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电气装配关键技术标准规范.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978097 上传时间:2024-06-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装配关键技术标准规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电气装配关键技术标准规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电气装配关键技术标准规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电气装配关键技术标准规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电气装配关键技术标准规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电气装配技术规范本技术规范适合于公司从事电气制作、装配作业之技术人员。1.作业前准备(1)作业资料:涉及电气原理图、排版图、BOM表等,直至项目结束,必要保证图纸完整性、整洁性、过程信息记录完整性。(2)作业场合:电气制作必要有固定作业场合,如果暂时固定作业场合,电气组长必要创造作业场合,并保证作业场合整洁、规范、有序。(3)电气材料:作业前,电气材料必要准时到位,如果有某些非决定性材料没有到位,可以按筹划开始作业,然后填写材料催工单交采购部。2.排版布置(1)严格按照电气设计提供排版图进行线槽、导轨、元器件等排版布置。(2)所有固定联接必要应做成能在正面紧固及松托,不得在安装板后通过螺母紧固

2、。(3)线槽A线槽应平整、无扭曲变形,内壁应光滑、无毛刺,线槽连接应持续无间断。B每节线槽固定点不应少于两个,线槽长度在400mm以上时固定点不应少于三个,在转角、分支处和端部均应有固定点,并紧贴安装板面固定,紧固螺丝采用M515圆头电镀螺栓,并套上大号平垫。C线槽接口应平直、严密,槽盖应齐全、平整、无翘角,线槽敷设水平或垂直容许偏差为其长度2,全长最大容许偏差为2mm。(4)导轨A导轨裁截口应平直并垂直于导轨,端头应倒角无毛刺。B导轨敷设时,两端与线槽间隙为21mm,同始终线导轨不容许两段连接,每节导轨固定点不应少于两个,导轨长度在300mm以上时固定点不应少于三个,紧固螺丝采用M520内六

3、角头电镀螺栓,并套上弹垫和平垫。C导轨敷设水平或垂直容许偏差为其长度2,全长最大容许偏差为1mm。(5)元件A电气元件安装应符合产品使用阐明书规定。B紧固件安装元件,应做成能在正面紧固及松托,各电器元件应能单独拆装更换,而不影响其她元件及导线束固定,电气元件紧固螺丝应符合产品阐明书规定,并设有弹簧垫圈及平垫圈防松装置,元件安装倾斜度不得不不大于5。C通过导轨卡座安装元件,卡扣应完全卡住导轨,元件装卸卡扣位置应位于元件下方。D元件安装过程中,应保持元件整洁、无损伤,不受任何油污污染或受到额外导线拉力,元件附件应齐全、完好。E元件安装后,应先用铅笔在安装板上相应位置写出代号,防止结线时引起错误,结

4、线完毕设上槽盖后,在槽盖上贴上元件标签,并擦除事先用铅笔写好代号。(6)端子排A端子排固定在安装板下方,采用45导轨支撑铝型材,使端子排安装导轨与安装板和柜体下底板夹角均为45,端子排与柜体下底板直线距离为30mm。B强弱电端子应分开布置,动力端子与线槽直线距离为30mm,控制端子与线槽直线距离为20mm。C端子排固定后,应穿上端子编号。3.结线(1)导线应严格按照图纸标记,对的地接到指定接线柱上。(2)导线A主电路导线截面按照图纸标记,控制电路导线截面为1mm2,多芯电缆导线截面为0.3mm2。B4mm2(含)以上导线为黑色RV类型,4mm2如下导线为白色RV类型,电缆外皮颜色选取黑色。C剥

5、除导线绝缘应采用专用剥线工具,不得损伤线芯,也不得损伤未剥除绝缘,切口应平整。D设导线端部绝缘剥除长度为L,当导线端部插入端子时,L取线芯插入管状接头套筒长度L1再加上12mm,即L=L1+(12),导线剥离后与端子压接时,所有铜丝都必要穿过端子套筒,0.5mm2如下导线必要对折后穿过端子套筒。E无法使用端子导线接头,绝缘剥除后应敷上焊锡,导线敷设时不得中间对接,在特殊场合需要对接时,必要使用焊接方式,焊接后加以热缩管保护。F导线与元件连接时,应选取最短途径,柜内PLC输入回路布线尽量不与主回路及其她电压级别回路控制线同线槽敷设。G导线与面板元件连接,面板无线槽,应使用缠绕管保护。面板线束与柜

