干涉,太阳也不过问。这样的感受,当然与作 者的自由快乐是分不开的,用自由而富有灵性的心 感知到的事物,才会如此无拘无束!4.指导朗读:把自己当成园子里的一只蝴蝶、或者 一朵花,或者一棵树,来讲述你的快乐和自由吧!(学生自由朗读课文16、17自然段。)(板书:快乐 和自由)(四)学习课文1820自然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8-20自然段,通 过适当的语气把“我”的快乐心情读

40、出来。(板书:快乐)三、回顾总结,延伸拓展。1.1出示课件17】在“我”童年的记忆中,祖父的 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祖父的园子”是一幅 色彩明丽、富有童话色彩的画,这里是“我”童年 生活的地方,它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不只是园 子,还有慈爱的祖父,他给了“我”心灵的自由,放飞了“我”的心灵,舒展了“我”的人生。)(板 书:无穷的乐趣)2.有自由的园子真好,有爱的园子真好。在作者短 暂而坎坷的人生旅途中,对于人间的“温暖与爱”怀着“永久的憧憬与追求”的萧红常常会忆起呼兰 河城,因为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她的祖父,有她和 祖父的园子。所以,作者用一颗真诚的心,用一本呼兰河传记录了曾经生活的点点滴滴

41、。(板书:眷恋童年怀念祖父)四、回归全文,领悟写法1.小组交流: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 小结: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并真实 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把“我”做的、想的、说的如 实地写下来。作者的描写具体生动,用了一系列的 动作、语言、心理描写,读了课文,我们好像真正 走进了园子,看到了“我”一样。课堂小结 及拓展延 伸(4)分钟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1.课堂总结:祖父的园子节选自萧红的回忆性 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课文描写了“我”童年时代 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劳动的情景,表现了祖父的园子 是“我”童年快乐、自由的家园,

42、表达了作者对童 年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孩子气十足的腔调,春天泥土般新鲜的语言,诗意浪漫的景物描述,是 本文表达方式上的突出特点。文章文字虽然浅显,但意境很美。2.布置作业:课后读一读呼兰河传,和小伙伴交 流令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场景。板书 内容祖j记忆中的园子一一热闹 生机勃勃 满心喜爱父在院子里干活、玩耍 快乐和顽皮的园 园子里一切都是活的、自由的-快乐和自由子玩累入梦一一,快乐穷/眷恋童年 专、怀念祖父3.月是故乡明课题月是故乡明课型略读课文授课 时间2课时学标 鞅目一1.学会文中的“徘、徊”等16个会认字,读准多音字“燕”等;会读“烟波浩 渺、篝火、萌动、澄澈、风光旖旎”等词语。2.

43、默读课文,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产生了哪些内心感受。3.搜集一些思乡的诗文,和同学交流。教学 重点了解作者由月亮联想到的往事经历,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教学 难点了解作者由月亮联想到的往事经历,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第一课时教学 目标1.学会文中的“徘、徊”等16个会认字,读准多音字“燕”等;会读“烟波浩 渺、篝火、萌动、澄澈、风光旖旎”等词语。2.默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教具 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二次备课导入(7)分钟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课件出示:【出示课件1】静夜思唐代: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学生欣赏新学堂歌,互

44、相交流读诗的感受。3.教师评议并小结:自古以来,月亮是个永恒的话题,千百年来一直成为文人墨客所吟咏的对象,在描写月亮 的诗文中倾注了作者的爱恨情愁,寄托了作者的悲欢离 合,展示了他们的人生经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季羡 林的月是故乡明,感受文中蕴含在“月”中的思想感 情。(板书课题:月是故乡明)学生齐读课题。4.(1)你对“月是故乡明”这一题目有哪些了解?“月是故乡明”出自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全诗为:“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收兵。”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表现了作者对家人的思念。月亮其实无处不明,但杜甫偏说“月是故乡明”,从而 突

45、出了对故乡的感怀。由于杜甫的这句诗特别能引发人 的乡思共鸣,因而被广为传诵。(2)看到这个题目你都能想到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引导并评议、小结。)想到季羡林老人的文章月是故乡明的主旨应该是“思念家乡”。想到了与月亮相关的其他诗句,如李白的古朗月行 等等。二、简介作者,了解背景。1.简介作者。【出示课件3】季羡林(19H年8月6日一2009年7月H日),中 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世界著名语言学大师。月是故乡明是季羡林先生在耄耋之年,在北大 朗润园,通过对故乡月色和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的描写,抒发自己对故乡永远的思念与牵挂。下面就让我们走进 课文,去细细体味吧。新课教学(31)分钟三、初读课

46、文,解决字词。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 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1)认读生字。课件出示文中的生字词语。【出示课件6】徘徊 烟波浩渺篝火萌动澄澈风光旖旎瑞士莱蒙 湖无边无垠碧波万顷巍峨雄奇耄耋燕园圣地点缀 指名多个学生读,指名学生领读,齐读。指名学生分自然段合作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 不准确的字音。(2)学习多音字“燕”ydn鸟类的一科,候鸟,常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用泥 做巢居住,捕食昆虫,对农作物有益。yGn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北省北部和辽

47、宁省南 部。举例:a.我现在已经年近老耋,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b.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3)理解词语:学生自由发言,全班交流对文中重点词 语的理解,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出示课件7】四、再读感知,理清结构。1.学生默读课文,想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月是 故乡明的?是按照什么顺序将材料串接起来的?哪些地 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4.教师总结:(1)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对“月是故乡明”这句思乡名句作了简单解释。(2)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是对故乡与童年的回忆。(3)第三部分(

48、第56自然段)写作者离开故乡之后的生活,通过他乡月亮与故乡月亮的对比,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4)第四部分(第7自然段)是对前面的呼应,也是作者在对故乡与童年的回忆和在他乡对故乡的思念的记叙与描写之后,情感的自然迸发。五、图片展示,欣赏故乡的明月。多媒体出示多幅图片“故乡的明月”,字幕出示课文 内容,【出示课件11】学生用感官来感受“月是故乡明”,朗读字幕。课堂小 结及拓 展延伸(2)分钟六、课堂总结,布置作业。1.这一节课,我们初读了月是故乡明这篇课文,学 习了文中的生字词,并跟随作家季羡林一道欣赏了“故 乡的明月”。2.请同学们课下搜集和积累与月亮有关的诗词和文章进 行阅读,和同学进行分享

49、。第二课时学标 教目1.细读课文,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产生了哪些内心感受。2.搜集一些思乡的诗文,和同学交流。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具 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二次备课导入(2)分钟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1.指名学生分自然段合作朗读课文,师生评议,纠 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2.谈话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初读了月是故乡明 这篇课文,了解了“月是故乡明”这句话的出处,学习了文中的生字词,并跟随作家季羡林一道欣赏 了“故乡的明月3.当你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时,心中一定也引 起无限遐想,也一定会想到与月相关的诗句。(1)说说面对月亮你都想起过那些诗句?(

50、“海上 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 珠月似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2)当你面对明月,想起古人的诗句时,你是否想 到了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景?(学生自由发言。)4.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月是故乡明这篇课 文,了解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体会作者 寄托在明月中的对故乡永恒的思念与牵挂之情。希 望同学们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学会独立阅读与思考,通过交流,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新课教学(34)分钟二、细读品味,体会文意(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出示课 件3】L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小组 长整理并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