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创新创业模式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16011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创新创业模式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创新创业模式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创新创业模式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推动了社会形态的改变。为了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高校采取了扩大招生规模的方式,虽然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上大学继续深造的机会,但在招生规模扩大的同时,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因此,各个高校应在创新创业理念的指导下,深度分析导致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出现的原因,理清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构建的思路,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力度,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关键词:创新创业;就业指导;就业观念;师资力量创新创业思想作为新时代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仅促进了新时期大学生就业能力和水平的提升,而且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指导方针,明确

2、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方向。从大学生就业角度来看,高校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与综合素养,保证了大学生的顺利就业。从大学生自主创业角度来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为其未来自主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实践基础,有效提升了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因此,各个高校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应深刻认识到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构建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基础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为大学生顺利就业和成功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一、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首先,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是当代大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各个高校必须紧紧围绕国家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目标,探索大学生创

3、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策略,提高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为大学生后期的顺利就业和创业提供指导。传统的以理论知识教育为主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主要是通过将大学生培养成就业岗位竞争者的方式,确保大学生满足企业岗位要求,从而达到有效提升大学生就业率的目的。创新创业理念下的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则注重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调动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大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其次,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包括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等内容。其中,实践教学指的是高校有目的地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经济活动,要求大学生在积极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过程中,收获知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

4、知能力,以便于学生及时发现和解决自身在学习和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学生后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帮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时,应该合理设置实践性与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为学生设计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精准把握创新创业知识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为大学生后期的顺利就业和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创新创业不仅是现阶段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举措,而且是现代经济体系构建不可或缺的战略支撑。创新型发展战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措施,为我国迈入现代化强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为了确保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

5、,高校应积极探索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途径,充分发挥创新创业型人才作为创新经济活动开展的核心作用,拉动国家的经济发展,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速度1。二、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创新创业模式存在的问题(一)创新创业认知度不足教育体制改革政策的全面实施,虽然为各个高校合理利用创业资源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提供了便利,促进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稳步提升,但由于大多数高校并未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高校的必修课程,只是将其作为大学生选修课程。甚至部分高校只在每学期安排一至两节创新创业课程,导致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活动出现了缺乏连基金项目:山西工商学院 2022 年度教学改革创新项目“高

6、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建设研究”(JG202241)。创新创业122就业与保障2023.7贯性的问题,影响了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制约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此外,部分高校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只是在课堂教学中简单利用教材中出现的创新创业内容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教学的质量。(二)创新创业师资力量缺失教师作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活动的实施者和组织者,其自身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的高低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有着决定性影响。通过分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发现大多数高校负责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是留校任教的教师,其对外界环境认

7、知方面存在不足,最终导致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出现了严重的片面性问题。虽然大多数高校已经按照创新创业发展战略的要求开设了与创新创业相关的理论课程,但由于授课教师普遍存在着专业素养与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制约了创新创业教学水平的提高。(三)创新创业教育环境缺失随着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高校应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加大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宣传的力度,合理运用多元化创新创业培训形式,丰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内容。虽然绝大多数高校在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的同时,通过开设新媒体平台账号的方式为广大大学生提供就业咨询专项服务,但是就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成果来说,部分高校不仅未能改变传统的创新创业教育思想,而且针对大学

8、生的就业推荐仍然倾向于企事业单位。这种过分强调岗位稳定性而忽略学生创业热情与进取精神的就业指导策略,既破坏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环境,还挫伤了学生的创新创业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效果的提升产生了不良的影响2。三、创新创业能力下大学生就业指导构建(一)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1.高校教职员工必须转变传统教学思想和教育观念。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都必须深刻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全面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仅满足了大学生自我发展的要求,而且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充足的动力,创造出了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优化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将创新创

9、业教育纳入大学生人才培养计划中,既要注重创新创业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又应通过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等必修课程,优化和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确保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大学生求学生涯的全过程中。3.利用丰富的创新创业课程内容和多样化教学形式,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学模式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高校应彻底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运用案例教学、讨论教学、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调动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效果。4.营造校内创新创业文化氛围。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时,应通过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创业大赛、模拟体验、学科竞赛、职业技能大赛等创新创

