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陇东红色民族音乐传承现状及时空演变特征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986131 上传时间:2024-06-1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陇东红色民族音乐传承现状及时空演变特征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陇东红色民族音乐传承现状及时空演变特征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陇东红色民族音乐传承现状及时空演变特征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黄钟大吕18一、陇东红色民族音乐的历史与传承1.陇东红色民族音乐的发展历程红色民族音乐是在陇东地区形成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红色文化内涵的民族音乐形式。这种音乐形式源自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具有浓厚的时代氛围和地域特色。陇东红色民族音乐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初以来。在这一时期,陇东地区是红军长征的重要经过地,红色革命精神深深烙印在当地人民的心中。陇东红色民族音乐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首先,陇东红色民族音乐的发展始于红军长征时期。红军长征期间,红军士兵用歌声鼓舞士气,传递革命信仰。他们的歌曲充满了对共产主义事业和反抗敌人的热情和勇气。这些歌曲采用简单明快的旋律,歌词充满

2、激情和豪情,不仅展示了陇东人民对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还传播了红色精神。其次,陇东红色民族音乐得到了地方传统音乐的熏陶并相互融合。陇东地区有着悠久的音乐传统,民间歌曲和器乐一直是陇东人民生活的一部分。红色革命的到来,使得陇东传统音乐与红色主题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陇东红色民族音乐风格。这一风格在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中展现出来,充分体现了陇东地区的历史和文化。陇东红色民族音乐传承现状及时空演变特征研究萧 昱 兰州城市学院音乐学院摘 要在中国陇东地区,红色民族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艺术形式,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然而,由于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陇东红色民族音乐的传承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3、。本文拟对其历史与传承、时空演变特征、现状以及保护与发展进行研究。通过对陇东红色民族音乐的研究,深入挖掘陇东革命老区红色歌曲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同时,本研究的成果还可以为陇东地区红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参考,为相关机构和个人的红色文化传承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关键词陇东红色民族音乐;传承现状;时空演变特征黄钟大吕19再次,陇东红色民族音乐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陇东地区的音乐教育得到了极大的推动和支持。陇东的学校和社区开设了音乐班,为青少年提供了学习红色民族音乐的机会。同时,陇东红

4、色民族音乐也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推广,通过演出和录音等形式,将这一音乐风格传递给了更多的人。最后,陇东红色民族音乐的发展历程还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陇东地区的文化产业也在不断壮大。音乐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对于陇东红色民族音乐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音乐剧、演唱会、传统音乐比赛等等,都为陇东红色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机遇。2.传统传承方式及其影响在陇东地区,红色民族音乐的传承方式多样且深受当地文化环境和社会背景的影响。这些传统传承方式在促进红色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和保护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首先,口头传承是陇东红色民族音乐传承的主要方式之一。

5、在陇东地区,红色民族音乐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代代口耳相传的方式得以保留下来。年长的音乐艺术家将自己掌握的曲调、歌词和表演技巧传授给后辈,同时加以口头教育和解释,使得红色民族音乐得以在家族内代代传承下去。这种传承方式不仅在时空上连续,而且有着家族特色,使得红色民族音乐得以保持原汁原味,富有独特的地方气息。其次,寺庙传承也是陇东红色民族音乐传承的重要形式之一。陇东地区的寺庙扮演着宗教教育中心的角色,同时也是红色民族音乐传承的场所。寺庙不仅承载着信仰和宗教仪式,也成为音乐艺术的培养基地。年轻的艺术家在寺庙内得以接受传统音乐的专业培训,同时与老一辈的音乐家进行沟通和学习。这种传承方式使得红色民

6、族音乐得以在宗教仪式中传承发展,并为红色民族音乐的保护和传播提供了场所和平台。另外,民间团体的传承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陇东地区有许多热衷于红色民族音乐的民间团体,他们通过组织各类音乐演出、比赛和培训班等形式,为音乐爱好者提供了交流和展示的平台。这些民间团体通过自发组织的活动,激发了年轻一代对红色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同时加强了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二、陇东红色民族音乐的时空演变特征1.音乐样式的时空演变陇东红色民族音乐的音乐样式经历了长期的演变,随着历史的推移,样式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中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首先,可以观察到音乐中的旋律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早期的陇东红色民族音乐中,旋律常常简单朴