6、内连接,应考虑柜门开关时线束不得有受到摩擦现象。H避免将几根导线接到同一接线柱上,元件上同一接线柱导线接头不得超过2个,当两个导线接头接到同一接线柱上时,接触应平贴、良好。I.同一线号导线较多而无法所有在接线柱上紧固时,可以使用结束端子多根压接,但这种做法只适合控制导线。J导线与接插接之间焊接,应在导线与接插件上先敷上焊锡,焊接均应牢固可靠,焊接处必要使用热缩管保护。K导线在线槽中敷设应平整、放松,不得使导线受到额外拉力和压力,也不得将导线在线槽中挤成一团。(3)端子A导线与元件连接处,必要压上冷压端子,除特殊状况外,不得将导线剥除后,直接接到器件上。A导线与元件连接处,必要压上冷压端子,除特

7、殊状况外,不得将导线剥除后,直接接到器件上。B端子线号管直径必要和导线相匹配,连接口形状必要和元件接线柱相匹配,控制电路可使用叉形端子,电机端子、加热电源端子、接地端子和某些主电路端子,必要使用环形端子,以增大接触面积,有些接插件必要使用针形端子。C端子压接必要使用专用端子压钳,压接时使用压接口必要和端子相匹配,压接后,导线与端子之间必要接触良好、牢固。D导线端子压接后,与元件连接时,应穿过近来距离线槽齿,与元件端面夹角保持在90,倾斜度不得超过5。E.端子与元件接线柱连接时,应尽量插入接线柱,接触应平贴、良好,螺丝紧固使用扭力应恰当。F所有端子上都必要套上线号套管,主回路端子压接后,无法套上

8、套管,应使用热缩管保护。(4)线号套管A线号套管有两个作用,一是保护裸端子压接某些绝缘,二是标记导线线号。B线号套管选取必要与导线截面相匹配,打印导线编号时,选取字体大小必要与套管管径相匹配。C控制电路线号长度为25mm,主电路套管直径为5mm线号长度为30mm。D端子压接前,必要一方面套上打印好线号套管,套管应套住裸端子套筒某些超过11.5mm,字体方向与元件正面平行。E端子紧固后,相应线号在竖直方向看时,呈从下向上阅读流向;在水平方向看时,呈从左向右阅读流向。F每一条导线两端线号是唯一,禁止一条导线套有不同线号。G当导线截面较大无法选取相应套管时,可使用尼龙扎带将套管固定导线上,阅读流向同

9、上,电缆标记也采用相似办法。4.外部元件与线缆敷设(1)柜体外部元件通过端子排或电缆接插件与柜体构成电气连接。(2)外部元件固定位置应精确、牢固,连接线缆固定位置要避免受到运动机械零件摩擦。(3)加热元件连接必要使用高温线,并使用耐高温接插件连接。(4)外部元件必要通过中间端子盒,中间端子盒再通过电缆与柜体连接,禁止采用导线直接对接方式连接外部元件。(5)自带导线元件,当其导线较短时,可使用公母型子弹头端子连接。(6)电缆剥离后,其剥离处必要使用热缩管加以保护,所有连接导线都必要压有端子并标记线号。(7)线缆应使用匹配电缆套管保护,布置时应排列整洁、编号清晰、避免交叉,并应固定牢固,不得使所接

10、端子排受到机械力。(8)电缆与接插件连接时,与接插件出线夹夹合力要恰当,过松会使导线拽脱,过紧会夹断导线。5.检查工作(1)检查连接导线型号、规格、使用对的性。(2)检查各个元件型号和图纸与否与材料表相符,元件整定值与否与保护值相符。(3)检查线端接头制作质量,连接应牢固。(4)检查紧固螺丝以及接线柱螺丝与否有松动。(5)检查线端标记对的性及完整性。(6) 检查导线布置和捆扎质量。(7)当用万用表电阻档检查线路时,检查电路时检查一路断开一路,以防止假回路产生。(8)当用万用表电阻档检查线路时,要断开变压器端子一端。(9)检查主电路相位连接,以及接地线连接。(10)作业完毕后必要清洁柜内铁屑,线皮等杂物,不得采用压缩空气吹洗,应使用吸尘器或磁铁方式清理。(11)通电时必要至少有两人在场,初次通电时检查时,不要同步合上两个回路。(12)先检查所有电源回路电压,再检查控制电路传感器动作状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行业标准/行业规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