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古典诗词语言特征 第1页中国诗歌突出特征是对语言变形 中国诗歌对语言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份等等 目标,是建立格律以造成音乐美,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空间。第2页一、词性改变一、词性改变何逊“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王维“下马饮君酒”、“日色冷青松”常建“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王昌龄“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蒋捷“流光轻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第3页以上各句中“暗”、“饮”、“冷”、“悦”、“空”、“淡”、“绿”、“红”、“绿”、“老”、“肥”,均为形容词使动使用方法,这些词语各有妙用,但有
2、一点是共同,那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表现力、感染力 第4页二、二、颠倒词序还原颠倒语序,把握诗人笔下之景之意之情,还原颠倒语序,把握诗人笔下之景之意之情,尤其是诗人情感侧重点。尤其是诗人情感侧重点。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美陂。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唐杜甫秋兴八首 第5页碧梧:梧桐。地面上可见鹦鹉啄剩米粒,梧桐上可见栖息凤凰。形容当初长安物产丰盛,景物漂亮。杜甫秋兴一诗中有“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原意为: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主宾倒置同时,宾语“香稻粒”、“碧梧枝”还被拆开分属主宾位置。对于古
3、典诗歌诗句倒置,清人洪亮吉说:“诗家例用倒句法,方觉奇峭生动”。第6页如毛泽东词“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学生能够很快重排为“寒秋,(我)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湘江北去”;更为经典、学生再熟悉不过“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学生亦能很快重排为“欲目穷千里”,并能感知倒辞是为了对偶需要。又如“柳色春山映,梨花夕鸟藏”、“云掩初弦月,香传小树花”、“内分金带赤,恩与荔枝青”,能够重新组合为:“夕鸟藏(于)梨花”、“小树花传香”、“内分赤金带,恩与青荔枝”。将这些诗句重新还原目标就是要了解诗人特定环境中思索,漂亮景象中情趣。第7页三省略句子成份 贾岛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4、。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明明是三番问答,最少要六句才能完成对话,作者采取答话包孕问话方法,精简为二十个字。第8页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组合,借助了汉语语法意合特点,词语与词语之间、意象与意象之间能够直接拼合,甚至能够省略起连接作用词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午夜鸣蝉”,又如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全部是名词连缀,“象”方面看好像是孤立,“意”方面却有一个内在深沉联络,似离实合,似断实连,给读者留下了想象余地和再创造可能 第9页杜牧过华清宫后两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一骑红尘”和“妃子笑”之间没有任何关联词,直接拼合在一起。能够说是“一骑红尘”逗得“妃子笑”了;也能
5、够说是妃子在“一骑红尘”之中露出了笑脸,好像两个镜头叠印。两种了解似乎都能够,但又都不太确切。诗人只是把两个含有对比性意象摆在读者面前,意象之间联络既要你去想象、补充,又不许将它凝固起来。一旦凝固下来,就失去了诗味;而诗歌魅力,正在于诗多义。第10页欧阳修蝶恋花:“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门掩”和“黄昏”之间省去了联络词,能够了解为黄昏时分将门掩上,也能够了解为将黄昏掩于门外,又能够了解为,在此黄昏时分,将春光掩于门外,或许三方面意思都有。反正少妇有一个关门动作,时间又是黄昏,这个动作就表现了他寂寞、失望和惆怅。第11页四四字词色彩字词色彩 观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字眼,
6、体会诗歌浓郁画意与鲜明节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立体节奏感。或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字眼,体会诗歌感情色彩浓度:“流光轻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与绿道出了蒋捷感叹时序急忙,春光易逝这份儿“着色思绪”。就是抓住单一色彩表现词也能让读者体会到诗人浓情:“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怜惜与伤别离情愫尽在“绿”与“醉红”中。第12页五五实词、虚词粘合情与景实词、虚词粘合情与景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
7、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无须取长途。杜甫江汉 第13页诗人用“共”、“同”、“犹”、“欲”四字将客观景物与诗人思想感情自然融合在一起。与天共远,与月同孤,心视落日而犹壮,病遇秋风而欲苏,老骥伏枥情怀溢于笔端。而寓情于景诗歌则需要抓住诗中附着情感“景语”,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第14页“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依依”、“霏霏”正是怅然若失征夫情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萧萧”“寒”满载是壮士报国悲壮情愫。第15页总之,因为诗歌语言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特点,往往不好把握。我们在进行观赏时,就必须抓住其特点,结合自己已经有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亦实亦虚,从最基础部分做起,以逐步提升观赏水平。第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