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明代南方丝绸之路沿线盐业概况——以杨慎诗文为中心的考述.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987414 上传时间:2024-06-1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7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代南方丝绸之路沿线盐业概况——以杨慎诗文为中心的考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明代南方丝绸之路沿线盐业概况——以杨慎诗文为中心的考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明代南方丝绸之路沿线盐业概况——以杨慎诗文为中心的考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史海钧沉云南档案明代南方丝绸之路沿线盐业概况以杨慎诗文为中心的考述谭佳摘要:明代成滇文学家杨慎有不少关于南方丝绸之路重要贸易物一一“盐”的诗文著作,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对盐在明代云南的部分地区充当实物货币、云南井盐的生产情况以及川滇两地盐的贸易往来等概况进行分析,探究明代云南盐业得到发展的原因。关键词:杨慎盐食盐贸易南方丝绸之路杨慎(1 4 8 8 一1 5 5 9 年),明代文学家,四川新都人。明正德六年(1 5 1 1 年)及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明世宗嘉靖三年(1 5 2 4 年),杨慎因“大礼议 受廷杖,谪成云南永昌(今保山)至终老。杨慎谪成云南的三十多年间,留下了不少关于云南的著作

2、和诗文,为后世研究明代时期的云南提供了重要文献。云南是南方丝绸之路所经的重要地区,南方丝绸之路从成都出发的东路、西路在大理汇为一线后,西出缅甸。杨慎的作品中,“盐”常被提及,这是南方丝绸之路沿线重要的贸易物品。一、盐在明代云南充当货币的功能杨慎在贬谪云南期间有诗元江杂纪(其一)对元江的气候、物产、民俗作了描绘:荒远元江风土偏,彝民古朴尚依然。居家有米无烦,入市需盐不用钱。十数槟榔中户产,两栽稻上农田。难堪炎气经年盛,腊月犹如六月天。“元江”自古属西南夷地,地理位置偏远,在明代仍然沿用古朴的彝民风俗。诗中所写的“居家有米无烦,入市需盐不用钱”,“即“成串的钱”,后来也泛指银子或者银锭。从诗中可知

3、,在元江,盐充当了货币的功能,供当地百姓入市交易使用。能充当实物货币作流通使用的盐一般需要通过模型制成块状,据马可波罗行纪所载:“其小货币则用盐。取盐煮之,然后用模型范为块,每块约重半磅,每八十块值精金一萨觉,则萨觉是盐之一定分量。其通行之小货币如此。”除了将盐加工铸成小块外,还得经官方许可后加以官印才可使用,据大明律户律课程的文献记载:“凡犯私盐者,杖一百,徒三年。”可见,明代对于私盐的管理是有法律明文规定的。滇程记(一)盐货币之用的历史源流盐在南丝路地区作为实物货币流通使用并非在明代才开始。唐代樊绰的云南志云南管内物产中已有记载:“蛮法煮盐,咸有法令。颗盐每颗约一两二两,有交易即以颗计之。

4、”“颗盐 即未经炼制的粗盐。从中可见,在唐代,以“颗”为计量单位的盐已经作为实物货币在云南的部分地区使用。上述马克波罗所记述的盐块每块约重半磅,半磅约为4-5 两,而唐代每颗盐约1-2 两。由此可见,从唐代到元代,作货币之用的盐在形状和重量上都发生了变化。据元代李京云南志略诸夷风俗所载,金齿百夷“交易五日一集,旦则妇人为市,日中则男子为市,以毡布盐茶互相贸易。丁存金在论述云南西部少数民族的历史变迁时谈道:“元朝在大理国统治基础上加以拓展,设置金齿宣抚司管理云南西部的诸多部族,因以金齿和白夷为主,故常称金齿百夷”。可见,云南西部的诸多部族在市场上以毡布、盐、茶进行物物交换。除了金齿百夷,元代云南

5、的其他地区也使用盐作为实物货币。马可波罗行纪中的建都州一章记载当地:“至其所用之货币,则有金条,按量计值,而无铸造之货币。其小货币则用盐。”又土番州一章云:“境内无纸币,而以盐为货币。”由上述文献可以看出,在元代云南的部分地区,盐作为货币存在于日常的经济交流中。及至明代,盐作为实物货币便于人们进行交易的情况依旧存在。除了杨慎的元江杂纪外,明人谢肇制的滇略中也提到:“姚安诸夷日散252024年第1 期档案史海钧沉摩都,强悍好斗。交易用盐米,一日一小市,五日一大市。苴却乡有黑齿百夷,楼栖河浴,寝卧无尊卑,但以毡席间之而已。”明景泰六年修纂的云南图经志书中多篇都有盐作实物货币之用的记载,武定府中记述

