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产钳助产专业知识讲座课件.ppt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2995923 上传时间:2024-06-12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6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钳助产专业知识讲座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产钳助产专业知识讲座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产钳助产专业知识讲座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产钳助产专业知识讲座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产钳助产专业知识讲座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产钳的历史w尚伯朗斯是一个男性助产士家族。为躲避宗教迫害,他们在1569年从法国逃亡到英国,并将姓氏改为张伯伦。w他们成功地发明了产钳,这一消息很快传了开来。w张伯伦家族富起来,但却一直保守着秘密,直到1728年家族中最后一位成员死前的几年,才公开了这项秘密。w1733年,埃德蒙.查普曼发表了第一篇详细描述产钳的文章。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最早期的产钳w这是最初张伯伦和他的家族使用过的两副产钳。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

2、本人删除。产钳的历史w18世纪发明以后,逐渐成为广泛采用的阴道助产手术。Silbar报道产钳分娩率曾达到35%(1969年)。w随着剖宫产安全性的提高,胎头吸引器的问世,部分产钳被取代(6%、1982年)。w剖宫产并发症的增多、负压吸引的弊端又导致重新重视产钳的应用和适应症的选择。w目前废弃高位及高中位产钳,保留了中低位产钳及低位产钳。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产钳术的分类w根据儿头在盆腔内位置的高低,分为高位、中位及低位产钳术。w高位:双顶径未入骨盆入口,先露在So以上。w中位:双顶径已入骨盆入口,先露在So+3。n高中位,双顶径已入骨盆入

3、口但未达坐骨棘水平。n低中位:双顶径达到但未超过坐骨棘水平,但为枕横位或枕斜位。w低位:双顶径已超过坐骨棘水平,先露骨质部分达到S+3,胎头已顺应分娩机转变为枕前位。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产钳分类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产钳的构造w均由左右两叶组成。w每叶分:匙、胫、锁、柄。w钳匙中间有一个卵圆形窗孔,减压作用。w钳匙有两个弯度n盆弯:上边凹、下边凸,适应产道的弯曲。n头弯:内面凹、外面凸,适应胎头弧度。w扣合后两柄完全合拢,两匙间留有空隙。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

4、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头弯头弯盆弯盆弯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产钳术的适应症w第二产程延长:宫缩乏力,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相对性头盆不称等。w胎儿宫内窘迫:羊水3度、胎心异常改变处理后不能缓解、CST阳性、脐带脱垂等。w产妇有合并症或并发症不宜用力过度:心脏病、中重度妊高症、青光眼或高度近视等。w吸引器失败又无明显头盆不称者(尽量避免)。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产钳的术前准备w与患方谈话,病情告

5、知,签订手术同意书。w阴道检查,包括宫口(必须开全),胎先露的高低,胎方位,产瘤的大小,骨盆情况等。w膀胱截石卧位,消毒外阴,导尿,会阴侧切,切口要够大。w产钳器械的准备,在产钳的头弯外侧涂些润滑剂(石蜡油)以便置钳时减少阻力。w做好新生儿复苏的准备,有条件的请新生儿科医生到场协助抢救。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低位产钳w常使用Simpson s产钳w适合胎头已下降阴道口(S+3),产瘤不大,枕前位w操作分四步骤:置入、合拢、牵引与下钳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产钳的置入w一般先放钳的左叶,

6、后放右叶。涂上润滑剂w用左手握左叶柄,右手作引导,开始置入时,钳与地面垂直,钳的凹面向着会阴部,经阴道后壁轻轻插入,在右手的引起下,顺骨盆的弯度慢慢前进,边进边移向骨盆左侧,放到胎头的左侧面。放妥后取出右手,此时叶柄与地面平行。w然后以同样方法,用右手握产钳的右叶,在左手的引导下慢慢送入阴道,置于儿头的右侧。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

