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民族民间舞在高校中的传承和创新.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986132 上传时间:2024-06-1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5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族民间舞在高校中的传承和创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民族民间舞在高校中的传承和创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民族民间舞在高校中的传承和创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炫动漫漫话音舞 159 民族民间舞在高校中的传承和创新皮瑞重庆外语外事学院音乐学院 401120摘要:民族民间舞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更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在高校舞蹈教育中,民族民间舞被视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表现形式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通过学习民族民间舞,学生不仅可以增进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还能够培养自身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因此,将民族民间舞纳入高校舞蹈教育的课程体系中,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也能够丰富学生的艺术生活,促进其全面发展。关键词:民族民间舞;高校教学;传承与创新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

2、的变迁,民族民间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舞蹈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应该注重民族民间舞的传承与创新,以推动中国舞蹈艺术的发展。笔者将探讨民族民间舞在高校中的传承和创新策略,旨在为高校舞蹈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一、高校舞蹈教育中民族民间舞的作用(一)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民族民间舞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它蕴含的思想道德价值在高校舞蹈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通过学习民族民间舞,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从而增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精神的认同感。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能够以独特的表现形式展现传统价值观,如孝道

3、、友爱、勤劳等,通过学生的参与与体验,这些价值观能够深入人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此外,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需要严谨的态度、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自我约束能力,这些都是培养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要途径。(二)有利于提高学生审美意识与能力民族民间舞以其独特的舞蹈形式和艺术风格,能够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其艺术鉴赏能力。在高校舞蹈教育中,学生通过学习民族民间舞,能够培养对美的感知能力,提高审美水平,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舞蹈作为一种视觉艺术,通过肢体的动态和空间的变化,表达出独特的情感和意境,学生通过欣赏、理解和演绎舞蹈作品,不仅能够提升审美鉴赏能力,还能够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同

4、时,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需要理解舞蹈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这也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三)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民族民间舞具有独特的身体锻炼和心理调节作用,通过学习舞蹈,学生不仅可以锻炼身体素质,提高体能水平,还能够缓解学习压力,促进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舞蹈训练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舞蹈技巧和身体协调能力,在不断的练习中,能够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肌肉力量,改善姿势和体态,提高身体素质。同时,舞蹈也是一种良好的情绪调节方式,通过跳舞释放身心压力,舒缓紧张情绪,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在高校舞蹈教育中,学生通过舞蹈活动,能够充分发泄体内积聚的负能量,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5、,促进身心健康的平衡发展。因此,民族民间舞在高校舞蹈教育中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一种全面培养学生的重要途径,有助于他们在思想道德、审美意识和身心健康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二、高校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特点(一)多样性特点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多样性是其独特魅力的来源之一。民族民间舞不仅在舞蹈动作、音乐节奏上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点,而且在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上也展现出独特的风格。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应该注重挖掘和传承各地的民族民间舞蹈,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中国传统舞蹈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通过学习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舞蹈,学生可以领略到中国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多样性的舞蹈形式也为学生提供了广阔

6、的学习空间,他们可以在不同的舞蹈形式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舞蹈风格和表现方式,从而丰富自己的舞蹈艺术修养。(二)时代性特点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民族民间舞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每个时代都有着不同的审美需求和文化氛围,因此,高校舞蹈教学应该紧跟时代潮流,注重挖掘和创新具有时代特色的民族民间舞。传统的舞蹈形式可以通过融入现代元素和表现手法,使之与时代相契合,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同时,也要注重对当XUANDONGMAN漫话音舞 160 代社会现实的反映和思考,通过舞蹈作品传递积极向上的社会价值观和精神信念,引导学生关注当下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成为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时代新人。(三)情

7、感性特点民族民间舞作为一种富有情感表达的艺术形式,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感。在舞蹈中,情感的表达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让观众感受到舞者内心世界的真实情感和情绪变化。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使其能够通过舞蹈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达到心灵沟通的效果。通过情感的表达,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舞蹈作品的内涵和意义,还能够提高自身的情商和情感表达能力,培养自我情感的调节能力。因此,高校舞蹈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在舞蹈中找到自己的情感共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意义。三、高校在教学民族民间舞中的问题(一)教师对民族民间舞内涵理解不够深入在高校舞蹈教育