6、当地:“同人交易用盐,土人懋迁有无,唯以盐块行使,不用海。”镇源府中有:“盐色白黑相杂,而味颇苦,俗呼之日鸡粪盐,交易亦用之。”楚雄府也载:“黑盐每块重二两,军民交易皆用之。”由此可见,盐在明代云南的不少地区都发挥着货币的功能。到了清代,盐依然在云南部分地区作用于经济交换。杨慎元江杂纪中描绘元江在明代时使用盐币,清代康熙元江府志中记载该地依然用盐作为实物货币使用:“贸迁,昔多用贝,今易以土盐,彝民甚便。”广西府志中也载:“今概用银钱,小交易用盐算。”广西府虽然大部分地方用的是银钱,但一些小的交易还是用盐币。雍正临安府志同样有记载溪处、思陀等处“交易用盐为货币。”通过上述历代关于云南使用盐币的文

7、献记载可见,盐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都是南方丝绸之路沿线区域重要的实物货币。虽然宋代没有关于云南使用盐币的明确文献记载,但是从唐、元、明、清四代都有使用盐币的情况可以合理推出在宋代云南的某些地方,盐也是充当了一般等价物的。正如云南大学的林文勋先生所言:“大理国时期的盐币没有任何资料加以记载。由唐代以后的元、明、清乃至近代都流通盐币这一情况可以推定它的存在。”(二)特殊区域的非典型货币盐作为实物货币的使用在云南并非普遍现象,它只存在于一些特殊区域。元江杂纪中的元江府位于云南南部,就整个云南的盐产情况来看,滇中、滇南、滇西是主要的盐产区。云南图经志书中记载的武定府、镇源府、楚雄府这些用盐充当货币的地区

8、均有盐产地,例如,清代滇南盐法图记载的“古滇九井”中的“只旧井”就在武定县,还有一些子井比如河头井、河尾井等也在此,楚雄府拥有的盐井就更多了,如黑井、白井等。由此可知,这些以盐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地区是由于本地就有产盐活动,赵小平曾言:“由于产盐,与各种货物交换的价值尺度很自然地趋向于食盐,食盐从而成为一般等价物,慢慢形成了通用性很强的一种特殊商品。”通过上述引用的多种文献可以大致总结出,元、明、清三代云南使用盐币的地方主要有:建都、元江、武定、镇源、楚雄、广西府、临安府等。海贝也是杨慎作品中常提及的物品,它与盐同是南方丝绸之路上重要的贸易物且都曾作实物货币使用。滇程记在记叙杨林至板桥的道路时写道

9、:“杨林达板桥,号三亭,实六亭。货始用海靶。”“即贝币。滇云历年传记载:“嘉靖三十四年,云南始铸钱至万历四年,以巡按御史言,开局鼓铸,而民间用靶如故,钱竞不行,遂以铸成之钱运充贵州兵饷,停罢铸局,时万历八年也。”在明嘉靖至万历年间,官方曾下令铸造钱币,但百姓仍使用贝币,因为当时云南商品经济发展缓慢,商品种类有限,贝币足于满足百姓的日常交易。与海贝同样作为实物货币的盐币也是如此,云南志补注如此记述族、普米族的交易状况:“附近无街市,买卖不惯用钱,米粮柴薪惟盐可换”杨慎作品中记述的使用盐币的地方,除了多是盐产地之外,还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即经济发展较落后,或为少数民族聚集区。据市场规律看,实物货币

10、流通的地区其商品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盐之所以在较长历史时期内成为南丝路沿线区域重要的非典型货币,与其独特的区域特征关联密切。二、明代云南井盐的生产食盐贸易是南方丝绸之路上十分重要的贸易形态,流通的食盐多数来源于古道所经的川、滇、藏地区。古代中国的盐产地较多,不同区域产的盐有不同的名称,明史记载:“盐所产不同,解州之盐风水所结,宁夏之盐刮地得之,淮、浙之盐熬波,川、滇之盐汲井,闽、粤之盐积卤,淮南之盐煎,淮北之盐晒,山东之盐有煎有晒,此其大较也。”云南为中国重要的井盐产地,其盐业生产随着朝代发生变化,明代云南的盐业在盐产地的数量和盐产量上都得到了发展。(一)杨慎滇程记中记载的盐产地滇程记是杨慎