7、素,节奏较为单一,以表达群众的愿望和情感为主要目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陇东红色民族音乐逐渐融合了更多的外来元素,如西方音乐的技巧和和声,使得音乐的旋律更加丰富多样。其次,音乐中的节奏感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快节奏的歌曲中,节奏强烈有力,能够激发听众的情绪;而在慢节奏的歌曲中,节奏缓慢柔和,能够营造出宁静的氛围。随着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的推动,陇东红色民族音乐中的节奏感逐渐丰富,各种复杂的节奏变化被运用进来,使得音乐更具有丰富的层次感。此外,陇东红色民族音乐的音色也经历了较大的变化。在早期的音乐中,常常采用传统乐器,如二胡、琵琶等,以及人声演唱的方式,使得音乐具有浓厚的民俗风情。然而,随着科技

8、进步和音乐制作技术的发展,陇东红色民族音乐逐渐引入了更多的合成器和电子音乐元素,使得音色更加丰富多样。同时,也出现了更多新的演唱方式和声音处理技术的运用,使得音乐的表现力更加强大。黄钟大吕202.音乐主题的时空演变在陇东地区,红色民族音乐的主题经历了丰富多样的时空演变过程。首先,革命战争和抗日斗争时期的音乐主题以歌颂英雄事迹、赞美革命模范和鼓舞人民斗志为主,体现了革命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红色民族音乐的主题也发生了变化。其中一个重要的变化是音乐主题开始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民幸福生活。音乐作品多以描绘社会主义建设成就、赞美工农兵群众和

9、颂扬社会主义新风貌为主题,体现出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热爱与推崇。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陇东地区红色民族音乐的主题又经历了一次转变。这一时期的音乐主题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不再局限于政治和社会主义主题,而是开始融入更为广泛的文化和情感元素。音乐主题涵盖了生活琐事、家庭情感、民族传统和时代变迁等多个方面,展现了陇东地区民众的生活态度和情感体验。至今,红色民族音乐的主题继续演变,凸显了多重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音乐主题的时空演变趋势更加多元化和国际化。音乐作品不仅探讨了国内社会、文化和历史议题,也涉及了全球性问题,例如环境保护、平等权益和和平发展等。这一时期的音乐主题呈现出更为开放

10、和包容的特点,代表了陇东地区音乐发展的新方向。3.音乐表演形式的时空演变在陇东红色民族音乐的时空演变中,音乐表演形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过去的农村集会到现代的舞台演出,音乐表演形式经历了许多变化和发展。本节将探讨陇东红色民族音乐表演形式的时空演变特征。首先,陇东红色民族音乐在早期的表演形式中多以农村集会为主要场景,如农民集市、庆丰收、喜事等。在这些集会中,音乐表演往往是群众自发组织的,通过歌唱和舞蹈表达情感和表达对红色事业的支持。此时,音乐表演的形式较为简单,注重集体参与和群众情感的宣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陇东红色民族音乐开始向舞台演出转变。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各种文艺团体和剧

11、团纷纷涌现,开始进行专业化的音乐表演活动。这些表演形式包括歌剧、音乐剧、舞台音乐会等,演员们通过精湛的演技和台前幕后的协作,将陇东红色民族音乐的魅力展现给观众。此时,音乐表演的形式更加多样化,注重艺术性和专业性的呈现。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陇东红色民族音乐的表演形式也逐渐向线上延伸。通过音乐视频的制作和在线直播,观众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欣赏到陇东红色民族音乐的表演。这种表演形式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增加了观众的参与度和互动性。同时,音乐表演形式的数字化转型也为陇东红色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三、陇东红色民族音乐的保护与发展策略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文化多样性的崛起,红色民族音乐

12、并没有得到广泛的社会认知和关注。传统的音乐形式逐渐被现代流行音乐所取代,导致传统音乐的传承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此外,传承人的缺乏也是制约陇东红色民族音乐传承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老一辈的传承人逐渐衰老,而年轻一代又很少有人愿意从事红色民族音乐的学习和传承。面对社会认知度的不足、传承人的不足以及教育和科技对传承的影响,我们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促进陇东红色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1.政策保护陇东红色民族音乐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情感意义。为了黄钟大吕21有效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民族音乐遗产,政策保护措施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推动红色民族音乐的保护与发展。