8、中,一些教师对民族民间舞的文化内涵了解不够深入,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成果。这种现象可能源于教师在专业知识和研究方面的不足,也可能与教学资源和环境有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舞蹈作品的历史、地域、民族特色等方面的了解不足,导致其无法很好地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一些教师可能只注重舞蹈动作的教学,而忽视了舞蹈作品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高校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其对民族民间舞文化内涵的认识和理解,以更好地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二)教材内容陈旧,教学形式单一目前一些高校使用的民族民间舞教材内容较为陈旧,没有及时更新和完善。同时,一些教师的教学形式比较单一,缺乏创

9、新,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材内容的陈旧可能导致学生对舞蹈作品的认识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而教学形式的单一也使得学生的学习体验缺乏多样性,难以激发其学习的热情和创造力。因此,高校需要及时更新和完善民族民间舞教材内容,引入更多具有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的舞蹈作品,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同时,教师应该不断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三)过分关注舞蹈技巧,缺乏文化背景挖掘一些高校在教学民族民间舞时过分注重舞蹈技巧的训练,忽视了舞蹈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这种做法容易使学生流于形式,缺乏对舞蹈艺术的深入理解和热爱。教师

10、过分注重舞蹈动作的规范性和技巧性,而忽视了舞蹈作品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其对舞蹈文化背景的挖掘能力,使其能够将舞蹈技巧和文化内涵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全面的舞蹈教学。(四)形体动作混乱,忽略了舞蹈所需的情感一些学生在学习民族民间舞时,形体动作不够规范,缺乏舞蹈所需的优美形态。同时,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使学生缺乏情感表达能力,影响了舞蹈作品的艺术效果。学生在学习舞蹈时,除了要掌握舞蹈动作的技巧外,更需要通过形体动作来表达舞蹈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因此,高校应该注重对学生形体动作的规范训练,加强对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

11、在舞蹈表演中能够达到情感与技巧的统一,创造出更具艺术感染力的舞蹈作品2。四、高校传承创新民族民间舞的策略(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文化理念加强高校舞蹈教师队伍的建设,深化对民族民间舞文化理念的培养,是提升舞蹈教育质量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关键之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校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从教师培训、选拔以及文化理念的传承方面着手。首先,高校可以通过加强教师培训,提高舞蹈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这包括丰富多样的培训形式,如专业课程培训、实践教学指导、学术交流等。其次,高校还应该注重选拔具有良好文化素养和教学潜力的舞蹈教师。在选拔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经验,还要注重其对民族文化的认

12、同和热爱程度。例如,学校可以组织专业教师进行实地考察,深入民间舞蹈的发源地,了解当地的文化传统和舞蹈形式,从而拓展教师的视野,增强其对民族民间舞的理解和认同。学校可以设置专门的选拔考试,除了考察教师的技能水平外,还要了解其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和情感表达能力。只有具备深厚文化底蕴的教师,才能更好地传授民族民间舞的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舞蹈背后的文化内涵。高校也应该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深化教师对民族民间舞文化理念的认识和传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如讲授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组织学生参与舞蹈实践、开展舞蹈作品解读等。同时,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举办舞蹈

13、比赛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舞的热爱和学习兴趣,进一步促进文化理念的深化传承。加强高校舞蹈教师队伍建设,深化对民族民间舞文化理念的培养,需要高校和相关部门共同努力,通过多种途径和措施,为培养优秀的舞蹈教师和传承民族文化贡献力量。(二)主动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高校舞蹈教育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主动更新教学内容和创新教学模式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在更新教学内容方面,高校可以结合时代特点和学生需求,炫动漫漫话音舞 161 设计并实施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案和课程体系。教师可以引入新颖的舞蹈作品和艺术形式,另外教师也可以增加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学习材料。此外,创新教学模式也是提升高校舞蹈教育质量