11、被贬至云南永昌路途中的历程记,他从湖北公安起记述沿途所经的驿亭里程、各地地名、山川地势、风土习俗、奇异气候等。谢国桢认为,明清以来记录滇中的书籍,要推杨262024年第1 期史海钧沉云南档案慎的滇载记滇程记为最善。在滇程记中,杨慎每行至一个驿亭便会对当地的山川地貌、物产习俗进行简述。行至安宁时,其记载:云南城七亭而达安宁。近郊有碧鸡关,多平林沃壤。有螳螂川,通舟。有温泉,浴之已疯。民食马蹄盐,盐产象池井。亭即秦汉时的基层行政单位,但在这里杨慎将其用作记里程的单位。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有言“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可知云南城到安宁的位置大概是七十里。安宁县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有螳螂川经过,

12、川内可以通小舟,此地还有可以医治疾病的温泉。由最后一句可以看出安宁县内有一名为“象池井”的盐井,井内生产马蹄盐并供当地百姓食用。马蹄盐是井盐的一种,因其用锅煮后凝固剖开成半圆形,形状似马蹄,故称马蹄盐。与杨慎同为明代成滇文人的平显有诗歌忆滇春,其中也提到了马蹄盐:颗金螺贝马蹄盐,万井高截画檐。比屋弦歌春,笼街灯火夜厌厌。风花献媚熏青眼,雪絮飞香点紫髯。记得赋诗滇海上,砚池影蘸碧鸡尖。安宁县自东汉以来就是重要的盐产地,也是云南史料中记载最早的盐井所在地。汉时其属益州郡连然县,至唐改为安宁县,唐樊绰云南志云南管内物产篇记载:“安宁城中皆石盐井,深八十尺,城外又有四井,听百姓自煎。”期间虽然此地的名

13、称有所变化,但盐业生产并未中断,直到清代,这里依然盛产井盐。距安宁州6 0 里处又有一处盐井,滇程记中记载:安宁州六亭而达禄。地食釜盐,盐产黑井,莒盛首戴,任戴者皆黑。老者一人,任华壮者二人之事,壮者任一牛之力。黑井也是云南重要的盐产地之一,虽然历史没有安宁盐井那么悠久,但是其盐产量常居云南盐井前列。混一方舆胜览记载:“云南盐井四十余所,推姚州白井、威楚黑井最佳。”黑井所处地少数民族居多,本句中提到的“黑”即当地的一个古族名,明代及以后指彝族的一个支系。到了清代,由于移居到此地的百姓日渐增多,黑井也因此取得了发展,盐产量较明代有所增长。除此,杨慎在其中还记录了当地少数民族运盐的习俗,即“莒盛首

14、戴”。“营”即圆形竹筐,“首戴”即用头把捆竹筐的带子稳稳顶住,这与传统的用肩背来负重有很大的不同,极具特色。杨慎在滇程记中记载的另一处云南盐井是云南九井之一的白井:广通县七亭而畸而达楚雄府。途经回关,封民蒙氏阁罗凤逆唐师返豁所也。民食团盐,盐产白井。从广通县再行大约7 0 里就到了楚雄,这里坐落着著名的盐井地一一白井。白井,顾名思义其地产出的盐白如雪,当地百姓食用的团盐即经人工揉弄成圆形的一种盐。滇海虞衡志志金石中写道:“白井盐甚白,名人头盐,团盐也,经女手始成。”清人胡蔚的团盐谣:“团盐转成圆月样,赋额毕输禁私藏。”“尽道团盐白于雪,那知团盐红若血。”记载了团盐的颜色和形状,也表明团盐的生产

15、一直持续到了清代。杨慎滇程记中三条关于“盐”的相关文献描述了明代云南部分地区的盐业生产情况。曾仰丰在中国盐业史中曾描述明代云南盐业“井盐、岩盐兼产之区明代产区,凡十四井,日黑盐井、阿陋井、猴井、琅井、白盐井、安宁井、诺邓井、山井、大井、顺荡井、弥沙井、云龙井、只旧井。”明代云南真正的盐井数量也不止这十四个,明人谢肇制的滇略中就记录了云南重要盐产地范围内的盐井名称,其数量远远超过十四个。产量高的盐井名称大多有史书记载,那些产量相对较低或位置较为偏远的小井名字虽没被记载,但总数量也不容小视。由此可见,明代云南盐业生产的规模并不小,产量也比较可观。(二)国家强化对云南盐业生产的管理在古代,由于盐具有