7、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产钳的合拢w如两叶放置适当,即可顺利合拢。w否则可略向前后上下移动使其合拢。w也可使两柄间始终保持约一指尖宽的距离以免过度压迫胎头。w若合拢不易,表示放置不妥,应取出重放。w合拢后可再次检查一下是否钳夹住软产道或脐带,注意听胎心音,若有异常应松开检查或重放。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牵引w牵引应随宫缩进行,用力应随宫缩而逐渐加强再渐渐减弱(除非情况紧急)。w阵缩间歇期

8、间应松开产钳,以减少儿头受压,并注意听胎心音。w牵引方向随儿头的下降而改变,开始钳柄与地面平行(头位置较高者,应稍向下牵引)两手平行向外用力,不可左右摇晃更不能用蛮力、暴力。w当枕部出现于耻骨弓下方,会阴部明显膨隆时,可改用单手缓缓向上提,帮助儿头仰伸并注意保护会阴。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下钳w儿头“着冠”后,可取下产钳。w取钳顺序与置入时相反,先下右叶,再下左叶,顺应产道和儿头的弧度

9、滑行滑行出来。w然后可指导产妇用少量腹压,同时用手协助儿头娩出。此时要特别注意保护会阴。w下钳时机要掌握得当,过早影响胎儿娩出;过晚,若和胎头一起娩出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会阴裂伤。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中低位产钳 w胎儿双顶径达到但未超过坐骨棘水平,临床常可触及胎耳。w常用Kielland s产钳,由christiankielland 1908年介绍并命名的产钳。wKielland s产钳

10、有可动的锁扣及几乎不存在骨盆弧,钳胫较长。w能够校正轻度的不均倾,一次上钳即可完成旋转及牵引两种功能。w对母儿的损伤机会比低位产钳大,技术要求更高。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Kiellands产钳 移动的锁扣 可纠正不均倾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Kielland s产钳的置入w枕前位、枕后位无需旋转与Simpson s产钳的置入方法相类似。w枕横位放置为前后叶,先放前叶,再放后叶,锁扣对着枕骨方向,由胎儿面侧置钳。w前叶的置入n左枕横:左手入产妇阴道右侧引导,右手握钳经阴道右后壁轻轻插入,

11、顺骨盆的弯度逐渐逆时针旋转至耻骨联合后方,放妥后取出左手,此时叶柄与地面垂直。n右枕横:则相反由右手引导,左手握钳上至耻骨联合后方。n由助手扶好前叶,防止其位置改变,再置入后叶。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左枕横右侧入钳移向耻骨联合后方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右枕横左侧入钳移向耻骨联合后方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后叶的置入w左手弧形朝上入产妇阴道后壁做引导,右手垂直持钳,头凹向着会阴部w在左手与胎头之间轻轻插入,顺骨盆的弯度慢慢前进,边进

12、边移向后穹隆。w待后叶放置完毕退出左手。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后叶置入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合拢w放置合适即可顺利合拢,将锁扣扣上,若两钳不在一个水平,可上下移动,一般是将前叶向下拉至同一水平。w合拢后同样需检查软产道和胎心。胎头顶部与钳柄交叉处可容一指为位置适宜。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旋转w用拇指及中食指扶住钳柄轻轻旋转90度使之变成枕前位。w左枕横为逆时针旋转,右枕横为顺时针旋转。w如遇旋转困难可将合拢的双钳稍微上下左右移

13、动后再转。w如仍不能转动则需下钳重新上过,切不可蛮力旋转。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牵引和下钳w牵引和低位产钳类似,只是因为开始牵引时位置较高,用力的方向应在水平以下,待先露到达+3以下可改为水平方向牵拉。w下钳与低位产钳相同。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术后处理w及时处理新生儿:窒息复苏、检查面部皮肤及五官是否有损伤,有异常情况转儿科处理。w检查软产道:宫颈是否有裂伤、阴道穹窿是否完整无损,阴道及侧切伤口情况,发现损伤及时缝合修补。w产妇注意防止产后出血和尿储留,用抗菌素预防感染。THE 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