14、的关键。高校可以探索多种教学模式,如项目式教学、实践教学、跨学科教学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风格。例如,教师可以将当代艺术元素融入传统民族舞蹈中,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作品。这样的做法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舞蹈学习体验,还能够促进民族舞蹈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教师也可以积极采用现代技术手段,如视频、网络资源等,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更便捷的学习资料。教师可以通过舞蹈教学网站、在线视频平台等途径,让学生观看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民族民间舞表演,拓展他们的视野,增强对舞蹈艺术的理解和认识。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舞蹈作品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舞蹈创作项目,让他们在实践

15、中学习舞蹈技能和艺术表达能力;或者开设跨学科课程,将舞蹈与音乐、文学、历史等学科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通过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探索创新教学模式,高校舞蹈教育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舞蹈技能和艺术素养,为舞蹈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三)开展文化背景体验,促进创新发展开展文化背景体验是促进高校民族民间舞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实地考察和文化体验活动,学生可以深入了解舞蹈背后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从而激发创新意识和创作潜力。实地考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民族民间舞蹈所蕴含的丰富文化

16、内涵。此外,文化体验活动也是开展文化背景体验的重要方式之一。例如,高校可以组织学生观摩当地的传统舞蹈表演,参与民族节庆活动,与当地舞蹈艺术家交流互动。通过与舞蹈艺术家的交流,学生可以了解舞蹈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拓展自己的视野,丰富舞蹈学习的内容。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民族民间舞的工作坊、研讨会等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舞蹈的创作和演出过程。学生可以参与民族舞蹈的编排排练工作,体验舞蹈艺术家的创作过程,感受到舞蹈创作的乐趣和挑战。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舞蹈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方式,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促进舞蹈艺术的创新发展。通过开展文化背景体验活动,高校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17、和机会,激发他们对民族民间舞的兴趣和热情,推动舞蹈教育的创新发展。同时,学生也能够通过参与这些活动,积累丰富的舞蹈经验和技能,为未来的舞蹈创作和表演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开展文化背景体验活动对于促进高校民族民间舞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四)提升学生审美能力,掌握舞蹈技巧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舞蹈技巧是高校舞蹈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系统的舞蹈训练和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舞蹈水平,从而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创作出优秀的舞蹈作品。首先,高校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舞蹈训练课程,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舞蹈技巧。其次,高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类舞蹈比赛、演出和展示活动,提供实践机会,促进学生的舞

18、蹈技巧和表现能力的提升。此外,高校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其能够更加敏锐地感知和理解舞蹈作品的艺术特点和内涵3。例如,学生可以参加现代舞、民族舞等不同风格的课程,从基础动作到高级技巧的训练,全面提升自己的舞蹈水平。在课程设置上,高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个性化的训练方案,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舞蹈领域发挥自己的潜力。学生可以参加校内外的舞蹈比赛,锻炼舞台表演能力;或者参加舞蹈团体的排练和演出,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和舞蹈艺术水平。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不断积累舞台经验,提升自己的表演技巧和舞蹈艺术修养。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各种艺术展览、观摩专业舞团的演出等活动,培养学生对艺术的鉴赏

19、能力和审美品味。通过与优秀作品的接触和交流,学生可以拓展自己的审美视野,提高对舞蹈艺术的欣赏水平,从而在舞蹈创作和表演中表现出更高的艺术品位和修养。高校应该注重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舞蹈技巧,通过系统的训练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具有艺术素养和创造力的舞蹈人才。通过不断提升学生的舞蹈水平和审美能力,为舞蹈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结语民族民间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在高校舞蹈教育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为了促进民族民间舞在高校中的传承和创新,高校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文化体验活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舞蹈背后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作潜力,高校、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推动中国舞蹈艺术的发展。参考文献1赖琼琼.高校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教学改革研究J.戏剧之家,2023(25):145-147.2莫州灵.高校民族民间舞艺术表现力创新培养J.艺术评鉴,2022(11):80-83,93.3 濮米雅.论中国民族民间舞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传承与发展 J.体育画报,2022(2):21-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