16、巨大的经济效益,是国家重要的税收来源,因此历来被官府管控。在当时,国家对盐的控制贯穿了整个生产、运输、售卖环节,不同的朝代也制定了不同的政策来管理盐业,因此每个朝代盐的生产状况不尽相同。洪武十五年,朱元璋派军队统一云南后,先后于云南的黑盐井、白盐井、安宁盐井、云龙盐井处设立了4 个盐课提举司,其职责主要是监理盐的生产、掌管食盐的运销等,这对盐产量也起到了促进作用。以安宁盐井为例,“洪武时,各井总产盐量每年约二十一万零七百二十斤。安宁盐井272024年第1 期档案史海钧沉盐课提举司在洪武时年产盐量约七十七万二千六百八十斤。”约占总量的三分之一。后政府又在黑井、阿陋猴井、琅井、白井、安宁井、诺邓井

17、、山井、师井、大井、顺荡井、弥沙井、兰州井十二井处设立盐课司,可见中央政府对云南盐业生产的重视。起初,云南的盐务由山东户部统一管理,自成化十七年开始,中央下令“改命云南布政司提督银场参议金专理黑、白、安宁等井盐法。”后“升云南布政司左参议金为本司右参政,仍旧管理盐课。(明宪宗实录)。至嘉靖八年,中央“令云南巡抚都御史于布政司参政、参议官员内定委一员专管盐法。”(明会典)由布政司到参政、参议,中央任命管理云南盐务的官员职位越来越高,可见其对云南盐业的控制也在加强。中央政府还在云南一些重要的盐井处开设新井,此举也推动了盐业的发展。历代滇盐的主要产地,在明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主要标志是老井之外,

18、新井的大量出现。杨慎的连然新井记记载了安宁新开盐井的情况:不一岁而井成,李公名之日连然。新井称从汉,旧绩则新矣。又亭其上,以蔽风雨。下致石,为叠涩以廉之,以遇淫。盖其地滨螳螂川,势宜尔也。从中可知新井的命名是借鉴了汉时“安宁”名为“连然”的旧称,由于盐井地位于螳螂川,地势低洼,积水严重,因此在盐井周围砌石头遏制淫潦,在井上修建亭子遮蔽风雨。至于为何要在此地开新井,杨慎紧接着写道:“俾兹一泓之饶,庸补四泉之乏。可见,开采新井的目的还是为了扩大生产,以多征盐税。三、明代南方丝绸之路川滇盐的贸易杨慎滴成云南的三十多年间,多次往返川滇两地,正如他自己在三题板桥馆壁一诗中所写:“鬓毛尽向风尘白,往复滇云

19、十四回。”他在滇程记开篇中记载了明代入滇的道路:“中州达滇有三路,自邛、雅、建昌、会川渡金沙江入姚安、白崖日古路,秦常略通五尺道、武侯南征乃大辟焉,唐日姚幕路。起泸州、溯永宁、走赤水、达曲靖,日西路,唐天宝中,出师伐南诏亦由此进。至元世始开邮传,今因之爲,出湖藩、转辰源、经贵州日东路。”杨慎几乎走遍了川滇两地之间所有的线路,其作品中也有关于川滇两地盐业贸易往来的记载。嘉靖五年六月,杨慎时居安宁,听闻父亲患病,他纵马疾驰回四川。此次入蜀,杨慎从安宁出发,经石门旧道、乌蒙、叙府抵家,此路即为南丝路重要线路之一的五尺道,明代因为其经过乌蒙、乌撒区域,故又称乌蒙入蜀道,它同时也是川滇古盐道的线路之一。

20、云南和四川都是重要的井盐生产地,除了满足当地的食盐需求之外,川、滇盐也销往外地。杨慎的诗歌蜀中竹枝词就记载了川盐的外运:上峡舟航风浪多,送郎行去为郎歌。白盐红锦多多载,危石高滩稳稳过。白盐和红锦在蜀地盛产,被运往各地售卖,云南的部分地区就是它的运销地之一。滇南新语中有文献记载:“滇民食盐,各有界限。黑井供云南、楚雄、曲靖三府安丰井、琅井、阿陋井、安宁州安井供激江、临安、开化三府;按板井、抱母井供元江、普洱、镇沅三府;白井供大理、永昌、鹤庆、蒙化四府;云龙州井供顺宁府,兼供永昌;丽江井、五井、弥沙井供丽府、剑川州二处;维西、中甸食口外沙盐;景东府食本地沙井盐;东川、昭通二府食川盐。”由此可知,云