10、业实践活动的方式,强化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实施提供全方位支持。(二)优化教育环境,健全就业指导体系大学生在正式进入大学之前,为了备战高考,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学习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虽然在这种状态下学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严重影响了他们对外界的认知,这也是造成许多大学生进入高校后适应能力差且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的主要原因。为了彻底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高校应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并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综合素质的大学生实施分层指导教育策略,引导大学生转变传统应试教育观念。通过对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大学生后期自

11、主创业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高校应严格按照创新型发展战略的要求,营造良好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环境,将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创业模拟、择业咨询与服务等融合在一起,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凸显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提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最后,高校应充分重视社会资源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应用,加快校内实训实习基地建设速度,加强与企业相互合作的力度,营造良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环境。此外,各地政府部门应该根据本地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事业发展的现状,出台针对性的帮扶政策,合理运用形式多样的激励政策和手段,调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政府扶持与指导政策贯穿于高

12、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全过程中。针对大学生主导且具有发展前景的创新创业项目,给予资金、人员、管理等各方面的支持,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与水平的全面提升,为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保驾护航3。(三)加强教师队伍和平台的建设首先,应加大对“双创型”师资队伍建设投入的力度。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等相关课程基础性与理论性较强,且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的特点,高校应该严格按照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加快培养“双创型”教师的速度。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详细讲授与课程相关的知识,而且应将最新的科研成果、思政教育内容等融入创新创业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

13、识,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其次,应加强与校外企业的交流合作力度。选择具有典型代表的创新创业经验方法,在校内进行大范围推广和宣传。123就业与保障 2023.7紧跟行业发展的趋势,借助自媒体、创客文化、电子竞技等手段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宣传活动,在校内营造大胆创新、开拓进取、勇于尝试且不怕失败的环境和氛围,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水平。最后,应加大实践平台建设力度。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教育培训活动时,不仅要加强与相关企业合作的力度,为学生提供进入企业实训的机会,而且应充分重视校内实践平台建设的重要性。通过对校内外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深度整合,打造高校大学生校内外相结合的

14、实践操作平台,为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便利。(四)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1.高校教师在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教育时,应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求,定期组织大学生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全面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动态,并以此为基础制定针对性的创新创业教育策略,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性。根据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鼓励大学生合理利用校内教学资源,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与能力,强化自身的就业竞争力,为后续顺利就业和自主创业做好充分准备。2.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思想,要求大学生认识自身所肩负的社会责任,鼓励和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自主创业活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3.要求大学生定期审视自我

15、,客观公正地评估自身专业素养与能力,引导大学生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大胆创新,彻底打破传统就业观念,将全新的经济增长点与经济领域作为自主择业的首选,以便在后期工作中将自己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出来。4.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及高校举办的创新创业大赛,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完善和优化自己设计的创新创业方案,帮助学生申请校内或政府相关部门的资金支持,保证大学生自主创业方案顺利实施。大学生在参加创新创业社会实践与竞赛活动的过程中,自身的团队意识能够得到有效提升,而且随着学生的不断成长与发展,其自主就业和创业的能力也随之提高。(五)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高校虽然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主阵地,但其并不清楚社会

16、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这主要是因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理论性较强、实践教育水平较弱的特点,再加上部分高校的教师虽然具备丰富的教育经验,但从就业角度分析来看,其在实践操作能力方面却存在着很大的不足。所以,高校在构建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依托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时,应该加强与企业之间合作的力度,将企业需求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首要目标。通过与企业的相互合作,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不仅保证了工学交替、现代学徒制、半工半读、“订单班”等多样化教育教学模式的落实,而且能够将高校大学生与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既满足了企业的人才需求,又提高了创新创业教育活动

17、的有效性。另外,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高校应及时组织教师针对企业反馈的人才培养问题,进一步完善现有教学策略,为企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样不仅保证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效果,而且促进了高校大学生就业质量和效率的全面提升。四、结语创新创业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建设,是当前各个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时必须予以充分重视的问题。作为一个时代标志显著的教育课题,就业指导工作明确了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开展的方向,提高了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质量,能够为大学生顺利就业和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作者单位:山西工商学院)参考文献邹春霞.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视角下大学生就业指导探析 J.教育与职业,2018(14):84-87.许步亮.互联网时代下的创业模式新思考评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教程J.科技管理研究,2021(22):247.邰玉明.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化指导模式在应用型高校中的运用 J.黑河学院学报,2018(12):77-79.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