13、首先,政府加大了对红色民族音乐的法律保护力度。通过立法手段,对侵犯红色民族音乐权益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确保其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此外,政府还鼓励传承人提出音乐作品的著作权申请,以进一步保护他们的创作成果,鼓励他们积极创作更多的优秀作品。其次,政府在经济和资源方面给予了红色民族音乐更加充分的支持。通过增加投资和专项经费,政府为红色民族音乐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此外,政府还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和企事业单位参与到红色民族音乐保护工作中来,形成多方合力。在文化传承方面,政府在教育领域加大了红色民族音乐的普及力度。通过将红色民族音乐纳入课程体系,加强对学生的音乐教育,让更多的年轻人接触、学习和

14、传承这一传统文化。同时,政府还培养和支持了一批专业红色民族音乐教师,提升教育质量和传承能力。此外,政府还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推动红色民族音乐的传承工作。通过建设红色民族音乐数字资料库和在线平台,将优秀的音乐作品进行保存和传播,确保其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传唱。同时,也通过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红色民族音乐的学习和交流中来,推动传承的时代变革。2.教育传承教育传承是陇东红色民族音乐保护与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通过系统、有计划地在教育领域推广红色民族音乐,可以有效地传承和弘扬这一独特的音乐文化。首先,教育机构应当积极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陇东红色民族音乐。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校园

15、音乐活动等形式,让学生接触到这种音乐形式,了解其起源、特点和演变历程。同时,学校可以组织各类音乐比赛、演出和展览,给学生提供展示才华和传承红色民族音乐的平台。其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教育传承的关键。音乐教师应当具备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并具备对陇东红色民族音乐的研究和了解。学校可以开展相关培训和研讨会,提高教师的音乐水平和专业素养。同时,可以邀请具有红色民族音乐传承经验的专家、艺术家来校举办讲座和指导,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此外,教育部门还可以推动红色民族音乐课程的编写和推广。将陇东红色民族音乐纳入学校音乐教材中,开设相关选修课程或兴趣班,可以增加学生对这一音乐形式的关注和学

16、习兴趣。同时,可以与文化部门、音乐学院等合作,共同开发培训课程和教材,为教育传承提供更加丰富和专业的资源支持。最后,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也是教育传承的有力方式。通过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可以将陇东红色民族音乐推广到更广泛的群体。可以开发音乐 APP、建立音乐网站等,提供音乐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学习资料和交流经验。同时,可以利用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技术,记录和传播红色民族音乐的演唱和表演,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一音乐文化。3.利用现代科技推动传承在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成为红色民族音乐传承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科技手段的应用,可以更好地传承和推广陇东红色民族音乐,

17、使其在更广泛的时空范围内得以传承和发展。首先,利用现代科技可以进行音频和视频的录制和存档。通过音频和视频的录制,可以将陇东红色民族音乐的表演和演奏过程记录下来,形成音乐档案。这些音乐档案可以保存在数字黄钟大吕22化的媒介中,以便后人进行传承和研究。此外,利用现代科技还可以对音频和视频进行后期编辑和修复,提高音乐品质,使其更符合现代听众的需求。其次,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平台可以实现红色民族音乐的在线传播。通过建立专门的网站或社交平台,可以将陇东红色民族音乐推广给更多的人群。人们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欣赏到这种音乐形式,而不再受限于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同时,通过社交平台的传播,还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

18、红色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中来,实现跨代传承。最后,利用现代科技还可以进行虚拟现实的创作和演示。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将陇东红色民族音乐的场景和表演模拟出来,使听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这种音乐的魅力。虚拟现实技术还可以创造出新的音乐形式和表达方式,推动红色民族音乐的创新和发展。结语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交融,许多传统的民族音乐元素逐渐消失,年轻一代对红色民族音乐的了解和传承意识也在逐渐淡漠。这对于陇东红色民族音乐的传承来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陇东红色民族音乐是陇东地区的传统音乐艺术形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只有通过教育和传媒的积极参与,才能够实现红色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责任编辑:刘小红)参考文献:1张倩.陇东革命根据地音乐活动研究(19351949)D.哈尔滨音乐学院,2022.2孙介孚.陇东革命老区红色歌曲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22.3余宗昊.陕北、陇东民歌音乐文化特征与演唱实践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2021.本文系2021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陇东红色民族音乐传承现状及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编号:GS2021GHB18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