21、南本地生产的盐基本能满足本省的需求,但位于云南东北部的东川、怒江边的惠人桥遗址(胡正刚摄)282024年第1 期史海钧沉云南档案昭通、曲靖等地距离云南本地的盐产地太远,运盐不便,导致缺盐严重,因此这些地方主要依靠四川的自贡、乐山等地的食盐接济。明史食货志记载:洪武初,许四川以盐与乌撒、乌蒙(洪武中乌蒙府即今昭通)、东川、芒部(今镇雄)等处易马,马一匹易盐百斛。又洪武三年募商纳米中盐,普安、普定、乌撒、乌蒙等处皆杂给淮浙四川安宁等盐,其时昭通、东川、镇雄隶四川,当是食川盐之始。由此可见,明初,四川的盐与云南的马进行贸易交换,一匹马约换五百斗盐,且从上述的地名如乌蒙、镇雄等可以推测,四川、云南两地

22、在明初的食盐贸易就是走的“五尺道”,即经今宜宾一珙县一高县一筠连一盐津一豆沙关一大关一昭通鲁甸一曲靖一路。川、滇两地生产的盐是南方丝绸之路上食盐贸易的主要来源,川、滇两地之间的盐业贸易活动也自然与南方丝绸之路关系密切,也可以说川、滇两地的盐业贸易是整个南方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一部分。除了“五尺道”,南丝路的另一条线路“建昌道”上也可见盐业贸易。杨慎的第四次归家之旅就选择的是建昌道,即从成都出发,经双流、新津、邛崃、名山、雅安、泸沽、西昌、德昌、会理等地进入云南境内,再经永仁、大姚、姚安、祥云到达大理。在归乡途中,杨慎有犯星歌(其一)之作:金沙江水绕环洲,江岸家家对白鸥。渔父长歌棘人曲,盐商爱上白夷

23、楼。“环洲 位于今云南武定,北边与四川会理隔金沙江相望,是出滇入川的重要通道,丁宝桢在四川盐法志转运四云南边岸中记载:“至元十九年(12 8 2)重开过去清溪道,新设2 4驿站,从昆明北上富民、武定、元谋,入四川黎溪、会理、西昌、汉源、荣经达成都,总长6 50 公里。”在唐代,建昌道被称为清溪关道。通过诗歌可知,武定作为重要的驿道途径区,一些过往交易的商人会选择在此歇息,盐商就是其中之一。川滇两地的食盐贸易并非只有一条固定线路,但是其路线大部分都与南丝路的路线有所重合,如建昌道就与润盐古道路线部分重合,都途经四川会理、西昌等地。结语云南是南方丝绸之路途经的核心区域,也是南丝路上食盐贸易的重要来

24、源地。杨慎的诗文提供了一个了解明代云南盐业概况的突破口,大量的文献辅证表明,云南的部分地区在明代仍使用盐作为货币进行交易;国家在明代强化了对云南地区盐业的管理,使得该地区盐生产取得了进步,这也影响了川、滇两地的食盐贸易活动。参考文献:1冯承钧译.马可波罗行纪 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 0 0 1.2樊绰,撰,向达,原校,木芹,补注.云南志补注 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 9 5.3方国瑜主编.云南史料丛刊 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 9 8.4 陈文等,修.云南图经志书 M/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续修四库全书:第6 8 1:史部:地理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2.5杨

25、慎.升庵全集 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6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 8 7.7曾仰丰.中国盐政史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 9 8.8张学君,张莉红.南方丝绸上的食盐贸易(续篇)J.盐业史研究,19 9 7.8李正亭滇盐与明清云南社会经济述论D.云南师范大学,2 0 0 3.10杨慎.连然新井记.雍正云南通志(卷29)艺文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1张廷玉等,撰.明史 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 7 3.基金项目:巴蜀文化研究中心杨慎与南方丝绸之路民俗研究(BSYB23-03);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巴蜀文学景观研究(2 0 2 2 D FW H 0 0 2);彝族文化研究中心古代彝族与南方丝绸之路研究(YZWH2312)阶段性成果。作者单位: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在读研究生)292024年第1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