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论语文经典名篇阅读的有效方式--文本细读.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985872 上传时间:2024-06-12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文经典名篇阅读的有效方式--文本细读.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论语文经典名篇阅读的有效方式--文本细读.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NEW CAMPUS教学纵横47-周玉梅-论语文经典名篇阅读的有效方式文本细读从近几年的中高考中我们可以窥见:得阅读者得语文。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阅读指向的是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高的学生,足以轻松“拿下”一张语文试卷。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要使得学生变聪明起来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加大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阅读。”我国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们的经验,他们会异口同声说得益于课外阅读。”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也曾说:“提高孩子语文成绩其实就是那么简单: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阅读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一、经典阅读语文阅读中难以逾越的大山阅读

2、如此重要,但现实是,学生的语文阅读状况并不容乐观。在语文阅读学习中,学生面临两座大山:教材名篇和名著。语文教材中出现的名篇和名著,大多够得上“经典”的桂冠,但一旦拥有这顶桂冠,往往也就有些可望而不可即了,阅读这些经典作品也就成了压在学生头上的两座大山。为什么经典难以逾越呢?一是在“经典”和“时间”的关系上。毛姆说过,经典“就是那些经过时间考验而已被公认为一流的著作”。有学者认为,“经典需要五十年至一百年以后的人来评定”。从中可以看出,无时间,不经典。时间就是一张巨大的筛子,它删除冗余信息,留下宝贵财富,这就是经典之所以为经典的原因。但同时,时间也拉开了我们与经典的距离。就如华东师范大学王意如教

3、授所说:“时间让社会秩序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被认为理所当然的事,现在可能变得让人无法理解,所以会闹出朱自清的父亲违反交通规则这样的笑话。”二是因为语言的变化。语言在时间的长河中不断翻腾变化,或是词汇的变化,或是语法的不同,但即使这些都不变,语言的“腔调”也会变化。作者会对作品中的语言进行变形、强化,甚至“对普通语言实施有系统的破坏”。这种“破坏”,一方面让语言变得生机勃勃,另一方面也给语言打上了鲜明的时代标签。也就是说,一代有一代之语言。陌生的背景加陌生的语言,读者与经典在一定程度上产生隔阂是自然的。基于以上原因,学生阅读经典作品自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许多学生甚至对经典“望而生畏”。经典阅读

4、,成了语文阅读中难以逾越的大山。二、文本细读对阅读的作用与意义语文教材收录的文本都是精挑细选的经典之作,思想深邃、意蕴深厚,但往往不易理解,导致许多学生不愿读、读不懂。这固然存在经典作品难以理解的客观原因,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不能忽视,那就是学生没有找到合适的阅读经典作品的方法。要读懂经典,不仅要理解文本表面的意思,更要弄清文本蕴含的深刻含义,与作者产生深刻的思想情感的共鸣。要做到这一点,文本细读就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文本细读策略是一种系统深入地理解文本的阅读方法。王先霈认为,“细读就是从接受主体的文学理念出发,对文学作品中的文本进行细腻、深48新校园2024年第3期入、真切地感知、阐释以及分析的

5、一种模式和程序”。其对语文经典名篇的阅读,以及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都有着重要意义。首先,通过文本细读,学生能够沉入文本、感受文本,感悟语言、感知文字,有助于体会经典作品字里行间的深层意蕴,培养良好的语感。其次,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学生通过文本细读,能够聚焦那些美感特征鲜明、强烈的字词和语句,深入挖掘文本所蕴含的韵律之美、意境之美与情感之美,提升审美素养。最重要的一点,是文本细读对学生思维发展的作用。文本细读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经历和思考,对文本进行自己的解读,形成自己的阅读思维。从对话理论来说,文本细读需要学生主动参与,介入到文本里面,跟文本的作者进行对话。这种思维碰撞活动对

6、人的思维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总之,文本细读与义务教育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是十分契合的,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经典作品,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审美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也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三、文本细读的有效策略1.聚焦情感,把握文本主旨在把握作者情感、理解文本主旨时,要思考两个问题:一是作者的情感在文中是否有变化;二是作者的情感是通过哪些细节得以体现的。如杨绛的老王这篇文章,作者的情感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同情,第二阶段是自责之情。在进行文本细读时,学生应从人物的语言、行为和心理描写上品读细节,体会作者的情感。如老王为“我们”半价送冰的片段中,“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

7、这点”是心理描写,“大概”表猜测,“压根儿”则表示强调和肯定,为何这两个矛盾的词语却一起出现呢?这些疑问进一步推动学生解构“老王”的内心世界,品读作者复杂的情感。2.由点到面,逐步理解文本从字、词入手,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字词解读是文本细读的关键环节,对象是打动人心的、比较典型的字词。如老舍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作者紧扣“温晴”二字,描绘了一幅幅温暖晴朗的济南冬景图。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抓住“响晴”“温情”“清凉”等关键词,体会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从而感悟这“温晴”的背后,隐藏着老舍对济南这座老城的脉脉“温情”,以及他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生态度。再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分析思考描写

8、父亲买橘子时的动作的词语“攀”“蹒跚”“向左微倾”“探”等,了解父亲已老,但即使身体不便也要为“我”买橘子的无私的爱子之情。3.品味语言,深入挖掘文本分析语言,理解语言,品味语言,感受语言之精妙,是文本细读的重要手段。例如,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一文中,“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句话,看似平淡无奇,如细品味,就会发现其中隐含着的深刻内容,甚至体现了整个文本的中心。“站着”表明孔乙己经济拮据,不能进入店内喝酒。而在店外站着喝酒的都是着短衣的人,孔乙己却坚持在这些人中间穿长衫,表明孔乙己执着于自己读书人的身份,尽管站着却又不愿与外面的人为伍,是一种与他们撇清关系的体现。这就造成孔乙己的尴尬处境只能穿长衫站着喝酒。这样的不合规矩与“不伦不类”反倒成了大家的笑柄,也预示了孔乙己悲剧的必然性。四、结语总之,阅读经典,需要静下心来,慢慢读,细细品。文本细读,能够使学生具备慢读中的感受力,让学生全身心沉浸在作品营造的情境氛围中,而不是匆匆忙忙地一瞥而过,记住答案即可。这样,学生会发觉,细读带给自己的不仅是知识的收获,感受力的增强,也有看世界角度的改变。(作者单位:现代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